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狐臭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狐臭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狐臭又稱為腋臭、臭汗癥等,其和狐貍肛門排除的氣味相似,所以常稱為狐臭。狐 臭患者腋窩、外陰、口角等部位的大汗腺(又叫頂漿腺)排泄的汗液,脂肪酸比普通人高,呈 淡黃色,較濃稠,當汗液中脂肪酸達到一定濃度,經皮膚表面的細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的分 解,產生不飽和脂肪酸而發出臭味。狐臭雖然對健康無大礙,但給周圍的人帶來不舒適感, 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出汗多衣服薄,散發出的狐臭味讓人掩鼻而避之,極大的影響患者的 社交,間接的帶給患者更多的心里負擔。
[0003] 目前,治療狐臭的主要方法有:1、藥物治療。癥狀較輕者,采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 涂抹,病情嚴重者采用口服抗生素類藥物。無論外用抗生素還是口服抗生素,對治療狐臭有 一定的效果,但治標不治本,易復發,需要不斷加大藥物用量,易于刺激皮膚,抗生素進入人 體后會在人體積累,破話人體原有免疫系統的功能。2、手術治療。切除大汗腺,斷掉狐臭產 生的根源,可以永遠避免狐臭。但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破壞了腋下正常的生理功能。切除大 汗腺是否會給人體帶來某些不可預知的后果。人體的每一部份都是有其特定的功能的,通 常患者做過切除手術以后會腋下不適,甚至影響上肢運動能力。另一方面,大汗腺大量分布 在腋下,切除手術中并不能完全將其清除,導致狐臭通常并不能徹底被消除,而只是有所減 輕。手術治療患者要承受極大的痛苦,術后容易留下傷疤,影響美觀,還可能引起并發癥,而 且手術治療費相當昂貴。
[0004] 目前,市場上存在一些治療狐臭的中草藥,但這些中草藥組份過于簡單,治療效果 較差。申請號為201310532723.1的中國專利申請了 一種治療狐臭的中藥制劑,其配方為:枳 犋木汁5~7份、青木香8~12份、紫花地丁8~12份、大黃6~10份、紅藤6~10份、野菊花10~ 16份、食醋60~100份,對狐臭具有一定療效,但組份不夠合理,原料過于單一,導致治療效 果較差。
【發明內容】
[0005] 針對以上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狐臭的中藥組合物,它對狐臭有顯著療效, 能快速殺滅誘發狐臭的細菌,分解汗液中的脂肪酸,快速去除狐臭。
[0006]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7] -種治療狐臭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蒿13~30份、甘草13~ 30份、三七13~30份、茵陳13~30份、黃芩13~30份、麝香13~30份、艾葉13~30份、胡椒8~ 28份、桂圓8~28份、樟腦8~28份、蛇床子8~28份、芙蓉葉8~28份、荊芥8~28份、桂枝8~ 28份、丁香8~28份、草果8~28份、沒藥8~28份、莪術8~28份。
[0008] 優選地,所述治療狐臭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蒿18~25份、 甘草18~25份、三七18~25份、茵陳18~25份、黃芩18~25份、麝香18~25份、艾葉18~25 份、胡椒10~22份、桂圓10~22份、樟腦10~22份、蛇床子10~22份、芙蓉葉10~22份、荊芥 10~22份、桂枝10~22份、丁香10~22份、草果10~22份、沒藥10~22份、莪術10~22份。
[0009] 更優選地,所述治療狐臭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蒿22份、甘 草22份、三七22份、茵陳22份、黃芩22份、麝香22份、艾葉22份、胡椒15份、桂圓15份、樟腦15 份、蛇床子15份、芙蓉葉15份、荊芥15份、桂枝15份、丁香15份、草果15份、沒藥15份、莪術15 份。
[0010] 本發明所述中草藥的劑型可以是擦劑、乳霜劑、噴霧劑、軟膏劑或貼膏劑等醫學上 可接受的劑型,它們的制備方法、輔料用量按現有常規工藝進行。
[0011] 本發明采用的各中藥組分的藥用原理如下:
[0012]青蒿,為菊科植物青蒿Artemisia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花蕾期采收,割取地 上部分,切碎,曬干。古名"蔌"(qin)。清熱解暑,除蒸,截瘧。用于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 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是一種廉價的抗瘧疾藥。
[0013] 甘草,(學名: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 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藥, 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甘草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學 組成極為復雜,目前為止從甘草中分離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異甘草 甙、新甘草甙、新異甘草甙、甘草素、異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異甘草醇、7_甲基香豆 精、傘形花內酯等數十種化合物。功效:1、用于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 怠乏力等。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后者,常與黨參、白術等同用,如 四君子湯、理中丸等。2、用于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可單用,內服或外敷,或配伍應用。癰疽 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飲。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 用,如桔梗湯。若農藥、食物中毒,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3、用于氣喘咳嗽。可單用,亦可 配伍其他藥物應用。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 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湯等。另風熱咳 嗽、風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用。
