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容器清洗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筒體容器清洗器。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中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容器是使用的較多的物品,在經過使用后,容器的內壁上會積累較多的污垢或者殘留物,需要進行及時清洗,一些較大些的容器可以進行人工清洗,但是對于一些小口徑筒體或者較長的容器在清洗時就比較費力,人工很難深入到筒體的底部進行除污工作,通常情況下會使用一些輔助性的長棍條加棉布等擦拭,此種方法不僅費時費力還清洗效果差。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可以用于清洗筒體的清洗器,但是其結構較為復雜,容易損壞,且損壞后維修困難;另一方面,有些清洗器清洗后不干凈,除污能力差。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筒體容器清洗器,可以較快的清洗筒體容器內部,且清洗更干凈、操作簡單。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筒體容器清洗器,包括驅動箱和第一清洗刷體,所述驅動箱內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驅動軸連接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末端設置有第一清洗刷體,所述第一清洗刷體為柱形筒體結構,所述第一清洗刷體與轉軸之間設置有若干連接柱;所述第一清洗刷體通過轉軸旋轉進行轉動清洗。
進一步的,在靠近所述轉軸末端的位置開設有環槽,所述環槽外側套設有轉動環,所述轉動環與第一清洗刷體之間設置有曲桿裝置,兩個所述曲桿裝置對稱設置在轉動環兩側,所述曲桿裝置包括第一曲桿、第二曲桿和金屬彈簧,所述第一曲桿的一端與轉動環阻尼鉸接設置,所述第一曲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曲桿的一端阻尼鉸接設置,所述第二曲桿的另一端阻尼鉸接設置在第一清洗刷體的內壁上,在第一曲桿和第二曲桿的外側套設有金屬彈簧,所述金屬彈簧的兩端分別設置在轉動環、第一清洗刷體壁體上。
進一步的,所述轉軸末端外壁上還開設有若干腰槽,所述腰槽的長度方向沿轉軸的中心軸線設置,若干所述腰槽分別與各個連接柱對應設置;所述連接柱的一端與第一清洗刷體的內壁固定連接設置,另一端滑動設置在所述腰槽內。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洗刷體外側上設置有若干清洗凸條,所述若干清洗凸條沿第一清洗刷體的外壁圓周面圓陣列設置,所述清洗凸條的長度方向相對轉軸的軸心線方向傾斜設置,所述傾斜角度為45°。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二刷體,所述驅動箱底部設置有圓柱形導向套筒,所述導向套筒外側設置有第二清洗刷體,所述第二清洗刷體內壁設置有滑動柱,所述滑動柱穿過導向套筒上的導向槽與轉軸連接設置,所述滑動柱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二清洗刷體的內壁上,且所述滑動柱另一端設置在轉軸壁體上開設的轉動凹槽內,所述轉動凹槽繞轉軸壁體一周設置;所述滑動柱、轉軸和導向套筒共同作用形成移動凸輪機構,所述滑動柱通過轉軸旋轉可在轉動凹槽內上、下位移。
進一步的,還包括至少一個螺旋刷條,所述螺旋刷條設置在所述第二清洗刷體的外圓周壁上,所述螺旋刷條的螺旋線之間設置有若干凸點,所述若干凸點間距設置在所述第二清洗刷體外圓周壁壁上。
進一步的,還包括高壓出水管,所述高壓出水管的進水端設置在驅動箱外側,所述高壓出水管的出水端設置在第一清洗刷體上方,所述高壓出水管從進水端到出水端依次經過驅動箱、轉軸與導向套筒之間形成的環腔,所述高壓水管的出水端分支為多個高壓噴水頭。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箱內部設置有吹氣裝置,所述吹氣裝置與輸氣管道連接設置,所述輸氣管道沿轉軸的中心軸線設置,所述輸氣管道的出氣口設置在轉軸末端。
