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中藥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發病機制當前尚未明確的非特異性腸病,主要癥狀表現 為腹痛、腹瀉、黏液脈血便、里急后重等,其病變主要局限于結腸黏膜,W潰瘍為主,多累及 直腸和遠端結腸,也可向近端發展甚至累及全結腸。該病具有病情反復,遷延難愈的特點, 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難治疾病之一。
[0003] 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常用藥物有氨基水揚酸類、皮質類固醇、免 疫調節劑等,運些藥物盡管有一定療效,但尚不能有效地維持緩解、預防復發,而且一些藥 物的不良反應使患者難W維持治療,治愈率較低,效果不明顯,容易貽誤病情,引發腸穿孔、 中毒性巨結腸、頑固性全結腸炎甚至癌變。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方面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療 效確切、無副作用、治愈率高且不易復發的中藥制劑。
[0005]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 于,所述中藥制劑由W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06] 白頭翁10-20克、秦皮10-20克、黃柏10-20克、黃連10-20克、白巧10-20克、白術10-20克、篇蓄10-20克、杜仲炭10-20克、苦參10-20克、白巧5-8克、川連5-8克、杏仁10-15克、銀 柴胡5-8克、烏梅5-8克、蕾香干10-15克、板藍根5-8克、蒲公英5-8克、滑石5-8克、馬齒覺5-8 克、云等5-8克。
[0007] 作為一種優化方案:
[000引所述中藥制劑由W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09] 白頭翁10克、秦皮10克、黃柏10克、黃連10克、白巧10克、白術10克、篇蓄10克、杜仲 炭10克、苦參10克、白巧5克、川連5克、杏仁10克、銀柴胡5克、烏梅5克、蕾香干10克、板藍根5 克、蒲公英5克、滑石5克、馬齒覺5克、云等5克。
[0010] 作為一種優化方案:
[0011] 所述中藥制劑由W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2] 白頭翁12克、秦皮12克、黃柏12克、黃連12克、白巧12克、白術12克、篇蓄12克、杜仲 炭12克、苦參12克、白巧5克、川連6克、杏仁11克、銀柴胡5克、烏梅6克、蕾香干11克、板藍根5 克、蒲公英6克、滑石6克、馬齒覺5克、云等6克。
[0013] 作為一種優化方案:
[0014] 所述中藥制劑由W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引白頭翁14克、秦皮14克、黃柏14克、黃連14克、白巧14克、白術14克、篇蓄14克、杜仲 炭14克、苦參14克、白巧6克、川連6克、杏仁12克、銀柴胡6克、烏梅6克、蕾香干12克、板藍根6 克、蒲公英6克、滑石6克、馬齒覺6克、云等6克。
[0016]作為一種優化方案:
[0017]所述中藥制劑由W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1引白頭翁16克、秦皮16克、黃柏16克、黃連16克、白巧16克、白術16克、篇蓄16克、杜仲 炭16克、苦參16克、白巧7克、川連6克、杏仁13克、銀柴胡6克、烏梅7克、蕾香干13克、板藍根6 克、蒲公英7克、滑石78克、馬齒覺6克、云等7克。
[0019] 作為一種優化方案:
[0020] 所述中藥制劑由W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21] 白頭翁18克、秦皮18克、黃柏18克、黃連18克、白巧18克、白術18克、篇蓄18克、杜仲 炭18克、苦參18克、白巧7克、川連7克、杏仁14克、銀柴胡78克、烏梅7克、蕾香干14克、板藍根 7克、蒲公英7克、滑石7克、馬齒覺7克、云等7克。
[0022] 作為一種優化方案:
[0023] 所述中藥制劑由W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材料組成:
[0024] 白頭翁20克、秦皮20克、黃柏20克、黃連20克、白巧20克、白術20克、篇蓄20克、杜仲 炭20克、苦參20克、白巧8克、川連8克、杏仁15克、銀柴胡8克、烏梅8克、蕾香干15克、板藍根8 克、蒲公英8克、滑石8克、馬齒覺8克、云等8克。
[0025] 上述中藥制劑的服用方法為:將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混合后,按照傳統煎制 中藥的方法水煎后,取其藥汁,每日1劑,分2~3次日服。10劑為1療程。
[00%]上述中藥制劑的原料中藥:
[0027]白頭翁,味苦,性寒;歸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頻之功效。
[00%]秦皮,味苦、澀,性寒;歸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之功效。
[0029] 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脫、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退虛熱之功效。
[0030] 黃連,味苦,性寒;歸屯、、胃、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熱解毒之功效。
[0031 ]白巧,味苦、酸,性微寒;歸肝經。具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肝潛陽之功效。
[0032] 白術,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之功效。
[0033] 篇蓄,味苦,性平;歸胃、膀脫經。具有清熱利濕,利水通淋之功效。
[0034] 杜仲炭,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肝益腎,強筋壯骨之功效。
