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輸液器的自動排氣裝置以及使用該自動排氣裝置的輸液器。
背景技術:
現在臨床使用的輸液器主要有瓶塞穿刺器、空氣過濾器、滴斗、軟管、流量調節器、藥液過濾器和靜脈輸液針組成。在給患者輸液前,醫護人員必須將輸液器中氣泡完全排出。通常的做法是,將瓶塞穿刺器插入輸液瓶中,倒置滴斗,使液體充入滴斗一半后,將滴斗順置,或是把流量調節器關閉,擠壓滴斗,待液體進入滴斗一半左右后,緩慢打開流量調節器,然后等待滴斗下部的軟管中空氣完全排出,再次關閉流量調節器。此過程操作復雜,時間長,影響工作效率。如果操作不當,很難保證滴斗內液面高度,不利于醫護人員觀察輸液滴數,而且滴斗內液體與氣體混合進入軟管,會形成氣泡,造成安全隱患。
目前市場上已有自動排氣輸液器,其設計方案有:
一、在滴斗底部放置排氣管,滴斗上端的出液口與排氣管在同一軸線上(例如:實用新型專利ZL200820166716.9公開的自動排氣輸液器);
二、兩支排氣管對稱分布在滴斗底部的排氣底座上,滴斗上端的出液口不在同一軸線上(例如:實用新型專利ZL200910093070.5公開的輸液器自動排氣裝置);
三、在滴斗底部放置排氣管,蓋帽罩住排氣管(例如:實用新型專利ZL201120015920.2公開的一種輸液裝置用免排氣滴斗)。
以上三種設計方案,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藥液會直接滴入排氣管中,形成氣液混合體進入軟管中,造成排氣失敗,或是當輸液過程中斷或換藥后,如果滴斗內藥液排空,繼續使用,滴斗內液面會出現過低或根本不保持液面的現象,此時便會有液體夾雜著氣泡進入滴斗下部的軟管中,因此還需要醫護人員重新排氣,這樣加大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也浪費了治療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上述自動排氣輸液器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動排氣裝置及使用其的輸液器。
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排氣裝置,用于輸液器的滴斗中,包括:
排氣閥底座,固定安裝在滴斗內,并且所述排氣閥底座與所述滴斗的內壁密封連接,所述排氣閥底座上設有導通所述排氣閥底座上部空間與所述滴斗的出口的排氣柱,在所述排氣柱的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沿著豎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排氣槽;
優選地,所述排氣柱的外徑3.5-4mm,內徑2-3mm;
優選地,所述第一排氣槽寬度為0.3-0.7mm;
排氣閥護帽,罩設安裝在所述排氣閥底座的排氣柱的外部,并且所述排氣閥護帽的內壁與所述排氣柱的外壁之間保留排氣間隙,在所述排氣閥護帽的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沿著豎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排氣槽;
優選地,所述第二排氣槽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一排氣槽的寬度;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排氣槽的寬度至少為1mm,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排氣槽的寬度為1.7mm;
所述第一排氣槽與所述第二排氣槽在所述排氣柱的徑向交錯開,并且所述第一排氣槽與所述第二排氣槽在所述排氣柱的軸向方向具有重疊。
可選擇地,所述排氣閥護帽的底部設有向外延伸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與所述排氣閥底座密封連接。
優選地,所述排氣閥護帽與所述排氣閥底座之間采用超聲波焊接的方式連接。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排氣閥底座上設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沿著所述排氣柱的徑向設置;所述排氣閥護帽的底部設有與所述限位筋配合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與所述限位筋密封連接。
優選地,所述定位缺口與所述第二排氣槽導通。
優選地,所述排氣柱的頂部為盲孔或者通孔,所述排氣柱的底部為通孔。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排氣柱的底部通孔與所述滴斗的出口對應。
優選地,所述第一排氣槽與所述第二排氣槽數量相等。
優選地,所述排氣柱、所述排氣閥護帽為回轉體結構,并且所述第一排氣槽設為至少三個,所述第一排氣槽圍繞所述排氣柱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第二排氣槽圍繞所述排氣閥護帽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優選地,所述滴斗的內壁上設有環狀凸棱,所述排氣閥底座被固定在所述環狀凸棱的下部。
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輸液器,其包括以上所述的自動排氣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藥液滴入滴斗時,首先接觸到對藥液起緩沖作用的排氣閥護帽,避免了藥液對排氣柱直接沖擊產生的小氣泡,可以有效保護排氣柱的排氣效果。然后藥液流入排氣閥護帽底部,由于受液體表面張力和毛細作用,藥液不會直接流入排氣柱,而是氣體先被排出,滴斗內液面逐漸升高,當藥液完全浸沒排氣柱時,藥液已經形成了一定高度,滴斗內的氣體無法排出,滴斗內壓力加大,液體表面張力被破壞,藥液通過排氣柱流入與滴斗相連的軟管中,完成輸液器排氣過程。當需要二次或多次排氣時,由于排氣柱上的排氣槽被排氣閥護帽側壁上的槽均勻錯開,藥液不會直接接觸排氣柱,液體表面張力和毛細作用未被破壞,排氣柱會繼續保持液體在滴斗內的固定液面。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巧妙,操作簡單,排氣時間短,不需倒置或擠壓滴斗,可自動排氣和多次保持固定液面,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穩定性和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輸液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自動排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排氣閥底座;2、排氣閥護帽;3、滴斗;4、排氣柱;5、第一排氣槽;6、盲孔;7、配合部;8、纖維筋;9、第二排氣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排氣裝置,用于輸液器的滴斗中,包括:
排氣閥底座1,固定安裝在滴斗3內,并且所述排氣閥底座1與所述滴斗3的內壁密封連接,所述排氣閥底座1上設有導通所述排氣閥底座1上部空間與所述滴斗3的出口的排氣柱4,在所述排氣柱4的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沿著豎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排氣槽5;
優選地,所述排氣柱4的外徑3.5-4mm,內徑2-3mm;所述排氣柱的尺寸可以根據使用的需要而進行適應性調整,并不局限于以上所列尺寸。
優選地,所述第一排氣槽5寬度為0.3-0.7mm;所述第一排氣槽5的寬度應滿足藥液的表面張力和毛細作用要求,所述第一排氣槽的寬度不宜過寬。
排氣閥護帽2,罩設安裝在所述排氣閥底座1的排氣柱的外部,并且所述排氣閥護帽2的內壁與所述排氣柱4的外壁之間保留排氣間隙,在所述排氣閥護帽2的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沿著豎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排氣槽9;
優選地,所述第二排氣槽9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一排氣槽5的寬度;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排氣槽9的寬度至少為1mm,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排氣槽9的寬度為1.7mm;
所述第一排氣槽5與所述第二排氣槽9在所述排氣柱4的徑向交錯開,并且所述第一排氣槽5與所述第二排氣槽9在所述排氣柱4的軸向方向具有重疊。
可選擇地,所述排氣閥護帽的底部設有向外延伸的配合部7,所述配合部與所述排氣閥底座密封連接。通過所述配合部7的設計,可以使所述排氣閥護帽2與所述排氣閥底座1成為一個整體,便于整個自動排氣裝置安裝在所述滴斗3內。
優選地,所述排氣閥護帽2與所述排氣閥底座1之間采用超聲波焊接的方式連接。基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所述排氣閥護帽2與所述排氣閥底座1之間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連接。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排氣閥底座1上設有限位筋8,所述限位筋沿著所述排氣柱的徑向設置;所述排氣閥護帽的底部設有與所述限位筋配合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與所述限位筋密封連接。
優選地,所述定位缺口與所述第二排氣槽導通。
優選地,所述排氣柱的頂部為盲孔或者通孔,所述排氣柱的底部為通孔。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排氣柱的底部通孔與所述滴斗的出口對應。
優選地,所述第一排氣槽5與所述第二排氣槽9數量相等,采用所述第一排氣槽與第二排氣槽之間一一對應設置,并且采用多個時,可以使整個自動排氣裝置具有更好的排氣效果。
優選地,所述排氣柱4、所述排氣閥護帽2為回轉體結構,并且所述第一排氣槽5設為至少三個,所述第一排氣槽5圍繞所述排氣柱4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第二排氣槽9圍繞所述排氣閥護帽2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優選地,所述滴斗的內壁上設有環狀凸棱,所述排氣閥底座被固定在所述環狀凸棱的下部。所述環狀凸棱與所述滴斗底部之間的距離恰好等于所述排氣閥底座邊緣在軸向上的尺寸,從而使所述排氣閥底座可以被所述環狀凸棱更好的固定在所述滴斗內部。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知道,所述環裝凸棱不宜過寬,以保證所述滴斗的使用和所述自動排氣裝置的安裝。
另一方面,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輸液器,其包括以上所述的自動排氣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藥液滴入滴斗時,首先接觸到對藥液起緩沖作用的排氣閥護帽,避免了藥液對排氣柱直接沖擊產生的小氣泡,可以有效保護排氣柱的排氣效果。然后藥液流入排氣閥護帽底部,由于受液體表面張力和毛細作用,藥液不會直接流入排氣柱,而是氣體先被排出,滴斗內液面逐漸升高,當藥液完全浸沒排氣柱時,藥液已經形成了一定高度,滴斗內的氣體無法排出,滴斗內壓力加大,液體表面張力被破壞,藥液通過排氣柱流入與滴斗相連的軟管中,完成輸液器排氣過程。當需要二次或多次排氣時,由于排氣柱上的排氣槽被排氣閥護帽側壁上的槽均勻錯開,藥液不會直接接觸排氣柱,液體表面張力和毛細作用未被破壞,排氣柱會繼續保持液體在滴斗內的固定液面。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巧妙,操作簡單,排氣時間短,不需倒置或擠壓滴斗,可自動排氣和多次保持固定液面,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穩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