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門診治療喉肌弱癥的中藥丸劑及制備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門診治療喉肌弱癥的中藥丸劑及制備方法 所屬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門診治療喉肌弱癥的中藥丸劑及制備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喉肌弱癥,又稱喉肌無力。喉肌系指聲門閉合肌(發聲肌、保護肌)包括甲杓肌、環 杓側肌、杓間肌,聲門開大肌(呼吸肌)如環杓后肌,以及聲帶緊張肌(發音肌)如環甲肌 等與發聲有關的肌肉。喉肌弱癥是指上述喉肌張力低下,即張力不足的病癥。喉肌弱癥是 系聲門閉合肌、聲帶緊張肌等與發聲有關的肌肉張力不足的病癥。主要是因發聲過度或發 聲不當,導致喉外肌收縮過度,抑制喉內肌使之張力逐漸減退及功能低下,或肌纖維損傷、 膠原纖維增生而致肌肉僵硬,從而發生聲肌疲勞。教師、播音員、售貨員等用嗓較多者容易 罹患本病。
[0003] 喉肌弱癥早期表現為說話費力,自感吃力,唱歌時換氣頻繁、聲時縮短(早先達到 20秒左右,后縮短到10秒左右),以后聲嘶明顯。隨著病情加重,聲門裂在雙聲帶內收關閉 時明顯可見,且愈漸增大。聲門裂愈大,聲嘶愈重。聲門裂大小臨界值為0.01~0.05cm2, 即使聲帶形態、色澤、體積均正常,聲門裂超過〇.〇5cm2,即出現聲嘶。喉肌弱癥,通常可見聲 門閉合不全,表現為各種程度和各種不同形態。但有的喉肌弱癥病例,其聲門裂大小與正常 無大差異,不過,細心觀察,可見聲帶略顯松弛。
[0004] 西醫認為喉肌弱癥是因長期發聲過度,引起一系列神經肌肉功能不足,喉肌張力 因勞損減弱而致聲門運動障礙,固此治療應在嗓音適當休息,糾正錯誤發聲方法的基礎上 進行,可在局部注射擬膽堿類藥物或服用藥物,來加強橫紋肌作用,西醫常用藥物有肌苷、 ATP、新斯的明、美斯的明、加蘭他敏、呋喃硫胺、維生素 B12等,但喉肌弱癥是一種耳鼻喉科 的常見慢性病,西藥效果并不顯著,需要長期服藥慢慢恢復,而長期服用西藥,會產生一定 的副作用,而且會產生藥物依賴性。目前單純采用西醫治療的臨床報道少見。
[0005] 中醫認為喉肌弱癥的病理是肺脾胃虛弱,氣虛而聲音不揚,高聲難出,發聲耗氣, 語久氣更虛,聲帶松弛無力,也就是元氣不足、喉肌無力。治療方法主要是補中益氣,升陽 宏聲。但目前藥方比較單一,一般是與慢性喉炎的藥方進行加減,未見有針對喉肌弱癥的 專用的發明藥方,本發明的藥丸經長期的臨床實踐總結,針對喉肌弱癥的病因病理,對癥下 藥,方中百合、熟地、山藥等中藥滋養肺腎、金水相生,黃芪、黨參、白術補益肺脾之氣,麥冬、 玄參養陰生津、降火潤喉,陳皮理氣,使補氣而不鈍胃,粳米和中扶正,當歸補血,升麻、柴胡 升提清陽之氣,配訶子肉、五味子收斂肺氣、以助開音,赤芍、紅花、桃仁活血祛瘀,石菖蒲化 痰開竅、祛風利痹,竹瀝清熱化痰,木蝴蝶、羅漢果潤肺清音,再以蟬衣、胖大海通竅利喉、利 喉開音,最后以甘草調和諸藥。方中各中藥藥性相適相輔,針對引發喉肌弱癥的病因對癥下 藥,有補益肺脾,益腎揚聲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及臨床不良反應,經 長期臨床驗證對喉肌弱癥治愈率較高。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門診治療喉肌弱癥的中藥丸劑及制備方法,具有補益肺 脾,益腎揚聲之功效,治病求源標本兼治,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喉肌弱癥均具有很好的療效。
[0007]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8] -種用于門診治療喉肌弱癥的中藥丸劑及制備方法,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 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09] 黃苗65g~80g粳米63g~78g麥冬60g~75g熟地58g~73g山藥55g~70g 玄參53g~67g黨參50g~65g白術48g~62g陳皮45g~60g當歸41g~55g 赤茍40g~52g紅花37g~50g升麻35g~47g柴胡31g~45g訶子肉30g.~42g_: 五味子29g~40g石菖蒲27g~37g木蝴蝶25g~35g甘草22g~33g 桃仁15g~30g百合12g~28g羅漢果10g~25g胖大海9g~22g 禪衣8g~15g竹瀝4g~10g杏仁2g~6g
[0010] 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1] 黃苗68g~78g粳米65g~75g麥冬63g~73g熟地60g~70g _山藥58g~68g 玄參55g~65g黨參52g~62g白術50g~60g陳皮47g~57g當歸45g~53g 赤芍43g~50g紅花40g~4'7g升麻37g~45g柴胡35g~43g訶子肉32g~40g 五味子30g~38g石菖蒲29g~35g木蝴蝶27g~33g甘草25g~30g 桃仁I8g~28g百合15g~25g羅漢果12g~22g胖大海llg~2()g 蟲單衣]0g~14g竹瀝5g~8g杏仁3g~5g
