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
背景技術:
擔架是一種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與傷員躺臥的,用于運輸病人與傷員的工具,其種類繁多,名字各異,按其結構、功能、材料特征可分為簡易擔架、通用擔架、特種用途擔架三類,簡易擔架是在缺少擔架或擔架不足的情況下,就地取材臨時制作的擔架。一般采用兩根結實的長桿物配臺毛毯、衣物等結實的織物制成的臨時擔架,用以應付緊急情況下的傷員轉運。通用擔架主要是指采用統一規格的制式擔架,一般保證在軍兵種間、不同勤務部門間能夠互換使用,不太強調外觀,以實用為主。特種擔架主要針對特殊氣候、地形、傷病員傷情特點等條件不適合使用通用擔架進行轉送而設計使用的。
一般的擔架通常由人力抬動,沒有自動升降功能,由于病人移動困難,在需要將病人轉移到較高或者較低的病床上時,需要幾個人一起合作,過程繁瑣,不易操作,不僅如此,一般我們在將病人從擔架轉移到病床上的,需要將病人抬起之后放到病床上,在此過程中可能對病人造成二次傷害,提高了病人轉移的危險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包括底座、護理墊、驅動機構和支撐機構,所述護理墊設置在底座上方,所述驅動機構和支撐機構均設置在底座下方,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和設置在第一電機兩側的驅動組件,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兩個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分別設置在底座的兩側,所述驅動組件的數量和支撐組件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驅動組件與支撐組件傳動連接;
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驅動軸和滑動塊,所述第一電機和驅動軸的一端傳動連接,所述驅動軸的外周上設有螺紋,所述滑動塊套設在驅動軸上,所述滑動塊內設有內螺紋,所述滑動塊上的內螺紋和驅動軸上的外螺紋相匹配;
所述支撐單元包塊第一支撐桿、第三支撐桿、第四傳動桿、第一傳動桿、第二傳動桿、第三傳動桿和連桿,所述第一支撐桿的頂端固定在底座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底端與第四傳動桿的頂端鉸接,所述第一傳動桿的一端通過連桿與第四傳動桿的中間段鉸接,所述第一傳動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二傳動桿與滑動塊鉸接,所述第一傳動桿通過第三傳動桿與第三支撐桿的底端鉸接,所述第三支撐桿的頂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三支撐桿設置在第一電機和滑動塊之間;
其中,當擔架需要降低時,通過第一電機驅動驅動軸轉動,在驅動軸的帶動下,滑動塊沿驅動軸向第一電機方向移動,滑動塊移動的過程中拉動第二傳動桿,第二傳動桿拉動第一傳動桿,在第三傳動桿的支撐作用下,第一傳動桿在豎直方向上發生位移,從而拉動連桿移動,連桿拉動第四傳動桿,繞著第一支撐桿的下端向第一電機的方向轉動,從而使擔架開始降低,當擔架需要上升時,第一電機反向轉動,通過第一電機驅動驅動軸轉動,在驅動軸的帶動下,滑動塊沿驅動軸向遠離第一電機方向移動,滑動塊移動的過程中推動第二傳動桿,第二傳動桿推動第一傳動桿,在第三傳動桿的支撐作用下,第一傳動桿在豎直方向上發生位移,從而推動連桿移動,連桿推動第四傳動桿,繞著第一支撐桿的下端向遠離第一電機的方向轉動,從而使擔架開始升高,實現了擔架的升降功能,使運送病人的過程更加便捷。
所述底座上設有兩個傳動單元,兩個所述傳動單元分別設置在底座的兩側,所述傳動單元包括第二電機、延伸桿和限位塊,所述第二電機固定在底座的下方且與延伸桿傳動連接,所述延伸桿與限位塊鉸接,所述護理墊上設凹槽,所述限位塊設置在凹槽內。
其中,通過第二電機驅動延伸桿轉動,由于延伸桿上的限位塊設置在護理墊的凹槽中,在延伸桿轉動的過程中,通過限位塊使護理墊發生水平方向側向位移,從而將護理墊從擔架上轉移到病床上,在不需要搬動病人的情況下,實現了病人的轉移,避免了病人在轉移過程中的二次傷害,此時只需要將限位塊從凹槽的開口處移出,即實現了護理墊和擔架的分離,提高了擔架的便捷程度。
作為優選,所述中控機構包括面板、設置在面板上的顯示屏、控制按鍵和設置在底座上的中控組件,所述面板設置在底座上,所述中控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塊、與中央控制模塊連接的按鍵接收模塊、無線通訊模塊、工作電源模塊、顯示控制模塊和電機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按鍵與按鍵接收模塊電連接,所述天線與無線通訊模塊電連接,所述顯示屏與顯示控制模塊電連接,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與電機控制模塊電連接。
