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擔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頸椎牽引式擔架。
背景技術:
常見的擔架有以下幾種:
1、鏟式擔架,鏟式擔架是由左右兩片鋁合金板組成。搬運傷員時,先將傷員放置在平臥位,固定頸部,然后分別將擔架的左右兩片從傷員側面插入背部,扣合后再搬運。
2、負壓充氣墊式固定擔架,使用負壓充氣墊式固定擔架是搬運多發骨折及脊柱損傷傷員的最好工具。充氣墊可以適當地固定傷員的全身。使用時先將墊充氣后鋪平,將傷員放在墊內,抽出袋內空氣,氣墊即可變硬,同時傷員就被牢靠固定在其中,并可在搬運途中始終保持穩定。
3、籃式擔架,也叫“船型擔架”(stokebasket),市面上常見的為兩種類型:鋁合金型;合成樹脂型;他造型與其名稱相似,像一艘“小船”。搬運被困人員時,被困人員被置于擔架內,擔架在四周“突起”邊緣配合正面的扁帶將被困人員“封閉”在擔架內部。這樣不會因擔架的位移(如翻轉、搖晃)而使被困人員脫離擔架。在安全性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隱患。如被困人員過胖,且捆綁在其正面的扁帶過緊加之操作時間過長,則容易引發被困人員胸悶、窒息。北美消防界將由于處置不當造成被困人員死于籃式擔架內的情形稱為“鐵棺材”(早期籃式擔架多為鋁合金)。
4、卷式擔架,也叫“多功能擔架”(sked),它與籃式擔架在使用上相似,但重量更輕(8至12公斤)且可以卷縮在滾筒或背包中攜帶。它的原料是特種合成樹脂,有抗腐蝕性,一般是橘黃色。大陸市場上的卷式擔架多為江蘇、浙江等第仿日、韓的同類產品。在北美消防界,將由于救援人員操作不當而導致被困人員喪生于卷式擔架內部的行為稱為“裹尸布”(早期卷式擔架多為高強度帆布制成)。
然而,對應行走在山區或陡坡地帶的擔架車來說,由于擔架車本身的爬坡高度存在一定的閾值,如果前方上坡高度超出了擔架車的爬坡高度閾值,則擔架車無法上坡。現有技術中對擔架車前方的上坡識別和高度檢測仍缺乏相應的機制。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頸椎牽引式擔架,采用包括豎直方向等間距設置的多個紅外線傳感器的上坡判斷設備對前方坡度進行識別,采用針對性的圖像處理機制完成對前方上坡的高度檢測,并及時發送爬坡失敗信號。
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兩個重要發明點:
(1)高效的頸椎牽引式擔架的結構設計;
(2)準確的前方上坡檢測機制;
(3)準確的前方上坡高度檢測和判斷機制。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頸椎牽引式擔架,所述擔架包括:
左側邊桿,預制有小孔以供彈簧鉤繩鉤掛;
右側邊桿,預制有小孔以供彈簧鉤繩鉤掛;
彈簧鉤繩,由多個彈簧鉤體組成,每一個彈簧鉤體包括中間彈簧件以及中間彈簧件兩側的鉤件。
更具體地,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還包括:可拆卸式連接塊,用于將牽引支架連接并固定到擔架上。
更具體地,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還包括:牽引支架,設置在擔架前端,默認狀態下與擔架前桿平行放置,在牽引病人頭部或腿部的情況下被立起來并支撐固定在擔架前桿上方。
更具體地,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還包括:
組合滑輪,設置在牽引支架內部,一端維系著病人頭部或腿部,另一端固定在彈簧鉤繩上;
