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微生物應用領域,具體涉及銅綠假單胞菌的新用途。
背景技術:
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來源于甲狀腺上皮細胞,近年來發病率呈爆發式增長。甲狀腺癌易發生頸部淋巴結的轉移,尤其是甲狀腺乳頭狀癌(ptc),淋巴結轉移率高達80%,微灶轉移的發生率更是高達90%。一旦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將增加術后復發風險及患者的術后長期生存。
頸部淋巴結清掃術是整塊切除頸部淋巴組織及周圍的脂肪、肌肉、神經、血管等,它被廣泛應用于治療頸部轉移癌。甲狀腺癌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后,頸部淋巴結清掃手術對甲狀腺癌患者的治療極為重要,直接影響該病的后續治療和隨訪,并與預后密切相關,美國內分泌協會建議頸部淋巴結清掃術作為甲狀腺癌的標準處理方式。
甲狀腺癌ptc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中央區淋巴結(vi區),其次是側頸區ii-v區淋巴結轉移報道也高達30-40%。相比較于中央區淋巴結清掃,側區淋巴結清掃顯得更為重要:首先,中央區淋巴結目前大部分指南均推薦進行預防性清掃,而側區淋巴結僅推薦治療性清掃,這樣更容易遺漏側區;其次,側區淋巴結出現轉移,病例分期即為n1b,其預后將受到明顯影響:術后復發風險明顯增加;再者,側區范圍大,手術范圍廣,淋巴結清掃手術難度大,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更高:常見的如術后出血(其發生率可高達3.3-10.5%)、側區淋巴漏(其發生率可高達8.3-13.5%),這些并發癥處理困難,治療周期長,甚至需要二次手術。
銅綠假單胞菌(p.aeruginosa)原稱綠膿桿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見的細菌之一。目前已有銅綠假單胞菌制劑在胃癌、乳腺癌、膀胱癌、宮頸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參與免疫治療的報道,其可以增加患者的化療承受能力、減輕化療的毒副作用,被廣泛應用于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銅綠假單胞菌的新用途。
本發明提供了銅綠假單胞菌在制備頸部淋巴結清掃術的術中輔助用藥物中的用途。本發明還提供了銅綠假單胞菌在制備頸部淋巴結清掃術的輔助用藥物中的用途,所述輔助用藥物為預防術后引流液出血、術后淋巴漏,降低引流量,和/或提早引流管拔除時間的藥物。
術中:指整個手術過程,包括頸部淋巴結清掃術、安置引流管后的加藥處理。
其中,所述頸部淋巴結清掃術為頸側區淋巴結清掃術。
其中,所述頸部淋巴結清掃術為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清掃術。
其中,所述甲狀腺癌頸部淋巴結清掃術為甲狀腺癌頸側區淋巴結清掃術。
其中,所述輔助用藥物為降低術后引流液出血、術后淋巴漏,降低引流量,和/或提早引流管拔除時間的藥物。
其中,所述藥物是以滅活銅綠假單胞菌為有效成分,加入藥學上常用的輔料制備而成的制劑。
其中,所述制劑為注射制劑或外用制劑;其中,所述制劑為銅綠假單胞菌注射液。
其中,所述銅綠假單胞菌注射液中,每毫升含銅綠假單胞菌1.6-2.0x109個。
其中,所述銅綠假單胞菌注射液由下述方法制備而成:取銅綠假單胞菌msha菌毛株、培養、滅活、純化,加入pbs緩沖液稀釋,即可。
本發明發現,在甲狀腺癌患者頸側區清掃術中,通過在術區使用滅活銅綠假單胞菌,可顯著減少術后引流液量、顯著縮短引流管的拔除時間、顯著減少術后出血及淋巴漏發生,從而有效加快患者術后快速康復,縮短術后住院時間,并且使用安全、可靠,為臨床甲狀腺癌輔助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藥物選擇,臨床應用前景良好。
顯然,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
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凡基于本發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附圖說明
圖150例頸側區清掃預防性使用滅活銅綠假單胞菌注射液組(實驗組)的總引流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48)。
