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痛風為臨床常見病,屬于關節炎一種。痛風是人體內嘌呤的物質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造成高尿酸血癥,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異物炎性反應。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改變,其患病率逐漸上升。其臨床特征為:高尿酸血癥及尿酸鹽結晶、沉積所致的特征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間質性腎炎,嚴重者見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常伴尿酸性尿路結石。西醫臨床治療辦法有口服秋水仙堿及非甾體類藥物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西醫所用藥物治標不治本,且副作用較大,不能長期服用因此治療效果均不徹底,導致痛風疾病難以根治。中醫認為痛風等癥皆屬中醫痹癥范疇,即由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酸痛、麻木、重著、伸屈不利,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癥。中醫在治療痛風時,通常采用草本植物的根、莖等作為配方原料,副作用較小,但目前仍沒有能夠避免痛風復發的中藥配方,即通過中醫治療痛風,仍然難以根治痛風。現有的治療痛風的中藥通常是以水煎服,在煎藥過程中,由于不同的成分需要熬制的時間不盡相同,需要不定時的打開煎藥容器,從而導致容器內無法形成穩定壓力,因此難以控制煎藥溫度,也不利于控制煎藥時長,將導致無法充分提取中藥中的有效成分,或導致中藥煎煮過度。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顯著降低痛風疾病復發率的治療痛風的中藥,以及可以更精準的控制煎藥時間的治療痛風的重要的制備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方案一如下:治療痛風的中藥的原料按質量份包括如下組分:蒼術7-12份、黃柏7-12份、川牛騰7-18份、薏米27-35份、草薢10-25份、澤瀉15-25份、土茯苓10-20份、澤蘭7-12份、蘇木7-12份、大黃4-10份。服用時,將上述中藥的原料與清水一同煎熬,得到上述組分的水提液,并一日服用一劑,服用該中藥期間,禁食啤酒、海鮮以及辛辣食品。本方案的原料組成中,蒼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的作用;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之功效;川牛膝具有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的功效;薏米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的作用;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濕,利關節的作用;蘇木具有活血祛瘀,消腫定痛的作用;以上均為治療痛風的常規藥物,均具有較好的緩解疼痛和消腫的作用,但由于各藥物相互作用易使人感到不適,不適合長期服用,因此難以根治痛風;而通過加入草薢、澤瀉、澤蘭、蘇木和大黃,使得各藥物之間具有調和作用,從而消除病人服用后給人帶來的不適感,另外還可以增強在緩解疼痛和消腫方面的效果,同時還具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因此長期服用可以根治痛風病癥。方案二:作為對方案一的進一步優化,按質量份數計,各組分含量為:蒼術9份、黃柏9份、川牛騰9份、薏米30份、草薢18份、澤瀉15份、土茯苓15份、澤蘭9份、蘇木9份、大黃5份。方案三:治療痛風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浸泡:將原料蒼術9份、黃柏9份、川牛騰9份、薏米30份、草薢18份、澤瀉15份、土茯苓15份、澤蘭9份、蘇木9份、大黃5份放入冷水中浸泡15~20min;(2)晾干:將浸泡后的組分在35~40℃的環境中晾干;(3)磨粉:將大黃磨成顆粒;(4)煎煮:采用一種煮藥裝置對治療痛風的中藥的原料進行煎煮,所述煮藥裝置包括:煎藥容器、環套和設于煎藥容器底部的加熱部,所述環套滑動連接在煎藥容器外周,環套的底面由外向內逐漸向下傾斜,環套的上端設有密封蓋,密封蓋上設有壓力控制閥,煎藥容器的外周設有位于環套底面上方的限位凸棱,煎藥容器上端可拆卸連接有由內向外逐漸向下傾斜的集水板;所述煎藥容器上部的側壁上設有位于限位凸棱和集水板之間的漏料孔,所述環套和煎藥容器之間形成儲料空間,所述集水板和環套內側壁的上部組成集水空間,所述環套內側壁的下部設有導水槽;煎煮步驟如下:(a)將組分中的蒼術、黃柏、川牛騰、薏米、草薢、澤瀉、土茯苓、澤蘭和蘇木加入煎藥容器中,并向煎藥容器中加入清水,使清水漫過組分1~2cm;(b)取下煮藥裝置的集水板,將大黃顆粒加入儲料空間內,再將集水板固定在煎藥容器上端;(c)關閉密封蓋,并通過加熱部向煎藥容器加熱;(d)當環套底面與限位凸棱接觸后5~8分鐘,停止向煎藥容器加熱;(e)打開密封蓋,將所得藥湯冷卻至常溫。