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針灸理療外用藥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
【背景技術】
[0002] 理療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電、光、聲、磁、熱和力等因素作用于 機體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理療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古代的針灸、推拿、拔罐、 氣功等療法一直沿用至今,可見,理療在防治疾病中起了積極的作用,已成為臨床綜合治療 中重要組成部分。
[0003]根據中國傳統醫學,健康的身體取決于一種極其重要的能量循環,這就是身體中 的"氣"。這種能量存在于全身的脈絡中(十二經),穴位便坐落在這些脈絡之上。當一個 器官過渡活躍或是機能減退的時候,能量的循環則變得不正常。經脈當中產生了一個堵塞 的地方,必須將之打通。所以通過針刺則可以治療病患,使脈絡的循環恢復正常。針灸理療 對于治療頸椎、腰椎退化、間盤突出、慢性腰背疼痛、肩關節疼痛、四肢關節疼痛、面癱、中風 偏癱、小兒腦癱等疾病具有顯著效果,針灸理療比藥物治療療效好,副作用少,不用住院,治 療費用低。
[0004]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在進行針灸理療時,理療師常常應用一類外用藥物作為輔 助藥劑,輔助治療疾病,但是現有的藥物種類雜亂,有些患者使用后甚至出現皮膚過敏等健 康問題。
[0005]中藥學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具有作用強、見效快、藥效持久等優點,且沒有依賴 性、耐藥性以及毒副作用,若從中研制一種藥物來代替現有的藥劑將對于理療治療疾病具 有十分顯著的療效。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針灸理療效果明顯的針灸理療外用藥膏。
[0007]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8] 一種針灸理療外用藥膏,所述藥膏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材料組成:
[0009] 松香10-20克、蘆薈10-20克、兒茶10-20克、沒藥10-20克、乳香10-20克、石棗 10-20克、牛抄藤8-12克、紅花8-12克、木通8-12克、金沙草8-12克、追風傘8-12克、當歸 8-12克、三七8-12克、補骨脂8-12克、牛膝8-12克、冰片8-12克、黃蠟150-200克。
[0010] 作為一種改進:
[0011] 所述藥膏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材料組成:
[0012] 松香10克、蘆薈10克、兒茶10克、沒藥10克、乳香10克、石棗10克、牛抄藤8克、 紅花8克、木通8克、金沙草8克、追風傘8克、當歸8克、三七8克、補骨脂8克、牛膝8克、 冰片8克、黃蠟150克。
[0013] 作為一種改進:
[0014]所述藥膏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材料組成:
[0015] 松香12克、蘆薈12克、兒茶12克、沒藥12克、乳香12克、石棗12克、牛抄藤9克、 紅花9克、木通9克、金沙草9克、追風傘9克、當歸9克、三七9克、補骨脂9克、牛膝9克、 冰片9克、黃蠟160克。
[0016] 作為一種改進:
[0017] 所述藥膏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材料組成:
[0018] 松香14克、蘆薈14克、兒茶14克、沒藥14克、乳香14克、石棗14克、牛抄藤9克、 紅花8克、木通9克、金沙草8克、追風傘9克、當歸8克、三七9克、補骨脂9克、牛膝8克、 冰片9克、黃蠟170克。
[0019] 作為一種改進:
[0020] 所述藥膏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材料組成:
[0021] 松香16克、蘆薈16克、兒茶16克、沒藥16克、乳香16克、石棗16克、牛抄藤10 克、紅花10克、木通10克、金沙草10克、追風傘10克、當歸10克、三七10克、補骨脂10克、 牛膝10克、冰片10克、黃蠟180克。
[0022] 作為一種改進:
[0023] 所述藥膏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材料組成:
[0024] 松香18克、蘆薈18克、兒茶18克、沒藥18克、乳香18克、石棗18克、牛抄藤11 克、紅花11克、木通11克、金沙草11克、追風傘11克、當歸11克、三七11克、補骨脂11克、 牛膝11克、冰片11克、黃蠟190克。
[0025] 作為一種改進:
[0026] 所述藥膏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材料組成:
[0027] 松香20克、蘆薈20克、兒茶20克、沒藥20克、乳香20克、石棗20克、牛抄藤12 克、紅花12克、木通12克、金沙草12克、追風傘12克、當歸12克、三七12克、補骨脂12克、 牛膝12克、冰片12克、黃蠟200克
[0028] 一種針灸理療外用藥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29] (1)將紅花、牛抄藤、追風傘、金沙草勻后加入8倍量的水,提取2~3小時,過濾, 取藥液;在剩余的殘渣中再加入6倍量的水,提取1~2小時,過濾,取藥液;合并兩次藥液, 將藥液濃縮至65°C環境下相對密度為1. 20-1. 25的稠膏,備用;
[0030] (2)取松香、石棗、冰片、黃蠟去雜質洗凈,用石磨碾磨,碾磨同時加少量水,得濃汁 備用;
[0031] (3)取三七、木通、當歸、蘆薈去雜質洗凈,切成小塊,置于攪拌器內絞碎,取汁液備 用;
[0032] (4)取乳香、牛膝、補骨脂、沒藥、兒茶去雜質,微波烘干,置于研缽內研末,過180 目細粉,備用;
