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織機的綜框(Litze),該綜框尤其適合于圓型織機中應用。此外,該綜框設置用于帶狀的經紗的應用。
背景技術:存在大量已知的不同形狀和設計的用于不同應用的綜框。DE2351795A1例如描述了一種用于加工線材的綜框,從而例如能夠制造床墊墊板(Matratzen-Auflager)。所述綜框具有綜框綜片(Litzenschaft),該綜框綜片在其兩個端部上保持在綜框(Webschaft)中。所述綜框綜片包含兩個綜片部件,所述綜片部件至少在兩個端部段上相互抵靠。為了在綜框綜片的中間區域內形成導紗眼,在兩個綜片部件之間插入橫向于綜框綜片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柱形的銷釘。在所述兩個銷釘之間形成了用于引導經線(Kettdraht)的導紗眼。在EP1795635B1中描述了已知用于加工帶狀經紗的綜框。在那里通過為了形成導紗眼而具有凹口的條帶形成了綜框綜片。為了引導帶狀的經紗,限制導紗眼的引導面通過不同的措施倒圓(abrunden),例如通過使用帶有彎曲的紗線引導面的元件或者通過彎曲綜框綜片的鄰接到導紗眼上的沖壓出(ausstanzen)的舌片。由EP2166138A1公開了一種用于在提花織機中使用的提花機綜框。綜框體或者說綜框綜片在那里由圓形材料(Rundmaterial)制成。該圓形材料具有扁平的區段,該區段為了使用Maillon而具有開口,該開口由兩個由此示出隔開的綜片部件(Schaftteil)的支臂進行界限。Maillon可以粘合在兩個綜片部件之間。在所述綜片部件上可以構造肋,該肋嵌入Maillon上的槽中,從而將其進行良好并且可靠的保持。示出了一種具有綜框綜片的綜框,該綜框綜片由兩個大致平行延伸的帶狀的綜片部件構成,其中為了將導紗眼限制在綜框綜片的中間區域內可以設置兩個沿著綜框綜片的延伸方向隔開布置的柱形的銷釘。該銷釘分別表示經紗引導體。柱形的經紗引導體例如可以與帶狀的綜片部件粘合、熔焊、鉚接或者釬焊。類似的綜框也由JP2001-303383A公開。
技術實現要素:在由兩個單獨的沿著綜框綜片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綜片部件制成的綜框中,必須確保導紗眼精確地位于兩個綜耳之間所希望的位置上,從而根據梭口位置將經紗保持在所希望的位置中。此外,所述導紗眼必須確保經紗不會損壞。另外在帶狀的經紗中必須在織造時防止經紗條帶的褶皺形成。因此,可以視作本發明的任務的是提供一種綜框,該綜框可以滿足所述要求并且同時可以經濟地進行制造。該任務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綜框得到解決。用于制造該綜框的方法在權利要求16中進行說明。按本發明的綜框尤其適合用于織造帶狀的經紗或者經紗條帶。這種經紗條帶經常由合成材料制成,例如由拉伸的聚丙烯制成。這種拉伸的聚丙烯沿著其縱向方向、也就是沿著其被拉伸的方向具有較高的抗拉強度。然而通過拉伸降低了橫向于條帶的延伸方向的抗拉強度。因此,通過織造這種條帶可以獲得沿著兩個方向非常抗拉的織物,例如用于制造抗拉的袋子。按本發明的綜框具有由兩個單獨的綜片部件構成的綜框綜片,所述綜片部件尤其設計成帶狀的。所述兩個綜片部件作為單獨的元件提供,并且在制造綜框時至少通過所述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間接地相互連接。至少分段地例如在綜框的導紗眼的區域內,所述兩個綜片部件沿著橫向于綜框綜片的延伸方向并且橫向于經紗方向的橫向方向相互隔開地延伸。沿著綜框綜片的延伸方向看,該綜框綜片在其兩個端部段上分別具有綜耳,從而將綜框固定在綜框支承軌道上或者綜框的其它保持裝置上。所述綜耳可以存在于綜耳部件上,該綜耳部件與各個端部段中相應的一個或兩個綜片部件連接。作為替代方案,所述綜耳也可以直接通過綜片部件形成。至少在端部段中,所述兩個綜片部件能夠在按本發明的設計方案中相互連接并且優選直接相互抵靠。在兩個綜片部件之間的連接位置上延伸的合適的連接體可以用于間接的連接。