圖2實驗組術后拔管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圖3實驗組術后引流液內紅細胞計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圖4實驗組術后引流液內甘油三酯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圖5實驗組患者術后日最高體溫與對照組無差異(p>0.05)。
圖6實驗組患者術后疼痛(靜止或活動后)與對照組均無差異(p>0.0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試驗例具體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試驗例1銅綠假單胞菌對甲狀腺癌頸側區清掃術的術后臨床療效觀察
本發明使用的滅活銅綠假單胞菌注射液購自北京萬特爾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也可自行采用銅綠假單胞菌(msha菌毛株)經過培養、滅活、純化后以pbs緩沖液稀釋而成。
本發明的單中心、隨機對照臨床實驗,已經得到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也在中國臨床實驗注冊(注冊號:chictr-ior-17010605),
一、實驗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的100例甲狀腺癌病人,所有病人術前已經經過穿刺證實頸側區淋巴結存在轉移,且需要行側頸淋巴結清掃,術前簽署知情同意書,然后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組分層方法進行分組:實驗組(50例)及對照組(50例)。
2、治療方法:
實驗組在側頸淋巴結清掃、安置引流管后,給予滅活銅綠假單胞菌注射液2ml側區噴灑(主要沿頸內靜脈外后側緣及鎖骨下靜脈上緣呈“l”型噴灑);
對照組給予常規安置引流管,創面不給予任何其他材料。側區引流管的安置統一由“低領弧形切口”外緣切口下2cm打孔引出,體內引流管預留5個側孔,沿鎖骨水平平面放置。
3、術后指標采集:
術后常規飲食,不給予額外止血藥物,當側區引流管引流液低于30ml時,拔除引流管。主要采集患者每日側區引流管引流液體積、及引流液中紅細胞計數、甘油三脂水平,記錄每日的最高體溫,采用vas評分分別評估靜止和運動后頸部疼痛。對于體溫升高及疼痛,我們不推薦使用激素類藥物控制。
4、統計差異性分析:
采用spss17.0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統計分析。
二、實驗結果
1、有效性評價
見圖1-4。
結果顯示:甲狀腺癌患者頸側區清掃術中預防性使用滅活銅綠假單胞菌注射液,能顯著減少側區引流液(見圖1,術后側區引流液總數,實驗組vs對照組:171.5±91.8vs212.6±115.7ml,p<0.05);加快引流管的拔除(見圖2,側區引流管拔除時間,實驗組vs對照組:3.4±1.0vs4.2±1.4天,p<0.05),從而加快術后恢復,減少術后住院時間(見圖2,術后住院時間,實驗組vs對照組:5.7±1.5vs6.5±2.6天,p<0.05)。
而且,引流液的紅細胞計數在術后前2日內,實驗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圖3)。
同時,引流液甘油三酯水平在術后第1天,實驗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圖3),如果以引流液甘油三酯水平≥11.3mmol/l定義為有臨床意義的淋巴漏,實驗組有10例(20.0%),對照組有18例(36.0%),二者有統計學差異(p=0.044,p<0.05)。
因此,在甲狀腺癌患者頸側區清掃術中,術中預防性使用滅活銅綠假單胞菌,可以顯著減少術后引流液量、顯著縮短引流管的拔除時間、顯著減少術后出血及淋巴漏發生,從而加快術后快速康復,縮短術后住院時間。
2、安全性評價
同時,觀察患者術后的體溫及頸部疼痛,見圖5-6。
患者術后的每日最高體溫變化結果見圖5,可見,連續術后觀察3天,兩組病人體溫均未見明顯差異。
對于患者術后頸部的疼痛,分為靜止狀態及活動狀態,結果見圖6,實驗組與對照組病人疼痛評分并無差異(p>0.05)。
另外,所有實驗組50例病人,隨訪至少3個月,并未觀察到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因此,在甲狀腺癌患者頸側區清掃術中,術中預防性使用滅活銅綠假單胞菌是安全的。
綜上,在甲狀腺癌患者頸側區清掃術中,本發明通過在術區使用滅活銅綠假單胞菌,可顯著減少術后引流液量、顯著縮短引流管的拔除時間、顯著減少術后出血及淋巴漏發生,從而加快患者術后快速康復,并且使用安全、可靠,臨床應用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