[0033] (5)將上述步驟(1)-(4)所制得的稠膏、濃汁、汁液和細粉混合,利用現代先進的 制藥科技,制成藥膏,即為所述的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
[0034] 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35] 松香,味苦甘,性溫。入脾、肺二經。具有祛風燥濕,生肌止痛之功效,適用于癰癤 瘡瘍,濕瘆,外傷出血,燒燙傷。《本草圖經》:"松脂皆先煉治,其法用大釜加水,置甑,用白茅 藉甑底,又加黃砂于茅上,厚寸許可矣。然后布松脂于上,炊以桑薪,湯減即添熱水,常令滿, 候松脂盡入釜中,乃出之投于冷水。既凝又蒸,如此三過,其白如玉,然后入藥。"
[0036] 蘆薈,味苦,性寒;歸肝、胃、大腸經。具有清肝泄熱,瀉下通便之功效。蘆薈內含蘆 薈素A、創傷激素和聚糖肽甘露(Ke-2)等具有消炎殺菌、清熱消腫、軟化皮膚、保持細胞活 力的功能,凝膠多糖與愈傷酸聯合還具有愈合創傷活性。
[0037] 兒茶,味苦、澀,性微寒。歸心、肺經。具有內服清熱、生津、化痰,外用收澀、斂瘡、 止血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宄,兒茶內含有的兒茶鞣質具有良好的收斂、消炎、止血作用。
[0038] 沒藥,味苦、辛,性平;歸心、肝、脾、腎經。具有活血祛瘀,消腫定痛之功效。現代藥 理學研宄,沒藥能刺激白血球,活化免疫系統,能直接抵抗微生物,使病體快速康復。
[0039] 乳香,味辛、苦,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之功效。
[0040] 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功效。《藥品化義》:紅 花,善通利經脈,為血中氣藥,能瀉而又能補,各有妙義。若多用三、四錢,則過于辛溫,使血 走散。同蘇木逐瘀血,合肉桂通經閉,佐歸、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氣刺痛,此其行導而活血也。 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氣,以助血海,大補血虛,此其調暢而和血也;若止用二、三分,入心 以配心血,解散心經邪火,令血調和,此其滋養而生血也;分量多寡之義,豈淺鮮哉。
[0041] 木通,味苦,性寒;歸心、小腸、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泄熱下乳之功效。《本草匯 言》:木通,利九竅,除郁熱,導小腸,治淋濁,定驚癎狂越,為心與小腸要劑。所以治驚之劑, 多用木通,驚由心氣郁故也,心郁既通,則小便自利,而驚癎狂越之病亦安矣。
[0042] 追風傘:味辛,性溫。祛風通絡,活血止痛。主治風濕痹痛,半身不遂,小兒驚風,跌 打,骨折。《貴州民間方藥集》載:"驅風鎮靜,治風濕疼痛,半身不遂。"
[0043] 當歸,味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止痛潤腸之功效。用于血虛萎 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0044] 三七,味甘、微苦,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主要用于 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打腫痛等病癥;
[0045] 補骨脂,味苦、辛;歸腎、脾經。具有補腎壯陽,固精縮尿,溫脾止瀉之功效。《本草 經疏》:補骨脂,能暖水臟;陰中生陽,壯火益土之要藥也。
[0046] 牛膝,味苦、酸,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強筋壯骨,活血化瘀,利尿通淋 之功效。《本草經疏》:牛膝,走而能補,性善下行,故入肝腎。主寒濕瘺痹,四肢拘攣、膝痛不 可屈伸者,肝脾腎虛,則寒濕之邪客之而成痹,及病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此藥性走而下 行,其能逐寒濕而除痹也必矣。蓋補肝則筋舒,下行則理膝,行血則痛止。逐血氣,猶云能通 氣滯血凝也。詳藥性,氣當作痹。傷熱火爛,血焦枯之病也,血行而活,痛自止矣。
[0047]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歸心、脾、肺經。具有開竅豁痰,消腫止痛,解暑醒神之功 效。《醫林纂要》:"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熱,治驚癇、痰迷、喉痹,舌脹、牙痛、耳聾、鼻息、目 赤浮翳、痘毒內陷、殺蟲、痔瘡、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然散而易竭,是終歸陰寒 也。"
[0048] 黃賭,味甘、淡,性平,歸脾、胃、大腸經。具有解毒;生肌;止痢;止血;定痛之功效。 主治癰疽發背,潰瘍為斂;急心痛;下痢膿血;久瀉不止;胎動下血;遺精;帶下。
[0049] 石棗,味甘、辛,性涼。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涼血活血。主治高熱驚風,風濕痹痛, 四肢麻木,關節腫痛,癰腫,咽痛,跌打損傷。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載:"滋陰降 火,清熱利濕。治高熱驚風,白喉,口腔炎,牙痛,乳癰,背癰,風濕痹痛。"
[0050] 牛抄藤,味甘、微苦,性寒;歸腎、肝、大腸經。舒筋活絡,清熱利濕,止血。主治風濕 麻木,跌打損傷,尿路感染,泌尿系結石,水腫,痢疾,瘡癰腫毒,小兒口瘡,火眼,癬疾,外傷 出血。《云南中草藥選》載:"舒筋活絡,清熱,利尿,消腫。治風濕麻木,尿路感染,泌尿系結 石,腎炎水腫,跌打損傷。"
[0051] 金沙草,味甘、微苦,性寒。清熱,利濕,舒筋活絡,止血。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 腎炎水腫,肝炎,痢疾,目赤腫痛,風濕痹痛,筋骨麻木,跌打骨折,外傷出血。
[0052]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