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燒傷的外用藥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治療燒傷的外用藥劑。
【背景技術】
[0002] 燒傷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以其對患者造成的難忍的疼痛,燒傷創面的易感染及 因感染給患者身體帶來的一系列生理、病理的變化和嚴重后果,一直困饒著醫藥界。燒傷的 嚴重程度取決于受傷組織的范圍和深度,燒傷深度可分為I度、II度和III度。I度燒傷損傷 最輕。燒傷皮膚發紅、疼痛、明顯觸痛、有滲出或水腫。輕壓受傷部位時局部變白,但沒有水 皰。II度燒傷損傷較深,皮膚水皰,水皰底部呈紅色或白色,充滿了清澈、粘稠的液體,觸痛 敏感,壓迫時變白。III度燒傷損傷最深,燒傷表面可以發白、變軟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狀。 由于被燒皮膚變得蒼白,在白皮膚人中常被誤認為正常皮膚,但壓迫時不再變色,破壞的紅 細胞可使燒傷局部皮膚呈鮮紅色,偶爾有水皰,燒傷區的毛發很容易拔出,感覺減退。燒傷 愈合取決于燒傷的深度和部位。表淺燒傷(I度或淺II度燒傷),壞死的皮膚脫落,表皮重新 生長覆蓋底層,幾乎沒有瘢痕。這類燒傷未破壞皮膚深層的真皮。嚴重燒傷需要很長時間 才能愈合,有的甚至需要幾年時間。
[0003] 據歷史資料記載:我國傳統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醫學圣著《黃帝內經》對肌 膚之病癥在病因和病理及治療方面就有精辟的論述,在治療方面則主張"升陽行血、解表化 淤、潤膚生肌"才能從根本上對燒燙傷病起到治療的作用,我們數代人運用祖國傳統醫學理 論,收集千家妙方、以及民間扁方和驗方,從整體上去分析、研宄燒燙傷病因、病理規律,正 確運用"解表化淤、潤膚生肌"的原則,采用傳統名貴的中醫藥進行不斷研宄和調整配方,先 后進行了多次臨床經驗,成功地研制出了純天然中藥藥物"外用組合藥物",為廣大燒燙傷 病患者解除了痛苦,帶來了福音,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對民間中草藥驗方進行深入研宄和改進,從而提供一種治 療燒傷的外用藥劑,采用該藥劑治療燒傷的療效好,見效快,同時制備成本低。
[0005]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發明人通過大量試驗研宄并不懈探索,最終獲得了如下 技術方案:
[0006] -種治療燒傷的外用藥劑,該藥劑包括活性成分和藥用輔料,所述的活性成分由 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原料制備而得:佩蘭葉9-17份、杜衡31-45份、丁香9-17份、山合香 26_33份、窩兒七26_33份、干姜4_8份。
[0007] 優選地,如上所述治療燒傷的外用藥劑,所述的活性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 原料制備而得:佩蘭葉11-14份、杜衡35-39份、丁香11-14份、山合香28-30份、窩兒七 28-30份、干姜5-7份。
[0008] 進一步優選地,如上所述治療燒傷的外用藥劑,所述的活性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 中藥材原料制備而得:佩蘭葉12份、杜衡37份、丁香12份、山合香29份、窩兒七29份、干 姜6份。
[0009] 再進一步優選地,如上所述治療燒傷的外用藥劑,其是乳膏劑、軟膏劑。
[0010]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藥劑在制備過程中所采用的中藥材原料具有如下來源: 佩蘭葉選用菊科植物佩蘭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干燥葉。杜衡選用馬兜鈴科 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的干燥根莖。丁香選用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山合香選用為唇形科植物粉紅動蕊花Kinostemon alborubrum(Hemsl.)C.Y.Wu et S.Chow的干燥全草。窩兒七選用小檗科植物山荷葉 Diphylleia grayi Fr Schmidt.的根及根莖。干姜選用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莖。
[0011] 本發明人采用混合燃料法復制燒傷模型,考察了所制備的藥劑對模型大鼠深II度 燒傷創面的愈合作用。試驗結果表明,在燒傷創面愈合期,本發明的中藥乳膏高、低劑量組 均表現出了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另外,與已有的藥物相比,本發明的藥劑制備工藝簡單, 原料來源廣泛,價廉高效,外用時患者自覺舒適,是治療燒傷的有效藥物。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以下是本發明所涉及藥劑的具體制備例和動物試驗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 一步作描述,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該實施例。
[0013] 實施例1 :中藥提取物的制備
[0014] 稱取佩蘭葉I. 2kg、杜衡3. 7kg、丁香I. 2kg、山合香2. 9kg、窩兒七2. 9kg、干姜 0. 6kg,加水漫過藥面2cm,浸泡1-1. 2h,撈出藥材置多功能提取灌中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 加總藥材約10倍量的水,煎煮2h,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總藥材約8倍量的水,煎煮I. 5h, 取兩次煎液合并,濾過,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05的濃縮液;加適量乙醇使體積含醇 量達75%,5°C冷藏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的浸膏,置于 65°C的烘箱中烘干,粉碎,過100目篩,得中藥干膏粉。
[0015] 實施例2 :3. 0%中藥乳膏的制備
[0016] 稱取硬脂酸2. 0g、單硬脂酸甘油酯18. 0g、液體石蠟18. 0g、白凡士林12. 0g,依次 置于燒杯中,加熱至80°C使基質完全溶解后作為油相;稱取甘油20. 0g、吐溫808. 7g、山梨 酸鉀0. 3g、去離子水60mL,依次置于燒杯中,并攪拌使溶解作為水相;將水相以細流狀緩緩 倒入油相中,再加入事先用55mL去離子水溶解好的中藥干膏粉(按照實施例1的處方工藝 制備)6. 0g,在200r/min下乳化30min后,取出燒杯,用玻璃棒勻速攪拌成乳膏狀,自然冷卻 至室溫即得中藥乳膏。
[0017] 實施例3 :1. 5%中藥乳膏的制備
[0018] 稱取硬脂酸2. 0g、單硬脂酸甘油酯18. 0g、液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