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痛風和骨痛的藏藥復方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藏藥,具體涉及治療痛風及各種骨頭疼痛:頸椎疼痛、腰椎間盤突出疼痛、風濕、類風濕關節疼痛、骨折恢復期的疼痛等骨頭痛癥的藏藥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
[0002]西醫臨床對于痛風的論述、診斷、治療、預防: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特指急性特征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發作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尿酸鹽腎病和尿酸性尿路結石,重者可出現關節殘疾和腎功能不全。
[0003]痛風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較為清楚。診斷并不困難。預防和治療有效,因此預后相對良好。如果及早診斷并進行規范治療,大多數痛風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慢性期病變經過治療有一定的可逆性,皮下痛風石可縮小或消失,關節癥狀和功能可改善,相關的腎臟病變也可減輕、好轉。患者起病年齡小、有陽性家族史、血尿酸顯著升高和痛風頻發,提示預后較差。伴發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腎病者,發生腎功能不全的風險增加,甚至危及生命。
[0004]對于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預防痛風發作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主要包括飲食控制和戒酒,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藥物如利尿劑、小劑量阿司匹林、復方降壓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和普萘洛爾等。飲食控制后血尿酸仍高于9mg/dl時,可用降尿酸藥。對于已發生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間歇期患者,應預防痛風的再次發作,關鍵是通過飲食和藥物治療使血尿酸水平控制達標,此外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或損傷,控制體重,多飲水,長期堿化尿液等。
[0005]藏醫臨床對于痛風的論述、診斷、治療、預防:藏醫學起源于西藏,它植根于藏族傳統文化土壤,與本地特有的宗教、哲學、天文、氣侯、民俗等學科門類息息相關,其理論體系、治療手段、醫德倫理都蘊含著藏民族傳統文化的特征,并博采祖國中醫學、古印度醫學和古阿拉伯醫學之長,逐步積累、完善而形成了獨具特色并擁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的傳統醫學體系。藏醫學針對本地高寒地區的疾病特征,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總結而成。凝聚了藏族人民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寶貴經驗。特別是藏醫的治療學方面更是既豐富多彩又獨具特色。
[0006]藏醫經典著作《四部醫典》中就記載了各種各樣的、多樣化的治療方法。在該巨著的第一部《根本醫典》專門論述治療的篇章中言“:疾病的治療大致不外乎四類,即飲食、起居、藥治和外治療類。”其中飲食方面,主要是對各種病癥應如何選擇各種食物和飲料;在起居方面,涉及住處、環境、衣著及行止,甚至交友一些心理為主的事宜都有涉及;在藥物治療方面,藏醫主要論述內服方面的各種藥物、劑型,如湯劑、散劑、丸劑、藥露、藥油、泄劑、補劑、吐劑等,不同作用的方劑;就外治法來說,包括醫療器械治療、放血、火灸、冷熱敷、藥水浴、擦涂外敷、灌腸法、催吐、針刺、發汗、按摩等。據該書說,這些療法共計有98種之多。可謂豐富多彩且獨具特色。這在世界古代各種傳統醫學體系中也是比較突出的。
[0007]藏醫治療痛風是以調節人體隆、赤巴、培根為主,不單一的以降低尿酸為主,藏醫巨著《四部醫典》記載人體生病不會是單一隆、赤巴、培根導致生病。
