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美容領域,特別是一種便于應用鎖式線跡連續埋線法重瞼成形術的穿線工具。
背景技術:
重瞼成形術是東方人最常實施的美容手術,但有無重瞼皺襞及重瞼皺襞的形態、寬窄并非是評價眼睛美與不美的唯一標準,隨時代、地點、年齡、職業和社會地位等諸多因素的變化而有不同的認識和認可。所以,重瞼成形術應結合求美者的年齡、職業及眼睛的面部各器官的和諧統一而實施。
從美學角度上來說,雙眼皮較單眼皮更加生動并富有立體感,雙眼皮眼裂寬而長,層次豐富,眼黑(角膜)部分外露較多,看起來特別有神。單眼皮眼裂窄而短,且睫毛常被下垂的皮膚覆蓋,使眼睛看上去比實際要小。如果單眼皮者同時伴有“內眥贅皮”,上瞼脂肪過多等情況,更是給人以呆板的感覺。
通過鎖式線跡連續埋線法重瞼成形術,使得重瞼線植入皮下組織,現有手術過程中,僅能通過人工穿針的方法手動實施手術,手術過程操作麻煩,誤差幾率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穿線過程可通過本輔助工具快速的完成,效率高,誤差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用于在眼瞼中穿入重瞼線,包括片狀的第一夾板、與第一夾板鉸接的第二夾板和手柄,所述手柄連接在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的鉸接處并帶動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相對轉動;
所述第一夾板朝向第二夾板的表面具有多個直線排列的導向卡,該導向卡包括兩個根部設置在第一夾板上的彈性柱,兩個彈性柱的頭部匯集形成尖端,使得兩個彈性柱以及第一夾板之間形成限位空間;
所述第二夾板上具有針狀體,所述針狀體的數量與所述導向卡的數量相同,且該針狀體的尖部與所述導向卡的尖端逐一相對,所述針狀體靠近尖部位置具有用于鉤起限位空間內重瞼線的鉤部。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向卡的尖端處具有缺口,該缺口的寬度與所述重瞼線的線徑相匹配。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針狀體弧形,針狀體以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鉸接處為轉動中心,以所述針狀體的尖部位移路徑方向彎曲。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鉤部內壁與所述針狀體的外壁之間平滑過渡。
在一個實施例中,相鄰所述針狀體之間的間距為4mm-6mm。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針狀體的長度為2.5mm-3mm。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通過鉸接處與第一夾板連接的第一臂,以及通過鉸接處與第二夾板連接的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自由端具有便于操作的指槽。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還包括使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保持張開趨勢的復位機構。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復位機構為兩端分別置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彈簧。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輔助工具通過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上的導向卡合針狀體相互配合,在限位卡穿過重瞼線后,通過針狀體勾出重瞼線,后續手工將針狀體鉤起的重瞼線閉合,可以完成鎖式線跡連續埋線法重瞼成形術的穿線步驟,使用本輔助工具可快捷準確的完成穿線步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的使用過程第一階段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的使用過程第二階段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的使用過程第三階段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圖4中的C部局部放大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圖4中的D部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包括:
100-第一夾板 110-導向卡 111-彈性柱
112-限位空間 200-第二夾板 210-針狀體
211-尖部 212-退陷部 213-鉤部
214-鉤槽 300-轉軸 400-手柄
