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輸液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輸液器。
【背景技術】
[0002]輸液器目前已經是醫學臨床治療上必不可少的醫療設備,特別是住院治療的病人,由于需要的藥物劑量大、種類多,一般都是溶解在生理鹽水或者葡萄糖液等醫用藥液中,通過靜脈輸液輸入病人身體中,雖然現有的輸液器已經可以比較全面的實現輸液的功能,但是仍有部分缺陷,如:
[0003]1、醫務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常常會在輸液器內殘留少量的空氣,空氣會隨藥液進入人體中,或病人在輸液過程中不小心把輸液器倒過來而把空氣輸給病人,造成危險;
[0004]2、輸液器的接口在輸藥、靜推等過程中容易受到污染,污染物或沉淀物隨藥液進入人體中;
[0005]3、在排空氣和靜推等操作時使用不便,容易產生各種不確定的安全隱患;
[0006]4、輸液器的手持柄不好握持,造成醫務人員要給病人刺針時的手感不好,準確度不強;
[0007]5、不易把軟管內多余的空氣排出;
[0008]6、濾囊容易在無意中儲存空氣,儲存后不易排出,可在后續的輸液中卻又將濾囊內的空氣輸送給病人,造成危險;
[0009]7、靜推時的藥液未經過過濾,若靜推藥液中存在雜質也會一并輸送給病人;
[0010]8、在給輸液器排氣后,空氣很容易倒吸進靜脈針和軟管中,而開始輸液時這些空氣又輸給病人;
[0011]9、醫務人員在輸液操作過程中,手指很容易接觸到靜脈針或瓶塞穿刺針,造成污染,亦或被輸液瓶上的金屬套劃傷。
【實用新型內容】
[0012]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快速,刺針準確度強,防污染性能強,使用安全的輸液器。
[001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14]一種輸液器,包括瓶塞穿刺針、滴管、流速調節器、濾囊、靜脈針、第一軟管、第二軟管和第三軟管,所述瓶塞穿刺針和滴管通過所述第一軟管連接,所述滴管和濾囊通過所述第二軟管連接,所述濾囊和靜脈針通過所述第三軟管連接,所述流速調節器設置在所述第二軟管上;所述滴管包括相互連接的上滴管和下滴管,所述上滴管形狀為圓柱形,所述下滴管形狀為圓柱形,所述上滴管的直徑小于所述下滴管的直徑,所述上滴管的高度小于所述下滴管的高度,所述第一軟管伸入所述上滴管中,所述第二軟管伸入所述下滴管中;所述流速調節器的頂端和底端向側面凸出形成兩個握持部;所述濾囊底部為漏斗形,所述濾囊內設有濾網,所述濾網的中心下凹形成凹陷部;所述第二軟管上設有第一開口,所述濾囊頂部設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上設有第一栓塞,所述第二開口上設有第二栓塞。
[0015]進一步的,所述下滴管側面設有一個以上的直線形的凸起,所述凸起豎直設置。
[0016]進一步的,所述瓶塞穿刺針上設有圓形的托面。
[0017]進一步的,所述靜脈針通過針夾與第三軟管連接,所述針夾長度大于15mm。
[0018]進一步的,所述針夾上設有手持柄,所述手持柄上設有凸痕。
[00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輸液器的滴管由上滴管和下滴管組成,可通過上滴管觀察液體流速,下滴管的容量大于上滴管,并且第二軟管伸入所述下滴管中,下滴管可作為空氣臨時保存容器,當病人移動時無意中將滴管倒過來時氣體也不會被輸入靜脈中,流速調節器的頂端和底端向側面凸出形成兩個握持部,當醫護人員調節流速時避免觸碰到流速調節器下方的軟管,防止靜脈針和第三軟管吸入空氣,濾囊底部為漏斗形,所述濾網的中心下凹形成凹陷部,方便排出空氣,避免空氣在濾囊內殘留,第一開口可用于排出第二軟管內的空氣,第二開口可用于靜推,方便操作,靜推的藥液經過濾網過濾,避免外部污染。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輸液器的結構圖。
