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芝用于治療疾病的用圖
【專利說明】
[00011本申請是申請人于2011年1月18日提交的、申請號為201110027228.6的、發明名稱 為"樟芝用于治療疾病的用途"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明涉及借助包含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的組合物來治療皮膚病狀、過 敏性鼻炎、糖尿病和其并發癥、癌癥惡病質、高膽固醇血癥、痛風癥以及預防和治療口腔癌 和動脈再狹窄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3] 樟芝,又稱"牛樟芝",是臺灣特有的一種天然真菌。其孢子在高度達450米到2,000 米的腐爛的牛樟樹cinnamomum Kanehirai Hey樹洞中生長。子實體呈鐘形、平板形或馬蹄 形外觀,并且顏色在橙色到褐色間變化。植物化學研究顯示,樟芝包含多糖(30-50%)、三萜 類(30 % )、類固醇類、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氨基酸類。
[0004] 最初,臺灣的原著民注意到樟芝是治療宿醉和酒精相關性肝病的完美藥物。在臺 灣民間醫藥中,樟芝的子實體被認為對炎癥、肝病和胃腸不適有效。
[0005] 尋常痤瘡
[0006] 尋常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以非炎性粉刺以及炎癥性丘疹、膿皰和結節為特 征。20%的尋常痤瘡患者具有嚴重的痤瘡,帶來持久的生理和心理創傷。其主要影響面部、 胸部上半部分和背部,在這些地方存在最多的毛囊皮脂腺。尋常痤瘡可能是因為過量的皮 膚油脂、細菌和其它組織堆積繼發的皮膚毛孔阻塞和感染所致。尋常痤瘡的標準療法包括 局部用或口服抗生素、口服避孕藥和螺內酯(sporonolactone),但當前這些治療會引起各 種副作用(斯塔拉斯JS(Strauss JS)等人,美國皮膚病學會年會雜志(J Am Acad Dermatol);56(4):651-63,2007)〇
[0007] 風疹
[0008] 風疹,常稱為蕁麻疹,影響了 15-20 % -般人群生命中的某段時間。它看起來是隆 起的、分界清晰的紅斑和浮腫區域,涉及真皮和表皮部分,使人感覺發癢。瘙癢(發癢)和皮 疹是風疹的主要表現。風疹是由真皮中的肥大細胞和嗜堿細胞釋放組胺、緩激肽 (bradykinin)、白三稀C^4(leukotriene C4)、前列腺素 D2(prostaglandin D2)和其它血管 活性物質所引起。這些物質使得流體外滲入真皮中,引起致風疹性損傷。風疹的劇烈瘙癢是 組胺釋放到真皮中引起的。急性風疹一般是自限性的,通常會在24小時內消退,但也可能持 續更長時間。另一方面,慢性風疹會持續超過6周。除焦慮和抑郁外,急性和慢性風疹都不會 導致長期的后果。當前治療風疹的療法包括抗組胺藥和皮質類固醇,但這些藥對慢性風疹 的效用不定(祖貝爾T(Zuberbier T)等人,過敏學(Allergy)61(3): 321-31,2006)。
[0009] 濕疹
[0010] 濕疹,又稱異位性皮炎,是一種影響皮膚的過敏性病狀。濕疹的確切成因尚未可 知,但它是由免疫系統活化,并且與過敏性反應相關。濕疹可以由與皮膚接觸的任何事物觸 發。濕疹的常見觸發因素包括肥皂、清潔劑、天氣(熱、冷、潮濕或干燥)、環境中的過敏原、手 套,甚至是情緒或心理壓力。其多見于遺傳性過敏人群,這些人對皮膚刺激格外敏感。濕疹 會引起劇烈發癢和灼燒,而且皮膚變干、脫肩,且泛紅。反復的抓撓皮疹會使皮膚疼痛和破 裂,從而易感染細菌,甚至病毒。這些感染通常極小,但需要用抗生素治療,否則可能會變得 很嚴重。
[0011]濕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病狀,影響所有人種和年齡,包括年幼的嬰兒。約1-2%的成 人患有濕疹,而多達20%的兒童受到影響。其一般開始于年輕時,大部分受影響的個體在5 歲前首次發作。濕疹可能會在成年期減少,但患有濕疹的人有可能終生面臨皮膚刺激和相 關問題。
[0012] 慢性濕疹是一種難治的病狀。處方級類固醇乳膏和抗組胺藥是普通的治療。對于 高效類固醇乳膏無反應的嚴重病例可嘗試其它治療。這些治療包括煤焦油、補骨脂素加紫 外線A光以及免疫抑制劑。然而,大部分的濕疹治療都起效很慢,而且并不總是有效。
[0013] 過敏性鼻炎