[0008]藏醫把人體的生理功能概括為“隆”(指氣、風)、“赤巴”(指火)、“培根”(指粘液)三大因素。
[0009]“隆”在人體中的功能是維持生命、氣血運行、肢體的活動和分解食物等等。“隆”基本分為五種,即:“持命隆”、“下泄隆”、“上行隆”、“平住隆”和“通行隆”。
[0010]“赤巴”就是膽汁,在人體內的功能是產生和調節體溫、保持氣色、生智慧、助消化等等。“赤巴”基本分為五種,即消化赤巴、容光赤巴、行動赤巴、視力赤巴和增色赤巴。
[0011]“培根”即誕液,在人體內的功能是供營養、長脂肪、調皮膚、正常睡眠等。“培根”也基本分為五種,即:根基培根、研磨培根、嘗味培根、饜足培根和粘合培根。
[0012]藏醫認為,以上三種因素的機能如果在人體內維持了平衡,就出現正常的生理現象。反之,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0013]藏醫還認為,人體是由七種物質組成的,即:飲食的精微及血、肉、脂、骨、髓、精。人體的五臟六腑,不是孤立的存在物,通過經絡與其他器官聯系在一起,構成了人體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界有密切關系,各項生理功能隨著自然界的變化而受到影響。藏醫藥學認為,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是構成人體的物質基礎,也是進行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礎。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三者在人體內保持著協調和平衡的關系,因而是生理性的。每當三者中的任何一個因素或幾個因素由于某種原因而出現過于興盛或衰微的情況時,則變成了病理性的,而出現隆的病態、赤巴的病態和培根的病態,治療上就需要對三者進行調整,使其恢復到原來的協調狀態,達到健康的水平。
[0014]隆、赤巴、培根各有自己的特點,各有自己不同的功能,但它們之間并非各自獨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
[0015]培根:具有水和土的性質,與人體內津液、粘液及其他水液的物質和機能保持密切的關系。也有人把培根譯成痰或粘液。這里的“痰”是正常生理狀態下存在的正常物質,而不是病理狀態下出現的痰液。根據其所在的位置及功能,又分為五種:
[0016]培根丹且:又意譯為能依痰。它位于胸中,為五種培根之首,可協助其他。
[0017]當人體體內的體液水分產生異常,即過多或過少時,培根丹且能起調節作用,使其恢復正常。
[0018]培根涅且:又意譯為能化培根。它位于胃的上部,能磨碎食物、消化腐熟食物。當然,這一機能還需與其他兩種因素,即消化赤巴、消化隆來共同完成。
[0019]培根良且:又意譯為能昧培根。它位于舌頭的部位,其主要功能是主管人體嘗味的機能以辨別食物中的各種不同味道。
[0020]培根其木且:又意譯為能足培根。它也位于頭部,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它能使人體產生各種精神情緒,如喜、怒、哀、傷、知足、滿意等。
[0021]培根居而且:又意譯為能合培根。它分布在人體的各個關節部位,其功能是使關節,也即骨骼與骨骼相結合的部位,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負責關節的屈曲和伸張,使它們能靈活地活動。
[0022]培根的特性包括膩、涼、重、鈍、穩、柔、粘等7種。
[0023]膩:與赤巴的膩性相近,即帶有油膩的性質,逢有舌苔時,也多粘膩。但這種粘膩多為白色,與赤巴的粘膩舌苔不同,后者多為黃色。其排泄物如糞便、汗液、尿液等也多粘膩;
[0024]涼:指身體多涼,喜歡呆在溫暖的地方,平時則喜熱飲熱食,不喜涼飲;
[0025]重:指身體多重墜,動作笨重不輕便,行動也懶慢,不喜活動,如患病一般也較重;
[0026]鈍:一般是指人體患病時,病情發展較慢,變化不大,也不易轉變成其他病;
[0027]穩:指人比較穩重,不易激動,病情也較穩,不易產生突然的變化;
[0028]柔:指它的性質柔軟,嫩薄,如表現在舌苔上,也較輕而薄,如有疼痛,也是輕微的;
[0029]粘:指分泌物多粘而厚,如吐瀉出來的排泄物,常帶多量粘液。
[0030]培根型的人,常表現一些培根所具有的特性,其特點是身體常發涼,感到虛冷,體型偏肥胖,面色多灰白。
[0031]減醫二兀素赤巴
[0032]赤巴:具有火熱的性質,也是負責人體內臟腑機能活動的一種因素,具有中醫“火”行的性質。這是一種生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