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黃疸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黃疸是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的一種癥狀與體征的總稱,臨床表現為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常伴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癥狀。目前市場已有的治療黃疸的藥,大多是西藥,常用的口服藥有強的松、甲氨蝶呤、環孢素等,但大多數西藥只能治標,不能對患者的臟腑綜合調理,并且還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常吃會導致人體內的系統紊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西藥治療黃疸存在只能治標,不能對患者的臟腑綜合調理,并且還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配制簡便、成本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的治療黃疸的中藥組合物。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黃疸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葛藟根10-30份、雞骨草5-25份、星宿菜5-25份、地筍5-20份、桃根5-25份、一枝黃花5-25份、黑及草5-25份、虎刺5-25份、丁癸草5-20份、飛廉5-25份、平地木5-25份、青蒿5-20份、小葉金花草5-25份、寒莓根5-25份、大鵝兒腸5-20份、風寒草5-25份、白花鬼針草5-25份、龍膽草5-20份、構皮麻5-25份、甘草10份。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黃疸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葛藟根20份、雞骨草15份、星宿菜15份、地筍10份、桃根15份、一枝黃花15份、黑及草15份、虎刺15份、丁癸草12份、飛廉15份、平地木15份、青蒿10份、小葉金花草15份、寒莓根15份、大鵝兒腸12份、風寒草15份、白花鬼針草15份、龍膽草10份、構皮麻15份、甘草10份。
中醫學認為黃疸系感受濕熱病邪,阻滯肝膽,氣機受阻,疏泄失常,膽汁外溢所致。故治療時應以疏肝利膽、利濕退黃、涼血解毒、益氣化瘀、清熱利尿為主。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中:黑及草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疏風止痛,地筍化瘀止血、益氣利水,此二味藥合用具有疏肝利膽、益氣化瘀之功,共為君藥;雞骨草清熱解毒、舒肝止痛,星宿菜活血散瘀、利水化濕,丁癸草清熱解表、涼血解毒、除濕利尿,大鵝兒腸理氣化濕、活血止血、消積解毒,龍膽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青蒿清透虛熱、涼血除蒸、截瘧,此六味藥合用具有理氣化濕、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效,共為臣藥;葛藟根利濕退黃、活血通絡、解毒消腫,白花鬼針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飛廉祛風、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活血消腫,虎刺祛風利濕、活血消腫,桃根清熱利濕、活血止痛、消癰腫,一枝黃花具有疏風清熱,消腫解毒,平地木化痰止咳、利濕、活血,小葉金花草清熱利濕、解毒止血,風寒草祛風散寒、化痰止咳、解毒利濕、消積排石,寒莓根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構皮麻祛風除濕、散瘀消腫,此十一味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共為佐藥;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為使藥。此方諸藥合用,君臣協力,臣使共輔,具有疏肝利膽、利濕退黃、涼血解毒、益氣化瘀、清熱利尿的功效,對黃疸的治療達到標本兼治。
本發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本發明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和中藥品不良反應(adr)安全性評價,其療效顯著,安全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7%,治愈率73.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黃疸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葛藟根20g、雞骨草15g、星宿菜15g、地筍10g、桃根15g、一枝黃花15g、黑及草15g、虎刺15g、丁癸草12g、飛廉15g、平地木15g、青蒿10g、小葉金花草15g、寒莓根15g、大鵝兒腸12g、風寒草15g、白花鬼針草15g、龍膽草10g、構皮麻15g、甘草10g。
