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牙齦痛腫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牙齦痛腫的中藥,屬于牙科中藥配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牙齦是指覆蓋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頸部周圍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結締組織。 牙齦腫痛主要是牙齦有炎癥,牙齦下的炎癥通過牙縫,牙結石,口腔死角進行多方位的傳 播,導致牙齦附著牙菌斑而導致牙齦腫痛。牙齦腫痛的主要病因是口腔衛生不良,導致牙菌 斑、牙結石及軟垢在齦緣附近牙面沉積,從而誘發牙齦炎。若不及時治療,牙齦炎可逐漸發 展為牙周炎,最終導致全口牙松動及喪失。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牙齦痛腫的中藥,以便更好地針對牙齦痛腫進行 治療。
[0004]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 -種治療牙齦痛腫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草豆蔻6~10份、山苦草 8~12份、刺五加4~8份、杜衡8~12份、排錢草2~6份、蟾酥8~12份、牛蒡子4~ 8份、腫節風10~14份、山刺莓4~8份、蛇床子8~12份、絞股藍4~8份、水翁花8~ 12份、蔓荊子4~8份、蓽茇8~12份、白扁豆8~12份、委陵菜4~8份、三消草8~12 份、蘆薈4~8份、絲瓜絡8~12份、黑骨頭4~8份、龍船花8~12份、千金子4~8份、 白側耳8~12份、灰樹花4~8份。
[0006]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牙齦痛腫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草豆蔻6份、 山苦草8份、刺五加4份、杜衡8份、排錢草2份、蟾酥8份、牛蒡子4份、腫節風10份、山刺 莓4份、蛇床子8份、絞股藍4份、水翁花8份、蔓荊子4份、蓽茇8份、白扁豆8份、委陵菜4 份、三消草8份、蘆薈4份、絲瓜絡8份、黑骨頭4份、龍船花8份、千金子4份、白側耳8份、 灰樹花4份。
[0007]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牙齦痛腫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草豆蔻8份、 山苦草10份、刺五加6份、杜衡10份、排錢草4份、蟾酥10份、牛蒡子6份、腫節風12份、山 刺莓6份、蛇床子10份、絞股藍6份、水翁花10份、蔓荊子6份、蓽茇10份、白扁豆10份、 委陵菜6份、三消草10份、蘆薈6份、絲瓜絡10份、黑骨頭6份、龍船花10份、千金子6份、 白側耳10份、灰樹花6份。
[0008]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牙齦痛腫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草豆蔻10份、 山苦草12份、刺五加8份、杜衡12份、排錢草6份、蟾酥12份、牛蒡子8份、腫節風14份、山 刺莓8份、蛇床子12份、絞股藍8份、水翁花12份、蔓荊子8份、蓽茇12份、白扁豆12份、 委陵菜8份、三消草12份、蘆薈8份、絲瓜絡12份、黑骨頭8份、龍船花12份、千金子8份、 白側耳12份、灰樹花8份。
[0009] 上述各組分的中藥藥理和作用如下: (1)草豆蔻:味辛、微苦。歸脾經、胃經。溫中、祛寒、行氣、燥濕。用于心腹冷痛、痞滿 食滯、噎膈反胃、寒濕吐瀉、痰飲積聚。 _〇] (2)山苦草:味苦;性寒。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慢性肝炎;小便淋痛;口瘡;瘡 瘍腫毒;跌打腫痛。
[0011] (3)刺五加:性溫;味辛;苦;微甘;歸肝,腎經。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活血脈。 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軟;體虛贏弱;跌打損傷;骨折;水腫;腳氣;陰下濕癢。
[0012] (4)杜衡:味辛,性溫,無毒。歸味辛,溫,無毒。散風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 定痛,治風寒感冒,痰飲喘咳,水腫,風濕,跌打損傷,頭疼,齲齒痛,痧氣腹痛。