由此,所述兩個綜片部件例如可以在至少一個連接位置上通過粘合和/或熔焊或者其它材料融合的連接和/或機械方面傳力和/或者形狀配合地-例如借助于鉚接-間接或直接地相互連接。所述端部段可以沿著延伸方向測量地具有幾厘米的長度,例如最大3到5cm。所述兩個綜片部件沿著綜框綜片的延伸方向至少從一個端部段延伸到另一個端部段,并且優選從綜框綜片的一個自由端部延伸直到相應的另一個自由端部。為了限制導紗眼,將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插入兩個綜片部件之間并且與兩個綜片部件連接。所述導紗眼沿著圍繞經紗方向的周向方向完全封閉,并且用于引導經紗。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導紗眼通過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在所有側面被限制。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導紗眼在上側以及在對置的下側通過相應的經紗引導體進行限制,其中導紗眼在側面直接通過綜片部件進行限制。所述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可以構造成一件式的或者多件式的。如果使用一個唯一的經紗引導體,那么其具有兩個沿著延伸方向對置的引導面,經紗靠在所述引導面上并且可以通過導紗眼進行引導。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將兩個經紗引導體插入兩個綜片部件之間,其中每個經紗引導體具有導紗眼的兩個引導面中的一個,并且所述經紗引導體沒有直接相互連接。當導紗眼開口的平面大致與平行于綜耳開口定向的平面垂直地延伸時,存在特別低磨損的經紗引導。換句話說,導紗眼的開口位于通過經紗方向和綜框綜片的延伸方向撐開的平面內,并且綜耳在通過經紗方向和橫向方向撐開的平面內具有開口。為了簡單并且精確地定位導紗眼,每個綜片部件具有至少一個通過切斷(Trennen)和/或彎曲(Biegen)和/或模壓(Pr?gen)制成的綜片突起,其中該綜片突起從一個綜片部件開始朝相應的另一個綜片部件伸出。切斷理解為部分地穿過綜片部件的材料并且由此將其分開、尤其是沖壓和/或切割的每個可行方案。對于每種綜片突起來說,在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上分別存在配屬的凹處,綜片突起嵌入該凹處中。由此,通過綜片突起可提供定位件(Positioniermittel),該定位件預先給出經紗引導體在綜片部件上的位置。由此顯著簡化了綜框的機械化的生產。所述綜片突起與凹處作為材料融合的連接的替代或者補充也可以產生經紗引導體和相應綜片部件之間的傳力的和/或形狀配合的連接。由此,作為材料融合的連接的補充或替代,可以在所述兩個綜片部件的至少兩個綜片突起之間實現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的鎖止和/或夾緊(Einklipsen)。在此,所述綜片突起例如可以彈性變形,并且在產生連接時將壓緊力施加到經紗引導體上。通過兩個綜片部件借助于連接元件的連接或者相互直接的連接可以支承壓緊力,由此將經紗引導體保持在綜片部件之間。如果在綜片部件和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之間設置了材料融合的連接,那么該連接可以通過粘合和/或熔焊和/或其它熱接合而產生。在制造綜框時,可以將經紗引導體精確地插入兩個綜片部件之間所希望的位置上,從而將綜片突起嵌入配屬的凹處中。隨后優選通過粘合和/或熔焊在經紗引導體和相應的綜片部件之間產生材料融合的連接。在經紗引導體上的相應的綜片突起嵌入其中的所述凹處的區域內,提供了較大的表面用于材料融合的連接。在產生這種材料融合的連接中,例如在通過剩余的粘合劑進行粘合時或者在熔焊時可能在連接位置上產生不平度或者突起。通過必要時在經紗引導體的凹處的區域內形成這種不平度,不存在綜框的經紗引導的區段在其形狀方面受到影響的危險。