實施例2
一種治療黃疸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葛藟根15g、雞骨草25g、星宿菜10g、地筍20g、桃根5g、一枝黃花25g、黑及草10g、虎刺20g、丁癸草5g、飛廉25g、平地木10g、青蒿20g、小葉金花草5g、寒莓根25g、大鵝兒腸10g、風寒草20g、白花鬼針草5g、龍膽草18g、構皮麻10g、甘草15g。
實施例3
一種治療黃疸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葛藟根25g、雞骨草10g、星宿菜20g、地筍5g、桃根25g、一枝黃花10g、黑及草20g、虎刺5g、丁癸草18g、飛廉10g、平地木20g、青蒿5g、小葉金花草25g、寒莓根10g、大鵝兒腸20g、風寒草5g、白花鬼針草25g、龍膽草12g、構皮麻20g、甘草5g。
實施例4
一種治療黃疸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葛藟根10g、雞骨草20g、星宿菜5g、地筍18g、桃根10g、一枝黃花20g、黑及草5g、虎刺25g、丁癸草10g、飛廉20g、平地木5g、青蒿15g、小葉金花草10g、寒莓根20g、大鵝兒腸5g、風寒草25g、白花鬼針草10g、龍膽草20g、構皮麻5g、甘草8g。
實施例5
一種治療黃疸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葛藟根30g、雞骨草5g、星宿菜25g、地筍12g、桃根20g、一枝黃花5g、黑及草25g、虎刺10g、丁癸草20g、飛廉5g、平地木25g、青蒿12g、小葉金花草20g、寒莓根5g、大鵝兒腸18g、風寒草10g、白花鬼針草20g、龍膽草5g、構皮麻25g、甘草12g。
為了更好的考察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治療效果進行臨床實驗。
一、臨床病例選擇:挑選65例黃疸患者,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齡10~60歲。
二、診斷依據:
(1)、目黃、膚黃、尿黃,以目黃為主;
(2)、初起有惡寒發熱,納呆厭油,惡心嘔吐,神疲乏力,或大便顏色變淡。黃疸嚴重者皮膚瘙癢;
(3)、有飲食不節,肝炎接觸或應用化學制品藥物等病史;
(4)、肝臟、脾臟或膽囊腫大,伴有壓痛或觸痛;
(5)、血清膽紅素(直接或間接),尿三膽試驗,血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r-谷酰轉酞酶,堿性磷酸酶以及b超、膽囊造影、x線胃腸造影等有助病因診斷;
(6)、必要時作甲胎球白測定,胰、膽管造影,ct等檢查,以排除肝、膽、胰等惡性病變。
三、用法用量:采用實施例1所給出的中藥組合物,將中藥組合物按傳統的水煎法煎煮兩遍,取汁約400ml,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五天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四、療效標準:
(1)、治愈:黃疸消退,其他癥狀消失,實驗室指標正常;
(2)、有效:黃疸及其他癥狀減輕,膽紅素正常或降低,其他實驗室指標好轉;
(3)、無效:黃疸不退或加深,其他癥狀及實驗室指標無改善。
五、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2-5個療程,痊愈48例,隨訪未見復發;有效15例,無效2例。治療期間對中藥品臨床引起各類型的過敏反應、疑為藥物引起人體各系統、器官、組織的功能和形態方面的異常、疑為藥物引起癌癥等致突變反應、藥物的依賴性以及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其他不良反應進行了評價,即中藥品不良反應(adr)評價,未發生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
常某,女,43歲。患者自述:近期自覺右上腹部疼痛,惡心、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小便色如紅茶。診見:皮膚、鞏膜黃染如橘皮色。舌紅、苔黃膩,脈弦數。肝功能化驗:tbil225.60umol/l,dbil202.50umol/l,ibil83.30umol/l,ait982.00u/l,ast5436.00u/l。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3個療程,鞏膜、皮膚黃色變淺,右上腹部疼痛明顯減輕,惡心、食欲不振等癥消失;繼續服用2個療程,黃疸消退,其他癥狀消失,實驗室指標正常,治愈。
病例2:
曹某,男,26歲。10天前出現肝區脹疼、惡心厭油食、發熱、口干苦、乏力、皮膚瘙癢等癥。診見:鞏膜、皮膚黃染,舌淡紅,苔黃膩,脈濡數。肝功能檢查提示:黃疸指數47u。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2個療程,鞏膜、皮膚黃染明顯消退,肝區脹疼減輕,發熱、皮膚瘙癢等癥消失;繼續服用2個療程,黃疸消退,肝功能化驗全部正常,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