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孔導航穿刺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椎間孔穿刺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椎間孔導航穿刺組件和利用該組件的椎間孔定位穿刺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經皮椎間孔內窺鏡技術實施中,穿刺定位被廣大術者認為是核心步驟,由于穿刺安全空間狹小、解剖結構遮擋等原因如何精確的定位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是手術的關鍵,也是經皮椎間孔內窺鏡技術學習曲線陡直的關鍵原因。現有經皮椎間孔內窺鏡技術實施過程中基本是徒手穿刺。該方法的缺點是要求醫師具備豐富的臨床手術經驗、MRI閱片后三維立體的構思能力、術中手下感知及分析定位技能。所以初學者需多次透視,增加患者和術者輻射量。也因輻射量增加的緣故,因此許多術者害怕該項技術,導致購買了設備也難于開展,把儀器設備擱置,造成浪費。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定位精確的椎間孔導航穿刺組件。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椎間孔導航穿刺組件的結構特點是包括:
[0005]固定架,其包括豎向設置的立柱以及由上至下間隔排布且與立柱垂直設置的第一橫梁、第二橫梁和第三橫梁;第一橫梁和第三橫梁的端部分別通過第一滑套和第三滑套轉動且可上下滑動的連接在立柱上,第一滑套和第三滑套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定位旋鈕和第三定位旋鈕;第二橫梁滑動穿裝在一套筒中且該套筒的中軸線與立柱垂直設置,套筒的中部通過第二滑套轉動且可上下滑動的連接在立柱上,第二滑套上安裝第二定位旋鈕;第一橫梁上安裝有與立柱垂直設置的第四橫梁,第四橫梁滑動且轉動連接在第一橫梁上,第四橫梁和第三橫梁上均設有刻度;
[0006]導向器I,其包括豎梁和可扣設在第四橫梁上并與第四橫梁滑動配合的水平扣槽,豎梁的底端與水平扣槽垂直固接,豎梁上轉動安裝有導向管I且導向管I可通過第六定位旋鈕鎖定轉動角度,導向管I中穿裝帶刻度的穿刺針。
[0007]所述第一橫梁上滑動安裝有第四滑套且兩者之間通過第四定位旋鈕鎖定位置,第四滑套上垂直固接有銷軸,第四橫梁上開設有與銷軸穿裝配合的銷孔且該銷孔為沿第四橫梁長度方向延伸的長條形孔,銷軸上安裝有用于鎖定第四橫梁與第四滑套相對位置的第五定位旋鈕。
[0008]所述豎梁上與導向管I并排安裝至少一個輔助導向管。
[0009]所述第四橫梁為截面呈方形的方桿,所述水平扣槽為截面呈倒L形的L型板。
[0010]所述豎梁上安裝有量角器,量角器的90度線豎直設置且量角器的圓心點與導向管I的轉動安裝點重合。
[0011]所述穿刺組件還包括:導向器II,其包括可滑動套裝在第四橫梁上的套管和與套管平行設置的導向管II,導向管II與套管之間通過連桿定位機構連接且兩者之間通過第七定位旋鈕鎖定位置。
[0012]所述連桿定位機構包括平行且間隔設置的兩根連桿,每根連桿的兩個端部均分別鉸接在套管和導向管II上,所述第七定位旋鈕安裝在其中一根連桿的其中一個鉸接點上。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組件制作成本低廉,操作方法簡單,且能有效的引導靶向穿刺定位,降低了經皮椎間孔內窺鏡技術實施中穿刺定位的學習難度、減低穿刺失敗率、減少接觸輻射,減少放射對患者及術者的風險,同時也促進了經皮椎間孔內窺鏡技術的開展。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中固定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使用新型中第四橫梁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發明中導向器I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性中導向器II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導向器I的豎梁與立柱的中軸線平行設置以確定穿刺角度α的示意圖;
[0020]圖6為導向器I與第四橫梁配合使用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7為導向器II與第四橫梁配合使用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8為裝置模擬定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參照附圖,本發明的椎間孔導航穿刺組件包括一個固定架和兩個導向器,其中,導向器I用于具有一定傾斜角度的穿刺,導向器II用于水平穿刺。
