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導管固定裝置、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及穿戴方法。
背景技術:
在醫治病患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利用導管將藥液注入患者體內,或是從患者體內抽出血液、尿液等液體。在將導管連接到患者身體后,如果不將其進行固定,則可能造成導管線路歪移,或者是造成導管被意外拉扯而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因此,需要將導管固定在患者身上。
目前傳統的導管固定方式,通常是將醫用膠帶纏繞在使用者身上等方式將導管固定,這種固定方式不僅不能將導管固定牢,容易造成導管松動和位移;長時間纏繞膠帶還容易使皮膚出現發紅或者其他過敏現象,醫用膠帶在皮膚表面留下的殘膠還影響美觀。另外發明人發現,采用一些機械結構來固定導管時,容易造成導管內氣流不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管固定裝置,利用該導管固定裝置可將導管較好地固定,且不會造成導管中的氣流不暢而發生液體流動受阻。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該系統包括了上述導管固定裝置和可穿戴件,可穿戴件可以穿戴在人身體上,克服了長時間纏繞膠帶對皮膚造成的損傷,通過將導管固定裝置與可穿戴件連接,不僅可以將導管較好地固定,而且不會對皮膚造成損傷。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的穿戴方法,該方法簡單。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導管固定裝置,包括:底座和上蓋。
底座上設置有夾持部,夾持部設置有凹面以形成用于放置導管的導管槽。
上蓋的一端與夾持部轉動連接,上蓋的另一端可越過導管槽并與夾持部卡接,上蓋具有可與夾持部抵接的抵接面,抵接面的對應導管槽的位置凸設有壓合部,壓合部可與凹面配合以使放置于導管槽的導管沿自身長度方向受力均勻。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抵接面基本為平面。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壓合部沿導管槽的長度方向連續設置。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沿導管槽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多個壓合部。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導管槽的深度大于導管槽的寬度。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凹面包括位于導管槽底部的弧面和靠近導管槽的槽口的相對設置的兩個平面。
一種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包括上述的導管固定裝置以及可穿戴件,底座背離背離夾持部的一面與可穿戴件連接。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可穿戴件與底座背離夾持部的一面粘接。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可穿戴件設置有可調節可穿戴件松緊的調節組件。
一種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的穿戴方法,包括:將穿戴件穿戴在身體上,利用導管固定裝置將導管固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導管固定裝置,導管固定裝置包括底座和上蓋。底座上設置有夾持部,夾持部設置有凹面,該凹面形成用于放置導管的導管槽。將導管置于導管槽內,通過轉動上蓋的一端,將上蓋的另一端和底座卡接,即可將上蓋和底座兩端都固定起來。由于上蓋是越過導管槽的,且上蓋具有與夾持部抵接的抵接面,抵接面上又設置有壓合部,該壓合部位于與導管槽相對應的地方,將導管置于導管槽內,再通過壓合部的作用,可以將導管較好地固定。壓合部與凹面配合可以使得導管槽沿自身長度方向受力均勻,導管不會因為局部受到壓迫而發生氣流不暢以至導管中的液體流動受阻。
一種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該系統包括了上述導管固定裝置和可穿戴件,可穿戴件可以穿戴在人身體上,克服了長時間纏繞膠帶對皮膚造成的損傷,通過將導管固定裝置與可穿戴件連接,不僅可以將導管較好地固定,而且不會對皮膚造成損傷。
