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急性膽囊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急性膽囊炎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急性膽囊炎是由于膽囊管阻塞和細菌侵襲而引起的膽囊炎癥,其典型臨床特征為 右上腹陣發性絞痛,伴有明顯的觸痛和腹肌強直。約95%的病人合并有膽囊結石,稱為結石 性膽囊炎,5%的病人未合并膽囊結石,稱為非結石性膽囊炎。主要癥狀為右上腹痛、惡心、嘔 吐與發熱。患者常首先出現右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散,疼痛呈持續性,陣發性加劇,可伴隨 有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后期表現發熱,多為低熱,寒戰、高熱不常見, 早期多無黃疸,當膽管并發炎癥或炎癥導致肝門淋巴結腫大時,可出現黃疸。對急性膽囊 炎,目前西醫采用手術的治療手段,創傷大、痛苦大、治療費用高。
[0003] 該病屬于中醫"脅痛"、"膽脹"等癥的范疇。由于飲食不節、蛔蟲上擾、情志刺激等 因素引起肝膽氣機不暢,致淤積成塊,再與濕熱搏結致血敗肉腐、藴而成膿而發病。故按其 病機發展和演化,結合臨床特點,本病急性發作期正盛邪實,正邪相爭劇烈,故以脅肋疼痛、 發熱和黃疸為主要表現;同時由于氣郁、血淤和實邪結聚,故常伴有胃腸實結之證。治宜采 用疏肝理氣、清利濕熱、解毒、理氣活血、通堅攻下等法。主要辨證分型如下: 1、濕熱膽滯證 臨床表現:脅肋部呈持續性絞痛,起病急,陣發性加劇,腹肌緊張、拒按,常伴有心煩喜 嘔,口苦咽干,或高熱寒戰,或身熱不揚,尿少色黃,大便秘結,或身目發黃,舌紅苔黃或黃 膩,脈弦或弦滑。
[0004] 治療方法:清熱利濕,理氣通下。
[0005] 2、毒熱內壅證 臨床表現:脅肋持續劇痛,右上腹或全腹部硬滿、拒按,或脅下可觸及包塊,同時伴有高 熱寒戰,口苦咽干,頭暈,精神萎靡不振,甚則神昏、譫語,或者肌膚發黃,色黃鮮明,小便短 赤,大便燥結,舌質紅絳,苔黃燥或有芒刺,或少津無苔,脈弦滑而數。
[0006] 治療方法:清熱解毒,通瀉攻下。
【發明內容】
[0007]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開發一種治療急性膽囊炎的中藥制劑,使該制劑對急 性膽囊炎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為了解決該技術問題,發明人從自身積累多年的中醫藥理論 知識出發,結合臨床實踐經驗,精心配伍藥材,發明了一個初步的組方,根據臨床實踐的效 果和批量的現代中藥制劑工藝,對組方進行反復的調整和改進,并對制備方法進行鉆研和 優化,最終發明了一個全新的中藥組方和一套與之相適應的制備方法,由此制得的中藥成 品制劑對急性膽囊炎有十分顯著的療效。
[0008] 該中藥組方為(以重量份計):冬瓜子13-39份、牡丹皮6-17份、金銀花11-33份、赤 芍8-25份、桂枝7-22份、大黃11-37份、白術7-18份、蒲黃9-30份、五靈脂7-20份、鳳尾草12- 38份、木香4-13份、雞內金5-14份、黃芩7-20份、蒲公英7-25份、金錢草10-32份、甘草7-16 份。
[0009] 實踐中優選出來的具有較好療效的組方配比為(以重量份計):冬瓜子26份、牡丹 皮11份、金銀花22份、赤芍16份、桂枝14份、大黃25份、白術12份、蒲黃19份、五靈脂13份、鳳 尾草24份、木香8份、雞內金9份、黃芩13份、蒲公英17份、金錢草21份、甘草11份。
[0010] 實踐中優選出來的具有較好療效的組方配比為(以重量份計):冬瓜子29份、牡丹 皮13份、金銀花25份、赤芍18份、桂枝16份、大黃28份、白術13份、蒲黃21份、五靈脂15份、鳳 尾草25份、木香9份、雞內金11份、黃芩14份、蒲公英16份、金錢草23份、甘草12份。
[0011] 本發明公開一種制備治療急性膽囊炎的中藥制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按照中藥組方準確稱取冬瓜子、牡丹皮、金銀花、赤芍、桂枝、大黃、白術、蒲黃、五靈 月旨、鳳尾草、木香、雞內金、黃芩、蒲公英、金錢草、甘草各味中藥材,備用; (2) 將大黃、白術,分別切片,加入0.1-0.9倍重量的乙醇含量15%-30%的黃酒拌勻吸干, 文火炒至干燥,研末,過100-200目篩,得混合細粉,備用; (3) 取冬瓜子、牡丹皮、金銀花、桂枝、鳳尾草、雞內金、黃芩、蒲公英、金錢草、甘草放入 容器中,第一次加5-15倍量蒸餾水浸泡1-10小時,回流煎煮1-6小時,過濾;第二次加3-10倍 量蒸餾水,回流煎煮1-5小時,過濾;第三次加1-6倍量蒸餾水,回流煎煮1-4小時,過濾;合并 三次濾液,進一步濃縮成55 °C下相對密度為1.22-1.26的濃縮液,備用; (4) 取蒲黃、木香烘干,粉碎研末,過100-200目篩,得混合細粉,備用; (5) 取赤芍加0.1-0.8倍量乙醇含量15%-30%的黃酒拌勻,稍悶,待黃酒被吸收后,倒入 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黃色,取出晾涼,研末,過100-200目篩,得混合細粉,備用; (6) 取五靈脂置鍋內加熱,邊炒邊加醋酸含量5%-30%的米醋拌勻,待嗅到藥味后,取出 研細末,過100-200目篩,得細粉,備用; (7) 將步驟(2)、(4)、(5)、(6)所得細粉混合均勻,加入到步驟(3)的濃縮液中,邊保溫, 邊攪拌均勻,即為中藥有效成分稠膏; (8) 將中藥有效成分稠膏,添加適當的輔料,利用現代先進的中藥制劑技術,制成現代 臨床所需求的成品中藥制劑。
