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理科室用器具,具體是一種具有雙向翻轉功能的護理科室用護理床。
背景技術:
計劃經濟體制下,醫療衛生體系定位明確,中國的醫療衛生創造了一系列輝煌,在醫療服務、預防保健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農村和城鎮的醫療服務也在這時全面展開,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大大增強。由于社會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影響以及“政事一體化”的管理,中國在醫療技術,服務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問題。這就要求人們不斷探索新的發展途徑。
術業有專攻,醫療也分為各個科室,每個科室各司其職,其中就包括護理科室,護理科室在醫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左右,護理科平時主要工作是護理病人,因此病患的床鋪是護理科護士經常用到的器具。
為此中國專利(授權公告:CN203507019U)公開了一種內科臥床病人用護理起身器,雖說該起身器能幫助病人起身,但是該起身器僅能幫助病患縱向起身,無法幫助病患側翻身,為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出了一種具有雙向翻轉功能的護理科室用護理床,以解決上述背景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雙向翻轉功能的護理科室用護理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雙向翻轉功能的護理科室用護理床,包括床腿,所述床腿為中空結構,床腿內部套設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下端穿過床腿連接有剎車滾輪,伸縮桿側壁開設有鋸齒型卡槽,床腿側壁通過螺紋連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內端穿過床腿卡設于鋸齒形卡槽上;床腿上方固定設有主撐板,主撐板右前側固定設有四根主支撐桿,所述主支撐桿上方固定連接有第一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后側設置有第二床板,第二床板左側設置有第三床板,第三床板前側設置有第四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第三床板和第四床板、第四床板和第一床板之間連接有若干鉸鏈;所述主撐板左側開設有第一導向槽,第一導向槽內套設有第一導向塊,所述第一導向塊上端連接有第一連接塊,第一連接塊中部開設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一連接塊上方固定設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外側連接有第一連桿,第一連桿另一端與第四床板轉動連接,第一床板右下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座,所述第一支撐座內套設有第一絲桿,第一絲桿左端套設于第一螺紋孔內;所述主撐板后側開設有第二導向槽,第二導向槽內套設有第二導向塊,所述第二導向塊上端連接有第二連接塊,第二連接塊中部開設有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二連接塊上方固定設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外側連接有第二連桿,第二連桿另一端與第二床板轉動連接,第一床板前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支撐座,所述第二支撐座內套設有第二絲桿,第二絲桿前端套設于第二螺紋孔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剎車滾輪外側套設有減震橡膠圈。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絲桿與第二絲桿外側均連接有轉把。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床板后方下側固定設有第一加強板,所述第一加強板另一端位于第三床板下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床板后方左側固定設有第二加強板,所述第二加強板另一端位于第三床板下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護理科室有的病人吃飯為誰不能自理,需要將病人扶起進行,傳統病床僅可將病人正向翻轉,不可側向翻轉,但是部分病人由于受傷部位需要側身治療,此外男性病人小解時僅平躺或正向微起時并不如側向方便,本實用新型可以正向翻轉和側向翻轉,能有效解決這類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具有雙向翻轉功能的護理科室用護理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具有雙向翻轉功能的護理科室用護理床的左視圖;
