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乳房腫塊的藥艾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醫領域,涉及一種針灸用的藥艾條,特別涉及一種治療乳房腫塊的藥艾條。
【背景技術】
[0002]女人乳房腫塊,是現代化婦女的一種常見病。其包括、乳房小葉增生、結核、腫瘤一類的疾病。中醫有的書上稱之為;乳癆、乳癖、乳癘、結核等一類的病。乳房腫塊是最常見的乳房疾患,眾多的良性疾病也通過乳房腫塊的形式表現,所以乳房腫塊的鑒別最重要的是區分良性和惡性。除了乳腺癌為惡性外,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積乳囊腫、乳腺脂肪壞死等產生的腫塊都屬良性,可以通過穴位和反射區按摩進行治療。
[0003]乳房腫塊的主要癥狀為一側或雙側乳房出現單個或多個腫塊,好發于乳房的外上方,呈片塊狀、結節狀、顆粒狀或條索狀,以片塊狀多見。腫塊邊界不清,中等或稍硬。腫塊可活動,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可有觸痛,腫塊大小不一。乳房腫塊在月經前增大,月經來潮后縮小變軟。根據中醫辨證理論,乳房腫塊可以劃分為氣滯痰凝型,臨床表現為乳房結塊,皮色不變,單發或多發,質地中等,或表面光滑似球形,或形狀不一、大小不等,不痛或脹痛。若脹痛者常與月經周期有關,經前痛甚或腫塊增大,經后痛減或腫塊減少。情志抑郁,心煩易怒。舌苔薄,脈弦;沖任失調型,臨床表現為乳房腫塊并疼痛,可隨月經周期而變化,經前疼痛加重或腫塊增大。經后消失或縮小。月經不調。經暗有血塊,或量少色淡,或婚后未育,或月經過早閉止,腰膝酸軟。舌質淡或黯,脈沉細;肝腎陰虛型,臨床表現為乳房腫塊,皮色微紅,與皮膚粘連,觸之有被動感;潰后膿汁清稀。夾有敗絮狀物,瘡口久不愈臺,見于乳痰。乳房結塊隱痛或脹痛,經前癥狀加重,或與月經無關,見于更年期婦女之乳癖。或乳癌局部翻花潰爛,滲出不斷,膿汁腐臭。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月經素亂,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低熱盜汗。舌質紅苔步,脈細數。
[0004]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后的艾條、艾炷等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包括懸灸和直接接觸),用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艾灸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對于由風寒濕及血瘀所致的疾病效果十分明顯。
[0005]將傳統的艾灸療法應用于乳房腫塊的治療當中,已經有少許報道,但是基本上所用的都是清艾條,對于選用合適的藥艾條來治療乳房腫塊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0006]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乳房腫塊的藥艾條,特別適用于治療沖任失調型乳房腫塊,其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0007]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種治療乳房腫塊的藥艾條,所述的艾條為柱狀體結構,由填充物和用來包裝填充物的卷紙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艾絨200?300份、當歸10?15份、白芍10?15份、白術10?15份、茯苓10?15份、柴胡10?15份、白龍穿彩5?10份、草香附5?10份、5?蘭5?10份、吊吊黃5?10份、桂枝4?5份、荊芥4?5份、防風4?5份和白]E 4?5份。
[0009]其中,優選方案如下:
[0010]可以是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艾絨200份、當歸10份、白芍10份、白術10份、茯苓10份、柴胡10份、白龍穿彩5份、草香附5份、兜蘭5份、吊吊黃5份、桂枝4份、荊芥4份、防風4份和白]E 4份。
[0011]也可以是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艾絨300份、當歸15份、白芍15份、白術15份、茯苓15份、柴胡15份、白龍穿彩10份、草香附10份、兜蘭10份、吊吊黃10份、桂枝5份、荊芥5份、防風5份和白]E 5份。
[0012]也可以是所述的填充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艾絨250份、當歸12份、白芍12份、白術12份、茯苓12份、柴胡12份、白龍穿彩8份、草香附8份、兜蘭8份、吊吊黃8份、桂枝4份、荊芥5份、防風5份和白]E 4份。
[0013]本發明所述的治療乳房腫塊的藥艾條按照以下方法制備:將除艾絨以外的藥物研成細末并過100目篩,混合均勻。將卷紙鋪平,將艾絨和要末均勻鋪在紙上,然后卷緊如爆竹狀,外用雞蛋清涂抹,再糊上卷紙一層,兩頭分別留空紙3厘米許,卷緊即成。
[0014]針對乳房腫塊的施灸:溫補命門,再灸大椎,腎俞。再灸乳中,乳根,再灸中脘,神闕,足三里,三陰交。施灸乳中和乳根時,乳房會有輕微脹痛感,并隨之勃起,乳房內有溫熱感,且范圍逐漸變大,擴散至整個乳房,每次被灸者都應有這種感覺,才能達到效果,施灸時要小心燙傷。
[0015]藥理分析:
[0016]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
[0017]白芍:苦、酸,微寒。歸肝、脾經。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0018]白術:苦、甘,溫。歸脾、胃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術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胎動不安。
[0019]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
[0020]柴胡:苦,微寒。歸肝、膽經。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官脫垂,脫肛。
[0021]白龍穿彩:辛、微苦,平。調經活血,清熱利水。用于產后腹痛,月經不調,急性腎炎,子宮出血,乳腺炎,丹毒,_腫。
[0022]草香附:辛、苦,平。理氣止痛,調經活血。主治肝郁氣滯,胸脅疼痛,月經失調,崩中帶下等癥。
[0023]兜蘭:甘、濕、微酸,平。調經活血,消炎止痛。主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附件炎,膀胱炎,疝氣等。
[0024]吊吊黃:甘辛,平。祛風除濕,補虛消腫,調經活血,治感冒,風濕疼痛,肺癆,水腫,產后虛弱,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0025]桂枝: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0026]荊芥:味辛;微苦;性微溫。入肺、肝經。風;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產后血暈。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后血暈。解表散風,透疹,消瘡,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發不暢,便血、崩漏、鼻衄。
[0027]防風:辛、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