由此提供了所述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材料融合地與綜片部件連接的可行方案,其中綜框的在其上能夠與經紗接觸的區段-也就是綜片部件的外表面以及導紗眼的區域-通過產生材料融合的連接而保持不受影響。這種綜框可以非常簡單地制造并且也可以自動化地生產。避免了在制造時會引起經紗的增加的應力或者損壞的變形。所述綜框綜片的兩個綜片部件優選由金屬或者金屬合金制成。所述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可以由和綜片部件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經紗引導體也可以設有涂層,從而使得在經紗引導體的經紗可以平放在其上的引導面與經紗之間的摩擦最小化。所述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可以由陶瓷、硬質合金或者合成材料制成,尤其由增強的合成材料-例如復合材料-制成。所述兩個綜片部件優選是帶狀的,其中其沿著經紗方向測量的寬度比沿著橫向方向測量的厚度大至少五倍或者十倍。為了改善綜框的穩定性,所述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優選與兩個綜片部件材料融合地連接,尤其該材料融合的連接設置在所涉及的綜片部件的綜片突起和經紗引導體的相應配屬的凹處之間。可以改變經紗引導體上凹處的數量以及嵌入相應凹處中的綜片突起的數量。由此,也可以為多個綜片突起分配共同的位于經紗引導體上的凹處。在綜框的優選實施方式中,用于每個經紗引導體的每個綜片部件具有一個或兩個綜片突起。在綜框的優選實施方式中存在兩個單獨的沒有直接相互連接的經紗引導體。在每個經紗引導體上存在引導面,該引導面用作為用于經紗的支承面,其中經紗根據梭口位置要么靠在一個引導面上,要么靠在另一個引導面上。所述引導面沿著經紗方向看優選成拱形并且無棱角并且連續地實施。沿著橫向方向、也就是在兩個綜片部件之間,所述引導面尤其在每個位置上都是直的。導紗眼的沿著綜框綜片的延伸方向測量的高度相應于兩個引導面之間的最小距離,并且優選最大為1.5mm。所述導紗眼沿著橫向方向的寬度尤其更大,并且優選比導紗眼的沿著綜框綜片的延伸方向的高度大至少兩倍到五倍。所述綜片突起在實施例中具有到各個綜片部件的兩個沿著延伸方向延伸的棱角的距離。在所述綜片突起之間可以存在到各個綜片部件的邊緣的距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綜片部件可以無間隙地或者說無缺口地過渡到綜片突起中。在該實施方式中,在綜片突起上并且直接在綜片突起旁邊不存在綜片部件中的缺口。這種綜片突起尤其可以通過模壓制成。在綜片部件上無缺口地制造至少一個綜片突起確保了在綜片突起和位于綜片部件的背對導紗眼的外表面上的經紗引導體之間產生材料融合的連接時不會產生上述變形。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綜片突起也可以通過舌片形成,該舌片通過縫隙與綜片部件分開。該縫隙例如可以U形地有角地或者倒圓地實施,并且舌片在三個側面上相對于綜片部件露出。為了產生連接,該舌片能夠非常簡單地彎曲至凹處中。此外,所述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尤其可以在其用于經紗的引導面的延長部中具有沿著橫向延伸的隆起。該隆起嵌入配屬的綜片部件上相應的凹槽或者凹口中。通過所述隆起,經紗引導體上的引導面能夠沿橫向方向看延長到綜片部件的凹槽中。在該設計方案中,在經紗引導體和相應的綜片部件之間未產生沿著綜框綜片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其中會夾住并且損壞經紗的間隙。所述隆起優選具有非旋轉對稱的橫截面形狀。該隆起尤其至少在三個位置上并且優選面狀地沿著整個引導面靠在綜片部件上的凹槽中。所述隆起優選連續地過渡到引導面中,或者存在基本上沿著相鄰的綜片部件在導紗眼內部延伸的過渡面,該過渡面無間隙地連接引導面和隆起。