410-手柄桿 420-指槽 430-復位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7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用于在眼瞼中穿入重瞼線500,包括片狀的第一夾板100、與第一夾板100鉸接的第二夾板200、導向卡110、針狀體210和手柄400,手柄400連接在第一夾板100和第二夾板200的鉸接處并帶動第一夾板100和第二夾板200相對轉動;第一夾板100朝向第二夾板200的表面具有多個直線排列的導向卡110,該導向卡110包括兩個根部設置在第一夾板100上的彈性柱111,兩個彈性柱111的頭部匯集形成尖端,使得兩個彈性柱111以及第一夾板100之間形成限位空間112;第二夾板200上具有針狀體210,針狀體210的數量與導向卡110的數量相同,且該針狀體210的尖部211與導向卡110的尖端逐一相對,針狀體210靠近尖部211位置具有用于鉤起限位空間112內重瞼線500的鉤部213。
具體來說,如圖1所示,第一夾板100和第二夾板200一端的邊緣通過轉軸300或鉸鏈連接,第一夾板100和第二夾板200可相對轉軸300或鉸鏈轉動,手柄400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其中第一臂和第一夾板100連接,第二臂和第二夾板200連接,使得使用者可手持手柄400并驅動第一夾板100和第二夾板200相對轉動,類似剪刀,其中第一臂和第二臂形成手柄桿410。
如圖7所示,第一夾板100前端相對第二夾板200的內壁具有多個成直線排列的導向卡110,每個導向卡110為兩個彈性柱111組成,兩個彈性柱111的根部略分開,頭部向匯集相互靠近,其中彈性柱111具有一定的彈性,在彈性柱111受力時可略微彎曲。
如圖6所示,第二夾板200的前端具有多個成直線排列的針狀體210,針狀體210的尾部連接在第二夾板200,針狀體210的頭部與導向卡110的頭部相對,針狀體210靠近尖部211的位置具有鉤部213。在第一夾板100和第二夾板200相對開合的過程中,第一夾板100和第二夾板200靠近時,針狀體210的尖部211和導向卡110的尖端逐一相對。
如圖3-圖5所示,在使用本輔助工具時,首先固定眼瞼,在眼瞼外皮膚層L上畫出針狀體210刺入位置,使用本輔助工具驅動第一夾板100和第二夾板200相對轉動,將導向卡110刺入結膜N和提肌腱膜M之間,然后手動將針刺入首個導入卡,因導入卡內部限位空間112開通方向固定,使得導向卡110具有導向針行走路線的作用,針逐個穿過導向卡110內部的限位空間112,使得重瞼線500穿過整個結膜N和提肌腱膜M之間(如圖3),重瞼線500的第一端A和第二端B留在體外。
驅動第二夾板200相對第一夾板100轉動,第二夾板200上的針狀體210刺入皮膚層L,針狀體210行走到與導向卡110相對位置并繼續進入行走,進入導向卡110內部的限位空間112,直至鉤部213鉤住限位空間112內的重瞼線500,然后反向驅動第二夾板200相對第一夾板100轉動,使得針狀體210帶動導向卡110內部的重瞼線500提升至皮膚層L并靠近皮膚層L處(如圖4所示)。在此過程中,重瞼線500第二端B從皮膚層L一側穿出。
最后,手動將重瞼線500第二端B從針狀體210拉起的重瞼線500之間的穿過,然后拉緊重瞼線500第一端A和第二端B,使得重瞼線500完全鎖緊(如圖5所示)。
作為優選的,導向卡110的尖端處具有缺口,該缺口的寬度與重瞼線500的線徑相匹配。導向卡110的尖端處具有缺口即不影響重瞼線500從限位空間112內穿過,使得導向卡110保持導向的作用,有可以在針狀體210提拉重瞼線500的過程中,使得重瞼線500不用克服彈性柱111變形的阻力,使手術過程中創口較小。
作為優選的,針狀體210弧形,針狀體210以第一夾板100和第二夾板200鉸接處為轉動中心,以針狀體210的尖部211位移路徑方向彎曲。針狀體210略彎曲符合針狀體210刺入皮膚過程,避免皮膚刺入孔傾斜開通。
手柄400包括通過鉸接處與第一夾板100連接的第一臂,以及通過鉸接處與第二夾板200連接的第二臂,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自由端具有便于操作的指槽420。指槽420的作用類似剪刀,便于使用者拇指和食指穿入。
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針狀體210靠近頭部的外周面一段直徑略縮小形成退陷部212,退陷部212針狀體210頭部方向開通形成鉤槽214,溝槽內壁與針狀體210外側面之間的過渡為平滑過渡,便于針狀體210提拉重瞼線500過程中不會形成倒刺。
在本實施例中,相鄰針狀體210之間的間距為4mm-6mm。針狀體210的長度為2.5mm-3mm。其長度數據符合眼瞼厚度以及刺入皮膚位置需求。
適用于重瞼成形術的輔助工具還包括使第一臂和第二臂保持張開趨勢的復位機構430。復位機構430為兩端分別置于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彈簧。復位機構430使得使用者可使用較小力使第一夾板100和第二夾板200分開。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可以作出許多變化,只要這些變化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