進一步的,所述轉軸上設置有若干氣孔,所述若干氣孔沿轉軸軸線延伸方向間距設置,所述氣孔貫穿轉軸側壁,且連通輸氣管道,若干所述氣孔相對轉軸軸線設置有向上、向下的傾斜角度。
進一步的,將驅動箱以下的部分放入待清洗筒體容器內,使驅動箱底部的隔板緊貼待清洗筒體容器的容器口,啟動電機運行,轉軸旋轉帶動第一清洗刷體轉動,第一清洗刷體與筒體容器內壁接觸,所述螺旋清洗凸條增大第一清洗刷體與筒體內壁的摩擦;在所述第一清洗刷體與轉軸之間的曲桿裝置在使用時可進行上下按壓,使第一清洗刷體和設置在轉軸末端的第三清洗刷體始終貼緊筒體容器的底部,增加壓力和摩擦力;所述滑動柱、轉軸和導向套筒共同作用形成移動凸輪機構,在轉軸轉動時,所述第二清洗刷體跟隨固定在第二清洗刷體內壁的滑動柱沿導向槽上、下位移,所述第二清洗刷體與待清洗筒體容器內壁接觸,且上下運動進行清洗,清洗結束后啟動吹氣裝置,對筒體容器內部進行風干處理。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第一清洗刷體可以通關曲桿裝置使其始終與待清洗筒體容器的底部保持緊密接觸,在轉動清洗時可以增加刷體與底壁的壓力、摩擦力,使清洗時去污能力提高,曲桿裝置提供支撐力和上下擠壓時的連接支撐,金屬彈簧有阻止兩個曲桿相對運動的作用力,進一步增加第一清洗刷體向容器底部運動的趨勢;在轉軸轉動時,產生的離心力也會使曲桿裝置支撐第一清洗刷體使其向筒體的內壁擠壓,增加摩擦力,可有效地解決筒體底部難以清洗的難題;所述第二刷體通過滑動桿與導向套筒及轉軸的相互運動進行上下位移運動,清洗筒體內壁,另外在第一清洗刷體、第二清洗刷體的外壁均設置有增加清洗性能的清洗凸條、螺旋刷條,使清洗更干凈徹底;還有高壓水管輔助清洗,清洗后有吹氣裝置進行吹干或者風干筒體內部水漬,體現該清洗器的多功能性。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的半剖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的第一清洗刷體局部剖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明的轉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一種筒體容器清洗器,包括驅動箱1和第一清洗刷體7,所述驅動箱1內設置有電機11,所述電機11的驅動軸連接設置有轉軸6,所述轉軸6末端設置有第一清洗刷體7,所述第一清洗刷體7為柱形筒體結構,所述第一清洗刷體7與轉軸6之間設置有若干連接柱17;所述若干連接柱17連接轉軸與第一清洗刷體,所述第一清洗刷體7通過轉軸6旋轉進行轉動清洗。適用于清洗筒體容器、杯體容器等,可對筒體底部區域進行更全面的清洗除污。
如附圖3所示,在靠近所述轉軸6末端的位置開設有環槽18,所述環槽18外側套設有轉動環15,所述轉動環15為軸承機構,繞轉軸轉動,所述轉動環15與第一清洗刷體7之間設置有曲桿裝置,兩個所述曲桿裝置對稱設置在轉動環15兩側,所述曲桿裝置包括第一曲桿21、第二曲桿19和金屬彈簧20,所述第一曲桿21的一端與轉動環15阻尼鉸接設置,所述第一曲桿的另一端與第二曲桿19的一端阻尼鉸接設置,所述第二曲桿19的另一端阻尼鉸接設置在第一清洗刷體7的內壁上,在第一曲桿21和第二曲桿19的外側套設有金屬彈簧20,所述金屬彈簧20的兩端分別設置在轉動環15、第一清洗刷體7壁體上。所述轉軸6末端外壁上還開設有若干腰槽16,所述腰槽16的長度方向沿轉軸6的中心軸線設置,若干所述腰槽16分別與各個連接柱17對應設置;所述連接柱17的一端與第一清洗刷體7的內壁固定連接設置,另一端滑動設置在所述腰槽16內。在清洗時,隔板3始終貼緊筒體容器的端口,通過按壓或者其它方式,在隔板3的底部還可以設置吸水棉,以吸附清洗時濺出來的水滴,另外,第一清洗刷體7的大小與容器內徑匹配,清洗器的可用長度略大于筒體容器的深度,清洗時,第一清洗刷體7可以通關曲桿裝置使其始終與待清洗筒體容器的底部保持緊密接觸,在轉動清洗時可以增加刷體與底壁的壓力、摩擦力,使清洗時去污能力提高,曲桿裝置提供支撐力和上下擠壓時的連接支撐,同時,金屬彈簧20有阻止兩個曲桿相對運動的作用力,使兩個曲桿向初始位置運動趨勢,進一步增加第一清洗刷體7向容器底部運動的趨勢;在轉軸轉動時,產生的離心力也會使曲桿裝置支撐第一清洗刷體使其向筒體的內壁擠壓,增加摩擦力,可有效地解決筒體底部難以清洗的難題,特別是針對筒體容器底部側壁周圍的污漬清洗,另外,在轉軸6的末端設置有第三清洗刷體22,所述第三清洗刷體為硬毛刷體,所述第三清洗刷體22與筒體容器底面緊密接觸,高效地對容器底面進行清洗。