[0014] 三七,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 )F.H.Chen的干燥根 和根莖。主治:用于咯血,吐血,紐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0015] 茵陳,別名牛至、田耐里、因塵、馬先、綿茵陳、絨蒿、白蒿、細葉青蒿、安呂草,拉丁 文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管狀花目、菊科、牛至屬植物蒿經冬不死,春則因陳根而 生,故名因陳或茵陳。至夏其苗則變為蒿,故亦稱茵陳蒿。茵陳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疸、 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藥理學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 月旨,降壓,擴冠等作用。
[0016] 黃苳(拉丁學名: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 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芩的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 胎等功效。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黃芩煎劑1 〇〇 %濃度,平板法試驗,對痢疾桿菌、傷寒桿 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璉球菌(a,B)、 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等有抑制作用。黃芩煎劑試管法試驗1:1280濃度可抑制傷寒桿菌、溶 血性鏈球菌a,1:640濃度抑制溶血性鏈球菌B,肺炎雙球菌及福氏痢疾桿菌、人結核桿菌 H37,1:320濃度可抑制霍亂弧菌、志賀氏痢疾桿菌;1:80濃度時宋內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 用。黃芩醇浸液0.5g/ml或0WSg/ml,用瓊脂斜面培養,藥液與培養基1:1混合,對綠膿桿菌 有抑制作用。黃芩醇浸液2g/ml濃度,平皿法試驗對大腸桿菌、桔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 抑制作用。黃芩煎劑、醇提劑lg/ml濃度,用平板法試驗時對腦膜炎球菌均有抑作用。2、抗真 菌作用:黃芩煎液,試管斜面法試驗4 %濃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癬菌,8 %濃度抑制許 蘭氏黃癬菌,10%濃度抑制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15%濃度抑制共心性毛癬菌及鐵銹色 毛癬菌。黃芩水浸劑1:3濃度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 氏小芽胞癬菌、羊毛樣小芽胞癬菌、紅色表皮癬菌、K、W、氏表皮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不 同程度抑菌作用。3、抗病毒作用:黃芩煎劑25-100%濃度,體外試驗對乙型肝炎病毒DNA復 制有抑制作用。
[0017] 麝香系生活于中國西南,西北部高原和北印度,尼泊爾,西伯利亞寒冷地帶的雄麝 鹿的生殖腺分泌物。干燥后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 入藥。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外用能鎮痛、消腫,也十分珍貴。
[0018] 艾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葉。艾葉氣 清香,味苦。功效: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主治: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 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 出血。
[0019] 胡椒,又名:昧履支、披皇、坡洼熱等,拉丁學名:PipernigrumL屬胡椒目,胡椒 科、胡椒屬木質攀援藤本,是中外烹調中的主要香辛調料之一,一般加工成胡椒粉,用于烹 制內臟、海味類菜肴或用于湯羹的調味,具有祛腥提味的作用。主治:主治寒痰食積、脘腹冷 痛、反胃、嘔吐清水、泄瀉、冷痢;外敷治瘡腫、毒蛇咬傷、犬咬傷;又可解食物毒。
[0020] 龍眼,(拉丁學名:DimocarpuslonganLour.)又稱桂圓,益智,常綠大喬木。主治: 補心脾,益氣血,健脾胃,養肌肉。思慮傷脾,頭昏,失眠,心悸怔忡,虛贏,病后或產后體虛, 及由于脾虛所致之下血失血癥。現代醫學實踐證明,它還有美容、延年益壽之功效。
[0021] 樟腦為樟科植物樟的枝、干、葉及根部,經提煉制得的顆粒狀結晶。樟腦具有通關 竅、利滯氣、辟穢濁、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疥癬瘙癢、跌打傷痛、牙痛等癥狀。主 要成分為純粹的右旋樟腦(d-Camphora),是莰類化合物。
[0022] 蛇床子Cnidiummonnieri(L. )Cuss.,別名野胡蘿卜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 成熟果實。功能主治:溫腎壯陽,燥濕,祛風,殺蟲。用于陽痿、宮冷、寒濕帶下、濕痹腰痛;外 治外陰濕疹、婦人陰癢、滴蟲性陰道炎。
[0023]木芙蓉,別名地芙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三變花、木棉,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 化學成分:含黃酮甙、酸類、氨基酸、還原糖、粘液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