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煙艾灸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草藥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煙艾灸香,還涉及了該無煙艾灸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灸療法是中醫學中最古老的療法之一,灸療法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用來治療和緩解自身疼痛的方法。后來人們發現了 “艾”,也叫“艾蒿”,由于艾這種植物性溫,又很熬火,加上各地采集非常方便,古人就將艾作為灸療的介質。把艾做成圓錐形的艾柱,或者卷成雪茄煙型的艾條,把他們點燃,放在穴位上熏烤就是古代的艾灸法。傳統灸法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上烤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傳導,起到溫和氣血,扶正驅邪,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但是至今灸法采用的材料仍然沿用的是天然艾葉,由于艾葉本身含有揮發油,油中主要為碘,還含有8-桉葉精、α-側柏酮、
水芹烯、丁香烯、莰烯、樟腦、藏茴香酮、反式葦醇、Ι-α-松油醇,所以現在灸法用的艾葉在點燃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煙霧以及有害氣體,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影響并且會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煙艾灸香,灸療時不會產生煙霧及有害物質,且灸療溫度高,療程短,療效快,解決了傳統艾灸燃燒時產生煙霧及有害物質的問題,起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消瘀散結、調理脾胃、補火助陽、回陽救逆、振奮精神、增強體質、防病保健的作用。
[0004]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上述無煙艾灸香的制備方法。
[0005]本發明所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無煙艾灸香,按質量份數由以下原料組分組成:
[0006]艾葉170-180份,甘松2.4-5份,白芷1-3.6份,細辛1-3.6份,小茴香1-3.6份,羌活1-3.6份,川烏1-3.6份,肉桂1-3.6份,丁香1-3.68份,皂角1-3.6份,海藻酸鈉1.2-1.6份。
[0007]上述無煙艾灸香還含有干姜1-3.6份和附子1-3.6份。
[0008]本發明所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是,上述無煙艾灸香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實施:
[0009]步驟1,按照質量份數,分別稱取艾葉170-180份,甘松2.4-5份,白芷1-3.6份,細辛1-3.6份,小茴香1-3.6份,羌活1-3.6份,川烏1-3.6份,肉桂1_3.6份,丁香1-3.68份,皂角1-3.6份,海藻酸鈉1.2-1.6份。
[0010]步驟2,將艾葉放置于坩鍋內進行碳化處理,制得碳化艾葉顆粒;將甘松、白芷、細辛、羌活、小茴香、川烏、肉桂、丁香和皂角充分混合,然后用火翻炒至不再產生水汽,粉碎放至室溫,制得混合藥粉;將海藻酸鈉用水浸泡稀釋,制得海藻酸鈉溶液。
[0011]步驟3,將碳化艾葉顆粒、混合藥粉與海藻酸鈉溶液混合、攪拌,夯實成型,陰干,得到無煙艾灸香。
[0012]步驟I中對艾葉進行碳化處理的方法為:將艾葉放置于坩鍋內,按照米醋與艾葉15: 100的質量比,將米醋噴灑在艾葉上,然后在加熱的狀態下翻炒艾葉30-40分鐘,到艾葉剛變黑時立即在坩鍋中噴灑少量水,使艾葉迅速降溫,最后出鍋、放涼,粉碎艾葉至100 μ m-124 μ m,得到碳化艾葉顆粒。
[0013]當無煙艾灸香還含有干姜和附子時,步驟I中還需稱取干姜1-3.6份和附子1-3.6份;步驟2中混合藥粉的制備方法為:將甘松、白花、細辛、羌活、小茴香、川烏、肉桂、丁香、皂角、干姜和附子充分混合,然后用火翻炒片刻,直至不再產生水汽,粉碎放涼,制得混合藥粉。
[0014]本發明無煙艾灸香的制備方法是將艾葉放置于坩禍內進行碳化,去除了植物油以及有害物質,使得制得的艾香在點燃時無煙無毒,燃燒的熱值更高,比現有的艾灸香更適合患者進行灸療。
[0015]本發明無煙艾灸香的各原料組分的功能及功能主治為:
[0016]艾葉,氣清香,味微苦辛,有小毒。歸脾、肝、腎經;芳香溫散,可升可降;主治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灸治百病,亦止傷血。在此方中為君藥。
[0017]甘松,味甘,性溫,氣味芳香。有散寒理氣、醒脾開郁的作用,善于消除臭惡之氣,煎湯外洗,可以香身;內服可治脾胃有寒的脘腹作痛。在此方中為臣藥。
[0018]白花,味辛,性溫。它能發表散風寒,善治風寒侵犯陽明經引起的頭額作痛,是風寒感冒的常用藥。又能祛風濕,治皮膚風邪熱所致的濕疹搔癢。此外,還有活血排膿作用,所以又是癰疽瘡毒等外癥的常用藥。在此方中為佐藥。
[0019]細辛,味辛,性溫。它的主要作用能散少陰經的風寒,并可止痛,所以常用于治療少陰經的風寒頭痛。本品還有開竅通關的作用,外用研末吹鼻,可以催嚏通關,能治因關竅閉塞的神志昏迷不醒。此外,也常用于風寒濕引起的關節疼痛。在此方中為使藥。
[0020]小茴香,味辛,性溫。有散寒理氣的作用,能消除睪丸痛連少腹的疝氣疼痛和少腹寒痛、腰痛;并有溫中理氣開胃的功效,適用于寒氣內停,脘腹脹痛,胃口不開等癥。