在有利的設計方案中,所述經紗引導體沿著綜框綜片的延伸方向從導紗眼開始逐漸變細。為此,該經紗引導體例如可以具有成拱形的或者傾斜地相對于延伸方向至少分段傾斜地延伸的配屬于相應綜片部件的側面。在實施例中,所述側面具有兩個與延伸方向圍成不同傾角的表面段。所述兩個表面段尤其直接相互鄰接。通過經紗引導體的這種實施方式,所述兩個綜片部件能夠從經紗引導體出發朝各個綜耳如此相互傾斜地引導,從而實現兩個綜片部件之間的抵靠具有到導紗眼的較小的間距。由此也可以沿著延伸方向E產生較短的綜框。所述兩個綜片部件也可以在端部段外部直接相互抵靠并且/或者相互連接,這提高了綜框的穩定性以及扭轉強度。所述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可以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其配屬于相應的綜片部件的側面中分別具有至少一個用于分布粘合劑的流動槽。所述至少一個流動槽優選沿著經紗方向延伸。該流動槽也可以容納剩余的粘合劑。在有利的實施方式中,在經紗引導體上可以存在粘合劑貯存器,其中配屬于綜片突起的凹處尤其可以用作為粘合劑貯存器。由此簡化了通過粘合產生材料融合的連接。所述粘合劑貯存器尤其可以具有用于粘合劑的填入口,該填入口在經紗引導體的背側上通出。經紗引導體的背側背對于用于平放(Auflage)經紗而存在的引導面。此外有利的是,所述粘合劑貯存器流體地與至少一個流動槽連接,使得在那里存在的粘合劑能夠通過流動槽分布。具有上面描述特征的綜框可以如下進行制造:首先提供兩個綜片部件,例如由板狀的或者膜狀的原材料沖壓出或者切除出。在此,所述綜耳已經可以設置成每個綜片部件中的凹口。在沖壓出或者切除出綜片部件時,或者在后面的處理步驟中,在每個綜片部件上通過切割和/或彎曲和/或模壓構造所述至少一個綜片突起。例如在實施例中,組合的切割-尤其沖壓-以及彎曲能夠用于構造綜片突起。作為替代方案,通過模壓能夠無缺口地在綜片部件上產生綜片突起。所述兩個綜片部件至少能夠在兩個端部段中相互抵靠并且相互連接,例如通過材料融合的連接諸如粘合和/或熔焊。這種連接也可以替代地在安置所述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之后產生。為了構造導紗眼,至少一個并且優選兩個經紗引導體布置在兩個綜片部件之間并且固定在那里。在此,所述綜片突起用于規定經紗引導體的位置和/或其相對于綜片部件的定向。所述經紗引導體在此以其凹處如此布置在綜片部件之間,使得所述至少一個存在于每個所述綜片部件上的綜片突起嵌入相應配屬的凹處中。為了產生材料融合的連接,可以在將經紗引導體布置在綜片部件之間的之前或者之后,將粘合劑置入經紗引導體上的粘合劑貯存器中,所述粘合劑貯存器例如可以通過凹處形成。附圖說明本發明的有利的設計方案由從屬權利要求以及說明書中獲得。說明書限制在本發明的重要特征上。附圖補充地說明。下面根據附圖詳細地解釋本發明的實施例。在圖中:圖1以透視圖示出了按本發明的綜框的第一實施例,圖2沿著經紗方向以示意圖示出了按圖1的第一實施例的為限制導紗眼而應用的經紗引導體,圖3以透視圖示出了圖2的經紗引導體,圖4以透視圖示出了經紗引導體的替代實施方式,圖5以透視圖示出了經紗引導體的另一替代的設計方案可行性,圖5a以透視圖示出了按圖5的經紗體的變型實施方案,圖6示出了綜框的第二實施例在導紗眼的區域內的橫截面中的示意性局部視圖,圖7示出了按本發明的綜框的第三實施例在導紗眼的區域內的橫截面中的示意性局部視圖,以及圖8示出了按本發明的綜框的第四實施例的示意性局部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到3中說明了綜框10的第一實施例10a。該綜框10用于在織造期間引導經紗。經紗在此通過綜框10的導紗眼11延伸。該綜框10布置在織機的沒有示出的綜框中,該綜框垂直運動,從而將通過綜框10的導紗眼11引導的經紗置于所希望的梭口位置中。在此所描述的綜框10尤其用于織造帶狀的經紗,該經紗通常在工程的織物中使用。尤其提出將例如由拉伸的聚丙烯制成的合成材料條帶加工成織物。