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翼飛行器對折翼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固定翼航模中,為了方便運輸攜帶,多采用機身與機翼可拆卸式連接,拆裝過程繁瑣。翼體通常布置有舵機、無線收發等電子設備,多次拆裝易導致跨翼體與機身間線路插口的接觸不良,影響飛行安全和整機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基于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固定翼飛行器對折翼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固定翼飛行器對折翼裝置,包括機身和對稱翻轉連接于機身兩側的左機翼和右機翼,左機翼和右機翼均包括翼體、連接于翼體根部的與翼體平面平行設置定位塊、貫穿于翼體內部并超出翼體根部的翼梁,機身包括上機身和下機身,上機身和下機身的后緣通過旋轉件連接在一起形成便于開合的<型,上機身和下機身上均設有便于翼梁卡住并相互鎖緊在一起的翼梁連接器以及便于定位塊卡住的定位槽,翼梁連接器和機身表面開設有便于翼梁卡住的凹槽。
進一步地,左機翼和右機翼通過鉸鏈翻轉連接于上機身/下機身的兩側,鉸鏈一面固定于翼體根部底面,另一面固定于上機身/下機身表面。
進一步地,定位槽靠近機身后緣,翼梁連接器位于定位槽的外側。
進一步地,上機身和下機身上的翼梁連接器之間通過鎖緊件連接,鎖緊件呈工字型片狀實心結構,翼梁連接器上開設有貫穿上機身和下機身的通孔,鎖緊件穿過通孔并旋轉將翼梁連接器之間鎖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卡緊的翼梁連接器可實現整機翼梁的連貫性,保證結構強度。此對折裝置結構簡單、動作快速,可有效減小整機的運輸攜帶體積,且便于機身與翼體間的線纜布置。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左機翼/右機翼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上機身/下機身的裝配示意圖;
圖4是翼梁與翼梁連接器的裝配示意圖;
其中:1.左機翼,2.右機翼,3.翼體,4.鉸鏈,5.翼梁,6.定位塊,7.上機身,8.下機身,9.翼梁連接器,10.定位槽,11.鎖緊件。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4所示的一種固定翼飛行器對折翼裝置,包括機身和對稱翻轉連接于機身兩側的左機翼1和右機翼2,左機翼1和右機翼2均包括翼體3、連接于翼體3根部的與翼體3平面平行設置的定位塊6、貫穿于翼體3內部并超出翼體3根部的翼梁5,機身包括上機身7和下機身8,上機身7和下機身8的后緣通過旋轉件連接在一起形成便于開合的<型,上機身7和下機身8上均設有便于翼梁5卡住并相互鎖緊在一起的翼梁連接器9以及便于定位塊6卡住的定位槽10,翼梁連接器9和機身表面開設有便于翼梁5卡住的凹槽。
左機翼1和右機翼2通過鉸鏈4翻轉連接于上機身7/下機身8的兩側,鉸鏈4一面固定于翼體3根部底面,另一面固定于上機身7/下機身8表面。
定位槽10靠近機身后緣,翼梁連接器9位于定位槽10的外側。這樣布置使得翼梁連接器鎖緊更加牢固。
上機身7和下機身8上的翼梁連接器9之間通過鎖緊件11連接,鎖緊件11呈工字型片狀結構,翼梁連接器9上開設有貫穿上機身7和下機身8的通孔,鎖緊件11穿過通孔并旋轉將翼梁連接器9之間鎖緊。
動作時,先將機翼展平,后閉合機身,此時定位塊落入定位槽被機身壓緊,翼梁被翼梁連接器扣緊連接,鎖緊件穿過翼梁連接器的通孔,并旋轉將翼梁連接器之間鎖緊,整機展開動作完成。左右翼梁落入翼梁連接器的凹槽內,左右翼梁連接器連接左右翼梁,翼梁端部填滿整個凹槽,可以保證結構的連貫性;定位塊落入機身的定位槽,可以進一步限定住機翼相對機身的位置,防止機翼松動。
運輸時,將機翼向上彎折至機體上方,閉合機身,翼梁連接器扣緊,裝在運輸箱內,便于運輸。
卡緊的翼梁連接器可實現整機翼梁的連貫性,保證結構強度。此對折裝置結構簡單、動作快速,可有效減小整機的運輸攜帶體積,且方便布線。
翼梁連接器嵌設于機身內表面,或者與機身一體成型。翼梁呈圓柱形或方柱形,相應的凹槽呈半圓柱形或半方柱形。上機身和下機身后緣的旋轉件為鉸鏈。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