其中,中央控制模塊,是用來控制設備內的各個模塊智能化運行的模塊,在這里,中央控制模塊不僅是PLC,還可以是單片機,從而提高了設備運行的智能化,無線通訊模塊,是用來進行無線通訊的模塊,在這里,通過天線接收外部無線遙控信號,顯示控制模塊,是用來控制顯示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顯示屏顯示設備的相關工作信息,按鍵接收模塊是用來接收按鍵控制信號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接收控制按鍵發出的控制信號,電機控制模塊是用來控制電機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啟停,工作電源模塊是用來控制電源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蓄電池給各器件供電,通過各器件的控制,提高了擔架的智能化程度。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擔架的續航能力,所述底座上還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與工作電源模塊電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使擔架在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時候,擔架兩端能有支撐,增加擔架的穩定性,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底部設有輔助滑輪,所述輔助滑輪與第一支撐桿的底部鉸接。
作為優選,為了增加擔架升降時的承重能力,所述第一電機為直流伺服電機。
作為優選,為了使擔架移動更加靈活,所述第四傳動桿的底部設有萬向輪。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驅動軸的牢固度,所述驅動軸的另一端設有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二支撐桿與驅動軸的另一端鉸接。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按鍵操作的靈敏度,所述控制按鍵為輕觸按鍵。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病人的舒適度,所述護理墊為記憶海綿。
作為優選,為了使顯示屏顯示更清晰,所述顯示屏為液晶顯示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中通過第一電機驅動,通過滑動塊、第一傳動桿、第二傳動桿和第三傳動桿,實現第四傳動桿的轉動,從而實現了擔架的升降,提高了擔架的方便程度,不僅如此,通過第二電機驅動延伸桿,使限位塊沿擔架側向移動護理墊,實現了在不移動病人的情況下病人的轉移,降低了病人轉移過程中的危險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的護理墊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的電氣控制原理圖;
圖中:1.護理墊,2.第一支撐桿,3.第二支撐桿,4.底座,5.第三支撐桿,6.驅動軸,7.第一電機,8.第一傳動桿,9.第二傳動桿,10.滑動塊,11.第三傳動桿,12.第四傳動桿,13.萬向輪,14.輔助滑輪,15.連桿,16.延伸桿,17.限位塊,18.第二電機,19.凹槽,20.顯示屏,21.控制按鍵,22.天線,23.按鍵接收模塊,24.無線通訊模塊,25.中央控制模塊,26.顯示控制模塊,27.電機控制模塊,28.蓄電池,29.工作電源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6所示,一種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包括底座4、護理墊1、驅動機構和支撐機構,所述護理墊1設置在底座4上方,所述驅動機構和支撐機構均設置在底座4下方,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7和設置在第一電機7兩側的驅動組件,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兩個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分別設置在底座4的兩側,所述驅動組件的數量和支撐組件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驅動組件與支撐組件傳動連接;
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驅動軸6和滑動塊10,所述第一電機7和驅動軸6的一端傳動連接,所述驅動軸6的外周上設有螺紋,所述滑動塊10套設在驅動軸6上,所述滑動塊10內設有內螺紋,所述滑動塊10上的內螺紋和驅動軸6上的外螺紋相匹配;
所述支撐單元包塊第一支撐桿2、第三支撐桿5、第四傳動桿12、第一傳動桿8、第二傳動桿9、第三傳動桿11和連桿15,所述第一支撐桿2的頂端固定在底座4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撐桿2的底端與第四傳動桿12的頂端鉸接,所述第一傳動桿8的一端通過連桿15與第四傳動桿12的中間段鉸接,所述第一傳動桿8的另一端通過第二傳動桿9與滑動塊10鉸接,所述第一傳動桿8通過第三傳動桿11與第三支撐桿5的底端鉸接,所述第三支撐桿5的頂端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第三支撐桿5設置在第一電機7和滑動塊10之間;
