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高血壓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其患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高血壓病是人類心 腦血管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在我國,目前大約有1億人患有高血壓病。由于高血 壓是引起腦卒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對人類健康威脅甚大, 因此,其防治一直是臨床工作的重點。
[0003] 高血壓患者一般采用西醫藥物治療,服用一下藥物①利尿藥。②0受體阻滯劑。 ③鈣通道阻滯劑。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⑤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臨床實際 使用時,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狀況、靶器官損害、并發癥、合并癥、降壓療效、不良反應等,都 會影響降壓藥的選擇。但是西醫治療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1、副作用大:有些藥物會影響血 糖血脂的代謝,有些藥物長期服用會影響患者的性功能。2、降壓過程中血壓不穩定:特別是 早期或老年高血壓,對西藥降壓藥非常敏感,一用藥血壓可能會降得很低,甚至發生體位性 低血壓,減少用藥量或次數,血壓又可能很快升高。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全部選用天然中草 藥,能夠有效治療高血壓。
[0005]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6] -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玉米須15-25、荷 葉15-25、天麻15-25、決明子15-25、花生殼15-25、豨薟草15-25、黃瓜秧15-25、夏枯草 15-25、臺烏藥15-25、黑桑葚15-25、大蒜15-25、竹茹10-20、熟地10-20、山藥10-20、梨 皮10-20、梔子10-20、蓮子芯10-20、黃芩5-20、白蒺藜5-20、菊花5-20、鉤藤5-20、羚羊角 5-20、龍膽草5-20、玳瑁5-20、半夏5-15、陳皮5-15、茯苓5-15、蒼術5-15、厚樸5-15、桑白 皮5-15、防風5-15、黃芪5-15、人參5-15、當歸5-15、白芍5-10、阿膠5-10、何首烏5-10、雞 血藤5-10、葛根5-10、川芎5-10、延胡索5-10、蔓荊子5-10、甘草5-10。
[0007] 進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
[0008] 玉米須15、荷葉15、天麻15、決明子15、花生殼15、豨薟草15、黃瓜秧15、夏枯草 15、臺烏藥15、黑桑葚15、大蒜15、竹茹10、熟地10、山藥10、梨皮10、梔子10、蓮子芯10、黃 芩5、白蒺藜5、菊花5、鉤藤5、羚羊角5、龍膽草5、玳瑁5、半夏5、陳皮5、茯苓5、蒼術5、厚 樸5、桑白皮5、防風5、黃芪5、人參5、當歸5、白芍5、阿膠5、何首烏5、雞血藤5、葛根5、川 芎5、延胡索5、蔓荊子5、甘草5。
[0009] 進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
[0010] 玉米須25、荷葉25、天麻25、決明子25、花生殼25、豨薟草25、黃瓜秧25、夏枯草 25、臺烏藥25、黑桑葚25、大蒜25、竹茹20、熟地20、山藥20、梨皮20、梔子20、蓮子芯20、 黃芩20、白蒺藜20、菊花20、鉤藤20、羚羊角20、龍膽草20、玳瑁20、半夏15、陳皮15、茯苓 15、蒼術15、厚樸15、桑白皮15、防風15、黃芪15、人參15、當歸15、白芍10、阿膠10、何首烏 10、雞血藤10、葛根10、川芎10、延胡索10、蔓荊子10、甘草10。
[0011] 進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
[0012] 玉米須20、荷葉20、天麻20、決明子20、花生殼20、豨薟草20、黃瓜秧20、夏枯草 20、臺烏藥20、黑桑葚20、大蒜20、竹苑15、熟地15、山藥15、梨皮15、梔子15、蓮子芯15、 黃芩10、白蒺藜10、菊花10、鉤藤10、羚羊角10、龍膽草10、玳瑁10、半夏10、陳皮10、茯苓 10、蒼術10、厚樸10、桑白皮10、防風10、黃芪10、人參10、當歸10、白芍8、阿膠8、何首烏 8、雞血藤8、葛根8、川芎8、延胡索8、蔓荊子8、甘草8。
[0013]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0014] ①根據上述述的重量份稱取原料;
[0015] ②將步驟①中稱取的原料加三倍水浸泡2小時,水煮30分鐘,倒出藥液;再加水煮 30分鐘,倒出藥液;兩遍藥液混一起,涼透,即得本發明所述的治療高血壓的藥物。
[0016] 服用方法:分別于早飯前半小時,晚飯后兩小時服用。連服15天為一療程。
[0017] 藥理作用:
[0018] 玉米須:甘、淡,平。歸膀胱、肝、膽經。功能主治: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用于急、慢 性腎炎,水腫,急、慢性肝炎,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鼻竇炎,尿路結石,膽道結石,小便不利、 濕熱黃膽等癥。并可預防習慣性流產。