[0014] 過敏性鼻炎,又稱干草熱,以鼻粘膜內襯炎癥為特征,一般是由塵螨、動物、花粉、 霉菌和食物引起。炎癥產生過量的粘液,引起鼻塞、流鼻涕、喉嚨痛、打噴嚏和鼻后滴漏。過 敏性鼻炎還可引起其它癥狀,例如喉嚨和/或眼睛發癢、淚水過多、頭痛、面部壓力和眼周浮 月中。這些癥狀的強烈程度在損害水平(nuisance level)到使人衰弱(debilitating)間變 化。(肯姆(Kim)等人,耳鼻喉學和頭頸手術當前觀點(Current Opinions i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15:268-273,2007)。許多組別的藥物可以用于 過敏性鼻炎,包括抗組胺藥、皮質類固醇類、解鼻塞藥、生理鹽水、色甘酸鈉、抗白三烯藥和 免疫療法(坎普拉提E(Compalati E)等人,過敏學、哮喘和免疫學年鑒(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102(1):22-8,2009)〇
[0015] 癌癥惡病質
[0016] 惡病質可定義為胴體重減輕。癌癥惡病質是一種伴有食欲不振、體重減輕、肌肉和 脂肪組織減損、血脂過多和其它代謝異常的復雜綜合征,一般見于癌癥晚期。癌癥相關性惡 病質的成因很多,例如食欲不振和早飽感。早飽感可能是由胃腸道上的腫瘤直接侵蝕、胃部 粘膜和肌肉萎縮性改變引起,同時消化酶作用時間縮短或活性減弱也可能導致胃排空延遲 和蠕動減慢(庫夫D(Kufe D)等人,癌癥醫學(Cancer Medicine)第7版,2006)。
[0017] 受影響的患者看似久病且瘦弱,出現體脂肪、肌肉和其它組分的明顯減少。癌癥惡 病質的確定性治療是去除致病的腫瘤。采用的各種措施,例如類固醇、醋酸甲地孕酮 (megestrol acetate)以及腸或腸胃外營養等,曾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都沒能達到去 除腫瘤的目標。
[0018]糖尿病
[0019]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血糖過多為特征的一組病癥,會引起微血管 (即,視網膜、腎)、大血管(即,冠狀血管、末梢血管)和神經性(即,自主神經、末梢神經)并發 癥。血糖過多是由內源性胰島素缺乏所引起,如果是絕對缺乏,則為1型DM,如果是相對缺 乏,則為2型DM。
[0020]當患者出現典型癥狀(g卩,多尿、煩渴、食欲增加和體重減輕)時,易于確診DM。更為 常見的是,當保健護理人員發現2次的空腹血漿葡萄糖大于或等于126mg/dL,或是隨機血漿 葡萄糖含量大于或等于200mg/dL時,可確診(專家委員會關于糖尿病診斷和分類的報告,糖 尿病護理(Diabetes Care ),增刊1: S5-20,2003) JM的常見治療包括口服降糖劑和胰島素 注射,而血糖過低是兩種治療形式的最重要的并發癥。
[0021] 高膽固醇血癥
[0022] 美國心臟病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和NCEP成人治療專門小組III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ATP III)的指導方針中將高膽固醇血癥定義為血液膽固醇 濃度大于或等于240mg/dL(理想的血液膽固醇濃度小于200mg/dL)。此病狀是由多種因素引 起,包括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飲食(過量攝入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在較低程度上膽固醇)、肥 胖和久坐的生活方式。
[0023] 高膽固醇血癥一般是在常規篩查期間發現,而且不會產生癥狀。高膽固醇血癥較 常見于有此病狀家族史的個體,但生活方式因素(例如,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飲食)明顯起 著重要作用。高膽固醇血癥的主要表現是冠狀動脈疾病。(萊文斯頓S. (Lewington S.)等 人,柳葉刀(Lancet. )2007年 12月1 日;370(9602): 1829-39。)
[0024] 高膽固醇血癥的醫學療法涉及生活方式和飲食的改變,以及藥物療法,例如HMG-CoA還原酶抑制劑(他汀類(statin))。然而,他汀類藥物會產生副作用,包括肝炎、肌肉炎 癥、疼痛和虛弱。
[0025] 痛風癥
[0026] 痛風癥是一種常見的尿酸代謝病癥,可能導致軟組織中尿酸單鈉 (monosodium urate,MSU)晶體沉積,從而引起使人衰弱的關節炎癥的復發發作。痛風癥的急性發作經常 會導致能力喪失(incapacitation)。通常涉及較小的下肢關節。在50%的病例中,足痛風 (第一跖趾關節炎癥)是初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