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產后盜汗的中藥沖劑及制備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治療產后盜汗的中藥沖劑及制備方法 所屬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產后盜汗的中藥沖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產后盜汗是一種月子病,指的是部分產婦在分娩之后,出現無原因的大量出汗的 現象,這種現象多發生在產婦睡眠過程中,睡醒后出汗的現象就會停止。產婦產后出汗的程 度與產婦自身的體質、產程是否順利等因素有關。產婦出汗的程度其實提示了產婦元氣虧 損的輕重。如果只是在產后一周內出現大量出汗的現象,那么還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因為 這樣的出汗是產婦體內多余水分排出的過程。但是如果盜汗時間持續較長時間,那么就可 能是病理性的產后盜汗。這樣的產后盜汗問題就比較大了,需要及時進行調理治療,不然很 可能會引發重大婦科疾病。
[0003] 在西醫中無產后盜汗這一診斷病名,因此以中醫理論來解釋。中醫認為產后盜汗 是因為身體虛弱導致的。當媽媽在生育后,往往身體虛弱,在產時消耗了不少氣血,氣虛衛 陽不固,腠理不密,就會導致陽不斂陰,陰津妄泄而汗出。如果媽媽屬于陰虛,加上產時失血 傷陰,虛陰生內熱,睡覺時候陽乘陰分,熱破津液外泄,從而發生產后盜汗。本發明根據病因 對癥下藥,具有補益肝腎、養陰潤肺、健脾和胃、補益氣血、滋陰清熱、養血活血、固表止汗、 養心安神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及臨床不良反應,經臨床驗證對產后 盜汗治愈率較高。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產后盜汗的中藥沖劑及制備方法,具有補益肝腎、養 陰潤肺、健脾和胃、補益氣血、滋陰清熱、養血活血、固表止汗、養心安神之功效,治病求源標 本兼治,對各種原因引起的產后盜汗均具有很好的療效。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6] -種用于治療產后盜汗的中藥沖劑,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 數為:
[0007] 牛奶漿根66~80份、黃芪63~76份、糯稻根60~73份、蕨麻57~70份、
[0008] 鳳尾參54~67份、黃腳雞51~64份、燕麥草48~61份、甘草45~58份、
[0009] 狼把草42~55份、野料豆39~52份、桑椹子36~49份、丹參33~46份、
[0010] 女貞子30~43份、雞血藤27~40份、頭發七24~37份、阿膠21~34份、
[0011] 鹽麩子18~31份、天仙藤15~28份、棒棒草12~24份、鱉甲10~21份、
[0012] 狗尾巴參8~18份、胡黃連5~15份、柏子仁3~12份、靈芝1~10份。
[0013] 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4] 牛奶漿根69~77份、黃芪66~73份、糯稻根63~70份、蕨麻60~67份、
[0015] 鳳尾參57~64份、黃腳雞54~61份、燕麥草51~58份、甘草48~55份、
[0016] 狼把草45~52份、野料豆42~49份、桑椹子39~46份、丹參36~43份、
[0017] 女貞子33~40份、雞血藤30~37份、頭發七27~34份、阿膠24~31份、
[0018] 鹽麩子21~28份、天仙藤18~25份、棒棒草15~21份、鱉甲12~18份、
[0019] 狗尾巴參1〇~15份、胡黃連7~12份、柏子仁5~10份、靈芝2~7份。
[0020] 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21] 牛奶漿根73份、黃芪70份、糯稻根67份、蕨麻64份、
[0022]鳳尾參61份、黃腳雞58份、燕麥草55份、甘草52份、
[0023] 狼把草49份、野料豆46份、桑椹子43份、丹參40份、
[0024]女貞子37份、雞血藤34份、頭發七31份、阿膠28份、
[0025]鹽麩子25份、天仙藤22份、棒棒草18份、鱉甲15份、
[0026] 狗尾巴參12份、胡黃連10份、柏子仁7份、靈芝4份。
[0027] -種用于治療產后盜汗的中藥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28] (1)將牛奶漿根、糯稻根、蕨麻、鳳尾參、燕麥草、狼把草、野料豆、女貞子、頭發七、 鹽麩子、天仙藤、棒棒草、鱉甲、狗尾巴參、胡黃連洗凈、晾干后混合均勻,放入容器中,在容 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熱煮沸2~3小時,冷卻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4~6倍 量的水,加熱煮沸1~2小時,冷卻后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加熱,蒸發濃縮為相對密度 1.15~1.25的稠膏,備用;
[0029] (2)將黃腳雞、桑椹子、雞血藤、靈芝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 后放涼,繼續浸泡3~5小時,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 放晾,繼續浸泡2~4小時,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加蒸蒸發濃縮為相對密度1.10~ 1.20的稠膏,備用;
