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腸風的中藥煎膏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腸風的中藥煎膏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腸風為便血的一種,指因外感得之,血清而色鮮,多在糞前,自大腸氣分而來的便 血。臨床所見多為實證,常用涼血瀉熱,息風寧血法治療。
[0003] 但是目前中藥治療腸風常以藥酒為主,因酒性偏熱與腸風相性較差,治療效果一 般。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療效好,見效快的治療腸風的中藥煎膏劑及 其制備方法。
[0005]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腸風的中藥煎膏劑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白花映山 紅12-14份、苦地膽4-8份、茶子木花10-12份、葛蕈10-14份、木槿花9-11份、猬脂12-14 份、茜草根13-15份、木賊8-10份、金銀花子9-11份、蕓薹子9-13份、百尾筍5-7份、阿膠 10-12份、刺楸樹根9-11份、竹瀝5-7份、鋪地羅傘12-14份和紅糖28-30份。
[0006] 進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白花映山紅14份、苦地膽4份、茶子木 花10份、葛蕈10份、木槿花9份、猬脂12份、茜草根13份、木賊8份、金銀花子9份、蕓薹 子9份、百尾筍5份、阿膠10份、刺楸樹根9份、竹瀝5份、鋪地羅傘12份和紅糖28份。
[0007] 進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白花映山紅12份、苦地膽8份、茶子木 花12份、葛蕈14份、木槿花11份、猜脂14份、茜草根15份、木賊10份、金銀花子11份、蕓 薹子13份、百尾筍7份、阿膠12份、刺楸樹根11份、竹瀝7份、鋪地羅傘14份和紅糖30份。
[0008] 進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白花映山紅13份、苦地膽6份、茶子木 花11份、葛蕈12份、木槿花10份、猜脂13份、茜草根14份、木賊9份、金銀花子10份、蕓薹 子11份、百尾筍6份、阿膠11份、刺楸樹根10份、竹瀝6份、鋪地羅傘13份和紅糖29份。
[0009] 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腸風的中藥煎膏劑的制備方法,包 括以下步驟: 1) 將阿膠10-12份和竹瀝5-7份一起倒入到燒鍋中用文火加熱,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 使得阿膠溶解,制得黏膠狀液體,備用; 2) 將猬脂12-14份倒入到步驟1)制得的黏膠狀液體中,然后用文火慢熬120分鐘,熬 制過程中每隔20分鐘攪拌一次,制得膏體,備用; 3) 將葛蕈10-14份、木槿花9-11份和金銀花子9-11份一起倒入到搗藥罐中搗爛成泥 狀,然后加入適量的無水乙醇,充分攪拌并靜置120分鐘,過濾,制得混合溶液,備用; 4) 將步驟3)制得的混合溶液倒入到蒸餾儀器中,然后水浴加熱至78°C進行蒸發處理, 將無水乙醇完全蒸發掉,制得浸膏,備用; 5) 將白花映山紅12-14份、苦地膽4-8份、茜草根13-15份和刺楸樹根9-11份一起倒 入到中藥煲中用武火煎煮60分鐘,倒出藥液,然后將茶子木花10-12份、蕓薹子9-13份、百 尾筍5-7份、木賊8-10份和鋪地羅傘12-14份倒入到中藥煲中,加入適量的水分再次用武 火煎煮60分鐘,去除藥渣,然后將第一次制得的藥液倒入到中藥煲中,慢火熬制40分鐘,制 得濃稠藥液,備用; 6) 將紅糖28-30份倒入到步驟5)制得的濃稠藥液中加熱使得紅糖完全溶解后加入步 驟2)制得的膏體和步驟4)制得的浸膏,充分攪拌均勾,然后以慢火熬制50分鐘,制得粘稠 的膏體,備用; 7) 將步驟6)制得的粘稠的膏體倒入到器皿中,然后水浴加熱到62-65°C,保持30分鐘, 然后置于急凍機中急速冷卻到4-5°C,即得煎膏劑。
[001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添加有茶子木花、茜草根、猬脂、木賊和鋪地羅傘具有 良好的止血效果,可以有效防止腸胃再度出血,并且配合有葛蕈、木槿花、金銀花子和刺楸 樹根有良好的涼血瀉熱和清腸化濕的作用,可以防止腸胃間濕熱繼續郁積;而且紅糖可以 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可以緩解腸風所帶來的腹痛,從而對治療腸風達到療效好, 見效快的效果。