[0012] 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3] 黃芪'73g粳米70g麥冬67g雜地65g山藥63g玄參58g黨參55g白術:52g 陳皮50g當歸47g赤芍45g紅花43g升麻41g柴胡38g訶子肉35g五味子 33g石菖蒲31g木蝴蝶30g甘草28g桃仁25g百合20g羅漢果16g 胖大海13g蟬衣1:?竹瀝7g杏仁
[0014] 一種用于門診治療喉肌弱癥的中藥丸劑及制備方法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 驟:
[0015] (1)將黃苗、粳米、麥冬、陳皮、赤茍、紅花、石菖蒲、木蝴蝶、甘草、羅漢果、胖大海、 蟬衣、竹瀝洗凈、晾干后混合均勻,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熱煮沸 2~3小時,冷卻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熱煮沸1~2小時, 冷卻后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加熱,蒸發濃縮為相對密度1. 15~1. 25的稠膏,備用;
[0016] (2)將桃仁、杏仁粉碎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17] (3)將訶子肉放入鐵鍋中,武火炒至表面深黃色為度,取出,曬干備用。
[0018] (4)將步驟(2)所得的細粉及步驟(3)所得訶子肉與熟地、玄參、黨參、當歸、五味 子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放涼,繼續浸泡3~4小時,取浸液;在 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2~3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放晾,繼續浸泡2~3小時,取浸液;合 并兩次所得浸液,加蒸蒸發濃縮為相對密度1. 15~1. 25的稠膏,備用;
[0019] (5)將山藥洗凈切片放入鐵鍋中,文火微炒,炒至表皮變黃后,取出放涼,粉碎研 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20] (6)取柴胡片,用醋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醋吸盡并微干,取出曬干,篩去碎肩, 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21 ] (7)將升麻放入鐵鍋中,文火微炒,炒至表皮變黃后,噴灑即墨老酒,繼續炒至表皮 焦黃后,取出放涼,粉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22] (8)將百合粉碎后研末,過12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0023] (9)將步驟(1)、步驟(4)所得的稠膏,與步驟(5)、步驟(6)、步驟(7)、步驟⑶中 所得的細粉混合,加入煉蜜攪拌均勻后,制備為每粒8g的藥丸。
[0024] 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25] 黃芪:味甘;性溫。入心;肺;脾;腎經。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斂瘡。主 治氣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盜汗;久瀉;脫肛;體虛浮腫;子宮脫垂;慢性腎炎;癰疽難 潰;或潰久不斂。《新華本草綱要》載:"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生肌的功能。"現代醫學研究 證實,黃芪主要成分為黃芪總黃酮、黃芪總多糖、黃芪總皂苷和氨基酸等,具有利尿降壓、消 炎鎮痛、強心、抗氧自由基生成及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多種藥理作用,可從多方面作用于機 體,改善心血管、腦血管、糖尿病、腎病等相關血管性病變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和血管內皮細 胞等功能。
[0026] 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煩渴。用于嘔吐、瀉痢或溫熱病所致的脾胃陰傷、 胃氣不足,口干渴等。《滇南本草》:"治諸虛百損,強陰壯骨,生津,明目,長智。"粳米含淀粉、 蛋白質、脂肪,尚含少量B族維生素,能補脾胃、養五臟,壯筋骨,通血脈,益精強志,潤顏。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