[0021]標號說明:
[0022]1、瓶塞穿刺針;2、滴管;3、流速調節器;4、濾囊;5、靜脈針;6、第一軟管;7、第二軟管;8、第三軟管;21、上滴管;22、下滴管;221、凸起;31、握持部;41、濾網;42、第一開口 ;43、第二開口 ;44、第一栓塞;45、第二栓塞;11、托面;51、針夾;52、手持柄。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24]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于:輸液器的滴管由上滴管和下滴管組成,可通過上滴管觀察液體流速,下滴管的容量大于上滴管,并且第二軟管伸入所述下滴管中,下滴管可作為空氣臨時保存容器,當病人移動時無意中將滴管倒過來時氣體也不會被輸入靜脈中。
[0025]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輸液器,包括瓶塞穿刺針1、滴管2、流速調節器3、濾囊4、靜脈針5、第一軟管6、第二軟管7和第三軟管8,所述瓶塞穿刺針I和滴管2通過所述第一軟管6連接,所述滴管2和濾囊4通過所述第二軟管7連接,所述濾囊4和靜脈針5通過所述第三軟管8連接,所述流速調節器3設置在所述第二軟管7上;所述滴管2包括相互連接的上滴管21和下滴管22,所述上滴管21形狀為圓柱形,所述下滴管22形狀為圓柱形,所述上滴管21的直徑小于所述下滴管22的直徑,所述上滴管21的高度小于所述下滴管22的高度,所述第一軟管6伸入所述上滴管21中,所述第二軟管7伸入所述下滴管22中;所述流速調節器3的頂端和底端向側面凸出形成兩個握持部31 ;所述濾囊4底部為漏斗形,所述濾囊4內設有濾網41,所述濾網41的中心下凹形成凹陷部;所述第二軟管7上設有第一開口 42,所述濾囊4頂部設有第二開口 43,所述第一開口 42上設有第一栓塞44,所述第二開口 43上設有第二栓塞45。
[0026]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為:
[0027]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輸液器進行輸液或輸血時,醫務人員在做好輸液前的各項準備后,先將輸液器的各個部件組裝好,關閉流速調節器3,將瓶塞穿刺針I插入瓶塞中,把輸液瓶掛好,打開流速調節器3,將必要的藥液注入輸液器中排出空氣,由于濾囊4底部為漏斗形,所述濾網41的中心下凹形成凹陷部,方便排出空氣,避免空氣在濾囊4內殘留,留下空氣可能進入病人靜脈中的危險隱患,關閉流速調節器3,由于流速調節器3的頂端和底端向側面凸出形成兩個握持部31,醫護人員調節流速時避免觸碰到流速調節器3下方的第二軟管7,防止第二軟管7復位時靜脈針5和第三軟管8吸入空氣,之后又將這些空氣輸入病人靜脈中,然后在病人手臂上選擇靜脈,將止血帶扎在穿刺部位上方6厘米左右處。消毒皮膚,靜脈針5穿刺血管回血后松開止血帶,并將靜脈針5固位,調節流速,在輸液過程中觀察病人情況有無異常。
[0028]若滴管2內液面太高,只需把瓶塞穿刺針I拔離輸液瓶,輸入適量空氣后再插回輸液瓶中,若滴管2下方的第二軟管7中存留太多空氣,在其他部件準備好的情況下,可將第一開口 42上的第一栓塞44打開,待空氣排出后再將第一栓塞44塞上,若病人無意中將滴管2倒置,上滴管21中的空氣會進入下滴管22中,由于下滴管22下方的第二軟管7伸入下滴管22中,在滴管2倒置時空氣會保留在下滴管22底端與第二軟管7端部之間,而不會進入第二軟管7中,進而輸給病人造成危險,如病人需要靜推,在做好準備操作的前提下,可把第二開口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