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椎體生理曲度的人工頸椎間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椎體生理曲度的人工頸椎間盤。
【背景技術】
[0002]人體頸椎是脊柱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度最高的節(jié)段。由于不斷地承受各種負荷、勞損,以及人均壽命的延長,因退行性變所致的頸椎不穩(wěn)癥、頸椎間盤突出癥和頸椎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能在進行脊髓減壓并提供穩(wěn)定的同時保持手術節(jié)段的生理活動度,更加符合頸椎活動的生物力學特點,可避免鄰近節(jié)段椎間盤退變加速。近年來,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已得到廣泛應用,目前臨床上主要應用的人工頸椎間盤有Bryan假體、Prodisc-C假體、Prestige假體、PCM假體、Di scover假體、Mob1-C假體等。雖然各種假體的材料、形態(tài)各異,但現(xiàn)有的人工頸椎間盤產(chǎn)品與上下椎體接觸面為均水平面,與椎體正常生理情況下所呈曲面不同,需要打磨終板程度大,與椎體接觸面積小,易造成假體下沉、松動移位、異位骨化及自發(fā)融合等并發(fā)癥。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椎體生理曲度的人工頸椎間盤,能夠保持上下椎體的生理曲面,以最大限度地恢復頸椎的自然生理狀態(tài),減少手術過程中的打磨,減少術后并發(fā)癥。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種基于椎體生理曲度的人工頸椎間盤,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其中上底板的上表面在矢狀位上呈弧形,并與椎間盤上位錐體的下終板的生理曲面相契合;下底板的下表面在冠狀位上呈弧形,并與椎間盤下位錐體的上終板的生理曲面相契合;上底板的下表面設有半球形的凸出球狀物,下底板的上表面開設有橢球形凹槽,且凸出球狀物與橢球形凹槽配合構成球槽關節(jié);上底板和下底板上還設有用于防止該人工頸椎間盤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移位的擋板和鋸齒。
[0006]所述的橢球形凹槽的矢狀位直徑大于冠狀位直徑,且凸出球狀物的上底面直徑大于橢球形凹槽的長徑。
[0007]所述的凸出球狀物關于上底板的縱軸對稱,且凸出球狀物的上底面圓周與上底板的后端相切;橢球形凹槽關于下底板的縱軸對稱,且橢球形凹槽與下底板前端的距離大于橢球形凹槽與下底板后端的距離大于零;其中上底板和下底板的后端為其安裝時靠近人體背面的一端,上底板和下底板的前端為其安裝時靠近人體正面的一端。
[0008]所述的上底板的前端邊角處設有用于防止上底板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向后方及兩側移位的擋板,下底板的前端邊角處設有用于防止下底板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向后方及兩側移位的擋板,其中上底板和下底板的前端為其安裝時靠近人體正面的一端。
[0009]所述的上底板的上表面設有若干用于防止上底板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向前方移位的鋸齒,下底板的下表面設有若干用于防止下底板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向前方移位的鋸齒ο
[0010]所述的上底板和下底板表面的鋸齒與水平面呈直角三角體狀,其中直角三角體的豎直面位于人體冠狀面上,直角三角體的斜面位于豎直面的后方。
[0011]所述的下底板的厚度大于上底板的厚度。
[0012]所述的下底板的上表面的后端邊腳采用斜邊過渡,下表面的后端設有倒角,其中下底板的后端為下底板安裝時靠近人體背面的一端。
[0013]所述的上底板、下底板、凸出球狀物、擋板和鋸齒的材質均為鈦陶合金。
[0014]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椎體生理曲度的人工頸椎間盤由上下兩個底板和一個球槽關節(jié)構成,其中上底板的上表面在矢狀位上呈弧形,能夠與椎間盤上位錐體的下終板的生理曲面相契合,下底板的下表面在冠狀位上呈弧形,能夠與椎間盤下位錐體的上終板的生理曲面相契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頸椎間盤的上下底板都采用曲面,能夠保持上下椎體的生理曲面,以最大限度地恢復頸椎的自然生理狀態(tài),與現(xiàn)有的大部分假體的水平面相比,減少了手術過程中對上下終板的打磨,能夠縮短手術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手術損傷;并增加了人工頸椎間盤與上下椎體的吻合面積,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吻合面積過小導致的假體下沉、異位骨化及自發(fā)融合等術后并發(fā)癥;而且植入人體后能夠減小頸椎的軸向應力,并增大水平面上的摩擦力,使人工頸椎間盤不易發(fā)生松動移位,并防止發(fā)生椎體的塌陷骨折。