一種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的穿戴方法,該穿戴方法簡單,易操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導管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視角下的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二視角下的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標:10-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100-導管固定裝置;110-底座;111-夾持部;112-導管槽;113-卡槽;120-上蓋;121-抵接面;122-壓合部;123-卡接部;124-按壓指示標志;130-助力部;200-可穿戴件;210-調節組件;220-可粘區。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方式。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上”、“下”、“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上端”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下方”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實施例
本發明提供一種導管固定裝置100,請參見圖1,導管固定裝置100包括底座110和上蓋120。
請參見圖2,底座110上設置有夾持部111,夾持部111設置有凹面,該凹面形成用于放置導管的導管槽112。
底座110背離夾持部111的一面成弧面,該弧面優選設置成與人體某皮膚(例如手臂)表面貼合的形狀,這樣可以使得整個導管固定裝置100較好地與人體貼合,進而將導管更好地固定起來。
請參見圖1和圖3,上蓋120的一端與夾持部111轉動連接,上蓋120的另一端可越過導管槽112并與夾持部111卡接。具體地,上蓋120的一端設置有卡接部123,該卡接部123設置在上蓋120的抵接面121上,卡接部123為帶有光滑斜面的凸條。底座110設置有可與卡接部123卡接配合的卡槽113,該卡槽113也對應設置有與光滑斜面配合的斜面。上蓋120的卡接部123與底座110的卡槽113配合可實現卡接。
進一步地,請參見圖1和圖4,導管固定裝置100還設置有助力部130,助力部130與卡接部123連接,并且,助力部130設置在遠離上蓋120的一端。在上蓋120與抵接面121相對的表面上設置有按壓指示標志124,通過按壓該按壓指示標志124的位置,可以將上蓋120的卡接部123與卡槽113配合起來,從而將上蓋120和底座110壓合。要想打開上蓋120,通過扳動該助力部130可以將上蓋120與底座110卡接的部位打開,助力部130使得打開上蓋120的過程更容易。
上蓋120具有可與夾持部111抵接的抵接面121,抵接面121的對應導管槽112的位置凸設有壓合部122,壓合部122可與凹面配合以共同夾持放置于導管槽112內的導管。在本實施例中,抵接面121基本為平面。
需要夾緊導管時,只需將導管置于導管槽112內,通過轉動上蓋120的一端,將上蓋120的另一端的卡接部123和底座110的卡槽113配合卡接,即可將上蓋120和底座110兩端都固定起來。由于上蓋120是越過導管槽112的,且上蓋120具有與夾持部111抵接的抵接面121,抵接面121上又設置有壓合部122,該壓合部122位于與導管槽112相對應的位置,將導管置于導管槽112內,再通過壓合部122的作用,可以將導管較好地固定。
在其他實施例中,抵接面121可以為弧面,抵接面121的曲率半徑大于凹面的寬度的1/2,優選地,抵接面121的曲率半徑大于凹面的寬度的2/3,進一步優選地,抵接面121的曲率半徑大于凹面的寬度。這樣設置也能達到較好固定導管的效果。
請參見圖2,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導管槽112的深度大于導管槽112的寬度的1/2。一種可選實施例中,導管槽112的深度基本等于導管槽112的寬度。導管槽112的深度基本導管槽112的寬度時,當導管被置于導管槽112后,導管最上端基本與導管槽112的槽口所在的平面齊平。另一種可選實施例中,導管槽112的深度略大于導管槽112的寬度。導管槽112的深度略大于導管槽112的寬度時,當導管被置于導管槽112后,導管最上端位于導管槽112的槽口所在的平面下方,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抵接面121是弧面還平面,上蓋120蓋合于底座110時,抵接面121和導管最上端存在一定間隙,由于設置有壓合部122,可彌補該間隙并將導管擠壓在導管槽112內。這樣設置的好處是:通過導管槽112即能對導管起到大部分的固定作用。再加上壓合部122的作用,就能將導管在不被過度壓迫地前提下更好地固定。
