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管及導管套件,特別是涉及一種胃瘺用導管及穿刺和插管同步的胃造瘺導管套件,屬于胃造瘺術用醫療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進食困難,而胃腸道功能又正常的患者,臨床上采用經皮胃造瘺術 (PEG術) 維持患者營養。經皮胃造瘺術是指在X線或內鏡引導下,經腹部皮膚穿刺放置胃瘺導管,直接給予胃腸營養支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一種手術。該手術具有操作簡單安全,造瘺管留置時間長,價格低廉并發癥少等特點;而且導管更換清洗方便、簡化,易于家中護理,比鼻胃管更舒適和美觀。
胃造瘺更適合需較長時期腸內營養支持的病人,經濟、實用,能有效降低胃食管返流和誤吸性肺炎的發生;還可維護病人的良好形象,方便省事,患者在家期間家屬也可以進行護理,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胃造瘺手術所需醫療器械根據操作步驟一般包括胃瘺導管、帶穿刺針的持撐套(或稱帶鞘套的PS針)和胃壁固定器。操作步驟全程具體為:術前準確,選擇腹壁穿刺點,消毒、鋪巾、局麻,然后使用胃壁固定器結扎固定腹壁胃壁,用帶鞘套的PS針進行穿刺,拔出PS針,沿鞘套插入胃瘺導管,擴張胃瘺導管上的球囊,再將T型的鞘套左右撕開并撤出,最后下推胃瘺導管上套設的固定板進行固定以完成胃瘺導管的留置。
胃造瘺手術的全程操作中,在用帶鞘套的PS針進行穿刺后拔出PS針的過程,由于胃內壓力的作用,使得胃內液體隨著PS針的退出而流出鞘套,壓力變化使得病人會出現不適;而緊接著沿鞘套插入胃瘺導管,此時胃瘺導管將鞘套內的部分胃內液體重新返回胃內,存在一定的感染性,也將影響胃內壓力。
而且,現有留置的胃瘺導管,其留置在胃內的部分通過充滿滅菌蒸餾水的球狀囊實現防脫,因為球狀囊與胃瘺口之間存在的間隙較大,使得胃內液體從胃瘺口滲出,存在滲液問題。雖然,在腹壁上通過胃瘺導管上套設的固定板進行固定,但仍無法起到阻擋滲液流出的作用;同時,現有固定板均采用圓形板,將胃瘺口圓周的腹壁皮膚全部覆蓋住,直接導致腹壁皮膚的不透氣,影響體外皮膚舒適性。對于現有圓形板類型的固定板,一般采取固定板與皮膚保持0.5cm至1cm左右余量的方法來改善舒適性要求,但是這樣將直接導致胃瘺導管的固定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胃瘺用導管及穿刺和插管同步的胃造瘺導管套件,特別適用于經皮胃造瘺術。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結構緊湊、拆裝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實用性強的胃瘺用導管及穿刺和插管同步的胃造瘺導管套件,其中的胃瘺用導管防滲性能佳,并進一步提高其對腹壁皮膚舒適性的要求;其中的胃造瘺導管套件實現穿刺和插管同步,減少操作步驟,從而縮短手術時長,極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胃瘺用導管,包括管體和套設于管體的前端的套囊,所述管體的前端插入胃瘺口并留置于胃腔內,所述套囊在充滿滅菌蒸餾水后成為充水囊,充水囊的囊底端至少接觸并封閉管體與胃瘺口之間的縫隙,充水囊的囊頂端遠離胃瘺口位于胃腔中。
進一步的:所述充水囊呈錐體,錐體的錐底尺寸大于錐頂尺寸,錐體的錐底接觸并封閉管體與胃瘺口之間的縫隙及胃瘺口圓周胃壁,錐體的錐頂遠離胃瘺口位于胃腔中。
進一步的:所述管體套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壓制胃瘺口圓周腹壁皮膚的部分腹壁皮膚上,固定板以管體的軸向中心線為中心點可繞著管體外表面作平面方向旋轉、使得固定板與腹壁皮膚的接觸位置改變。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沿著管體軸向方向滑移。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為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或蝶形。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用于旋轉操作的手持部。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開設有通孔。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穿刺和插管同步的胃造瘺導管套件,包括前述的胃瘺用導管和穿刺針,所述胃瘺用導管的管體為中空管,中空管的兩端開口并內具將營養液或藥液從體外導入胃腔內的通路;所述穿刺針套穿于中空管,穿刺針的針頭端為尖頭,尖頭從中空管的末端開口穿入、經過通路后從前端開口穿出用于穿刺腹壁皮膚并將管體的前端插入腹壁皮膚,穿刺針的針尾端位于中空管的末端開口外用于手握操作穿刺、并用于在管體的前端插入腹壁皮膚后手握操作退針。
