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白塞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技術背景
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屬于血管炎的一種。中醫則認為白塞病與熱毒熾盛、肝腎陰虛、脾腎陽虛、氣血兩虛有關。由于西藥治療副作用大,因此人們對有效治療白塞病的中藥藥物存在極大的需求,至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關于本發明的有關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人依據中醫理論的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反復驗證,終于找到了有效治療白塞病的藥物,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有效治療白塞病的中藥組合藥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該中藥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藥物是選擇赤小豆、甘草、黃芪、薏苡仁、忍冬藤、豨薟草、車前子、地骨皮、金銀花、白花蛇舌草、石斛、延胡索、山藥、黃連、決明子、菟絲子進行組合制備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白塞病。其中選用赤小豆是因為其性味甘酸,平,入心、小腸經,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能,治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選用甘草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經,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的功能,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癰,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選用黃芪是因為其性味甘,微溫,入肺、脾經,生用有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能,治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斂;炙用有補中益的功能,治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癥。選用薏苡仁是因為其性味甘淡,涼,入脾、肺、腎經,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功能,治泄瀉,濕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肺痿,肺癰,腸癰,淋濁,白帶。選用忍冬藤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心、肺經,有清熱,解毒,通絡的功能,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傳染性肝炎,癰腫瘡毒,筋骨疼痛。選用豨薟草是因為其性味苦,寒,入肝、脾、腎經,有祛風濕,利筋骨,降血壓的功能,治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無力,瘧疾,急性肝炎,高血壓病,疔瘡腫毒,外傷出血。選用車前子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腎、膀胱經,有利水,清熱,明目,祛痰的功能,治小便不通,淋濁,帶下,尿血,暑濕瀉痢,咳嗽多痰,濕痹,目赤障翳。選用地骨皮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肺、肝、腎經,有清熱,涼血的功能,治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壓,癰腫,惡瘡。選用金銀花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經,有清熱,解毒的功能,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痔漏。選用白花蛇舌草是因為其性味苦甘,寒,入心、肝、脾三經,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能,治肺熱喘咳,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痢疾,黃疸,盆腔炎,附件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選用石斛是因為其性味甘淡微咸,寒,入有、肺、腎經,有生津益胃,清熱養陰的功能,治熱病傷津,口干煩喝,病后虛熱,陰傷目暗。選用延胡索是因為其性味辛苦,溫,入肝、胃經,有活血,散瘀,理氣,止痛的功能,治心腹腰膝諸痛,月經不調,癥瘕,崩中,產后血暈,惡露不盡,跌打損傷。選用山藥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肺、脾、腎經,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功能,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選用黃連是因為其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腸經,有瀉火,燥濕,解毒,殺蟲的功能,治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菌痢,熱瀉腹痛,肺結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積,蛔蟲病,百日咳,咽喉腫痛,火眼,口瘡,癰疽瘡毒,濕疹,湯火燙傷。選用決明子是因為其性味苦甘,涼,入肝、腎經,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的功能,治風熱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壓,肝炎,肝硬化腹化,習慣性便秘。選用菟絲子是因為其性味辛甘,平,入肝、腎經,有補肝腎,益精髓,明目的功能,治腰膝酸痛,遺精,消渴,尿有余瀝,目暗。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組分的藥物用量也是發明人經過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圍內都具有較好的療效:
赤小豆15-25克,甘草10-20克,黃芪15-25克,薏苡仁15-25克,忍冬藤10-20克,豨薟草15-25克,車前子5-15克,地骨皮10-20克,金銀花10-20克,白花蛇舌草10-20克,石斛10-15克,延胡索10-20克,山藥15-25克,黃連5-15克,決明子10-20克,菟絲子10-20克。
優選為
赤小豆20克,甘草15克,黃芪20克,薏苡仁20克,忍冬藤15克,豨薟草20克,車前子10克,地骨皮15克,金銀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石斛12克,延胡索15克,山藥20克,黃連10克,決明子15克,菟絲子15克。
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赤小豆: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2、甘草:揀去雜質,洗凈,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時,撈出,潤透,切片,涼干;
3、黃芪:揀凈雜質,除去殘留的根頭和空心較大者,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及時切片,曬干;
4、薏苡仁:取原藥材,除去殘留皮殼、雜質;
5、忍冬藤:揀去雜質,用水浸泡,潤透,切片,曬干;
6、豨薟草:揀去雜質,除去殘根與老梗,先抖下葉另放,將梗洗凈,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切片,曬干,再與葉和勻;
7、車前子:揀去雜質,篩去泥屑,空粒;
8、地骨皮:揀去雜質及木心,略洗,切段,曬干;
9、金銀花:篩去泥沙,揀凈雜質;
10、白花蛇舌草: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稍晾,切段,干燥,篩去灰屑;
11、石斛:取干燥的石斛,用水泡約至八成透,燜潤,除去殘根及黑枝,切段,撞去薄膜,曬干;
12、延胡索:揀去雜質,用水浸泡,洗凈,曬晾,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或打碎;
13、山藥:揀凈雜質,用水浸泡至山藥中心部軟化為度,撈出稍晾,切片曬干或烘干;
14、黃連:揀去雜質,洗凈泥砂,潤透,切片,陰干;
15、決明子:取凈決明子,置鍋內炒至微有香氣,取出,放涼;
16、菟絲子:過籮去凈雜質,洗凈,曬干。
二、制備
1、將所述重量的赤小豆、甘草、黃芪、薏苡仁、忍冬藤、豨薟草、車前子、地骨皮、金銀花、白花蛇舌草、石斛、延胡索、山藥、黃連、決明子、菟絲子放入煎藥容器內,第一次加水6倍量,浸泡100分鐘后,武火煎煮沸騰,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過濾得第一次煎煮液,將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內;
2、將過濾的藥渣加水4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過濾得第二次煎煮液;
3、將兩次煎煮液混合攪拌均勻,分為2劑服用。
組方中黃連有瀉火,燥濕,解毒,殺蟲的功能為君藥;白花蛇舌草清熱,利濕,解毒;山藥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功能,二者為臣藥,三味藥共同發揮清熱瀉火,燥濕,解毒,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作用,治療白塞病效力全面,且以清熱瀉火,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為主可治本,黃芪有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治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癥的功能為佐藥,石斛有生津益胃,清熱養陰的功能為使藥,與下余諸藥是治標。
本發明藥物具有清熱瀉火,健脾補肺,固腎益精,治內傷勞倦,氣虛血脫的功能,用于治療白塞病,療程短、見效快、治愈后不復發。
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試驗例包括本發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和臨床療效觀察資料。
[試驗例1]本發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體重2.0—2.5kg,分兩組,每組15只,其中一組為超劑量試驗組,另一組為正常量試驗組。超常量組為20ml/kg,正常量為10ml/kg,給藥方式為灌胃法給藥,每天兩次,連服7天,每天觀察給藥反應,結果表明二組家兔活動、飲食正常,藥物無不良毒副作用。
[試驗例2]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觀察
1、一般資料
收治白塞病門診患者共28例。
2、診斷標準
典型癥狀為反復口腔和會陰部潰瘍、皮疹、下肢結節紅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潰瘍、小腸或結腸潰瘍及關節腫痛、乏力、納差、低熱和消瘦等全身癥狀等。
3、治療方法
選用上述藥劑,給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劑,每天早、晚各服1次,7天為一個療程,連續服用3個療程。
4、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白塞病癥狀消失,體質恢復正常,痊愈;
好轉:患者潰瘍、皮疹、關節腫痛、乏力、低熱和消瘦的現象減輕,白塞病癥狀明顯好轉,體質逐步恢復;
無效:達不到好轉標準者。
5、治療結果(見下表)
在上述治療中,用本發明藥物治療白塞病患者28例,結果顯效25例,顯效率為89.28%,好轉2例,好轉率為7.14%,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