該合成材料條帶根據其制造過程在一些情況下沿著其延伸方向具有比其橫向更高的抗拉強度。因此,所述經紗不允許沿著橫向于經紗方向K的橫向方向加載得太強烈,從而避免損壞。在制成的織物中通過緯紗承受沿著橫向方向作用到經紗上的力,從而形成整體抗拉的織物。按本發明的綜框10也尤其適合于在其中制造管狀的織物的圓型織機中使用。在所有實施例中,所述綜框10具有綜框綜片12,該綜框綜片由兩個單獨的例如帶狀的綜片部件13制成。該綜片部件13沿著延伸方向E看完全在綜框綜片12的兩個自由端部14之間延伸。自由端部14位于綜框綜片12的各個端部段15上,在該端部段中分別存在綜耳16用于將綜框10固定在綜框的綜框支承軌道上。所述綜耳16可以-如在綜框10的第一實施例10a中所示-環形封閉地實施為O形的綜耳16。作為替代方案,該綜耳16在沿著延伸方向E延伸的縱向側可以部分敞開,由此獲得C形或者J形的綜耳。在兩個端部段15中,所述帶狀的綜片部件直接面狀地相互抵靠并且面狀地或者部分地相互連接。這種連接優選材料融合產生,例如通過粘合和/或熔焊。在綜框10于圖1中所示的第一實施例10a中,所述兩個綜片部件13在端部段15外部沒有相互連接,并且示例性地沿著橫向于延伸方向E并且橫向于經紗方向K的橫向方向Q相互間隔開地進行布置。該橫向方向Q與延伸方向E撐開了一個平面,導紗眼11的通孔位于該平面內。經紗方向K垂直于延伸方向E并且垂直于橫向方向Q定向。根據梭口位置,當然一定可以使經紗傾斜地穿過導紗眼11延伸。在此,垂直于通過導紗眼11確定的開口平面延伸的方向稱作為經紗方向K。在綜框10的在此所描述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綜耳16直接由兩個帶狀的綜片部件13中的凹口形成。其例如可以在從原材料中沖壓出或者切除出綜片部件13時產生。該綜片部件13例如由金屬或者金屬合金制成。作為替代方案,所述綜片部件13也可以由合成材料和/或復合材料制成。為了形成導紗眼11,在兩個綜片部件13之間存在至少一個經紗引導體20,該經紗引導體將兩個綜片部件13沿著橫向方向Q相互連接。在這里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綜框10具有兩個沿著延伸方向E相互間隔開布置的經紗引導體20,所述經紗引導體相互分開實施并且沒有直接相互連接。所述兩個經紗引導體20中的每一個都在其面對另一個經紗引導體20的側面上具有引導面21,該引導面用作為用于通過綜框10引導的經紗的支承面。該引導面21沿著經紗方向K看凸出地彎曲。引導面21沿著橫向方向Q具有筆直的走向。所述引導面21沿著橫向方向Q完全在兩個綜片部件13之間延伸。在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兩個用于限制導紗眼11的經紗引導體20實施成相同的。所述綜框10相對于縱向中平面(L?ngsmitteleben)是對稱的,該縱向中平面由經紗方向K和延伸方向E撐開。在這里所描述的實施例的變型方案中,也可以僅僅使用一個經紗引導體20,該經紗引導體結合導紗眼11并且環形地將其包圍。該導紗眼11的寬度配合有待織造的帶狀的經紗的寬度,使得導紗眼11的沿著橫向方向Q測量的寬度等于或者僅僅略微大于帶狀經紗的寬度。通過在實施例中使用兩個單獨的經紗引導體20并且導紗眼沿著橫向方向Q沒有通過一個或兩個經紗引導體進行限制,而是通過兩個綜片部件13進行限制,所述綜框10沿著橫向方向Q的尺寸可以是非常小的。這具有以下優點,即用于有待制造的織物的經紗的密度是相當大的。在每個綜片部件13上針對每個經紗引導體20存在至少一個綜片突起22。綜框10的第一實施例10a的綜片突起22尤其可以在圖2和3中看出。在第一實施例10a中,針對每個經紗引導體20剛好在每個綜片部件13上存在綜片突起22。所述綜片突起22由相應的綜片部件13的材料通過變形形成。在第一實施例10a中,所述綜片突起22通過切斷以及彎曲制成。在用于安置經紗引導體20的所希望的位置上,在每個綜片部件13上露出帶有自由端部23a的舌片23,例如通過沖壓或切割形成,該舌片隨后從綜片部件13的平面中彎出并且由此形成綜片突起22。