[0011] 以下是治療腸風的中藥煎膏劑的中藥原料的藥效: 白花映山紅:祛風通絡;散瘀止血;解毒消癰。
[0012] 苦地膽:清熱,利尿,解毒。
[0013] 茶子木花:涼血止血。
[0014] 葛蕈:清熱,解毒,醒酒。
[0015] 木槿花:清熱、涼血、利濕。
[0016] 猬脂:治腸風便血,癬瘡,耳聾。
[0017] 茜草根:補中,止血。
[0018] 木賊:疏散風熱、明目退翳、止血。
[0019] 金銀花子:清腸化濕。
[0020] 蕓薹子:行血,破氣,消腫,散結。
[0021] 百尾筍:潤肺止咳,健脾消積。
[0022] 阿膠:補血滋陰,潤燥,止血。
[0023] 刺楸樹根:涼血,散瘀,祛風,除濕。
[0024] 竹瀝:消風降火,潤燥行痰,養血益陰,利竅明日。
[0025] 鋪地羅傘:祛風通絡;散瘀止血;解毒消癰。
【具體實施方式】
[0026] 實施例1 : 一種治療腸風的中藥煎膏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白花映山紅 14份、苦地膽4份、茶子木花10份、葛蕈10份、木槿花9份、猜脂12份、茜草根13份、木賊 8份、金銀花子9份、蕓薹子9份、百尾筍5份、阿膠10份、刺楸樹根9份、竹瀝5份、鋪地羅 傘12份和紅糖28份。
[0027] -種治療腸風的中藥煎膏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將阿膠10份和竹瀝5份一起倒入到燒鍋中用文火加熱,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使得 阿膠溶解,制得黏膠狀液體,備用; 2) 將猬脂12份倒入到步驟1)制得的黏膠狀液體中,然后用文火慢熬120分鐘,熬制過 程中每隔20分鐘攪拌一次,制得膏體,備用; 3) 將葛蕈10份、木槿花9份和金銀花子9份一起倒入到搗藥罐中搗爛成泥狀,然后加 入適量的無水乙醇,充分攪拌并靜置120分鐘,過濾,制得混合溶液,備用; 4) 將步驟3)制得的混合溶液倒入到蒸餾儀器中,然后水浴加熱至78°C進行蒸發處理, 將無水乙醇完全蒸發掉,制得浸膏,備用; 5) 將白花映山紅14份、苦地膽4份、茜草根13份和刺楸樹根9份一起倒入到中藥煲中 用武火煎煮60分鐘,倒出藥液,然后將茶子木花10份、蕓薹子9份、百尾筍5份、木賊8份 和鋪地羅傘12份倒入到中藥煲中,加入適量的水分再次用武火煎煮60分鐘,去除藥渣,然 后將第一次制得的藥液倒入到中藥煲中,慢火熬制40分鐘,制得濃稠藥液,備用; 6) 將紅糖28份倒入到步驟5)制得的濃稠藥液中加熱使得紅糖完全溶解后加入步驟 2)制得的膏體和步驟4)制得的浸膏,充分攪拌均勻,然后以慢火熬制50分鐘,制得粘稠的 膏體,備用; 7) 將步驟6)制得的粘稠的膏體倒入到器皿中,然后水浴加熱到62-65°C,保持30分鐘, 然后置于急凍機中急速冷卻到4-5°C,即得煎膏劑。
[0028] 實施例2 : 一種治療腸風的中藥煎膏劑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白花映山 紅12份、苦地膽8份、茶子木花12份、葛蕈14份、木槿花11份、猬脂14份、茜草根15份、 木賊10份、金銀花子11份、蕓薹子13份、百尾筍7份、阿膠12份、刺楸樹根11份、竹瀝7 份、鋪地羅傘14份和紅糖30份。
[0029] -種治療腸風的中藥煎膏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將阿膠12份和竹瀝7份一起倒入到燒鍋中用文火加熱,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使得 阿膠溶解,制得黏膠狀液體,備用; 2) 將猬脂14份倒入到步驟1)制得的黏膠狀液體中,然后用文火慢熬120分鐘,熬制過 程中每隔20分鐘攪拌一次,制得膏體,備用; 3) 將葛蕈14份、木槿花11份和金銀花子11份一起倒入到搗藥罐中搗爛成泥狀,然后 加入適量的無水乙醇,充分攪拌并靜置120分鐘,過濾,制得混合溶液,備用; 4) 將步驟3)制得的混合溶液倒入到蒸餾儀器中,然后水浴加熱至78°C進行蒸發處理, 將無水乙醇完全蒸發掉,制得浸膏,備用; 5) 將白花映山紅12份、苦地膽8份、茜草根15份和刺楸樹根11份一起倒入到中藥煲 中用武火煎煮60分鐘,倒出藥液,然后將茶子木花12份、蕓薹子13份、百尾筍7份、木賊10 份和鋪地羅傘14份倒入到中藥煲中,加入適量的水分再次用武火煎煮60分鐘,去除藥渣, 然后將第一次制得的藥液倒入到中藥煲中,慢火熬制40分鐘,制得濃稠藥液,備用; 6) 將紅糖30份倒入到步驟5)制得的濃稠藥液中加熱使得紅糖完全溶解后加入步驟 2)制得的膏體和步驟4)制得的浸膏,充分攪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