[0030] (3)將黃芪片加煉熟的蜂蜜與少許開水,拌勻稍悶,放鍋內炒至黃色并不粘手時, 取出晾涼,粉碎研末,過1 〇〇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31] (4)取凈甘草片,加入煉熟的蜂蜜與少許開水,拌勻后稍悶,置炒制容器內,文火炒 至深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放涼,粉碎研末,過10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32] (5)取丹參片,加黃酒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炒,取出放涼,粉碎研末,過 10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33] (6)將阿膠粉碎研末后,加入少量的開水拌勻,然后隔水加熱至阿膠完全溶化,得 藥液,備用。
[0034] (7)將柏子仁粉碎研末,過10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35] (8)將步驟(1)、步驟(2)所得的稠膏,與步驟(3)、步驟(4)、步驟(5)、步驟(7)中所 得的細粉及步驟(6)中所得的藥液混合,加輔料蔗糖和糊精混合均勻制成顆粒,干燥、整粒 后,封裝成每袋IOg的中藥沖劑。
[0036]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37] 牛奶漿根:味甘;辛;性溫。歸肺;脾;腎經。益氣健脾;活血通絡;祛風除濕。主治勞 倦乏力;食少;乳汁不下;脾虛白帶;脫肛;月經不調;頭風疼痛;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痛。 《閩東本草》:補中益氣,健脾化濕,強筋壯骨,消腫,活血解毒。治中氣虛弱,氣血衰微,四肢 酸軟,筋骨不利,經閉,乳汁不通。
[0038] 黃芪:味甘;性溫。入心;肺;脾;腎經。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斂瘡。主治氣 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盜汗;久瀉;脫肛;體虛浮腫;子宮脫垂;慢性腎炎;癰疽難潰;或潰 久不斂。《新華本草綱要》載:"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生肌的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黃 芪主要成分為黃芪總黃酮、黃芪總多糖、黃芪總皂苷和氨基酸等,具有利尿降壓、消炎鎮痛、 強心、抗氧自由基生成及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多種藥理作用,可從多方面作用于機體,改善 心血管、腦血管、糖尿病、腎病等相關血管性病變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和血管內皮細胞等功 能。
[0039] 糯稻根:味甘;性平。歸肝經;養陰除熱;止汗。主治陰虛發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 肝炎;絲蟲病。《中國醫學大辭典》:〃養胃,清肺,健脾,退虛熱。〃
[0040] 蕨麻:味甘;苦;寒。歸脾;胃經。補氣血,健脾胃,生津止渴,利濕。用于病后貧血,營 養不良,脾虛腹瀉,風濕痹痛。《西藏常用中草藥》:〃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氣補血,治脾虛 腹瀉,病后貧血,營養不良。〃現代研究證明:蕨麻含收縮及松弛平滑肌的兩種成分,對平滑 肌有一定影響,并有強心作用。
[0041] 鳳尾參:味甘;微苦;性微溫。補氣血;強筋骨;健脾胃。主治頭暈耳鳴;心慌氣短;手 足痿軟;筋骨疼痛;支氣管炎;小兒食積;營養不良。
[0042]黃腳雞:味甘;性平。益氣健脾;養陰潤肺;活血舒筋。主治產后虛弱;小兒疳積;陰 虛咳嗽;多汗;口干;跌打腫痛;風濕疼痛;腰痛。《貴州草藥》:養陰潤肺,生津止渴。
[0043] 燕麥草:味甘;性平。收斂止血;固表止汗。主治吐血;便血;血崩;自汗;盜汗;白帶。
[0044]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 和諸藥。主治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腳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 藥物毒性。《本草綱目》載:"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調 和從藥有功。"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甘草有較強的解毒作用,還有抗潰瘍、抗炎癥、鎮痙鎮咳、 降血壓、降血脂、抗癌作用,廣泛用于治療咽喉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咳嗽、咳血 等疾病,此外還具有抗胃潰瘍、抗胃炎作用。
[0045] 狼把草:味苦;性平。清熱解毒,養陰斂汗。用于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腸炎,痢 疾,肝炎,泌尿系感染,肺結核,盜汗,閉經;外用治癤腫,濕疹,皮癬。
[0046] 野料豆:味甘,性微寒。補益肝腎,祛風解毒。主治陰虧目昏,腎虛腰痛,盜汗,筋骨 疼痛,產后風痙,小兒疳疾。《本草匯言》:〃解內熱消渴,止陰虛盜汗。〃
[0047] 桑椹子:味甘;酸;性寒。歸肝;腎經。滋陰養血;生津;潤腸。主治肝腎不足和血虛精 虧的頭暈目眩;腰酸耳鳴;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