所述舌片23在其自由端部23a上并且在兩個對置的縱側面與綜片部件13的其余材料分離,由此圍繞所述舌片23可以說形成了U形的縫隙。在反向于自由端部23a的固定端部23b上,所述舌片23無縫并且無接頭地與綜片部件13連接。不言而喻,其它縫隙形狀也是可以的。在圖1中可以看到,在綜片部件13中用于固定兩個經紗引導體20所構造的舌片23以其自由端部23a相互面對。在圖1中只能看到了兩個所述綜片突起22。在背對觀察者的側面上,在相應另外的綜片部件13中同樣存在綜片突起23,這些綜片突起在圖紙上沒有示出。如所解釋地,所述綜框10相對于其縱向中平面對稱地實施。在每個經紗引導體20上存在凹處25,至少一個配屬的綜片突起22可以嵌入該凹處中。在第一實施例10中為每個綜片突起22分配了單獨的凹處25。當為了固定或者說為了定位經紗引導體20分別在每個綜片部件13上存在多個綜片突起22時,多個綜片突起23也可以替代地嵌入一個凹處25中,例如像根據圖8的實施例中所描繪的情況就是如此。所述綜框10的第一實施例10a的經紗引導體20由此具有兩個凹處25,所述凹處分別布置在沿著橫向方向Q相反的側面上。每個凹處朝經紗引導體20的側面26敞開。所述經紗引導體20的每個側面26分配給綜片部件13并且至少部分地靠在其上。所述凹處25的形狀或者說輪廓可以根據綜片突起22的形狀和輪廓進行選擇。在綜框10的第一實施例10a中,各個凹處25沒有相應于綜片突起22的尺寸。所述凹處25的尺寸例如至少沿著一個或兩個空間方向大于綜片突起22的尺寸。所述凹處25沿著經紗方向K測量的寬度可以相應于綜片突起22的寬度。綜片突起22的寬度小于帶狀的綜片部件13沿著經紗方向K測量的寬度。所述凹處25在第一實施例10a中的輪廓設計成大致方形的。在綜框10的第一實施例10a中,每個經紗引導體20在兩個側面具有沿著橫向方向Q伸出的隆起27。該隆起27嵌入綜片部件13上的凹槽28中,該凹槽示例性地構造成缺口并且也可以替代地實施成無缺口的凹槽。所述凹槽28可以通過自由切割并且向內彎曲舌片23形成。在此,能夠在露出用于增大凹槽28的舌片23時額外地在緊接在舌片23的自由端部23a處切割出或者沖壓出屬于凹槽28的區域。所述隆起27的長度最高相應于綜片部件13分別沿著橫向方向Q測量的厚度,使得隆起27在綜框綜片12的背對導紗眼11的外側12a上沒有從綜片部件13的凹槽28中伸出。該隆起能夠平齊地以綜片部件13封閉,如尤其在圖2和3中所說明的。在實施例中,所述隆起27和凹槽28分別沿經紗方向K測量的寬度一致。該寬度尤其也可以與綜片突起22或者說舌片23的寬度一致。所述隆起27具有至少一個并且示例地具有兩個尤其平行的扁平側(Flachseite)29,該扁平側沿著經紗方向K設置在隆起27的相反的側面上并且優選分別靠在凹槽28的棱角上。以這種方式經紗引導體20是抗扭轉的(verdrehsicher)并且沿著其定向確定地布置在綜片部件23上。所述隆起27在一些這里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中連續地并且無棱角地過渡到引導面21中。因此,所述隆起27緊接著引導面21根據引導面21沿著經紗方向K彎曲。由此,引導面21可以說連續地并且無棱角地通過隆起27延長到凹槽28中。作為替代方案,在所有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存在基本上沿著相鄰的綜片部件13在導紗眼11內部延伸的過渡面27a,該過渡面無間隙地連接引導面21和隆起27(圖5a)。所述過渡面27a實施成無間隙的。兩個實施方式具有以下優點,即沿著延伸方向E不會在綜片部件13的面對導紗眼11的內側30和引導面21之間產生間隙。在這種間隙中會卡住和/或損壞經紗。所述經紗引導體20沿著橫向方向Q測量的寬度從引導面21出發沿著延伸方向E減小。由此,經紗引導體20從導紗眼11出發沿著朝綜耳16的方向看逐漸變細。所述經紗引導體20的側面26在綜框10的第一實施例10a中傾斜地相對于延伸方向E傾斜。所述側面26示例性地沒有不變恒定的傾斜,而是具有第一表面段26a和第二表面段26b。所述兩個表面段26a和26b直接相互連接。