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腎陽虛寒型慢性腸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純中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腎陽虛寒型慢性腸炎的中藥組合 物。
【背景技術】
[0002] 腎陽虛寒型慢性腸炎,傳統醫學認為,因為腎為命門火,溫煦一身之陽氣,五臟六 腑之陽氣皆賴于命門火之溫煦,若命門火一衰,不能溫煦中、下焦,脾、胃,大、小腸失去命門 火的溫煦,脾胃失和降,水谷不能腐熟,運化失職,使水谷停滯與胃腸,阻礙氣機,升降失調, 清濁不分,混雜而下,故出現:早晨起來小腹隱隱疼痛,腸鳴腹瀉,瀉后痛減,大便稀薄,大便 夾雜不消化食物,喜按,喜暖畏冷,面色萎黃,腰膝冷疼,形寒肢冷,陽痿,滑精,月經失調,白 帶多稀,小便清長,舌質淡、胖有齒印,苔薄白,脈沉細。目前西醫治療腎陽虛寒型慢性腸炎 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因為,現代醫學對慢性腸炎多按感染細菌治療,多用抗生素,補液治療, 故而治療效果極不理想。本人曾用傳統醫學四逆散《傷寒論》,四神丸(證治準繩),附子理 中丸(局方),桂附地黃丸(金匱要略),烏梅丸《傷寒論》等中藥加減治療腎陽虛寒型慢性 腸炎,治療效果慢,治愈率低,治療效果極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療效高,效果顯著,治愈快的一種治療腎陽虛寒型慢 性腸炎的純中藥藥物。
[0004]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腎陽虛寒型慢性腸炎的中藥組合物,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硫黃100、丁香200、益智仁300、藿 香300、扁豆260、五加皮200、蠶砂200、白芷200、棉花根400、烏藥300、延胡索200、灶心土 300、山藥300、甘草炭200、淫羊藿300、桑螵蛸200、石榴皮200。首先將硫黃研極細粉收瓶 備用。然后將以上中藥原料放在砂鍋內,然后向砂鍋內倒水過藥面高5厘米,浸泡20分鐘 把水倒掉,然后再向砂鍋內倒水過藥面高5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 出,然后再向砂鍋內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 后再向砂鍋內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 砂鍋內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把以上四次熬的 藥液一塊倒進砂鍋內用武火熬開,改用中火熬至稀糊時,改用文火熬成藥膏,倒出陰干或用 烘箱烘干,烘箱的溫度在45-55Γ之間,將藥膏粉碎過200目篩,既得藥粉,然后將藥粉和硫 黃研的極細粉混合均勻,將藥粉收瓶備用。
[0005] 所述的中藥原料的"重量"以"克"為單位。
[0006] 服用方法:每次服4. 5克,日服2次,飯后溫開水服下。
[0007] 治療療程:5天為1個療程,輕者1個療程可治愈,重者,2-3個療程可治愈。
[0008] 治療效果:應用本發明上述藥物治療腎陽虛寒型慢性腸炎療效明顯,服用方便,愈 后不易復發,有效率1〇〇%,治愈率94%。
[0009] 本發明的藥物具有溫補腎陽祛寒止瀉,健脾和中化濕,理氣止痛,收斂止瀉的功 效。
[0010] 本發明的藥物適用于腎陽虛寒型慢性腸炎,主要癥狀:早晨起來小腹隱隱疼痛,腸 鳴腹瀉,瀉后痛減,大便稀薄,大便夾雜不消化食物,喜按,喜暖畏冷,面色萎黃,腰膝冷疼, 形寒肢冷,陽痿,滑精,月經失調,白帶多稀,小便清長,舌質淡、胖有齒印,苔薄白,脈沉細。
[0011] 本發明的藥物機理如下:
[0012] 硫黃:味酸,性溫。有毒。入腎、心包經。具有外用解毒殺蟲,內服補火壯陽的功效。 參考:(中醫方藥學,廣東中醫學院編,廣大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見, 743 頁)
[0013] 丁香:味辛,性溫。入肺、胃、腎經。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的功效。(同上,見 240-241 頁)
