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急診護理用降溫按摩墊。
背景技術:
發燒是急診上最常見的癥狀,病毒、細菌及其毒素、真菌、螺旋體等微生物,免疫反應,某些藥物等,都可做為一種致熱源,對下丘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產生影響,引起機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使體溫上升,引起發熱,發燒時常引起四肢關節與肌肉疼痛,物理降溫是急診首選的降溫方法,常見的降溫方法需要護理人員在對患者皮膚用酒精進行頻繁擦拭,但是這樣操作起來比較麻煩、且費時費力,給醫務人員帶來極大的工作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急診護理用降溫按摩墊,其目的是在為急診病人降低體溫的同時,同時還具備按摩功能。
為了實現所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急診護理用降溫按摩墊,包括降溫墊本體、循環管道、循環泵和儲水槽,降溫墊本體內設置有上冷卻腔室和下冷卻腔室,上下冷卻腔室之間通過彈性擋板隔開;上冷卻腔室的上端面均勻連通設置有若干個彈性降溫包,降溫墊本體上設置有與彈性降溫包相對應的若干通孔,彈性降溫包通過通孔伸出到降溫墊本體的上表面,彈性降溫包內設置有按摩磁珠;所述上下冷卻腔室的兩端通過循環管道并列連接,循環管道還連接有循環泵和儲水槽。
為了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降溫墊本體的兩側還分別設置有一塊冷卻風板,冷卻風板的內部為空腔結構,冷卻風板的上表面設置有出風孔,出風孔與空腔內部的進風通道相連接,進風通道的直徑大于出風孔的直徑;進風通道的下端還設置有風扇,風扇固定在冷卻風板的內部空腔下端的內表面上。
為了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上冷卻腔室與彈性降溫包之間連通部位還設置有網狀檔膜。
為了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下冷卻腔室內部還設置有吸水海綿。
為了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彈性降溫包的材質為彈性橡膠。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實用新型急診護理用降溫按摩墊,降溫墊本體的表面對人體具有水冷降溫作用,冷卻水通過循環泵將儲水槽里的水分別在上下冷卻腔室中循環流動,上冷卻腔室與彈性降溫包相連通,由于水泵里的循環壓力,冷卻水通過上冷卻腔室流入彈性降溫包,而彈性降溫包凸起在降溫墊本體的表面,與按摩磁珠共同作用在與人體的接觸面,在冷卻的同時具有按摩功能;下冷卻腔室在補充冷卻水厚度的同時,也具有緩沖人體接觸部分壓力的功能。
另外,降溫按摩墊的兩端設置冷卻風板,風扇吹出的風首先進入直徑較大的進風通道,然后通過,空氣經過壓縮,降低了進風時的溫度,更好地對人體的其他部位進行了冷卻。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新穎,能夠很好地應用于急診發熱病人的降溫治療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急診護理用降溫按摩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的截面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是圖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降溫墊本體;2、上冷卻腔室;3、彈性降溫包;301、網狀檔膜;4、按摩磁珠;5、彈性擋板;6、下冷卻腔室;7、吸水海綿;8、冷卻風板;801、出風孔;802、風扇;803、進風通道;9、循環管道;10、循環泵;11、儲水槽。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詳細的解釋本實用新型,公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護本實用新型范圍內的一切技術改進。
一種急診護理用降溫按摩墊,包括降溫墊本體1、循環管道9、循環泵10和儲水槽11,降溫墊本體1內設置有上冷卻腔室2和下冷卻腔室6,上下冷卻腔室之間通過彈性擋板5隔開;上冷卻腔室2的上端面均勻連通設置有若干個彈性降溫包3,降溫墊本體1上設置有與彈性降溫包3相對應的若干通孔,彈性降溫包3通過通孔伸出到降溫墊本體1的上表面,彈性降溫包3內設置有按摩磁珠4;所述循環管道9并列連接上下冷卻腔室的兩端,循環管道9還連接有循環泵10和儲水槽11。所述降溫墊本體1的兩側還分別設置有一塊冷卻風板8,冷卻風板8的內部為空腔結構,冷卻風板8的上表面設置有出風孔801,出風孔801與空腔內部的進風通道803相連接,進風通道803的直徑大于出風孔801的直徑;進風通道803的下端還設置有風扇802,風扇802固定在冷卻風板8的內部空腔下端的內表面上。所述上冷卻腔室2與彈性降溫包3之間連通部位還設置有網狀檔膜301。所述下冷卻腔室6內部還設置有吸水海綿7。所述彈性降溫包3的材質為彈性橡膠。
使用時,只需將降溫按摩墊本體1放置在座椅或者病床上,接通外部的循環管道9,打開循環泵即可。另外,將本實用新型的風扇802接通接通外部電源,即可將冷卻風板同時進行風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