圖3為一種具有雙向翻轉功能的護理科室用護理床的俯視圖;
圖4為一種具有雙向翻轉功能的護理科室用護理床中第一床板的仰視圖。
圖中:1-床腿、2-伸縮桿、3-剎車滾輪、4-鋸齒型卡槽、5-固定螺栓、6-主撐板、7-主撐桿、8-第一床板、9-第二床板、10-第三床板、11-第四床板、12-鉸鏈、13-第一導向槽、14-第一導向塊、15-第一連接塊、16-第一螺紋孔、17-第一轉軸、18-第一連桿、19-第一支撐座、20-第一絲桿、21-第二導向槽、22-第二導向塊、23-第二連接塊、24-第二螺紋孔、25-第二轉軸、26-第二連桿、27-第二支撐座、28-第二絲桿、29-轉把、30-減震橡膠圈、31-第一加強板、32-第二加強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4,一種具有雙向翻轉功能的護理科室用護理床,包括床腿1,所述床腿1為中空結構,床腿1內部套設有伸縮桿2,所述伸縮桿2下端穿過床腿1連接有剎車滾輪3,伸縮桿2側壁開設有鋸齒型卡槽4,床腿1側壁通過螺紋連接有固定螺栓5,所述固定螺栓5內端穿過床腿1卡設于鋸齒形卡槽4上;
床腿1上方固定設有主撐板6,主撐板6右前側固定設有四根主支撐桿7,所述主支撐桿7上方固定連接有第一床板8,所述第一床板8后側設置有第二床板9,第二床板9左側設置有第三床板10,第三床板10前側設置有第四床板11,所述第一床板8和第二床板9、第二床板9和第三床板10、第三床板10和第四床板11、第四床板11和第一床板8之間連接有若干鉸鏈12,工作時將裝置放置于地面上,然后將剎車滾輪3剎住,裝置機可穩定置于地面上,調節伸縮桿2,即可調節裝置高度,調節到病患最適宜的高度即可,在第一床板8、第二床板9、第三床板10和第四床板11上方鋪好床鋪病患即可躺在裝置上;
所述主撐板6左側開設有第一導向槽13,第一導向槽13內套設有第一導向塊14,所述第一導向塊14上端連接有第一連接塊15,第一連接塊15中部開設有第一螺紋孔16,所述第一連接塊15上方固定設有第一轉軸17,所述第一轉軸17外側連接有第一連桿18,第一連桿18另一端與第四床板11轉動連接,第一床板8右下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座19,所述第一支撐座19內套設有第一絲桿20,第一絲桿20左端套設于第一螺紋孔16內,當需要病患正向起身時,搖動第一絲桿20右側轉把29,第一絲桿20帶動第一連接塊15向右移動,第一連接塊15向右移動時第一連桿18撐起第四床板11,由于第三床板10與第四床板11通過鉸鏈12連接,會一起轉動將病人抬起,第四床板11下側的第一加強板31會托著第三床板10,避免鉸鏈12受力過大而損壞;
所述主撐板6后側開設有第二導向槽21,第二導向槽21內套設有第二導向塊22,所述第二導向塊22上端連接有第二連接塊23,第二連接塊23中部開設有第二螺紋孔24,所述第二連接塊23上方固定設有第二轉軸25,所述第二轉軸25外側連接有第二連桿26,第二連桿26另一端與第二床板9轉動連接,第一床板8前側固定連接有第二支撐座27,所述第二支撐座27內套設有第二絲桿28,第二絲桿28前端套設于第二螺紋孔24內,當需要病患側身時,轉動第二絲桿28前側的轉把29,第二連接塊23會向前移動,第二連桿26就會撐起第二床板9和第三床板10,同理,第二床板10下側的第二加強板32能避免鉸鏈的損壞。
所述剎車滾輪3外側套設有減震橡膠圈30。
所述第一絲桿20與第二絲桿28外側均連接有轉把29。
所述第四床板11后方下側固定設有第一加強板31,所述第一加強板31另一端位于第三床板10下側。
所述第二床板9后方左側固定設有第二加強板32,所述第二加強板32另一端位于第三床板10下側。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時將裝置放置于地面上,然后將剎車滾輪3剎住,裝置機可穩定置于地面上,調節伸縮桿2,即可調節裝置高度,調節到病患最適宜的高度即可,在第一床板8、第二床板9、第三床板10和第四床板11上方鋪好床鋪病患即可躺在裝置上,當需要病患正向起身時,搖動第一絲桿20右側轉把29,第一絲桿20帶動第一連接塊15向右移動,第一連接塊15向右移動時第一連桿18撐起第四床板11,由于第三床板10與第四床板11通過鉸鏈12連接,會一起轉動將病人抬起,第四床板11下側的第一加強板31會托著第三床板10,避免鉸鏈12受力過大而損壞,當需要病患側身時,轉動第二絲桿28前側的轉把29,第二連接塊23會向前移動,第二連桿26就會撐起第二床板9和第三床板10,同理,第二床板10下側的第二加強板32能避免鉸鏈的損壞。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