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鼻炎制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化膿性炎癥,多見于感冒、急性鼻炎之后。此外,過敏性體質及全身性疾病如貧血、流感等亦可導致本病的發生,鄰近病灶感染,如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某些磨牙根部感染及鼻部外傷,異物穿入鼻竇,游泳時跳水姿勢不當(如立式跳水),污水進入竇內等直接傷及鼻竇,均可引起感染。還有如鼻中膈彎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腫瘤等鼻腔疾病,妨礙鼻竇通氣引流亦可引發本病。慢性鼻竇炎多因急性鼻竇炎反復發作未得到適當的治療所致。表現癥狀:1、鼻腔分泌物增多:此為鼻竇炎常見癥狀,可為單側性或兩側性。鼻腔分泌液向鼻前孔流出,或向后流入鼻咽部,患者常訴為“痰多”。分泌物屬粘液膿性或純膿性,有時患者自覺有惡臭。2、鼻阻塞:一側或兩側均覺阻塞,晨起較甚。阻塞輕重視鼻腔分泌物多寡、鼻竇炎范圍及氣候之改變而定。鼻阻塞發生后嗅覺亦不靈敏。患急性鼻竇炎者,鼻阻塞尤甚。3、頭痛及局部疼痛:頭痛亦為鼻竇炎常見癥狀,其發生原因為竇內粘膜腫厚及分泌物潴留壓迫神經所致。
目前治療鼻竇炎有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手術治療是指通過穿刺將鼻竇中的膿水液抽出來,然后再注入抗生素進行消炎,這種治療方法不但給病人帶來很大的痛苦,還很容易發炎,復發率高,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治療鼻竇炎有多種藥物,如鼻炎丸、鼻炎康片等,這些藥物服用時間長,見效慢,容易產生抗藥性,治療鼻竇炎不徹底,易復發,給患者帶來了諸多困擾。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對鼻竇炎的治療具有顯著的療效,療程短,見效快,治愈后不復發,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數,由以下原料制成:
蒼耳子20~30份、麻黃20~30份、辛夷15~25份、白芷16~24份、蔥白10~20份、五加皮12~18份、大黃12~18份、益母草6~12份、玉竹4~10份、天冬4~10份、蚶殼草3~6份、甘草6~12份以及荊芥1~4份。
優選地,按照重量份數,由以下原料制成:
蒼耳子24份、麻黃26份、辛夷18份、白芷20份、蔥白15份、五加皮15份、大黃15份、益母草9份、玉竹7份、天冬7份、蚶殼草4份、甘草8份以及荊芥2份。
優選地,按照重量份數,由以下原料制成:
蒼耳子20份、麻黃20份、辛夷25份、白芷16份、蔥白20份、五加皮12份、大黃12份、益母草6份、玉竹10份、天冬4份、蚶殼草3份、甘草6份以及荊芥1份。
優選地,按照重量份數,由以下原料制成:
蒼耳子30份、麻黃30份、辛夷15份、白芷24份、蔥白10份、五加皮18份、大黃18份、益母草12份、玉竹4份、天冬10份、蚶殼草6份、甘草12份以及荊芥4份。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將所述中藥組合物制成片劑,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重量份數的配比,稱取蒼耳子、麻黃、辛夷、白芷、蔥白、五加皮、大黃、益母草、玉竹、天冬、蚶殼草以及荊芥備用;
2)提取揮發油:取步驟1)稱取好的蒼耳子、辛夷、白芷與蚶殼草,放入反應釜中,加5~10倍量水,水浸泡1~4小時,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3~6小時,提取揮發油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外容器收集;
3)水提取物:取步驟1)稱取好的麻黃、蔥白、五加皮、大黃、益母草、玉竹、天冬以及荊芥與提取揮發油后的藥渣放入容器內,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8~10倍量水,煎煮3~5小時,第二次加4~6倍量水,煎煮1~3小時,合并濾液,過濾,濾液與步驟2)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成相對密度在60℃下為1.00~1.18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0~80%,放置,過濾,過濾回收乙醇,將所得藥液備用;
4)制成片劑:將步驟3)的藥液減壓濃縮干燥,粉碎得到細干膏粉,備用;將揮發油用β-環糊精包合,減壓干燥,加入上述干膏粉及淀粉,混勻,制粒,低溫干燥,加入總重量的0.3~1.5%硬脂酸鎂混勻,壓片即可。
優選地,所述步驟4)的低溫溫度為37℃~50℃。
辛夷、白芷疏通鼻竅、清熱解毒,疏風除濕止痛,消腫排膿生肌,具有收斂作用并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分泌物吸收;蒼耳子燥濕、健脾宣肺通竅,解毒止痛,對多種真菌有抑制作用,具有抗過敏功效。麻黃對血管具有收縮作用,并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蔥白為百合科植物蔥alliumfistulosuml.近根部的鱗莖。《本草經疏》:蔥,辛能發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陽氣,故外來怫郁諸證,悉皆主之。傷寒寒熱,邪氣并也;中風面目腫,風熱郁也;傷寒骨肉痛,邪始中也。喉痹不通,君相二火上乘于肺也,辛涼發散,得汗則火自散而喉痹通也。肝開竅于目,散肝中邪熱,故云歸目。除肝邪氣,邪氣散則正氣通,血自和調而有安胎安中利五臟之功矣。其曰益目睛,殺百藥毒者,則是辛潤利竅而兼解散通氣之力也。
