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外用中成藥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治療燙傷的藥物。
背景技術:
燙傷(scald)是由無火焰的高溫液體(沸水、熱油、鋼水)、高溫固體(燒熱的金屬等)或高溫蒸氣等所致的組織損傷。常見的是低熱燙傷,又稱低溫燙傷,是因為皮膚長時間接觸高于體溫的低熱物體而造成的燙傷。如接觸70℃的溫度持續1分鐘,皮膚可能就會被燙傷;而當皮膚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5分鐘以上時,也有可能造成低溫燙傷。
目前,治療燒燙傷的藥物種類繁多,西藥首推磺胺嘧啶銀,中成藥中較有影響的為濕潤燒傷膏。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710055417.8)公開的“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是由下述重量份數比的中藥材組成,土大黃80~120,石灰380~420,苦參8~15,牡丹皮8~15。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是:取上述的土大黃與石灰相混合,砸爛成泥,放在干燥處陰干一年,再把上述的苦參、牡丹皮同其混合,粉碎,過篩成80~100目的散劑,混勻,稱量,包裝成小袋備用。
又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910044026.5)公開的“一種可治療燙傷的藥液”,它選用土大黃或土黃蓮或扛板歸、虎杖和山棗樹皮加水煎成的藥水再加入“酒冰”合液成為治療開水燙傷或火燙傷的藥液,用這種藥液治療燙傷時可取得止痛快、無體液流浸、肉芽生長快、治療時間短愈后無疤痕等效果,節約治療費用,有極大使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另一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110114980.4)公開的“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外洗藥水和外敷組合藥膏”,外洗藥水是由兩面針、蟑螂2味中藥組成的水煎外用洗液;外敷中藥膏是由兩面針、鮮雞蛋清、蟑螂、茶油4味組成的藥物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散瘀、瀉火、解毒、生肌止血、定痛、蝕惡肉、祛風、促進傷口愈合等功效,對燒燙傷有較好治療作用的藥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發明一種治療燙傷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其制備方法如下:
⑴、煎藥液:將土黃連、大黃、木芙蓉、烏韭和三顆針置于煎藥容器中,添加占上述藥物重量4-6倍的清水,然后,先用武火煎50-70分鐘,再用文火煎50-70分鐘,濾去藥渣,得藥液,備用;
⑵、磨粉:將雞骨頭和蟑螂分別干燥,再磨成80-120目的粉末,備用;
⑶、浸泡:將石灰用清水浸泡30-45分鐘,再過濾,得濕石灰,備用;
⑷、混合:將備用的藥液、粉末、濕石灰以及麻油和羊油混合均勻,即成治療燙傷的藥物。
其優化的技術方案一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其優化的技術方案二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其優化的技術方案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本發明的治療燙傷的藥物是由土黃連、大黃、蟑螂、石灰、雞骨頭、麻油、羊油、烏韭、木芙蓉和三顆針制備而成。
土黃連[rabdosiaserra(maxim.)hara]又名溪黃草、熊膽草、血風草、黃汁草、溪溝草、香茶菜,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祛濕、涼血散瘀的功效。
大黃[rheumpalmatuml或rheumpalmatuml.var.tanguticummaxim.exrngel.(r.tanguticummaxim.exbalf.)或rheumofficinalebaill.radixetrhizomarhei]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蟑螂(periplanetaamericana或periplanetaaustralasiae或neostylopyagrhombifolia或blattellagermanica或blattellabisignata或blattellaasahinai),蟑螂烘焙后具有生肌止血,促進傷口愈合等功效。
石灰(cao)燥濕、殺蟲、止血、定痛、蝕惡肉,用于創傷出血、湯火燙傷等癥。
雞骨頭(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具有去腐生肌,促進傷口愈合等功效。
麻油(sesamumindicuml.)潤燥通便、解毒、生肌,外敷用于燙傷、燒傷、瘡等。
羊油有補虛、潤燥、祛風、化毒的作用,外用熬煉入膏藥涂敷。
烏韭[stenolomachusanum(linn.)ching]又名烏蕨,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血的功效。
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linn.)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之效。
三顆針(berberispliretiischneid.)清熱解毒,消炎抗菌,利濕,散瘀,止痛,涼血。
上述諸藥合用,使得本發明的治療燙傷的藥物,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散瘀、瀉火、解毒、生肌止血、定痛、蝕惡肉、祛風、促進傷口愈合等功效,對燒燙傷有較好治療作用;同時,對于一些刀傷和擦碰傷,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本發明的治療燙傷的藥物,曾針對不同病情和年齡的燒燙傷患者1000例,進行過治療試驗。
1、一般資料
在1000例燒燙傷患者中,男600例,女400例;年齡最小2歲,最大65歲,平均年齡40歲;燒燙傷面積:最小2.5%tbsa,最大42.5%tbsa;15%tbsa以下600例,15%tbsa~30%tbsa200例,31%tbsa~40%tbsa150例,41%tbsa以上50例;燒燙傷深度分布:淺二度為主者800例,深二度為主者150例,三度為主者50例;燒燙傷原因:火焰燒傷200例,熱液燙傷700例;熱固體燙傷100例。
2、試驗方法
⑴、治療用藥:采用前述優化的技術方案三(按重量份配方為:土黃連30份、大黃20份、蟑螂20份、石灰30份、雞骨頭20份、麻油20份、羊油20份、烏韭30、木芙蓉25、三顆針20),并按前述方法制備成治療燙傷的藥物。
⑵、治療方法:先用3%雙氧水清洗患部,并用針頭刺破水泡,剪去已游離腐皮,用0.2%新潔而滅消毒,然后,將本發明的治療燙傷的藥物直接涂于患處,一日三次,大多數病例在7-15天內痊愈。
治療期間,患處禁搔抓,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3、療效判定標準
①、治愈:全身癥狀消失,創面愈合。
②、好轉:全身癥狀消失,創面完全愈合。
③、無效:全身癥狀見改善,創面感染不能控制。
治愈和好轉,按有效統計。
4、試驗效果
下表為試驗(治療)效果統計表:
上表數據顯示,治愈942例,占94.2%;好轉51例,占5.1%;無效7例,占0.7%;總有效率99.3%。因此,本發明的治療燙傷的藥物,對三度以下的燒燙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面的說明是以例舉的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茶花燙傷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其制備方法如下:
⑴、煎藥液:將土黃連、大黃、木芙蓉、烏韭和三顆針置于煎藥容器中,添加占上述藥物重量5倍的清水,然后,先用武火煎60分鐘,再用文火煎60分鐘,濾去藥渣,得藥液,備用;
⑵、磨粉:將雞骨頭和蟑螂分別干燥,再磨成100目的粉末,備用;
⑶、浸泡:將石灰用清水浸泡40分鐘,再過濾,得濕石灰,備用;
⑷、混合:將備用的藥液、粉末、濕石灰以及麻油和羊油混合均勻,即成治療燙傷的藥物。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的治療燙傷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其它與實施例一相同。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的治療燙傷的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其它與實施例一相同。
本發明的治療燙傷的藥物,適用于治療各種程度的燒燙傷,對刀傷和擦碰傷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