其中,當擔架需要降低時,通過第一電機7驅動驅動軸6轉動,在驅動軸6的帶動下,滑動塊10沿驅動軸6向第一電機7方向移動,滑動塊10移動的過程中拉動第二傳動桿9,第二傳動桿9拉動第一傳動桿8,在第三傳動桿11的支撐作用下,第一傳動桿8在豎直方向上發生位移,從而拉動連桿15移動,連桿15拉動第四傳動桿12,繞著第一支撐桿2的下端向第一電機7的方向轉動,從而使擔架開始降低,當擔架需要上升時,第一電機7反向轉動,通過第一電機7驅動驅動軸6轉動,在驅動軸6的帶動下,滑動塊10沿驅動軸6向遠離第一電機7方向移動,滑動塊10移動的過程中推動第二傳動桿9,第二傳動桿9推動第一傳動桿8,在第三傳動桿11的支撐作用下,第一傳動桿8在豎直方向上發生位移,從而推動連桿15移動,連桿15推動第四傳動桿12,繞著第一支撐桿2的下端向遠離第一電機7的方向轉動,從而使擔架開始升高,實現了擔架的升降功能,使運送病人的過程更加便捷。
所述底座4上設有兩個傳動單元,兩個所述傳動單元分別設置在底座4的兩側,所述傳動單元包括第二電機18、延伸桿16和限位塊17,所述第二電機18固定在底座4的下方且與延伸桿16傳動連接,所述延伸桿16與限位塊17鉸接,所述護理墊1上設凹槽19,所述限位塊17設置在凹槽19內。
其中,通過第二電機18驅動延伸桿16轉動,由于延伸桿16上的限位塊17設置在護理墊1的凹槽19中,在延伸桿16轉動的過程中,通過限位塊17使護理墊1發生水平方向側向位移,從而將護理墊1從擔架上轉移到病床上,在不需要搬動病人的情況下,實現了病人的轉移,避免了病人在轉移過程中的二次傷害,此時只需要將限位塊17從凹槽19的開口處移出,即實現了護理墊1和擔架的分離,提高了擔架的便捷程度。
作為優選,所述中控機構包括面板、設置在面板上的顯示屏20、控制按鍵21和設置在底座4上的中控組件,所述面板設置在底座4上,所述中控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塊25、與中央控制模塊25連接的按鍵接收模塊23、無線通訊模塊24、工作電源模塊29、顯示控制模塊26和電機控制模塊27,所述控制按鍵21與按鍵接收模塊23電連接,所述天線22與無線通訊模塊24電連接,所述顯示屏20與顯示控制模塊26電連接,所述第一電機7和第二電機18均與電機控制模塊27電連接。
其中,中央控制模塊25,是用來控制設備內的各個模塊智能化運行的模塊,在這里,中央控制模塊25不僅是PLC,還可以是單片機,從而提高了設備運行的智能化,無線通訊模塊24,是用來進行無線通訊的模塊,在這里,通過天線22接收外部無線遙控信號,顯示控制模塊26,是用來控制顯示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顯示屏20顯示設備的相關工作信息,按鍵接收模塊23是用來接收按鍵控制信號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接收控制按鍵21發出的控制信號,電機控制模塊27是用來控制電機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第一電機7和第二電機18的啟停,工作電源模塊29是用來控制電源的模塊,在這里用來控制蓄電池28給各器件供電,通過各器件的控制,提高了擔架的智能化程度。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擔架的續航能力,所述底座4上還有蓄電池28,所述蓄電池28與工作電源模塊29電連接。
作為優選,為了使擔架在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時候,擔架兩端能有支撐,增加擔架的穩定性,所述第一支撐桿2的底部設有輔助滑輪14,所述輔助滑輪14與第一支撐桿2的底部鉸接。
作為優選,為了增加擔架升降時的承重能力,所述第一電機7為直流伺服電機。
作為優選,為了使擔架移動更加靈活,所述第四傳動桿12的底部設有萬向輪13。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驅動軸6的牢固度,所述驅動軸6的另一端設有第二支撐桿3,所述第二支撐桿3與驅動軸6的另一端鉸接。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按鍵操作的靈敏度,所述控制按鍵21為輕觸按鍵。
作為優選,為了提高病人的舒適度,所述護理墊1為記憶海綿。
作為優選,為了使顯示屏顯示更清晰,所述顯示屏20為液晶顯示屏。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基于物聯網控制的醫用擔架設備中,通過第一電機7驅動,通過滑動塊10、第一傳動桿8、第二傳動桿9和第三傳動桿11,實現第四傳動桿12的轉動,從而實現了擔架的升降,提高了擔架的方便程度,不僅如此,通過第二電機18驅動延伸桿16,使限位塊17沿擔架側向移動護理墊1,實現了在不移動病人的情況下病人的轉移,降低了病人轉移過程中的危險性。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