五加皮:拉丁名acanthopanaciscortex,味辛、苦,性溫,歸肝、腎,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活血脈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贏弱;跌打損傷;骨折;水腫;腳氣;陰下濕癢等證。
益母草活血化瘀,玉竹養陰潤燥。甘草調和諸藥。
荊芥辛,微溫。歸肺、肝經。解表散風,透疹。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后血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中藥具有養陰清肺、清熱散風、祛風解毒、宣肺通竅之功效,同時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治療鼻竇炎具有顯著的療效,療程短,見效快,治愈后不復發,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數,由以下原料制成:
蒼耳子24份、麻黃26份、辛夷18份、白芷20份、蔥白15份、五加皮15份、大黃15份、益母草9份、玉竹7份、天冬7份、蚶殼草4份、甘草8份以及荊芥2份。
制備方法,將所述中藥組合物制成片劑,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重量份數的配比,稱取蒼耳子、麻黃、辛夷、白芷、蔥白、五加皮、大黃、益母草、玉竹、天冬、蚶殼草以及荊芥備用;
2)提取揮發油:取步驟1)稱取好的蒼耳子、辛夷、白芷與蚶殼草,放入反應釜中,加5倍量水,水浸泡4小時,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3小時,提取揮發油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外容器收集;
3)水提取物:取步驟1)稱取好的麻黃、蔥白、五加皮、大黃、益母草、玉竹、天冬以及荊芥與提取揮發油后的藥渣放入容器內,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5小時,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3小時,合并濾液,過濾,濾液與步驟2)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成相對密度在60℃下為1.18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放置,過濾,過濾回收乙醇,將所得藥液備用;
4)制成片劑:將步驟3)的藥液減壓濃縮干燥,粉碎得到細干膏粉,備用;將揮發油用β-環糊精包合,減壓干燥,加入上述干膏粉及淀粉,混勻,制粒,37℃低溫干燥,加入總重量的0.3%硬脂酸鎂混勻,壓片即可。
實施例2
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數,由以下原料制成:
蒼耳子20份、麻黃20份、辛夷25份、白芷16份、蔥白20份、五加皮12份、大黃12份、益母草6份、玉竹10份、天冬4份、蚶殼草3份、甘草6份以及荊芥1份。
制備方法,將所述中藥組合物制成片劑,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重量份數的配比,稱取蒼耳子、麻黃、辛夷、白芷、蔥白、五加皮、大黃、益母草、玉竹、天冬、蚶殼草以及荊芥備用;
2)提取揮發油:取步驟1)稱取好的蒼耳子、辛夷、白芷與蚶殼草,放入反應釜中,加10倍量水,水浸泡1小時,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6小時,提取揮發油備用,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外容器收集;
3)水提取物:取步驟1)稱取好的麻黃、蔥白、五加皮、大黃、益母草、玉竹、天冬以及荊芥與提取揮發油后的藥渣放入容器內,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3小時,第二次加4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并濾液,過濾,濾液與步驟2)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成相對密度在60℃下為1.0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0%,放置,過濾,過濾回收乙醇,將所得藥液備用;
4)制成片劑:將步驟3)的藥液減壓濃縮干燥,粉碎得到細干膏粉,備用;將揮發油用β-環糊精包合,減壓干燥,加入上述干膏粉及淀粉,混勻,制粒,50℃低溫干燥,加入總重量的0.3~1.5%硬脂酸鎂混勻,壓片即可。
實施例3
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數,由以下原料制成:
蒼耳子30份、麻黃30份、辛夷15份、白芷24份、蔥白10份、五加皮18份、大黃18份、益母草12份、玉竹4份、天冬10份、蚶殼草6份、甘草12份以及荊芥4份。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數不同。
典型案例:
吳女士,26歲,較輕鼻竇炎2年,曾吃過多種中、西藥制劑均無法根治。主要癥狀為:鼻塞不通,時常流鼻涕,頭痛,食少,記憶減退,常患感冒。治療:服用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片劑,每日3次,每次5克,服藥3天后,鼻腔內感到輕松,偶有鼻涕流出,繼續使用至5天后,頭痛癥狀消失,沒有鼻涕流出,食欲增加,精神較以前明顯見好,記憶力也較以前明顯提高,鞏固治療一個療程后,痊愈,至今未復發過,而且期間也很少感冒,也沒有發現副作用。
歐陽某,男,36歲,患有慢性鼻竇炎2余年,鼻塞、頭痛、語音重濁,經多方治療無效,服用本發明的中藥15劑,每日3次,每次5克,即感鼻腔通暢,頭痛明顯轉好,堅持服用1個月后,治愈,后隨訪病情一直未發。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