[0013] (5)排錢草:味淡,苦;性平;小毒。歸肺;脾;肝經。清熱解毒;祛風行水;活血消 月中。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牙疳;風濕痹痛冰腫;膨脹;肝脾腫大;跌打腫痛;毒蟲咬傷。
[0014] (6)蟾酥:味辛,性溫;有毒。歸心經。消腫止痛;解毒辟穢。主癰疽疔瘡;咽喉腫 痛;風蟲牙痛;牙齦腫爛;痧癥腹痛。
[0015] (7)牛蒡子:味辛、苦,性寒;歸肺、胃經。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 腫。主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疹瘙癢;瘡瘍腫毒。
[0016] (8)腫節風:味苦、辛,性平。歸心、肝經。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消斑散瘀,祛風除濕 通絡。用于血熱紫斑、紫癜,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肢體麻木;骨折;婦女痛經;產后瘀滯腹 痛;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胃腸炎;菌痢;膽囊炎;膿腫;口腔炎;風濕痹痛。
[0017] (9)山刺莓:味酸、甘、濕,性平。歸腎、膀胱、大腸經。解毒,活血調經。用于毒熱, 熱性協日烏素病,肝熱,青腿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脹痛,腹瀉,動脈粥樣硬化,肺結 核咳嗽。
[0018] (10)蛇床子:性辛、苦;味溫;歸腎經。溫腎壯陽,燥濕,祛風,殺蟲。用于陽痿,宮 冷,寒濕帶下,濕痹腰痛;外治外陰濕疹,婦人陰癢;滴蟲性陰道炎。
[0019] (11)絞股藍:味苦;微甘;性涼。歸肺;脾;腎經。益氣健脾,化痰止咳,清熱解毒。 主治體虛乏力;虛勞失精;白細胞減少癥;高脂血癥;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腸炎;慢性氣管 炎。
[0020] (12)水翁花:味苦,微甘;性涼。歸肺;脾;胃經。祛風;解表;消食。主清熱解毒; 祛暑生津;消滯利濕。
[0021] (13)蔓荊子:性涼;味苦辛;歸肝、胃、膀胱經。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治風熱感冒, 正、偏頭痛,齒痛,赤眼,目睛內痛,昏暗多淚,濕痹拘攣。
[0022] (14)蓽茇:味辛,性熱。入胃、大腸經。溫中,散寒,下氣,止痛。治心腹冷痛,嘔吐 吞酸,腸鳴泄瀉,冷痢,陰疝,頭痛,鼻淵,齒痛。
[0023] (15)白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補脾和中,化濕消暑。主治脾胃虛弱、食 欲不振、大更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
[0024] (16)委陵菜:味苦,性寒。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瘡出 血,癰腫瘡毒。
[0025] (17)三消草:味微甘;性平。歸心;脾經。清熱;涼血;寧心。主癲病;痔瘡出血; 硬結腫塊。
[0026] (18)蘆薈:味苦,性寒。瀉火;解毒;化瘀;殺蟲;活血。主目赤;便秘;白濁;尿血; 小兒驚癇;疳積;燒燙傷;婦女閉經;痔瘡;疥瘡;癰癤腫毒;跌打損傷。
[0027] (19)絲瓜絡:味苦,性涼;歸肺、肝、胃經。通經活絡;解毒消腫。主胸脅疼痛;風濕 痹痛,經脈拘攣,乳汁不通,肺勢咳嗽,癰前程瘡毒,他癰。
[0028] (20)黑骨頭:味苦,性涼。通經絡,祛風濕,活血,消炎。治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 月經不調,口腔炎,乳腺炎。
[0029] (21)龍船花:味甘辛,性涼。清肝,活血,止痛。治高血壓,月經不調,筋骨折傷,瘡 瘍。
[0030] (22)千金子:性溫,有毒;味辛;歸肝、腎、大腸經。逐水消腫,破癥殺蟲。治水腫脹 滿,痰飲,宿滯,癥瘕積聚;婦女經閉;疥癬瘡毒,蛇咬,疣贅。
[0031] (23)白側耳:味辛,苦;性寒。歸肺經。鎮咳,止血,利濕,治虛勞咳嗽,咳血,吐血, 亦痢,白帶,疔瘡。
[0032] (24)灰樹花:味甘,性平。益氣健脾;補虛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