[0016]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頸椎間盤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間為球槽設計,上底板的下表面與凸出球狀物相連,下底板的上表面設有橢球形凹槽,凸出球狀物與橢球形凹槽配合構成球槽關節(jié),且橢球形凹槽的矢狀位直徑大于冠狀位直徑,凸出球狀物的底部直徑大于橢球形凹槽的長徑,這樣就能使上底板在向前后左右各方向旋轉的同時,其旋轉中心還能在矢狀位上進行小幅度位移,更加接近人體椎間盤的活動功能,使活動度更加滿意。
[0017]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頸椎間盤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上還設有用于防止其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向前方移位的鋸齒,鋸齒與水平面呈直角三角體狀,其中豎直面位于人體冠狀面,方便人工頸椎間盤植入上下椎體之間,而且植入后能夠提供及時穩(wěn)定性,并防止上下底板向前移位。并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頸椎間盤的上底板和下底板的前端還設有用于防止其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向后方及兩側移位的擋板,擋板與上下底板的冠狀面呈一定角度,能夠緊貼椎體表面,提供及時穩(wěn)定性,防止上下底板向后方及兩側滑動。
[0018]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頸椎間盤的下底板的上表面的后端邊腳采用斜邊過渡,下表面的后端設有倒角,使得其形狀與椎間盤下位錐體的上終板的生理曲面相更加契合,配合度進一步提升。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頸椎間盤的上底板俯視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頸椎間盤的下底板俯視圖;
[0021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頸椎間盤的正視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頸椎間盤的側視圖;
[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人工頸椎間盤的三維圖;
[0024]其中:1為上底板,2為擋板,3為鋸齒,4為下底板,5為凸出球狀物,6為橢球形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替換下頸椎(C3-7)內(nèi)發(fā)生病變的椎間盤,以對頸椎間隙減壓,維持頸椎間隙高度并恢復其正常的生理活動功能的人工頸椎間盤。
[0027]參見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椎體生理曲度的人工頸椎間盤,包括上底板1和下底板4,其中上底板1的上表面在矢狀位上呈弧形,并與椎間盤上位錐體的下終板的生理曲面相契合;下底板4的下表面在冠狀位上呈弧形,并與椎間盤下位錐體的上終板的生理曲面相契合。下底板4的厚度大于上底板1的厚度。上底板1的下表面設有半球形的凸出球狀物5,凸出球狀物5關于上底板1的縱軸對稱,且凸出球狀物5的上底面圓周與上底板1的后端相切。下底板4的上表面開設有橢球形凹槽6,橢球形凹槽6的矢狀位直徑大于冠狀位直徑,橢球形凹槽6關于下底板4的縱軸對稱,且橢球形凹槽6與下底板4前端的距離大于橢球形凹槽6與下底板4后端的距離大于零。凸出球狀物5與橢球形凹槽6配合構成球槽關節(jié),凸出球狀物5的上底面直徑大于橢球形凹槽6的長徑。上底板1的前端邊角處設有用于防止上底板1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向后方及兩側移位的擋板2,下底板4的前端邊角處設有用于防止下底板4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向后方及兩側移位的擋板2。上底板1的上表面設有若干用于防止上底板1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向前方移位的鋸齒3,下底板4的下表面設有若干用于防止下底板4在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向前方移位的鋸齒3。鋸齒3與水平面呈直角三角體狀,直角三角體的豎直面位于人體冠狀面上,直角三角體的斜面位于豎直面的后方。下底板4的上表面的后端邊腳采用斜邊過渡,下表面的后端設有倒角。其中上底板1和下底板4的前端為其安裝時靠近人體正面的一端,上底板1和下底板4的后端為其安裝時靠近人體背面的一端。
[002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椎體生理曲度的人工頸椎間盤的材質為:上底板1、下底板
4、凸出球狀物5、擋板2和鋸齒3的材質均為鈦陶合金;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