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軟膠囊干燥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軟膠囊干燥裝置,屬于制藥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軟膠囊具有裝量均勻準確、防濕、避光、掩蓋內容物不良氣味、外表美觀、攜帶及使用方便等優點。在不同劑型的口服藥物中,生物利用度以含溶液狀內容物的軟膠囊為最好。
[0003]用壓制法或滴制法制備軟膠囊,成型后軟膠囊均需進行干燥。軟膠囊囊壁所含水分對藥劑的崩解時間有一定影響,由于軟膠囊囊殼的主要成分是明膠,它由85%以上的蛋白質,約2%礦物質和約13%的水并含有除色氨酸外人體所需的20種氨基酸構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在40°C以上長期加熱就會加速明膠分子中膚鏈的水解斷裂,因此在對軟膠囊進行干燥時,溫度不宜太高,干燥強度不宜過大,干燥周期若過長,干燥工序耗能大。而且因干燥條件控制不當所引起的粘連、破裂等實際問題,嚴重影響了軟膠囊產品的生產,因而正確的軟膠囊的干燥指導生產,降低能耗,縮短干燥時間。
[0004]傳統軟膠囊產品生產到干燥的綜合流程表示為:壓制一低溫高濕初定型一履帶式設備定型干燥一 40°C高溫烘房干燥。軟膠囊產品在剛壓制丸完成后,由于表面含水量較高導致半成品較柔軟,易受外力和高溫影響而變形。傳統干燥工藝設備方案存在著以下缺陷:1、GMP要求的藥品生產的潔凈區環境溫度必須保持在18-26 V,相對濕度保持在45% -65%。由于履帶式干燥系統無法單獨排濕;對其他空調系統形成加濕效果,破壞了其他系統的溫濕度控制平衡。
[0005]2、干燥效率低,時間長,工人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由于無法把干燥區域的相對濕度降得更低,因此導致干燥工藝的時間跨度過長,從低溫定型到中溫烘房整個工藝處理時間)56小時,由于烘房里的溫度過高。濕氣排出不充分,所以對人工翻動丸子的要求就很高,而人在40 V以上高溫連續操作翻動丸子,容易發生乏力、中暑等現象。
[0006]3、干燥送風不均勻,導致該工序返工由于履帶式輸送形式存在設計缺陷.風道單一,導致膠囊與風向接觸面不均勻,當輸送時間長后易發生偏斜,帶來產品的干燥不均勻。
[0007]4、工藝設備方案流程繁瑣.干燥工序成品率低下產品滴制工序完畢后還要進行
3-4次的軟膠囊產品移動過程。經常導致產生半成品的破損。其次由于輸送帶的移動跑位發生誤差而導致大量的軟膠囊產品因擠壓而破損。破損的產品又將污染輸送帶和其他合格產品。這又導致出現大量的廢丸。另外由于履帶式干燥設備送風不均勻.一些沒干燥完畢的產品被直接送到最后烘房干燥工序時,由于太柔軟也將出現破裂或雙粒粘結現象,再次降低了干燥工序的成品率。
【發明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能夠減低工人勞動強度、干燥均勻、節能環保,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軟膠囊干燥方法。
[0009]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10]一種軟膠囊干燥裝置,包括三個干燥階段:定型階段、預干階段、終干階段,所述定型階段由兩節轉籠組成,其定型溫度為20±0.5°C,通過與轉籠連通的溶液除濕機進行控制。
[0011]以下是本實用新型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
[0012]溶液除濕機通過管道均勻的把溫度16°C、濕度20%的潔凈風分布在每節轉籠,調節每節轉籠濕度,最終籠內溫度20±0.5°C。
[0013]進一步優化:預干階段由與定型階段的兩節轉籠中的末端轉籠依次連通的三節轉籠組成,在預干階段的每個轉籠內安裝一塊節能碳晶加熱板并安裝一個溫度探頭,做到每節溫度都可調控,預干階段溫度為25±0.5°C。
[0014]進一步優化:終干階段由與預干階段的三節轉籠中的末端轉籠依次連通的三節轉籠組成,在終干階段的每個轉籠內安裝一塊節能碳晶加熱板并安裝一個溫度探頭,做到每節溫度都可調控。終干階段溫度為27±0.5°C。
[0015]進一步優化:轉籠內部每節安裝兩臺風機,形成內循環,把軟膠囊濕氣吹出,通過排風管道與除濕機循環管對接,濕氣回到溶液除濕機。
[0016]進一步優化:定型階段、預干階段、終干階段的各個轉籠共同安裝在一個機架上。
[0017]進一步優化:轉籠通過兩個活動托輪支撐在機架內,轉籠的一側安裝有兩臺1500風量的風機,風機的出風口朝向轉籠,形成內循環,把軟膠囊濕氣吹出,通過排風管與除濕機循環管對接,濕氣回到溶液除濕機。
[0018]進一步優化:所述風機的進風管處連接有與溶液除濕機連通的干燥風進風管,在干燥風進風管上設置有控制干燥風進風管風量的風管開關,所述風管開關由風管開關氣缸控制。
[0019]進一步優化:所述機架上靠近每個轉籠上方的位置分別安裝有排風管,排風管與除濕機循環管對接,濕氣回到溶液除濕機。
[0020]進一步優化:溶液除濕機包括除濕單元和再生單元,所述除濕單元包括一密閉的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一溶液槽,上部設置有第一布液器,第一殼體的頂部設置有可與干燥風進風管連通的干燥空氣出口,第一殼體的上部一側設置有工藝風機,工藝風機的出風口位于第一殼體內并朝向下方。
[0021 ] 第一殼體內靠近工藝風機的出風口處的位置和位于干燥空氣出口與第一布液器之間的位置分別安裝有第一熱交換器和第二熱交換器,所述第一熱交換器和第二熱交換器依次連通并與單獨設置的壓縮機通過管路連通。