[0021]羌活,味辛苦,性溫,有發汗解表、散風寒、除濕的作用。治風寒感冒,身痛頭痛和因風寒濕引起的關節筋骨疼痛。本品治上半身的風寒濕邪,功效較為顯著,有舒筋活絡的功會K。
[0022]川烏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病癥。
[0023]肉桂性大熱,味辛、甘。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諸證;命門火衰;火不歸源;戴陽;格陽;及上熱下寒;面赤足冷;頭暈耳鳴;口舌糜破;脾腎虛寒;脘腹冷痛;食減便溏;腎虛腰痛;寒濕痹痛;寒疝疼痛;宮冷不孕;痛經經閉;產后瘀滯腹痛;陰疽流注;或虛寒癰瘍膿成不潰;或潰后不斂。
[0024]丁香,味辛,性熱。能治胃寒嘔吐,或脾胃虛寒的呃逆,并治胸腹冷痛,說明本品有溫胃降逆的功效。
[0025]皂角性溫,味辛、咸,歸肺經、大腸經,小毒,有祛痰止咳、開竅通閉、殺蟲散結的功效,主治濕痰壅滯、胸悶哮喘、猝然昏迷、口噤不開、痰多哮喘等病癥。
[0026]干姜味辛,性熱,歸脾、胃、腎、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等病癥。
[0027]附子味辛,性甘,大熱,有毒,陽中之陽,用于陽虛證(畏寒肢冷,腰酸腳弱,陽痿尿頻),散寒祛風燥濕,散寒止痛,用于痹痛(尤其以寒濕偏盛,周身骨節疼痛較甚者為宜)。
[0028]本發明艾灸香制備過程中還添加了米醋,米醋醋味酸苦,性溫,有散瘀血、消腫毒的作用,可治胸腹疼痛和瘀血積塊攻撐作痛,以及癰腫等癥。此外,還能治產后或外傷出血過多引起的昏暈,以及膽道蛔蟲引起的突然疼痛。
[0029]本發明艾灸香中添加的海藻酸鈉是由海帶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可減緩脂肪糖和膽鹽的吸收,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血中甘油三酯和血糖的作用,可預防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癥等現代病。本發明中海藻酸鈉作為粘合劑、支架材料,具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無毒無副作用。
[003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I)本發明的艾灸香進行艾灸法治療,可以起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消瘀散結、調理脾胃、補火助陽、回陽救逆、振奮精神、增強體質、防病保健的作用。(2)本發明艾灸香的制備方法制備出的艾灸香在燃燒時不會產生煙霧及有害物質,使接受者和操作者免除了艾灸煙霧的熏嗆,對人體和環境均無危害,燃燒的熱值更高,從而提高了保健治療的效果,療程短,見效快。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32]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煙艾灸香,按質量份數由以下原料組分組成:
[0033]艾葉170-180份,甘松2.4-5份,白芷1-3.6份,細辛1-3.6份,小茴香1-3.6份,羌活1-3.6份,川烏1-3.6份,肉桂1-3.6份,丁香1-3.68份,皂角1-3.6份,海藻酸鈉1.2-1.6份。
[0034]本發明無煙艾灸香在上述組分的基礎上,還含有干姜1-3.6份和附子1-3.6份。
[0035]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無煙艾灸香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實施:
[0036]步驟1,按照質量份數,分別稱取艾葉170-180份,甘松2.4-5份,白芷1-3.6份,細辛1-3.6份,小茴香1-3.6份,羌活1-3.6份,川烏1-3.6份,肉桂1_3.6份,丁香1-3.68份,皂角1-3.6份,海藻酸鈉1.2-1.6份。
[0037]步驟2,對艾葉進行碳化處理:將艾葉放置于坩鍋內,按照米醋與艾葉15: 100的質量比,將米醋噴灑在艾葉上,然后在加熱的狀態下翻炒艾葉3 O -4O分鐘,到艾葉剛變黑時立即在坩鍋中噴灑少量水,使艾葉迅速降溫,最后出鍋、放涼至室溫,粉碎艾葉至100 μ m-124 μ m,得到碳化艾葉顆粒。將甘松、白J£、細辛、羌活、小茴香、川烏、肉桂、丁香和皂角充分混合,然后用火翻炒片刻,直至不再產生水汽,粉碎放涼,制得混合藥粉;將海藻酸鈉用溫水浸泡稀釋,制得濃度約為50g/L的海藻酸鈉溶液。
[0038]步驟3,將碳化艾葉顆粒、混合藥粉與海藻酸鈉溶液混合、攪拌,夯實成型,陰干,得到無煙艾灸香。
[0039]當無煙艾灸香還含有干姜和附子時,步驟I中還需稱取干姜1-3.6份和附子1-3.6份;步驟2中混合藥粉的制備方法為:將甘松、白花、細辛、羌活、小茴香、川烏、肉桂、丁香、皂角、干姜和附子充分混合,然后用火翻炒片刻,直至不再產生水汽,粉碎放涼,制得混合藥粉。
[0040]毒性試驗:
[0041]將本發明艾灸香每日點燃兩次,每次分別煙熏10分鐘,連用3日,兔一般情況無明顯改變,白細胞總數及分類、尿蛋白及鏡檢、磺溴酞鈉(BSP)排泄試驗、酚紅排出量均無明顯改變;對心電圖影響不顯著。
[0042]療效試驗:
[0043]病例1:李某,女,年齡35歲,主要癥狀:產后吹空調得了產后風,全身骨關節晝夜游走性疼痛,無法睡眠。采用本發明無煙艾灸香進行灸療,施灸穴位:命門、腰俞、內關及整個脊柱。第I天至第4天,每天4支香,施灸2小時;第5天至第10天,每天6支香,施灸3小時,10天后睡眠恢復,關節疼痛感消失。
[0044]病例2:馬某,男,年齡47歲,主要癥狀:風濕、尿頻尿急、關節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