[0012] 進一步的,所述中藥制劑為湯劑、顆粒劑、丸劑(含水丸、濃縮丸、蜜丸、蠟丸)、酒 劑、散劑、膠劑、膏劑、酊劑、丹劑、片劑、膠囊劑(含軟膠囊)、糖漿劑、沖劑、油劑等劑型。
[0013] 本發明還公開上述中藥制劑在制備治療急性膽囊炎的藥物中的用途。
[0014] 本發明中藥制劑所用原料藥材的性質特點及功效: 冬瓜子:即冬瓜的干燥成熟種子。味甘,性微寒;歸肺、大腸經;清肺化痰,消癰排膿,利 濕。
[0015] 牡丹皮: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肝、腎經;清 熱涼血,活血化瘀。
[0016] 金銀花:本品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紅腺忍冬、山銀花(毛萼忍冬)或毛花柱忍冬的干 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味甘,性寒;歸肺、心、胃經;清熱解毒,涼散風熱。
[0017] 赤芍: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歸肝經;清熱涼 血,散瘀止痛。
[0018] 桂枝: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味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發汗解 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
[0019] 大黃:本品為寥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干燥根及根莖。味苦, 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
[0020] 白術:本品為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健脾益氣,燥 濕利水,止汗,安胎。
[0021] 蒲黃:本品為香蒲科植物水濁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味甘,性平; 歸肝、心包經;止血,化瘀,通淋。
[0022] 五靈脂:為鼯鼠科動物橙足鼯鼠或飛鼠科動物小飛鼠的干燥糞便。味苦,甘,性溫; 歸肝、脾經;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積解毒。
[0023] 鳳尾草:本品為鳳尾蕨科植物鳳尾草的全草。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用。味 淡、微苦,性涼;入大腸、腎、心、肝四經;清熱利濕,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用于痢疾、胃腸炎、 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發燒、咽喉腫痛、白帶、崩漏、農藥中毒;外用治外傷出血,燒燙傷。
[0024] 木香:本品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味辛、苦,性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 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0025] 雞內金:本品為雉科動物家雞的干燥沙囊內壁。味甘,性平;歸脾、胃、小腸、膀胱 經;健胃消食,澀精止遺。
[0026] 黃芩:本品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干燥根。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清 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0027] 蒲公英:本品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堿地蒲公英或同屬數種植物的干燥全草。味苦、 甘,性寒;歸肝、胃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
[0028] 金錢草:本品為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的干燥全草。味甘、咸,性微寒;歸肝、膽、腎、 膀胱經;清利濕熱,通淋,消腫。
[0029] 甘草: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歸心、肺、 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0030] 本發明所述的中藥組方的方解: 該中藥組方是以冬瓜子、大黃、鳳尾草、金銀花、金錢草為君藥,消癰排膿、涼血解毒、清 熱利濕、涼散風熱、通淋消腫;以蒲黃、赤芍、蒲公英、五靈脂為臣藥,化瘀通淋、散瘀止痛、消 腫散結、消積解毒;以桂枝、白術、牡丹皮、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