[0024]參照附圖,固定架包括豎向設置的立柱I以及由上至下間隔排布且與立柱I垂直設置的第一橫梁2、第二橫梁3和第三橫梁4 ;第一橫梁2和第三橫梁4的端部分別通過第一滑套24和第三滑套25轉動且可上下滑動的連接在立柱I上,第一滑套24和第三滑套25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定位旋鈕5和第三定位旋鈕6 ;第二橫梁3滑動穿裝在一套筒7中且該套筒7的中軸線與立柱I垂直設置,套筒7的中部通過第二滑套26轉動且可上下滑動的連接在立柱I上,第二滑套26上安裝第二定位旋鈕8 ;第一橫梁2上安裝有與立柱I垂直設置的第四橫梁9,第四橫梁9滑動且轉動連接在第一橫梁2上,該滑動且轉動連接的具體結構為:如圖1所示,第一橫梁2上滑動安裝有第四滑套15且兩者之間通過第四定位旋鈕16鎖定位置,第四滑套15上垂直固接有銷軸27,第四橫梁9上開設有與銷軸27穿裝配合的銷孔28且該銷孔28為沿第四橫梁9長度方向延伸的長條形孔,銷軸27上安裝有用于鎖定第四橫梁9與第四滑套15相對位置的第五定位旋鈕17。第四橫梁9轉動連接在滑套15上且兩者之間通過第五定位旋鈕17鎖定轉動角度,同時,由于銷孔28為長條形孔,因此,第四橫梁9可沿銷軸27滑動,該滑動也是通過第五定位旋鈕17鎖定,通過該滑動可以調整第四橫梁9在第四滑套15兩側的長度。第四橫梁9和第三橫梁4上均設有刻度,第四橫梁9上的刻度零點為其外伸端的端部,即圖1中點F的位置處,第三橫梁5上的刻度零點與立柱I的中軸線重合,即圖1中點k的位置處。
[0025]參照圖3,導向器I包括豎梁10和可扣設在第四橫梁9上并與第四橫梁9滑動配合的水平扣槽11,第四橫梁9為截面呈方形的方桿,水平扣槽11為截面呈倒L形的L型板,L型板可扣在方桿上并能沿方桿滑動。豎梁10的底端與水平扣槽11垂直固接,豎梁10上轉動安裝有導向管112且導向管112可通過第六定位旋鈕13鎖定轉動角度,導向管112中穿裝帶刻度的穿刺針14。豎梁10上與導向管112并排安裝至少一個輔助導向管18。豎梁10上安裝有量角器19,量角器19的90度線與豎梁10的縱軸中心線重合且量角器19的圓心點與導向管112的轉動安裝點重合。在導向器I的具體制作中,為了保證進針位置的精確性,需要保證穿刺針14在穿刺時是緊貼著第四橫梁9的,該設置能保證在穿刺中穿刺針不發生歪斜。第六定位旋鈕13可設置在導向管I的中軸線上,從而使得導向管112的轉動安裝點位于其中軸線上。
[0026]參照圖4,導向器II包括可滑動套裝在第四橫梁9上的套管20和與套管20平行設置的導向管1121,導向管1121與套管20之間通過連桿定位機構連接且兩者之間通過第七定位旋鈕23鎖定位置。連桿定位機構包括平行且間隔設置的兩根連桿22,每根連桿22的兩個端部均分別鉸接在套管20和導向管1121上,第七定位旋鈕23安裝在其中一根連桿22的其中一個鉸接點上。套管20、導向管1121和兩個連桿22形成平行四邊形的結構,通過鉸接,套管20與導向管1121的距離可以調節,但兩者始終保持在一縱向平面內的水平,利用在其中一個鉸接點上安裝第七定位旋鈕23可將兩者的位置鎖定。在導向器II中,套管20的中軸線與導向管1121的縱中心軸線在同一縱向平面上且相互平行,為的是穿刺針14經過套管21后前進方向與橫梁4的縱軸中心線平行且在同一縱向平面上。
[0027]本發明適用于三種情形的椎間孔定位穿刺,下面分別參照附圖一一介紹。
[0028]第一種情形為不事先確定穿刺角度且穿刺角度不是O度(即不是水平穿刺),患者平臥位于手術臺上,用手術床的固定器將立柱I固定于手術床的一側(根據患者資料及查體定為手術實施的一側),位置在預選穿刺點區域以上,立柱I與手術床垂直,第一橫梁2、第二橫梁3、第三橫梁4調整于患者側面且橫梁的遠端指向手術床尾端。
[0029]在C型臂透視下確定骶椎、棘突并畫出棘突連線的縱線,再在體表畫出平行于目標椎間隙的橫線,穿刺點一般位于距中線(棘突連線)患側旁開8-lOcm處(根據胖瘦適度調整),手術實施就是穿過此點通向病變椎間隙的椎間孔,選定進針點后作標記,穿刺點的選擇亦應考慮到個體情況,比如L4/5、L5/S1節段時為了避開髂骨翼,穿刺點一般會向頭端調整,此時穿刺方向和目標間隙產生一定的夾角。
[0030]在C型臂透視下移動第三橫梁4,調整到其與目標椎間孔節段椎體后緣連線r的高度,第一橫梁2聯動第四橫梁9綜合調整至第四橫梁9貼患者后背皮膚,調整第四橫梁9使其經過預定穿刺點的正上方,其頂端即點F端在正位上位于目標椎間隙與此側上下椎弓根外側緣連線交點處。由于人體表面不是在同一平面,所以穿刺點大多數情況下是低于第四橫梁9的,調整第二橫梁3使其頂端達穿刺點位置。現假設穿刺點為A,第四橫梁9遠端為F,從F點向下做垂線則垂線前進方向正好經過正位上F點的影像位置,假如其與目標椎間孔節段椎體后緣連線r平面的交點是C,經A點沿第四橫梁9的方向做一直線e,直線e與第四橫梁9平行且其與F的垂線交點為B,再經過AC兩點做一直線g,其與直線e的夾角用β表示,其與第四橫梁9的夾角用Θ表示,那么Z β =Z Θ,由ABC三點所圍成的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它的斜邊長度就是此次椎間孔穿刺的穿刺距離,穿刺路徑與第四橫梁9在同一縱向平面上,穿刺方向線與直線e的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