在用水煎制方案三中醫的原料時,由于大黃不宜久煮,而蒼術、黃柏、川牛騰、薏米、草薢、澤瀉、土茯苓、澤蘭和蘇木的煎煮時間需要長于大黃的煎煮時間,才能發揮其藥效,因此在煎藥時,需要先對蒼術、黃柏、川牛騰、薏米、草薢、澤瀉、土茯苓、澤蘭和蘇木進行煎煮,然后在加入大黃。通過煮藥裝置對治療痛風的中藥進行煎煮時,由于在煎藥過程中,密封蓋處于密封狀態;此時,環套、煎藥容器和密封蓋處于密封狀態,而在煎藥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因此在煎藥過程中,煎藥容器內的壓力將逐漸增大;由于環套與煎藥容器滑動連接,因此在壓力增大的過程中,環套將相對于煎藥容器向上移動。在煎藥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遇到上方的密封蓋時,將冷凝成水并在密封蓋上向四周流動,最終積累在集水板和環套內側壁上部組成的集水空間內。當煎藥容器內的壓力增大到一定值,環套將相對于煎藥容器向上移動,且環套的底面將于與限位凸棱接觸,此時限位凸棱對煎藥容器具有限位作用。當環套底面與限位凸棱接觸時,環套底面將與漏料孔對齊;同時環套相對于煎藥容器向上滑動時,環套的側壁也會相對于集水板向上滑動,當集水板進入導水槽所處的范圍時,導水槽將集水空間和儲料空間連通,從而集水空間內的水將流入儲料空間,并將儲料空間內的水沖入煎藥容器內。通過設置壓力控制閥可以防止煎藥容器內的壓力過高。方案三的有益效果是:(一)在煎藥過程中,煎藥容器始終處于密封狀態,因此煎藥容器內能夠維持相對穩定的煎藥溫度,從而更精確地控制煎藥時間。(二)在煎藥過程中,通過壓力控制環套的移動,可自動將大黃加入煎藥容器中。(三)由于儲料空間與煎藥容器直接連通,因此儲料空間內也會產生有大量蒸汽,所以易造成大黃粘結,而通過設置集水空間,將大黃沖入煎藥容器中,可以避免大黃殘余在儲料空間內。方案四:作為對方案三的進一步優化,在步驟(3)中,將大黃磨成2~3mm的顆粒,即便于提取大黃中的有效物質,同時又便與最終分離藥湯和藥渣。方案五:作為對方案四的進一步優化,所述集水板螺紋連接在煎藥容器的上端,可使集水板穩定的連接在煎藥容器上,同時又便于拆卸集水板。方案六:作為對方案五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煎藥容器的下部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處設有閥門;在方案六中,通過打開閥門,即可從出料口處排出藥湯,其操作過程簡單、方便。方案七:作為對方案五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密封蓋上設有鳴音器,當環套底面與限位凸棱接觸后,煎藥容器內的壓力迅速增大,并使壓力控制閥開啟,從而穩定壓力,該壓力將使鳴音器震動并發出聲音,此時則可開始計時。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煎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煎藥容器10、漏料孔11、限位凸棱12、閥門13、環套20、密封蓋21,壓力控制閥22、鳴音器23、集水板24、導水槽25、加熱部30、集水空間40、儲料空間50。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一-實施例四治療痛風的中藥中各組分的質量如表1,同時還設置了對比例一-對比例三,其各組分的質量如表1。表1,實施例一-實施例四及對比例一-對比例三各成分的質量實施例一實施例二實施例三實施例四對比例一對比例二對比例三蒼術(g)7911127911黃柏(g)7911127911川牛騰(g)7914187914薏米(g)27303235273032草薢(g)1518212515321澤瀉(g)1015182501518土茯苓(g)10151820101518澤蘭(g)7911127911蘇木(g)7911127911大黃(g)45710450實施例一:治療痛風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浸泡:將上述治療痛風的中藥的組分放入冷水中浸泡18min;(2)晾干:將浸泡后的組分在35℃的環境中晾干;(3)磨粉:將大黃磨成顆粒,且大黃顆粒的大小控制2~3mm;(4)煎煮:采用一種煮藥裝置對治療痛風的中藥的原料進行煎煮;煎藥裝置包括煎藥容器10、環套20和設于煎藥容器10底部的加熱部30,本實施例中加熱部30采用電磁加熱器。