所述第一清洗刷體7外側上設置有若干清洗凸條71,所述若干清洗凸條71沿第一清洗刷體7的外壁圓周面圓陣列設置,所述清洗凸條71的長度方向相對轉軸6的軸心線方向傾斜設置,所述傾斜角度為45°。傾斜的清洗凸條71可以增加單個清洗凸條71與容器壁體的接觸面積,即可以增加總體的接觸清洗面積,且一定范圍內的斜度可使第一刷體7在轉動時,清洗凸條71對層積在壁體上的污漬有向上或者向下的作用力,使污漬更容易從壁體上脫落,但清洗凸條71斜度相對轉軸軸線傾斜角較大時,清洗凸條趨于水平方向,難以達到效果,傾斜角較小時,清洗凸條71趨于豎直方向,對污漬不會產生向下的作用力,因此,傾斜45°時清洗效果最佳。所述清洗凸條71的形狀為螺旋狀、矩形狀、多邊形狀或者彎曲狀等。
如附圖1、附圖2和附圖4所示,還包括第二刷體5,所述驅動箱1底部設置有圓柱形導向套筒4,所述導向套筒4外側設置有第二清洗刷體5,所述第二清洗刷體5內壁設置有滑動柱12,所述滑動柱12穿過導向套筒4上的導向槽10與轉軸6連接設置,所述滑動柱12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二清洗刷體5的內壁上,且所述滑動柱12另一端設置在轉軸6壁體上開設的轉動凹槽13內,所述轉動凹槽13繞轉軸6壁體一周設置;所述滑動柱12、轉軸6和導向套筒4共同作用形成移動凸輪機構,所述滑動柱12通過轉軸6旋轉可在轉動凹槽13內上、下位移。還包括至少一個螺旋刷條8,所述螺旋刷條8設置在所述第二清洗刷體5的外圓周壁上,所述螺旋刷條8的螺旋線之間設置有若干凸點9,所述若干凸點9間距設置在所述第二清洗刷體5外圓周壁壁上。所述螺旋刷條8在第二清洗刷體5的外壁上,在上下運動時,螺旋刷條8會對壁體上的污漬產生向上或向下的作用力,利于去污清洗。若干列凸點9繞第二清洗刷體的圓周壁斜向設置,且各列凸點所在直線與螺旋刷條8垂直,在上下運動時,凸點將去除的污漬擠到若干凸點9之間,由于凸點為軟膠材質,還可以吸附部分顆粒污漬。
還包括高壓出水管2,所述高壓出水管2的進水端設置在驅動箱1外側,所述高壓出水管2的出水端設置在第一清洗刷體7上方,所述高壓出水管2從進水端到出水端依次經過驅動箱1、轉軸6與導向套筒4之間形成的環腔,所述高壓水管的出水端分支為多個高壓噴水頭21。在清洗的過程中,從外界輸入高壓水流,若干高壓噴水頭21對筒體內壁進行沖洗,提高清洗效果。
所述驅動箱1內部設置有吹氣裝置23,所述吹氣裝置23對應的驅動箱側壁上設置有若干進氣孔25,所述吹氣裝置2與輸氣管道24連接設置,所述輸氣管道24沿轉軸6的中心軸線設置,所述輸氣管道24的出氣口設置在轉軸末端。在清洗完成后,倒出筒體容器內的污水,并用吹氣裝置對容器進行風干或者吹干,在吹氣裝置23的輸氣口之前還可以增加加熱裝置,例如電阻絲等,將熱風吹進容器內,提高風干效率。所述轉軸6上設置有若干氣孔26,所述若干氣孔26沿轉軸6軸線延伸方向間距設置,所述氣孔26貫穿轉軸6側壁,且連通輸氣管道24,若干所述氣孔26相對轉軸軸線設置有向上、向下的傾斜角度。所述若干氣孔對應的導向套筒上還開設有通風孔27,也可以是通風槽,用于通風時風干筒體側壁,而且氣孔26的角度為多種,靠近驅動箱部分的若干第一氣孔262開后朝下,位于中間部分的若干氣孔開口垂直轉軸或者同時向上、向下設置,開進轉軸末端部分的若干第二氣孔261開口朝上,使通風氣流充分分布在容器內,利于風干和加速風干,另外,若干氣孔還可以斜向設置,在相對于轉軸的水平、豎直平面內均呈一定的夾角設置。
從附圖1至附圖4,使用方法如下:驅動箱1以下的部分放入待清洗筒體容器內,使驅動箱底部的隔板3緊貼待清洗筒體容器的容器口,啟動電機11運行,轉軸6旋轉帶動第一清洗刷體7轉動,第一清洗刷體7與筒體容器內壁接觸,所述螺旋清洗凸條71增大第一清洗刷體與筒體內壁的摩擦;在所述第一清洗刷體7與轉軸6之間的曲桿裝置在使用時可進行上下按壓,使第一清洗刷體7和設置在轉軸末端的第三清洗刷體22始終貼緊筒體容器的底部,增加壓力和摩擦力;所述滑動柱12、轉軸6和導向套筒4共同作用形成移動凸輪機構,在轉軸轉動時,所述第二清洗刷體5跟隨固定在第二清洗刷體5內壁的滑動柱12沿導向槽10上、下位移,所述第二清洗刷體5與待清洗筒體容器內壁接觸,且上下運動進行清洗,清洗結束后啟動吹氣裝置23,對筒體容器內部進行風干處理。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