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創口敷料,具體的說是一種抗菌吸附創口敷料。
背景技術:
由于創面皮膚組織的腐爛以及細菌感染等原因,所有傷口在不同程度上會產生一定的臭味。長期以來,傷口上所產生的臭味對患者和護理人員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一些病人由于傷口上的惡臭而很難進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臨床上解決傷口臭味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控制傷口上的細菌,抑制細菌的繁殖,從根本上消除臭味的產生。另一種是用合適的吸附材料把臭味吸收。目前臨床上控制細菌多采用抗生素方法,但是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使傷口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藥性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導致很多難愈性創面的產生和耐藥菌株的出現,研究人員希望能從創口敷料著手來解決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菌吸附創口敷料,以解決傷口感染異味及難愈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抗菌吸附創口敷料,包括有一層吸水墊層和貼附于所述吸水墊層上表面的第一防粘連膜層,所述吸水墊層是在碳纖維吸水墊的碳纖維絲表面噴淋有一層PHMB抗菌層,所述第一防粘連膜層是在塑料網膜的外表面噴涂有一層PHMB抗菌層。
所述的抗菌吸附創口敷料,在所述吸水墊層的下表面貼附有第二防粘連膜層,所述第二防粘連膜層是在塑料網膜的外表面噴涂有一層PHMB抗菌層。
所述的抗菌吸附創口敷料,在所述吸水墊層的下表面貼附有一層基膜層,所述基膜層的邊緣超出所述吸水墊層的邊緣;在所述第一防粘連膜層的上表面貼附有離型紙層,所述離型紙層的邊緣超出所述第一防粘連膜層的邊緣;所述基膜層超出所述吸水墊層邊緣的部分與所述離型紙層超出所述第一防粘連膜層邊緣的部分相互貼合。
所述的抗菌吸附創口敷料,所述離型紙層由部分區域重疊的第一離型紙和第二離型紙構成。
所述的抗菌吸附創口敷料,所述基膜層為噴涂有壓敏膠層的半滲透性透明聚氨酯膜或無紡布。
本實用新型將PHMB與碳纖維敷料結合在一起,制備出新型抗菌碳纖維敷料,克服了抗生素敷料的易產生耐藥菌株的弊端,兼具碳纖維吸附特性和PHMB的抗菌活性,制備方法簡單易行,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解決了含抗生素敷料的耐藥性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
圖中:1、PHMB抗菌層,2、塑料網膜,3、吸水墊層,4、第一離型紙,5、第二離型紙,6、基膜層。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配制PHMB溶液:取2g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加純化水至1000ml,溶解后攪拌均勻,即得。
(2)噴淋PHMB:將碳纖維吸水墊卷材置于放卷輥軸上,以1m/min的速率放卷,此過程中,噴淋裝置以2.0mL/s的速度向吸水墊卷材噴淋PHMB溶液,同時收卷輥軸2以1m/min的速率收卷,如此重復3-4次,使PHMB溶液均勻噴淋到碳纖維卷材的碳纖維絲表面上。
(3)干燥:將噴淋完畢的碳纖維吸水墊卷材,采用網帶式烘干機,控制溫度不高于50℃做干燥處理。
(4)模切、成型:將干燥后的碳纖維吸水墊卷材,直接用敷料成型機分切成片。
(5)如圖1所示,將第一防粘連膜層(噴涂有PHMB抗菌層1的塑料網膜2)貼附至碳纖維吸水墊(即吸水墊層3)的上表面,形成如圖1所示結構的敷料,或如圖2所示,將第一防粘連膜層和第二防粘連膜層分別貼附至碳纖維吸水墊(即吸水墊層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如圖2所示結構的敷料。
實施例2
(1)配制PHMB溶液:取2g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加純化水至1000ml,溶解后攪拌均勻,即得。
(2)噴淋PHMB:將碳纖維吸水墊卷材置于輥軸1上,以1m/min的速率放卷,此過程中,噴淋裝置以2.0ml/s的速度向吸水墊卷材噴淋PHMB溶液,同時輥軸2以1m/min的速率收卷。如此重復3次,盡可能的使PHMB溶液均勻噴淋到碳纖維卷材上。
(3)干燥:將噴淋完畢的碳纖維卷材,采用網帶式烘干機,控制溫度不高于50℃做干燥處理。
(4)模切、成型:將干燥后的碳纖維吸水墊卷材,直接用敷料成型機分切成片,然后將第一防粘連膜層(即噴涂有PHMB抗菌層1的塑料網膜2)貼附至碳纖維吸水墊(即吸水墊層3)的上表面,再將其與離型紙卷材和基材卷材于敷料成型機上一次模切、復合成型,形成如圖3所示結構的敷料,即在吸水墊層3的下表面貼附有一層基膜層6,基膜層6為噴涂有壓敏膠層的半滲透性透明聚氨酯膜或無紡布,基膜層6的邊緣超出吸水墊層3的邊緣;在第一防粘連膜層的上表面貼附有離型紙層,離型紙層的邊緣超出第一防粘連膜層的邊緣;基膜層6超出吸水墊層3邊緣的部分與離型紙層超出第一防粘連膜層邊緣的部分相互貼合。離型紙層由部分區域重疊的第一離型紙4和第二離型紙5構成。
離型紙可以為CCK紙、硅油紙;基材可以為噴涂壓敏膠的無紡布、噴涂壓敏膠的聚氨酯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