環套20滑動連接在煎藥容器10外周,環套20的底面由外向內逐漸向下傾斜設置,環套20的上端設有密封蓋,密封蓋上設有壓力控制閥,密封蓋上還設有鳴音器23,本實施例中的鳴音器23采用的是簧片。煎藥容器10的外周設有位于環套20底面上方的限位凸棱12,煎藥容器10上端螺紋連接有由內向外逐漸向下傾斜設置的集水板24。煎藥容器10上部的側壁上設有位于限位凸棱12和集水板24之間的漏料孔11,環套20和煎藥容器10之間形成儲料空間50,集水板24和環套20內側壁的上部組成集水空間40,環套20內側壁的下部設有導水槽25。煎藥容器10的下部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處設有閥門13。通過煮藥裝置對治療痛風的中藥進行煎煮時,環套20、煎藥容器10和密封蓋處于密封狀態,煎藥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因此在煎藥過程中,煎藥容器10內的壓力將逐漸增大;由于環套20與煎藥容器10滑動連接,因此在壓力增大的過程中,環套20將相對于煎藥容器10向上移動。在煎藥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遇到上方的密封蓋時,將冷凝成水并在密封蓋上向四周流動,最終積累在集水板24和環套20內側壁上部組成的集水空間40內。當煎藥容器10內的壓力增大到一定值,環套20將相對于煎藥容器10向上移動,且環套20的底面將于與限位凸棱12接觸,此時限位凸棱12對煎藥容器10具有限位作用。當環套20底面與限位凸棱12接觸時,環套20底面將與漏料孔11對齊;同時環套20相對于煎藥容器10向上滑動時,環套20的側壁也會相對于集水板24向上滑動,當集水板24進入導水槽25所處的范圍時,導水槽25將集水空間40和儲料空間50連通,從而集水空間40內的水將流入儲料空間50,并將儲料空間50內的水沖入煎藥容器10內。鳴音器23設置在壓力控制閥的下方,當壓力控制閥的打開后,氣流經過壓力控制閥排出,同時將使鳴音器23震動。具體的煎煮步驟包括:(a)將組分中的蒼術、黃柏、川牛騰、薏米、草薢、澤瀉、土茯苓、澤蘭和蘇木加入煎藥容器10中,并向煎藥容器10中加入清水,使清水漫過組分2cm(b)并取下集水板24,將大黃顆粒加入儲料空間50內,再將集水板24固定在煎藥容器10上端;(c)關閉密封蓋,并電磁加熱器向煎藥容器10加熱;(d)當環套20底面與限位凸棱12接觸,鳴音裝置發出聲響6分鐘后,停止向煎藥容器10加熱;(e)打開密封蓋,將所得藥湯冷卻至常溫,然后打開閥門13將藥湯排出。實施例二、實施例三、實施例四以及對比例一、對比例二、對比例三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僅在于,各組分的質量不同,各組分質量的具體數字如表1所示。實驗:典型病例及療效:王某,男,43歲,體胖,喜飲酒食海鮮。患者腳踝處略有紅、腫、熱、痛,診斷為痛風。既往有類似病史,自服秋水仙堿等藥物。采用對比例一中的組成以水煎服,每日一劑,9天后癥狀消失,10個月后復發;然后取實施例一中的組成以水煎服,每日一劑,5天后癥狀消失,連續隨訪三年,未復發。李某,男,58歲,患者于4年前出現手指、足趾關節及膝蓋腫痛,陰雨天疼痛最強烈,且手指關節僵硬甚至已出現破潰。采用對比例二中的組成以水煎服,每日一劑,12天后疼痛消失,但一年后復發;隨后取實施例二中的組成以水煎服,每日一劑,10天后疼痛消失,15天后康復,連續隨訪兩年,未復發。張某,男,60歲,患者頻頻飲酒,并染有風寒,時感手指、足趾腫痛,5年前右手指近端破潰,查血尿酸896umol/l,確診為“痛風”,并服用秋水仙堿片。采用對比例三中的組成以水煎服,每日一劑,30天后疼痛消失,血尿酸接近正常水平,當一年半后,再次出現手指、足趾腫痛現象,血尿酸又至907umol/l;隨后取實施例三中的組成用之,每日一劑,20天后疼痛消失,血尿酸接近正常,25天后康復,連續隨訪兩年,未復發。鐘某,女,55歲,血尿酸758umol/l,口苦,苔黃膩,并有關節疼痛,手指破潰等癥狀,被診斷為“痛風”。本次取實施例四中的組成用之,每日一劑,22天后疼痛消失,血尿酸接近正常,25天后康復,連續隨訪兩年,未復發。實施例中所提供中藥充分發揮了中醫優勢,并結合了多年的臨床經驗,其主要功效是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主要用于醫治痛風,且在治療痛風的100例患者中,用藥15天后,治愈95例,好轉5例,在治愈的95例患者中,三年內未出現復發者。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