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乳腺增生以乳房部腫塊和疼痛為兩大主癥,屬乳腺結構不良病變,主要包括單純 性乳腺增生癥和乳腺囊性增生癥兩種。乳腺增生病約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0%以上,其發病 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由于本病病程長,易復發,嚴重者極大的困擾著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且具有一定的惡變傾向。現代醫學研宄表明,黃體期E 2水平升高或P分泌不足導致E 2相對 過高,使乳腺組織處于異常的激素環境不斷刺激中。而不能完成周期性的增殖與復舊,從而 發生乳腺增生病。對于此類本病,西醫多采用激素治療,但臨床應有巨大的副作用,而且易 于復發。
[0003] 本病屬于中醫學"乳癖"范疇。中醫學認為,乳房與胞宮通過沖任二脈的聯系而上 下連通。乳房在月經周期中的變化表現為經前充盈和經后疏泄,這一變化為沖任所主。若 肝腎不足、沖任失調、氣滯血瘀,痰凝結于乳中則發為乳癖。本病的病機主要為肝氣郁滯、痰 瘀互結以及沖任失調所致。肝郁為病機之本,女子屬陰,以血為本,機體因經、孕、產、乳的生 理特點。而處于"有余于氣,不足于血"的生理狀態:肝體陰而用陽,體陰者主藏血,用陽者 主疏泄,肝失疏泄。氣機不暢,則肝氣郁結而致乳脹、乳痛。然而,中醫藥學治療乳腺增生疾 病,與西藥治療相比,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潛力。中醫采用辨證治療本病,并以疏肝理氣、軟堅 散結、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等中藥進行治療,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0004] 本發明是在中醫理論及臨床實踐的基礎上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 制劑,相對于西藥,其具有療效好,復發低,毒副小作用的優勢,通過對人體內分泌環境進行 調節,使乳腺增生組織消散軟化達到治療目的。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更為有效的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本 申請的發明人經過反復研宄,并通過臨床試驗的驗證,終于找到了療效確切的中藥制劑,從 而完成本發明。
[0006] 本發明的中藥制劑選擇紅刺藤、栗樹根、金橘葉、法羅海進行配伍,使得全方具有 疏肝理氣的功效。其中選用紅刺藤:行氣,活血,調經;栗樹根:行氣止痛,活血調經;金橘 葉,舒肝解郁,理氣散結;法羅海:理氣止痛;止咳平喘。方中配伍紅線麻、合掌消、榼藤、 開口箭、蒲葵子、大獨葉草、巴茅果、黑骨頭藥材,其中選用紅線麻: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消 月中,解毒;合掌消:清熱解毒,祛風濕,活血消腫;榼藤:祛風除濕,活血通絡;開口箭:清熱 解毒,散淤止痛;蒲葵子: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大獨葉草:散瘀,活血,止痛;巴茅果:順氣, 發表,除瘀;黑骨頭:通經絡,祛風濕,活血,消炎。諸藥相配,使得全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 效。方中再配伍漆姑草、燈臺七、胡桃花、苦壺盧、栗菝、干苔、芭蕉花藥材,其中漆姑草:散結 消腫,解毒止癢;燈臺七,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胡桃花:軟堅散結;苦壺盧:利水,消腫,清熱 散結;栗菝:散結下氣,養顏;干苔:軟堅,消結,化痰;芭蕉花:化痰消痞,散瘀,止痛。使得 全方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最后方中配伍胃寒草、孔公孽,其中胃寒草:祛風散寒,理氣止 痛;孔公孽:通陽散寒,化瘀散結,解毒。方中諸藥物進行配伍,使得處方的產生協同增效作 用。全方共奏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散寒止痛之功效,并對乳腺增生患者可達標本 兼治之效。
[0007] 本發明的中藥制劑的用量也是經過大量摸索總結得出來的,各組分用量在下述重 量份范圍都具有較好的療效:
[0008] 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刺藤28~32份、栗樹根18~22份、金橘葉 23~27份、法羅海18~22份、紅線麻18~22份、合掌消18~22份、榼藤23~27份、 開口箭13~17份、蒲葵子13~17份、漆姑草10~14份、燈臺七10~14份、大獨葉草 19~23份、巴茅果8~12份、黑骨頭6~10份、胡桃花6~10份、苦壺盧4~8份、栗親 8~12份、干苔8~12份、芭蕉花6~10份、胃寒草8~12份、孔公孽2~4份。
[0009]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刺藤30份、栗樹根20份、 金橘葉25份、法羅海20份、紅線麻20份、合掌消20份、榼藤25份、開口箭15份、蒲葵子15 份、漆姑草12份、燈臺七12份、大獨葉草21份、巴茅果10份、黑骨頭8份、胡桃花8份、苦 壺盧6份、栗菝10份、干苔10份、芭蕉花8份、胃寒草10份、孔公孽3份。
[0010] 優選地,本發明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它是由以下述工藝步驟制備而成:
[0011] ⑴將紅刺藤、栗樹根、巴茅果、孔公孽藥材混合,粉碎,過120目篩,得細粉后備用;
[0012] ⑵將金橘葉、法羅海、紅線麻、合掌消、榼藤、開口箭、蒲葵子、漆姑草、燈臺七、大獨 葉草、黑骨頭、胡桃花、苦壺盧、栗菝、干苔、芭蕉花、胃寒草藥材合并,第一次加與藥材重量 比為9倍量的水,煎煮時間I. 5h,濾過,第二次加與藥材重量比為8倍量的水,煎煮時間lh, 濾過,合并兩次濾液,濾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1. 10清膏,加入質量分數為0. 5%的殼聚 糖,在60°C加熱攪勻35min,冷藏靜置24h,濾過,濾液經減壓干燥成干膏粉,過篩,備用;
[0013] ⑶將上述⑴中備用的細粉、及⑵中備用的干膏粉,充分混勻后,即得,本發明中藥 制劑的活性成分。
[0014] 本發明的中藥制劑的活性成分可以加入制備不同劑型所需的各種常規的輔料,如 崩解劑、潤滑劑、填充劑、粘合劑等以常規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的口服劑 型,如顆粒劑、片劑、硬膠囊劑等。
[0015] 本發明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經辯證配伍,精選出各原料藥組分 及其配比。其各藥材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同作用。以適應復雜病情的治療要求, 并提高了全方的療效。使得全方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軟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