[0019] 荷葉:性味苦,平。歸肝、脾、胃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暑,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用 于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荷葉炭收澀化瘀止血。用于多種出 血癥及產后血暈。
[0020] 天麻:味辛,溫。入肝經。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 不遂。
[0021] 決明子:苦甘,涼。入肝、腎經。有清肝、明目、祛風、通便的功效。治目赤澀痛,羞 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
[0022] 花生殼:性味淡、澀,平。功能主治:斂肺止咳。用于久咳氣喘,咳痰帶血。
[0023] 豨薟草:性味辛、苦,寒。歸肝、腎經。功能主治:祛風濕,利關節,解毒。用于風濕 痹痛,筋骨無力,腰膝酸軟,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風瘆濕瘡。
[0024] 黃瓜秩:性味苦;性涼,歸心;肺。功能主治:清熱;化疲;利濕;解毒。主疲熱咳嗽; 癲癇;濕熱瀉痢;濕痰流注;瘡癰腫毒;高血壓病。
[0025] 夏枯草:性味辛、苦,寒。歸肝、膽經。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用于目赤 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疬,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乳腺增生,高血 壓。
[0026] 臺烏藥:性味辛,溫。歸肺、脾、腎、膀胱經。功能主治:順氣止痛,溫腎散寒。用于 胸腹脹痛,氣逆喘急,膀胱虛冷,遺尿尿頻,疝氣,痛經。
[0027] 黑桑葚: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為滋補強壯、養心益智佳果。具有補 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
[0028] 大蒜:性味辛,溫。功能主治:健胃,止痢,止咳,殺菌,驅蟲。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行 性腦脊髓膜炎。治肺結核,百日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蟯 蟲病,鉤蟲病;外用治陰道滴蟲,急性闌尾炎。
[0029] 竹茹:性味甘,微寒。歸肺、胃經。功能主治: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用于痰熱咳嗽, 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眼,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0030] 熟地:甘,微溫。歸經:歸肝、腎經。功能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腎陰 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 暈,耳鳴,須發早白。
[0031] 山藥:甘,平。歸脾、肺、腎經。功能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 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0032] 梨皮:性味甘;濕;涼;無毒,歸經:肺;心;腎;大腸經,功能主治:清心、潤肺;降火 生津,解瘡毒。主暑熱煩渴;肺燥咳嗽;吐血;痢疾;;疥癬;發背;疔瘡
[0033] 梔子:苦,寒。入心、肝、肺、胃經。清熱,瀉火,涼血。治熱病虛煩不眠,黃疸,淋病, 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熱毒瘡瘍,扭傷腫痛。
[0034] 蓮子芯:性寒、味苦、無毒,具有清心去熱、澀精、止血、止咳等功效,可治療心衰、 休克、陽萎、心煩、口渴、吐血、遺精、目赤、腫痛等病癥。具有降糖作用。
[0035] 黃芩:苦,寒。入心、肺、膽、大腸經。瀉實火,去濕熱,止血,安胎。治壯熱煩渴,肺 熱咳嗽,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
[0036] 白蒺藜:氣溫.味苦.無毒.主惡血.破癥結積聚.喉痹.乳難.久服長肌肉.明 目輕身。
[0037] 菊花: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功能主治: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于風熱感冒, 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0038] 鉤藤:甘,涼。入肝、心經。清熱平肝,熄風定驚。治小兒驚癇瘈瘋,大人血壓偏高, 頭暈、目眩,婦人子癇。
[0039] 羚羊角:性味咸,寒。歸肝、心經。功能主治: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 高熱驚癇,神昏痙厥,子癇抽搐,癲癇發狂,頭痛眩暈,目赤翳障,溫毒發斑,癰腫瘡毒。
[0040] 龍膽草:苦,寒。歸經:歸肝、膽經。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用于濕熱黃 疸,陰腫陰癢,帶下,強中,濕瘆瘙癢,目赤,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0041] 玳瑁:性味甘;咸;性寒,歸經心;肝經,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