第一表面段26a與延伸方向E的平行線圍成第一傾角α1并且第二表面段26b與延伸方向E的平行線圍成了與之不同的傾角α2。第二傾角α2在數值上大于傾角α1。所述第二表面段26b直接連接到經紗引導體20的反向于引導面21的背側31上。所述第一表面段26a從第二表面段26b出發延伸直到引導面21。兩個表面段26a、26b通過凹處25或者說隆起27分成相應隔開的部分區域,其中示例性地在第一表面段26a的兩個部分區域之間布置了隆起27。所述凹處25示例性地直接連接到該隆起27上。如在圖2中說明的,所述引導體20可僅僅沿著第一表面段26a面狀地靠在相應配屬的綜片部件13上,而在第二表面段26b和綜片部件13之間存在示例性楔形的間隙。在這里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經紗引導體20材料融合地與綜片部件13連接。為此,所述經紗引導體20具有粘合劑貯存器35,該粘合劑貯存器朝各個側面26敞開。在綜框10的按圖1到3的第一實施例10a中,所述粘合劑貯存器35通過凹處25形成。為了材料融合地連接經紗引導體20,要么在經紗引導體20與綜框綜片12連接之前,要么在通過綜片突起22和凹處25產生暫時的連接或者說定位之后,將粘合劑填入所述粘合劑貯存器35中。所述凹處25內部的材料融合的連接具有以下優點,即只需大致地計量粘合劑量。剩余的粘合劑留在由凹處25形成的粘合劑貯存器35中。避免了導紗眼11內部的或者在綜框綜片12的外側或者說外表面的區域內的形狀偏差。在綜框綜片12與經紗接觸的任何地方,這種形狀偏差或者不平度會引起經紗的增加的應力并且甚至引起損壞。這一點在這里所描述的綜框10中被避免。在綜框10的在圖1中所描述的實施例10a中,也可以使用其它經紗引導體20。在圖4和5中說明了用于經紗引導體20的其它實施例。在此,綜框10的結合圖1到3所描述的結構可以相應于第一實施例10a,從而參照對于第一實施例10a的解釋。下面對通過使用變型的經紗引導體20所產生的與該實施例的具體不同之處進行解釋。在圖1到3中所示的經紗引導體20中所述隆起27沿著經紗方向K測量的尺寸小于經紗引導體20的最大寬度,而因此在按圖4和5的兩個實施例中,所述隆起27的最大寬度相應于經紗引導體20的最大寬度。連接到隆起27上的并且設置用于與相應的綜片部件13抵靠的側面26在按圖4和5的實施方式中沒有相對于延伸方向E傾斜,而是在由延伸方向E和經紗方向K撐開的平面內延伸。在所示出的實施例的變型方案中,所述側面26也可以像在第一實施例中一樣傾斜地延伸,其中側面26的傾斜可以是恒定的,或者像在第一實施例中一樣在不同的表面段中可以是不同大小的。所述凹處25或者說粘合劑貯存器35在按圖4的實施例中以錐段的形式實施。所述凹處25或者說粘合劑貯存器35的大小從背側31出發沿著側面26朝隆起27變小。在圖5中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凹處25或者說粘合劑貯存器35基本上是方形的。在所有實施例中,所述粘合劑貯存器在背側31具有孔口(Mündung)36。這個在背側31的孔口36表示用于粘合劑的填入口37。當經紗引導體20通過綜片突起22定位地或者說暫時固定地位于兩個綜片部件13之間時,可以通過所述填入口37填入粘合劑。在此,所述綜片突起22在凹處25中材料融合地與經紗引導體20連接。為了也可以在凹處25外部實現經紗引導體20和綜片部件13之間材料融合的連接,在圖4中所示的實施例具有一個或多個位于側面26中的流動槽38。所述流動槽38在實施例中相互平行地沿著經紗方向K延伸。在按圖4的實施例中,在每個側面26中存在六個流動槽38。所述流動槽38可以具有任意的橫截面形狀并且在橫截面中示例性地實施成半圓形的或者弓形的。所述流動槽38通入粘合劑貯存器35中,使得其流動地與粘合劑貯存器35連接。在實施例中,每個流動槽38穿過側面26從粘合劑貯存器35直到側面26的邊緣。也可以朝經紗引導體20的側面26的邊緣封閉流動槽38或者說與該邊緣隔開地結束,從而避免粘合劑通過流動槽38溢出。即使在圖5中所示的經紗引導體20中也可以在每個側壁26中存在至少一個流動槽38。在圖1到3中所示的實施例中同樣可以至少在側面26的第一表面段26a中存在至少一個流動槽。