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前列腺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前列腺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統較為常見的炎癥,多由于性健康知識的匱乏而造成,也有的是病菌通過血液、淋巴系統侵入前列腺引起的。其臨床表現常有如下癥狀;性功能障礙、尿急、尿頻、蛋白尿、排尿刺痛等。前列腺炎不光嚴重影響患者的個人生活質量,而且會加大患者精神壓力,同時也給患者的家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負擔。
[0003]前列腺炎在中醫屬于“淋證”、“癃閉”等范疇,其病因復雜,癥狀多樣,其特點是病情延迀,久病入絡,脈絡不暢,氣血瘀滯,久病必虛。從中醫辨證理論來說,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病因病機是腎精虧虛、氣滯血瘀、熱毒蘊結以及濕熱下注所致,治療時應以補腎理氣、活血化淤、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來達到標本同治的目的。采用中醫藥治療前列腺炎,具有辨證靈活,調換組方自由度大,因病施治,因人施治,標本兼治,愈后不復發,達到治本除根的目的與優勢。
[0004]西醫治療治療前列腺炎主要采用抗菌治療,服用消炎、止痛藥,物理治療及手術治療等方法。而前列腺炎的西醫藥物治療中,會反復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從而導致體內菌群失調,免疫力下降,使原本不致病的病原體、真菌、微生物大量繁殖,成為誘發新的感染或加重原有感染的根源。西藥治療前列腺炎副作用大,效果不明顯。
[0005]因此,在前列腺炎的治療,為避免前列腺炎患者承受久治不愈的巨大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采取中藥治療方法是對前列腺炎治標治本的最佳方法。
[0006]申請號為00113975.4公開了一種治療前列腺炎的藥物,該藥物由以下原料制得:公英 30g -50g、地丁 20-40g、土茯苓 30-50g、皂刺 10-20g、莪術 5- 10g、益母草 20_40g、黃龍七10-20g、冬葵子10-20g、白頭翁10 -30g、白部10_30g、桔梗10_30g以及甘草10_20g。該藥物在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方面具有療效,但是該藥物治療前列腺炎的周期長,且在消炎止痛方面療效不是很顯著。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前列腺炎的中藥制劑,該中藥制劑在治療前列腺炎方面,具有針對性強、療效好、復發率低的優點。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新的中藥制劑和其制備工藝。
本發明中藥制劑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制備原料:黨參6-30份、黃芪6-30份、黃連5-20份、生地黃1-10份、知母6-15份、土茯苓15-60份、巴戟天1_10份、龍骨1_10份、牡蠣5_30、木通1-5份、車前草9-30份、白茅根9-30份、梔子5-15份和甘草10-20份。
[0008]進一步地,所述中藥制劑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制備原料:黨參6份、黃芪6份、黃連5份、生地黃1份、知母6份、土茯苓15份、巴戟天1份、龍骨1份、牡蠣5份、木通1份、車前草9份、白茅根9份、梔子5份和甘草10份。
[0009]進一步地,所述中藥制劑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制備原料:黨參30份、黃芪30份、黃連20份、生地黃10份、知母15份、土茯苓60份、巴戟天10份、龍骨10份、牡蠣30份、木通5份、車前草30份、白茅根30份、梔子15份和甘草20份。
[0010]進一步地,所述中藥制劑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制備原料:黨參18份、黃芪18份、黃連12份、生地黃5份、知母10份、土茯苓38份、巴戟天5份、龍骨5、牡蠣18份、木通3份、車前草20份、白茅根20份、梔子10份和甘草15份。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中藥制劑被制成膠囊劑、片劑、散劑或顆粒劑。
[0012]相應的,所述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含下述步驟:
51:稱取黨參、黃芪、黃連、生地黃、知母、土茯苓、巴戟天、木通、車前草、梔子和甘草,加入以上中藥混合物的8-12倍量水浸泡2-3小時,武火煎煮沸騰25-45分鐘,再用文火煎煮
1.5-2.5小時,過濾,得第一次濾液和濾渣,往濾渣中加入濾渣的2-4倍量水,武火煎煮沸騰15-25分鐘,再用文火煎煮1小時,過濾,得第二次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35的稠膏,減壓干燥,粉碎后過120-170目篩,得到均勻的細粉;
52:稱取龍骨、牡蠣和白茅根,分別研成細粉,與步驟S1獲取的細粉混合,攪拌均勻,SP得本發明的中藥制劑。
[0013]本發明所用組分的來源、性味、歸經及功效:
黨參:本品為桔梗科植物黨參的干燥根;味甘,性平;歸脾、肺經;補中益氣、健脾益肺。
[0014]黃芪:本品為豆科植物黃芪的根;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
[0015]黃連:本品為毛茛科植物黃連的干燥根莖;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0016]生地黃:本品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甘苦,性涼;入心、肝、腎經;清熱,生津滋陰,養血。
[0017]知母:本品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莖;味苦、甘,性寒;歸肺、胃、腎經;清熱瀉火,生津潤燥。
[0018]土茯苓: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味甘、淡,性平;歸肝、胃經;除濕,解毒,通利關節。
[0019]巴戟天:本品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味甘,辛,微溫;歸腎、肝經;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
[0020]龍骨:本品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化石;味甘、澀,性平;入心、肝、腎、大腸經;鎮靜,斂汗澀精,生肌斂瘡。
[0021]牡蠣:本品為牡蠣科動物長牡蠣、大連灣牡蠣或近江牡蠣的貝殼;味咸,微寒;歸肝、膽、腎經;重鎮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
[0022]木通: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葉木通、木通的木質莖;味苦,性涼;入心、小腸、膀胱經;瀉火行水,通利血脈。
[0023]車前草:本品為車前科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干燥全草;味甘,性寒;歸肝、腎、肺、小腸經;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
[0024]白茅根: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莖;味甘,性寒;歸肺、胃、膀胱經;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0025]梔子: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