發明人發現導管槽112的形狀也對導管的固定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在本實施例中,凹面包括位于導管槽112底部的弧面和靠近導管槽112的槽口的相對設置的兩個平面。需要說明的是,導管槽112的大小是根據使用導管的規格來進行設計的。優選地,導管槽112底部的弧面與導管的外壁貼合,即該弧面的曲率半徑與使用的導管的半徑基本相等。這樣設置的好處是,當導管作為導尿管使用時,導管槽112不會對導尿管造成局部壓迫而影響氣流的流動,如果導尿管中氣流流動不暢,可能會導致尿液在導管中流動不暢,更嚴重的可能會造成尿液回流,這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需要說明的是,導管槽112可以設置成多個,例如,兩個、三個等,當設置成兩個導管槽112時,兩個導管槽112的弧面曲率半徑既可以設置成相同,也可以設置成不同。當設置成相同時,導管可以形成u形狀通過兩個導管槽112同時固定。當設置成不同時,這兩個導管槽112可以同時固定兩根不同規格的導管。需要說明的是,導管槽112設置成多個時,抵接面121的對應每個導管槽112的位置均凸設有壓合部122,導管槽112和壓合部122一一對應。
請參見圖3,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壓合部122沿導管槽112的長度方向連續設置。這樣設置的好處是,壓合部122對置于導管槽112內的導管的作用力是均勻的、平衡的,且通過壓合部122的連續設置,可以將導管更好地固定在導管槽112內。進一步地,壓合部122的延伸方向和導管槽112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換句話說,壓合部122也和安裝于導管槽112內的導管的長度方向基本一致。進一步地,壓合部122與導管接觸的面與抵接面121保持平行,以使壓合部122可于導管槽112形成沿導管槽112的延伸方向形成均勻的通道。這樣均勻的通道有利于保持導管內氣流暢通。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沿導管槽112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多個壓合部122。間隔的壓合部122也能較好地實現對導管的固定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當導管槽112的深度略大于導管槽112的寬度,且壓合部122沿導管槽112的長度方向連續設置,壓合部122和導管槽112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時,通過壓合部122和導管槽112的共同作用,不僅將置于導管槽112中的導管固定地較好,且壓合部122和導管槽112均不會對導管造成局部壓迫,有利于導管內氣流保持通暢,導管中的液體流動暢通。
導管固定裝置100的工作原理:將導管置于導管槽112內,通過轉動上蓋120的一端,將上蓋120的另一端的卡接部123和底座110的卡槽113配合卡接,即可將上蓋120和底座110兩端都固定起來。再通過壓合部122與導管槽112的配合,可以將導管較好地固定。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10,請參照圖5,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10包括上述的導管固定裝置100以及可穿戴件200。
導管固定裝置100中的底座110背離夾持部111的一面與可穿戴件200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可穿戴件200預留了有用于貼合導管固定裝置100的可粘區220,導管固定裝置100的底座110背離夾持部111的一面固定連接有粘合層,該粘合層與可粘區220進行粘接。例如,粘合層可以是雙面膠,或是魔術貼一類,如果是粘合層是魔術貼,則可粘區220也固定有魔術貼與粘合層配合。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將導管固定裝置100與可穿戴件200固定連接,或是利用其他的連接方式。也可以是導管固定裝置100與可穿戴件200為一體成型的結構。
另外,一件可穿戴件200可配用一個或多個導管固定裝置100,可穿戴件200配用導管固定裝置100的數量可根據需要自行選擇。
可穿戴件200可以穿戴在人身體上,克服了長時間纏繞膠帶對皮膚造成的損傷,通過將導管固定裝置100與可穿戴件200固定起來,不僅可以將導管較好地固定,而且不會對皮膚造成損傷。
在本實施例中,可穿戴件200還設置有調節組件210,調節組件210可以調節可穿戴件200的松緊程度,可以適合不同的部位或是體型的人穿戴,通過調節組件210也可以將可穿戴件200更好地固定在身體上。在本實施例中,調節組件210為帶有多個扣眼的松緊帶,松緊帶上連接有扣子,通過將扣子與不同的扣眼配合可以達到調節松緊帶的松緊程度。
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可穿戴導管固定系統10的穿戴方法,將可穿戴件200穿戴在身體上,調節松緊帶的松緊程度到合適的范圍,然后將導管置于導管固定裝置100的導管槽112內,扣緊導管固定裝置100,導管被導管固定裝置100固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