上坡判斷設備,包括上坡分析儀、溫度傳感器和多個紅外線傳感器,所述多個紅外線傳感器豎直方向等間距設置,每一個紅外線傳感器包括紅外線接收單元和紅外線發送單元,所述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并輸出實時環境溫度,在每一個紅外線傳感器中:紅外線發送單元用于向前方發送紅外線信號,紅外線接收單元用于接收反射回來的紅外線信號并將紅外線發送單元發送紅外線信號的時間以及自己接收反射回來的紅外線信號的時間之間的時間差輸出給所述上坡分析儀;所述上坡分析儀分別與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多個紅外線傳感器連接,基于每一個紅外線傳感器的紅外線接收單元發送的時間差以及所述溫度傳感器發送的實時環境溫度確定每一個紅外線傳感器正前方的目標距離,當所述多個紅外線傳感器中,每一個紅外線傳感器豎直方向設置位置越高,對應的目標距離越遠時,確定所述多個紅外線傳感器前方出現上坡并輸出上坡識別信號,否則,輸出無上坡信號;
圖像采集設備,與所述上坡判斷設備連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上坡識別信號時,從省電模式切換到工作模式,在接收到所述無上坡信號時,從工作模式切換到省電模式;所述圖像采集設備在工作模式下對擔架前方環境進行高清圖像數據采集,以獲取高清環境圖像,所述高清環境圖像的分辨率根據環境亮度自適應變化,環境亮度越低,所述高清環境圖像的分辨率越高,所述圖像采集設備與所述上坡判斷設備以水平方式并列設置;
尺度歸一化設備,與所述圖像采集設備連接,用于接收所述高清環境圖像,對所述高清環境圖像進行尺度歸一化處理以獲得歸一化圖像;
噪聲復雜度檢測設備,與所述尺度歸一化設備連接,用于接收所述歸一化圖像,對所述歸一化圖像進行噪聲復雜度檢測以確定并輸出圖像噪聲復雜度;
圖像分塊設備,與所述噪聲復雜度檢測設備連接,用于接收所述圖像噪聲復雜度和所述歸一化圖像,并基于所述圖像噪聲復雜度對所述歸一化圖像進行分塊處理以獲得多個圖像塊,其中,所述圖像噪聲復雜度越高,對所述歸一化圖像進行分塊處理所獲得的圖像塊的數量越多;
分塊濾波設備,與所述圖像分塊設備連接,用于接收所述多個圖像塊,對每一個圖像塊執行以下處理:對每一個圖像塊進行噪聲類型分析以獲得主要噪聲類型,基于主要噪聲類型確定對應類型濾波器對圖像塊進行濾波處理以獲得濾波塊;所述分塊濾波設備還將所有濾波塊進行組合以獲得并輸出合并圖像;
坡高探測設備,與所述分塊濾波設備連接,用于接收所述合并圖像,基于所述合并圖像中各個目標在垂直方向的景深分布情況識別出上坡目標并從所述合并圖像中分割出對應的上坡子圖像,并基于所述上坡子圖像在所述合并圖像中的相對位置以及所述上坡子圖像在垂直方向的長度確定并輸出坡高;上坡目標在垂直方向的景深分布情況為:上坡目標在垂直方向的像素點距離地面越高,該像素點對應的景深越遠;
gps導航設備,用于實時提供擔架的當前gps位置;
時分雙工通信接口,分別與gps導航設備和坡高探測設備連接,用于在坡高大于等于擔架本身能夠爬坡的最大高度時,無線發送爬坡失敗信號以及擔架的當前gps位置。
更具體地,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所述時分雙工通信接口通過雙向時分雙工通信鏈路將爬坡失敗信號以及擔架的當前gps位置無線發送到擔架歸屬的單位服務器處。
更具體地,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所述時分雙工通信接口通過雙向時分雙工通信鏈路將爬坡失敗信號以及擔架的當前gps位置無線發送到病人親屬的手持移動終端處。
更具體地,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還包括:藍牙通信接口,設置在左側邊桿內,用于通過雙向藍牙通信鏈路與病人的手持移動終端連接,接收病人通過其手持移動終端向擔架發送的各種控制指令。
更具體地,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還包括:供電設備,用于為擔架的各個用電設備提供電力供應;無線充電設備,用于在供電設備電力不足時,通過附近最近的無線充電樁進行對供電設備進行無線充電。
附圖說明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描述,其中:
圖1為根據本發明實施方案示出的頸椎牽引式擔架的結構方框圖。
附圖標記:1左側邊桿;2右側邊桿;3彈簧鉤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頸椎牽引式擔架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根據病人的病情,擔架上的病人的姿態可采取以下幾種:
1、仰臥位,對所有重傷員,均可以采用這種體位。它可以避免頸部及脊椎的過度彎曲而防止椎體錯位的發生;對腹壁缺損的開放傷的傷員,當傷員喊叫屏氣時,腸管會脫出,讓傷員采取仰臥屈曲下肢體位,可防止腹腔臟器脫出。
2、側臥位,在排除頸部損傷后,對有意識障礙的傷員,可采用側臥位。以防止傷員在嘔吐時,食物吸入氣管。傷員側臥時,可在其頸部墊一枕頭,保持中立位。
3、半臥位,對于僅有胸部損傷的傷員,常因疼痛,血氣胸而至嚴重呼吸困難。在除外合并胸椎、腰椎損傷及休克時,可以采用這種體位,以利于傷員呼吸。
4、俯臥位,對胸壁廣泛損傷,出現反常呼吸而嚴重缺氧的傷員,可以采用俯臥位。以壓迫、限制反常呼吸。
5、坐位,適有于胸腔積液、心衰病人。
當前的擔架車在行駛在山區地段或陡坡地段時,對于前方高坡束手無策。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發明搭建了一種頸椎牽引式擔架,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圖1為根據本發明實施方案示出的頸椎牽引式擔架的結構方框圖,所述擔架包括:
左側邊桿,預制有小孔以供彈簧鉤繩鉤掛;
右側邊桿,預制有小孔以供彈簧鉤繩鉤掛;
彈簧鉤繩,由多個彈簧鉤體組成,每一個彈簧鉤體包括中間彈簧件以及中間彈簧件兩側的鉤件。
接著,繼續對本發明的頸椎牽引式擔架的具體結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還包括:可拆卸式連接塊,用于將牽引支架連接并固定到擔架上。
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還包括:牽引支架,設置在擔架前端,默認狀態下與擔架前桿平行放置,在牽引病人頭部或腿部的情況下被立起來并支撐固定在擔架前桿上方。
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還包括:
組合滑輪,設置在牽引支架內部,一端維系著病人頭部或腿部,另一端固定在彈簧鉤繩上;
上坡判斷設備,包括上坡分析儀、溫度傳感器和多個紅外線傳感器,所述多個紅外線傳感器豎直方向等間距設置,每一個紅外線傳感器包括紅外線接收單元和紅外線發送單元,所述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并輸出實時環境溫度,在每一個紅外線傳感器中:紅外線發送單元用于向前方發送紅外線信號,紅外線接收單元用于接收反射回來的紅外線信號并將紅外線發送單元發送紅外線信號的時間以及自己接收反射回來的紅外線信號的時間之間的時間差輸出給所述上坡分析儀;所述上坡分析儀分別與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多個紅外線傳感器連接,基于每一個紅外線傳感器的紅外線接收單元發送的時間差以及所述溫度傳感器發送的實時環境溫度確定每一個紅外線傳感器正前方的目標距離,當所述多個紅外線傳感器中,每一個紅外線傳感器豎直方向設置位置越高,對應的目標距離越遠時,確定所述多個紅外線傳感器前方出現上坡并輸出上坡識別信號,否則,輸出無上坡信號;
圖像采集設備,與所述上坡判斷設備連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上坡識別信號時,從省電模式切換到工作模式,在接收到所述無上坡信號時,從工作模式切換到省電模式;所述圖像采集設備在工作模式下對擔架前方環境進行高清圖像數據采集,以獲取高清環境圖像,所述高清環境圖像的分辨率根據環境亮度自適應變化,環境亮度越低,所述高清環境圖像的分辨率越高,所述圖像采集設備與所述上坡判斷設備以水平方式并列設置;
尺度歸一化設備,與所述圖像采集設備連接,用于接收所述高清環境圖像,對所述高清環境圖像進行尺度歸一化處理以獲得歸一化圖像;
噪聲復雜度檢測設備,與所述尺度歸一化設備連接,用于接收所述歸一化圖像,對所述歸一化圖像進行噪聲復雜度檢測以確定并輸出圖像噪聲復雜度;
圖像分塊設備,與所述噪聲復雜度檢測設備連接,用于接收所述圖像噪聲復雜度和所述歸一化圖像,并基于所述圖像噪聲復雜度對所述歸一化圖像進行分塊處理以獲得多個圖像塊,其中,所述圖像噪聲復雜度越高,對所述歸一化圖像進行分塊處理所獲得的圖像塊的數量越多;