[0014] 益智仁:味辛,性溫。入脾、腎經。具有溫腎固精,溫脾止瀉的功效。(同上,見 242-243 頁)
[0015] 藿香:味辛,性微溫。氣芳香。入脾、胃經。具有芳香化濕,和中止嘔,散表邪除濕 滯的功效。(同上,見299頁)
[0016] 扁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中化濕的功效。(同上,見314頁)
[0017] 五加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強筋骨,化濕消腫的功效。(同 上,見356-357頁)
[0018] 蠶砂:味甘、辛,性微溫。入肝、脾、胃經。具有祛風濕,化胃腸濕濁的功效。(同上, 見362頁)
[0019] 白芷:味辛,性溫。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止痛,消腫排膿,除濕止帶的功效。(同 上,380頁)
[0020] 棉花根:味甘,性微溫。具有止咳,祛痰,平喘,補脾益氣,健脾化濕的功效。(同上, 見414頁)
[0021] 烏藥:味辛,性溫。入脾、胃、肺、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同上, 見481頁)
[0022]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肺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祛瘀的功效。(同上。 見489頁)
[0023] 灶心土 :味辛,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溫血止血,溫胃止嘔,收斂止瀉的功效。 (同上,見,533頁)
[0024] 山藥:味甘,性平。質潤多液。入脾、肺、腎經。具有補益脾胃,益肺滋腎的功效。 (同上,見599-600頁)
[0025] 甘草炭: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和藥性, 緩急止痛的功效。(同上,見602-603頁)甘草炭可收斂止瀉。
[0026] 淫羊藿:味辛、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寒濕的功效。(同上,見 625-626 頁)
[0027] 桑螵蛸:味甘、咸、濕,性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助陽,固精縮尿的功效。(同上, 見 669_67〇 有)
[0028] 石榴皮:味酸、濕,性溫。有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收斂止瀉,殺蟲的功效。(同 上,見677頁)
[0029] 腎陽虛寒型慢性腸炎,中醫理論認為,因為腎為命門火,溫煦一身之陽氣,五臟六 腑之陽氣皆賴于命門火之溫煦,若命門火一衰,不能溫煦中、下焦,脾、胃,大、小腸失去命門 火的溫煦,脾胃失和降,水谷不能腐熟,運化失職,使水谷停滯與胃腸,阻礙氣機,升降失調, 清濁不分,混雜而下,故出現:早晨起來小腹隱隱疼痛,腸鳴腹瀉,瀉后痛減,大便稀薄,大便 夾雜不消化食物,喜按,喜暖畏冷,面色萎黃,腰膝冷疼,形寒肢冷,陽痿,滑精,月經失調,白 帶多稀,小便清長,舌質淡、胖有齒印,苔薄白,脈沉細。故用硫黃、丁香、益智仁、烏藥、淫羊 藿、桑螵蛸溫補腎陽祛寒止瀉為君;用藿香、扁豆、五加皮、蠶砂、棉花根、灶心、土、山藥健脾 和中化濕為臣;用白芷、延胡索、烏藥行氣止痛為佐;用石榴皮、桑螵蛸、甘草炭、灶心土收 斂止瀉為使;用甘草炭調和諸藥,諸藥相合,相得益彰,具有溫補腎陽祛寒止瀉,健脾和中化 濕,理氣止痛,收斂止瀉的功效,故能迅速消除:早晨起來小腹隱隱疼痛,腸鳴腹瀉,瀉后痛 減,大便稀薄,大便夾雜不消化食物,喜按,喜暖畏冷,面色萎黃,腰膝冷疼,形寒肢冷,陽痿, 滑精,月經失調,白帶多稀,小便清長,舌質淡、胖有齒印,苔薄白,脈沉細諸癥。故而能迅速 治愈腎陽虛寒型慢性腸炎。
【具體實施方式】
[0030]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31] 實施例:取硫黃100、丁香200、益智仁300、藿香300、扁豆260、五加皮200、蠶砂 200、白芷200、棉花根400、烏藥300、延胡索200、灶心土 300、山藥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