進一步的:所述中空管的末端開口設置有Y型接口,所述Y型接口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與中空管的末端開口可拆卸相連,所述第二接口用于導入營養液或藥液并設置有蓋帽,所述第三接口設置有用于注射滅菌蒸餾水的接頭,所述接頭與套囊之間設置有充水導管,所述充水導管內設于中空管。
進一步的:所述管體的外表面繪制有沿軸向方向分布的刻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改變胃瘺用導管的套囊形狀,使得套囊在充滿滅菌蒸餾水后成為充水囊后,其囊底端至少接觸并封閉管體與胃瘺口之間的縫隙,實現高效防滲和防脫。
2、將充滿滅菌蒸餾水的套囊設置為錐體,并使得錐體的錐底接觸并封閉管體與胃瘺口之間的縫隙及胃瘺口圓周胃壁,可大幅提高防滲性能。
3、通過改變胃瘺用導管的固定板形狀,使得固定板僅僅壓制胃瘺口圓周腹壁皮膚的部分腹壁皮膚上,而且固定板可通過旋轉來改變與腹壁皮膚的接觸位置,確保皮膚對舒適性的高要求,同時一直起到固定作用。
4、提供新型結構的胃造瘺導管套件,實現穿刺和插管同步,改變傳統的胃瘺用導管插入鞘套的操作方式,而是省略該插管入鞘的步驟,具體是通過將穿刺針套設于胃瘺用導管,使得穿刺的同時胃瘺用導管即同步插入胃瘺口,不僅減少操作步驟,縮短手術時長,而且同步穿刺和插管,可提高胃瘺用導管與胃瘺口的接觸緊密性,縮小兩者之間的縫隙,防滲效果更佳。
上述內容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胃瘺用導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胃瘺用導管中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穿刺和插管同步的胃造瘺導管套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胃瘺用導管,包括管體1和套設于管體1的前端的套囊,所述管體1的前端插入胃瘺口并留置于胃腔11內,所述套囊在充滿滅菌蒸餾水后成為充水囊2;所述充水囊2呈錐體,錐體的錐底尺寸大于錐頂尺寸,錐體的錐底接觸并封閉管體1與胃瘺口之間的縫隙及胃瘺口圓周胃壁,錐體的錐頂遠離胃瘺口位于胃腔11中。
所述管體1套設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用于壓制胃瘺口圓周腹壁皮膚12的部分腹壁皮膚12上,固定板3以管體1的軸向中心線為中心點可繞著管體1外表面作平面方向旋轉、使得固定板3與腹壁皮膚12的接觸位置改變,如圖2所示。
所述固定板3可沿著管體1軸向方向滑移,實現在管體1上的豎直方向進行上下位置調節。如圖2所示,所述固定板3優選為長方形,當然也可采用正方形、橢圓形或蝶形;所述固定板3上設置有用于旋轉操作的手持部31,便于操作;所述固定板3開設有通孔32,進一步減少固定板3壓制腹壁皮膚12的直接接觸面積,有利于對固定位置的皮膚進行透氣。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穿刺和插管同步的胃造瘺導管套件,包括胃瘺用導管和穿刺針4,所述胃瘺用導管的管體1為中空管,中空管的兩端開口并內具將營養液或藥液從體外導入胃腔內的通路;所述穿刺針4套穿于中空管,穿刺針4的針頭端為尖頭,尖頭從中空管的末端開口穿入、經過通路后從前端開口穿出用于穿刺腹壁皮膚12并將管體1的前端插入腹壁皮膚12,穿刺針4的針尾端位于中空管的末端開口外用于手握操作穿刺、并用于在管體1的前端插入腹壁皮膚12后手握操作退針。
所述中空管的末端開口設置有Y型接口5,所述Y型接口5包括第一接口51、第二接口52和第三接口53;所述第一接口51與中空管的末端開口可拆卸相連,所述第二接口52用于導入營養液或藥液并設置有蓋帽54,所述第三接口53設置有用于注射滅菌蒸餾水的接頭55,所述接頭55與套囊2之間設置有充水導管(圖中未示出),所述充水導管內設于中空管。
所述管體1的外表面繪制有沿軸向方向分布的刻度(圖中未示出),便于掌握管體1的前端插入腹壁皮膚12的深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