分塊濾波設備,與所述圖像分塊設備連接,用于接收所述多個圖像塊,對每一個圖像塊執行以下處理:對每一個圖像塊進行噪聲類型分析以獲得主要噪聲類型,基于主要噪聲類型確定對應類型濾波器對圖像塊進行濾波處理以獲得濾波塊;所述分塊濾波設備還將所有濾波塊進行組合以獲得并輸出合并圖像;
坡高探測設備,與所述分塊濾波設備連接,用于接收所述合并圖像,基于所述合并圖像中各個目標在垂直方向的景深分布情況識別出上坡目標并從所述合并圖像中分割出對應的上坡子圖像,并基于所述上坡子圖像在所述合并圖像中的相對位置以及所述上坡子圖像在垂直方向的長度確定并輸出坡高;上坡目標在垂直方向的景深分布情況為:上坡目標在垂直方向的像素點距離地面越高,該像素點對應的景深越遠;
gps導航設備,用于實時提供擔架的當前gps位置;
時分雙工通信接口,分別與gps導航設備和坡高探測設備連接,用于在坡高大于等于擔架本身能夠爬坡的最大高度時,無線發送爬坡失敗信號以及擔架的當前gps位置。
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所述時分雙工通信接口通過雙向時分雙工通信鏈路將爬坡失敗信號以及擔架的當前gps位置無線發送到擔架歸屬的單位服務器處。
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所述時分雙工通信接口通過雙向時分雙工通信鏈路將爬坡失敗信號以及擔架的當前gps位置無線發送到病人親屬的手持移動終端處。
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還包括:
藍牙通信接口,設置在左側邊桿內,用于通過雙向藍牙通信鏈路與病人的手持移動終端連接,接收病人通過其手持移動終端向擔架發送的各種控制指令。
在所述頸椎牽引式擔架中,還包括:
供電設備,用于為擔架的各個用電設備提供電力供應;無線充電設備,用于在供電設備電力不足時,通過附近最近的無線充電樁進行對供電設備進行無線充電。
另外,時分雙工是一種通信系統的雙工方式,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用于分離接收和傳送信道。移動通信目前正向第三代發展,中國于1997年6月提交了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草案(td-scdma),其tdd模式及智能天線新技術等特色受到高度評價并成三個主要候選標準之一。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中fdd模式一統天下,tdd模式沒有引起重視。但由于新業務的需要和新技術的發展,以及tdd模式的許多優勢,tdd模式將日益受到重視。
時分雙工的工作原理如下:tdd是一種通信系統的雙工方式,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用于分離接收與傳送信道(或上下行鏈路)。tdd模式的移動通信系統中接收和傳送是在同一頻率信道即載波的不同時隙,用保證時間來分離接收與傳送信道;而fdd模式的移動通信系統的接收和傳送是在分離的兩個對稱頻率信道上,用保證頻段來分離接收與傳送信道。
采用不同雙工模式的移動通信系統特點與通信效益是不同的。tdd模式的移動通信系統中上下行信道用同樣的頻率,因而具有上下行信道的互惠性,這給tdd模式的移動通信系統帶來許多優勢。
在tdd模式中,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中信息的傳輸可以在同一載波頻率上進行,即上行鏈路中信息的傳輸和下行鏈路中信息的傳輸是在同一載波上通過時分實現的。
采用本發明的頸椎牽引式擔架,針對現有技術中擔架車無法進行有效頸椎牽引式以及山區爬坡預警的技術問題,通過引入多個機械構件完成頸椎牽引機制,通過引入多個圖像處理設備完成前方上坡高度檢測,并在前方上坡高度超出爬升能力時能夠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及時進行報警。
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對于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