所述至少一個流動槽38也可以不同于圖4中所示的實施例具有與經紗方向K不同的定向。每個流動槽優選從粘合劑貯存器35出發直線地延伸,其中原則上也可以考慮彎曲的或者折彎的走向。在綜框10的結合圖1到3所描述的第一實施例10a中,所述綜片部件13在綜片突起22的區域內具有缺口、縫隙或凹口。作為替代方案,所述綜片突起22可以通過變形形成,并且環形環繞地(ringsumlaufend)無間隙且無縫及無接頭地與其余的綜片部件13連接,像在按圖6的第二實施例10b中、按圖7的第三實施例10c中以及按圖8的第四實施例10d中的情況就是如此。在所述第三實施例中,所述綜片突起22通過示例性地塊狀地模壓到綜片部件13中形成。在配屬于各個經紗引導體20的側面上通過模壓示例性地形成了塊狀的或者截球狀的綜片突起22,而在綜框綜片的相反的外側12a上形成了凹入40。在圖6中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經紗引導體20通過管件41形成。通過管件41限制的柱形空腔表示在該實施例中配屬于兩個綜片部件13的綜片突起22的凹處25。在該實施例中,所述凹處25也用作為粘合劑貯存器35。所述經紗引導體20不僅在綜框10的第二實施例10b中而且在綜框10的第三實施例10c中具有柱形的形狀。在此,每個經紗引導體20上的引導面21通過柱體側面的區段形成。每個經紗引導體20的凹處25的形狀和設計原則上可以任意選擇。在綜框10的第二實施例10b中在每個經紗引導體20上設置了一個唯一的柱形的凹處25,而每個經紗引導體20在綜框10的第三實施例10c中在每個側面26中具有棱柱形的或者棱錐形的凹處25,這些凹處同樣可以用作為粘合劑貯存器35。在圖8中示意性地說明了綜框10的第四實施例10d。在那里,與至今為止的實施例不同的是,每個綜片部件13在每個經紗引導體20處具有多個綜片突起22。存在于經紗引導體20中的凹處25配合綜片突起22的形狀和大小,由此可以在綜片突起22和相應的凹處25之間形成形狀配合的連接。作為替代方案,也可以在相應的凹處25的壁和所配屬的綜片突起22之間設置粘合間隙,使得所述凹處25也可以用作為粘合劑貯存器35。示例性地為每個綜片突起22分配凹處25。所述經紗引導體20如在其它實施方式中那樣也在綜框10的第四實施例10d中具有沿著經紗方向K彎曲延伸的引導面21。該引導面設置在經紗引導體20的引導段42上。該引導段42在兩個綜片部件13之間延伸。在兩個經紗引導體20的兩個引導段42之間形成了導紗眼11。每個經紗引導體20具有兩個橫向于引導段42伸出的支臂43,在所述支臂上存在經紗引導體20的側面26。每個支臂43分配給綜片部件13并且靠在其上。因此,所述經紗引導體20具有U形的外形。本發明涉及一種綜框10,其設置并且布置成尤其用于織造帶狀的經紗。該綜框10具有綜框綜片12,該綜框綜片通過兩個綜片部件13形成。所述綜片部件13在綜框綜片12的相應的端部段15中直接相互抵靠并且相互連接。綜框10的綜耳16也位于該端部段15中。為了形成導紗眼11,在兩個綜片部件13之間將兩個單獨的經紗引導體20插入綜片部件13之間。為了確定經紗引導體20相對于綜框綜片12的位置,在每個綜片部件13上為每個經紗引導體20通過切割以及隨后的彎曲或者無缺口地通過模壓制成至少一個綜片突起22。該綜片突起22嵌入經紗引導體20的配屬的凹處25中,其中優選在綜片突起22和經紗引導體20之間在凹處25中產生材料融合的連接。附圖標記列表:10綜框10a綜框的第一實施例10b綜框的第二實施例10c綜框的第三實施例10d綜框的第四實施例11導紗眼12綜框綜片12a綜框綜片的外側13綜片部件14綜框綜片的自由端部15端部段16綜耳20經紗引導體21引導面22綜片突起23舌片23a舌片的自由端部23b舌片的固定端部25凹處26經紗引導體的側面27隆起27a過渡面28凹槽29扁平側30綜片部件的內側31經紗引導體的背側35粘合劑貯存器36孔口37填入口38流動槽40凹入41管件42引導段43支臂α1第一傾角α2第二傾角E延伸方向K經紗方向Q橫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