[0035] 苦參,味苦,性寒;歸屯、、肝、胃、大腸、膀脫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效。
[0036] 白巧,味苦、甘、澀,性微寒;歸肺、肝、胃經。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功效。
[0037] 川連,味苦,性寒;歸屯、、脾、胃、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
[0038] 杏仁,味苦,性微溫;歸肺、大腸經。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之功效。
[0039] 銀柴胡,味甘、性微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涼血,消通虛熱之功效。
[0040] 烏梅,味酸,性平;歸肝、脾、肺=經。具有斂肺墻腸,生津止渴,殺尤止血之功效。 [0041 ]蕾香干,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功效。
[0042] 板藍根,味苦,性寒;歸屯、、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咽之功效,同時有提 高免疫之功能。
[0043] 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平;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行水利尿之功效。
[0044] 滑石,味甘、淡,性寒。歸胃、膀脫經。具有清熱,滲濕,利資之功效。
[0045] 馬齒覺,性寒,味甘酸;歸屯、、肝、脾、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 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等功效。
[0046] 云等,味甘、淡,性平;歸屯、、肺、脾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屯、安神之功效。
[0047] 祖國醫學認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多由先天稟賦不足,后天飲食失調,脾胃運化失 常,氣血生化不足,外邪乘虛而入,傷及腸絡所致。因此本病既有脾腎虛的"本"證,又有濕熱 蘊結的"標"象。本病遷延數年難愈,又致虛實相兼,寒熱錯雜。
[004引本發明中藥制劑中,白頭翁、秦皮、馬齒覺可清熱解毒,桂風散熱、燥濕止頻,治血 與治氣并舉,具有較好的抗菌治頻作用;黃柏、川連、板藍根、銀柴胡、黃連可清熱利濕,利水 通淋、消腫解毒,對頻疾桿菌、大腸桿菌、金葡菌等引起結腸炎的病菌均有良好的殺菌消炎 抗感染作用,又能解疫止痛和抑制滲出;白巧、白術、杜仲炭能補脾益氣、養血斂陰、緩急止 痛、調和營衛,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篇蓄、苦參、蒲公英、滑石能清熱利濕,利水通淋,不僅殺 菌消炎,還可W促進體內毒素通過尿液排出;白巧可W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對慢性潰瘍及 潰瘍性出血療效顯著;杏仁具有生津止渴、潤腸通便的功效;烏梅、蕾香干、云等能理氣和 中、解表化濕、生津止渴,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疲飲之癥,均有良好療效。諸藥 共奏行氣燥濕,升陽桂濕,補脾益氣,行氣導滯,疏肝健脾,益氣溫腎之功效,能有效消除產 生病變的毒素,促進新陳代謝,增加結腸防御功能,改善腸道素亂的功能,促進腸道潰瘍黏 膜再生修復,提高整體免疫力,從而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
[0049]為進一步考察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我們選擇了 80例慢性潰瘍性結腸 炎患者進行臨床試驗,所有患者中病情程度:輕度35例,中度45例;有黏液脈血便53例,有腹 痛史27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其中,治療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16-59歲,平 均年齡29歲;病程8個月至16年,平均4.6年;對照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17-60歲,平均年齡 30歲;病程6個月至14年,平均5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患病時間、發病癥狀等基線 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〇.05),具有可比性。
[(K)加]治療方法:
[0051] 治療組加用本發明中藥制劑,取白頭翁14克、秦皮14克、黃柏14克、黃連14克、白巧 14克、白術14克、篇蓄14克、杜仲炭14克、苦參14克、白巧6克、川連6克、杏仁12克、銀柴胡6 克、烏梅6克、蕾香干12克、板藍根6克、蒲公英6克、滑石6克、馬齒覺6克、云等6克,水煎后服 用,每日1劑,分2~3次口服。10劑為1療程。對照組口服諾氣沙星膠囊,每次0.2g,每日3次, 同時服用柳氮橫胺化晚片,每次1.Og,每日4次。兩組共治療2個療程。
[0052] 療效標準(參照1993年全國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學術研討會制定的療效標準):
[0053]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纖維結腸鏡復查黏膜正常,停藥或僅用維持量藥物,觀察6個 月無復發。
[0054] 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纖維結腸鏡復查黏膜輕度炎癥反應及部分假性息肉形 成。
[0055] 無效:臨床癥狀、內鏡及病理檢查均無改善。
[0化6]療效結果:
[0057] 1.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治療組痊愈34例,好轉14例,無效2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