[0022]第一熱交換器中的另一管路與第一布液器連通,所述第一殼體上還設置有將第一溶液槽內的溶液通過第一熱交換器并抽到第一布液器的流程栗。
[0023]溶液從第一溶液槽內被流程栗抽出,與第一熱交換器換熱后,溶液被冷卻降溫,并送入第一布液器內,通過第一布液器將溶液均勻的噴灑在填料表面。
[0024]低溫的溶液與新風接觸,吸收空氣重的水分和熱量,室外新鮮空氣通過溶液調濕單元時,溶液對空氣進行“水洗”,可去除94%的微生物、細菌;過濾90%直徑大于5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將空氣凈化,形成干燥的潔凈新風并通過干燥空氣出口送入轉籠內。
[0025]進一步優化:再生單元包括一密閉的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溶液槽,第二溶液槽與第一溶液槽之間設置有隔板,在隔板上設置有將第二溶液槽和第一溶液槽連通的通液口。
[0026]第二殼體上部設置有第二布液器,第二殼體的頂部設置有可與工藝風機的進風口連通的濕熱空氣出口。
[0027]第二殼體的上部一側設置有再生風機,再生風機的出風口位于第二殼體內并朝向下方,所述再生風機的進風口與各轉籠上的排風管連通。
[0028]第二殼體內靠近再生風機的出風口處的位置安裝有與壓縮機通過管路連通第三熱交換器,第三熱交換器中的另一管路與第二布液器連通,所述第二殼體上還設置有將第二溶液槽內的溶液通過第三熱交換器并抽到第二布液器的再生栗。
[0029]除濕單元中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變稀的溶液被輸送至再生單元,第二溶液槽內的溶液與第三熱交換器換熱后,溶液被加熱升溫。加熱了的稀溶液與室內回風接觸,回風被加熱并帶走溶液中的水分。溶液因此得以濃縮再生,恢復原有吸濕特性,并回流除濕單元以進行再一次循環。
[0030]本實用新型根據軟膠囊干燥要求要分為三個干燥階段,定型、預干、終干。我們把8節轉籠劃分為3個階段,1、2節為定型階段,3、4、5節為預干階段,6、7、8節為終干階段,8節轉籠共同安裝在一個機架上,依次流動,避免了由于倒籠而導致廢丸的大量出現,而且減低了工人勞動強度,通過控制不同階段的干燥溫度,使得轉籠內的軟膠囊干燥均勻,并通過溶液除濕機對空氣的除濕與加濕處理,節能環保,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003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0032]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各階段轉籠的連接示意圖;
[0033]附圖2為附圖1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34]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轉籠的結構示意圖;
[0035]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溶液除濕機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中:1_定型階段;2_預干階段;3_終干階段;4_機架;5-轉籠;6_排風管;7-轉籠驅動電機;8_干燥風進風管;9_轉籠拆卸氣缸;10-風管開關氣缸;11-風管開關;12_驅動齒輪;13_第一溶液槽;14_活動托輪;15_碳晶加熱板;16_第二溶液槽;17_流程栗;18-壓縮機;19-第一熱交換器;20_第一布液器;21_第一殼體;22_第二熱交換器;23_干燥空氣出口 ;24_工藝風機;25_再生風機;26_濕熱空氣出口 ;27_第二殼體;28_第二布液器;29_第三熱交換器;30_再生栗;31_智能控制面板;32_通液口 ;33_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7]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一種軟膠囊干燥裝置,包括三個干燥階段:定型階段1、預干階段2、終干階段3,所述定型階段I由兩節轉籠5組成,其定型溫度為20 ± 0.5 °C,通過與轉籠5連通的溶液除濕機進行控制。
[0038]溶液除濕機通過管道均勻的把溫度16°C、濕度20%的潔凈風分布在每節轉籠5,調節每節轉籠5濕度,溫度16°C的潔凈風加上轉籠內部電機、風機、以及軟膠囊所產生的自身溫度,最終籠內溫度20 ± 0.5 °C。
[0039]預干階段2由與定型階段I的兩節轉籠5中的末端轉籠依次連通的三節轉籠5組成,在預干階段2的每個轉籠內安裝一塊500W節能碳晶加熱板并安裝一個PTlOO溫度探頭,做到每節溫度都可調控,預干階段2溫度為25±0.5°C。
[0040]終干階段3由與預干階段2的三節轉籠5中的末端轉籠依次連通的三節轉籠5組成,在終干階段3的每個轉籠內安裝一塊500W節能碳晶加熱板并安裝一個PT100溫度探頭,做到每節溫度都可調控。終干階段3溫度為27±0.5°C。
[0041]轉籠內部每節安裝兩臺1500風量的風機,形成內循環,把軟膠囊濕氣吹出,通過排風管道與除濕機循環管對接,濕氣回到溶液除濕機。
[0042]定型階段1、預干階段2、終干階段3的各個轉籠5共同安裝在一個機架4上;大大提尚了生廣效率。
[0043]如圖3所示,轉籠5通過兩個活動托輪14支撐在機架4內,轉籠5的一側安裝有兩臺1500風量的風機7,風機7的出風口朝向轉籠5,形成內循環,把軟膠囊濕氣吹出,通過排風管6與除濕機循環管對接,濕氣回到溶液除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