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升降式藍光照射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到醫療設備,具體指一種升降式藍光照射儀。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藍光照射儀通常包括燈箱、底座和支撐桿,其支撐桿的下端連接在底座上,燈箱連接在支撐桿的上端位置;為了適配不同的照射高度,支撐桿通常設計為高度可變的伸縮結構。
[0003]現有的支撐桿的伸縮結構一種是內、外套管式結構,在外管上鉆有螺孔,螺孔上設置有鎖緊連接機構,一只手通過鎖緊連接機構對內管進行鎖定或調節,另一手操作內管升降;當內管調節至合適高度時,固定鎖緊連接機構。另一種是采用旋鈕夾緊式結構,通過在外管上設置有旋轉夾緊機構,一只手通過旋轉對內管進行鎖定或解鎖,另一只手完成升降操作。
[0004]現有的伸縮機構均需要雙手配合一起操作,步驟繁瑣,操作不方便,同時還存在安全隱患;由于連接在支撐桿上端的燈箱有一定的重量,因此,伸縮支撐桿時極易因手滑造成內管急速回縮,導致安全性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方便單手操作的升降式藍光照射儀,從而保證藍光照射儀的使用安全性。
[0006]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升降式藍光照射儀,包括底座、支撐桿和藍光燈箱,所述支撐桿的下端連接底座,所述藍光燈箱連接在支撐桿的上端部;
[000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旋轉套、導向連桿和定位件;其中第一套管支撐連接在底座上,藍光燈箱連接在第二套管上;
[0008]第一套管的壁上設有軸向滑孔和多個間隔設置的徑向滑孔,各徑向滑孔均連通軸向滑孔,第一套管的內壁上設有多個軸向的導向槽;各導向槽沿第一套管的內壁周向平行布置;
[0009]旋轉套的下部滑動套設在第一套管外,旋轉套的內壁上設有與軸向滑孔和徑向滑孔相適配的凸軸,旋轉套的上端外壁上設有凸緣;
[0010]第二套管的內壁上設有用于容置凸緣的周向滑槽,通過凸緣和滑槽的配合將旋轉套與第二套管轉動連接在一起;第二套管的壁上還設有通孔;
[0011]定位件包括橫向設置在第二套管內的限位板,限位板上設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側壁上設有用于定位彈簧的第二凸柱;限位板還連接有豎向的限位桿,限位桿的下端部設有連接軸;
[0012]導向連桿包括導向桿,導向桿的中部設有軸孔,導向桿通過軸孔鉸接在連接軸上;導向桿的下部容置在第一套管內,導向桿的下端部連接有與導向槽相適配的導向軸,導向軸容置在導向槽內;導向連桿的上部容置在第二套管內,導向連桿的上端部連接有外凸于導向桿的限位柱,導向桿的上端部穿過限位孔使限位柱橫向支撐在限位板的上表面上,限位柱的外端穿過通孔外露于第二套管外;導向桿與限位孔之間還設有使所述限位柱鎖定在所述通孔內的彈性件。
[0013]所述導向桿的上端部設有第一凸柱,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彈性件為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套設在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上;所述第一凸柱與所述限位柱均位于第二套管的徑向方向上,并且第一凸柱位于限位柱的背面。
[0014]所述徑向滑孔有兩排,分別設置在軸向滑孔的兩側,并且兩排徑向滑孔在高度方向上依次交錯布置。
[0015]所述導向軸為圓柱狀結構,所述導向槽的橫截面為光滑的弧形結構。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提供的升降式藍光照射儀單手操作即可方便地升降支撐桿和轉動藍光燈箱,且操作簡單,徹底避免了藍光燈箱急速回縮或拔高所造成的安全隱患;保證了使用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裝配結構的立體示意圖(支撐桿拉伸至最大高度);
[0018]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裝配結構的立體示意圖(支撐桿回縮至最小高度);
[0019]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分解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套管的俯視圖;
[0021]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套管和旋轉套的分解示意圖;
[0022]圖6和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支撐桿不同角度的局部縱向剖視圖;
[0023]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二套管與定位件裝配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0024]圖9和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二套管、定位件和導向連桿裝配結構不同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0025]圖11為圖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7]如圖1至圖11所示,該升降式藍光照射儀包括:
[0028]底座1、支撐桿2和藍光燈箱3 ;其中支撐桿的下端支撐連接在底座I上,藍光燈箱3連接在支撐桿的上端部。底座I和藍光燈箱3以及兩者與支撐桿2的連接結構可根據需要選用現有技術中的任意一種。
[0029]支撐桿2包括第一套管21、第二套管22和旋轉套23 ;其中第一套管21支撐連接在底座I上,藍光燈箱3連接在第二套管22上。
[0030]第一套管21的壁上設有軸向滑孔211和多個間隔設置的徑向滑孔212,各徑向滑孔212均連通軸向滑孔211,徑向滑孔的長度即為支撐桿的高度調節范圍。本實施例中的徑向滑孔212有兩排,分別設置在軸向滑孔211的兩側,并且兩排徑向滑孔在高度方向上依次交錯布置,以提高支撐桿的高度調節精度。徑向滑孔也可以只設置一排。第一套管21的內壁上設有多個軸向的導向槽213;各導向槽沿第一套管的內壁周向平行布置。
[0031]旋轉套23,其下部滑動套設在第一套管21外,旋轉套的內壁上設有與軸向滑孔211和徑向滑孔212相適配的凸軸231,當凸軸231容置在軸向滑孔211內時,其可沿著軸向滑孔211上下移動,從而改變旋轉套23與第一套管21之間的相對位置;當凸軸231容置在徑向滑孔212內時,旋轉套與第一套管之間的位置鎖定。
[0032]旋轉套23的上端外壁上設有凸緣232。
[0033]第二套管22,其內壁上設有用于容置凸緣232的周向滑槽221,通過凸緣232和滑槽221的配合將旋轉套23與第二套管22轉動連接在一起,兩者之間的高度不可調。第二套管的壁上還設有通孔222。
[0034]定位件5,包括橫向設置在第二套管22內的限位板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