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摩床,具體是一種便捷的按摩床。
背景技術:
現在的按摩床,功能多點的花費就高,便宜點的功能就不齊全,大多的都比較單一化,不能滿足人們在生活中的很多需要,同時有些按摩床比較沉重,移動起來不方便;再者按摩床兩側的只是用來起抵擋保護的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捷的按摩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便捷的按摩床,包括墊頭位、轉軸A、上部靠墊、前輪、轉軸B、墊手位、后輪、擋板、手部擋板、遮蓋、墊腳位、拉擋、下部靠墊、腰部按摩頭、頸部按摩頭、按鈕、插柱、插孔A、插孔B、上接位、下接位、連桿、撐板、連軸、頂桿、頂座;所述墊頭位位于按摩床的前方;所述轉軸A包括按鈕、插柱、插孔A、插孔B、上接位和下接位;所述按鈕是圓形結構;所述插柱位于按鈕上面,等距離分布一圓周;所述插孔A是等距離分布一圓周的圓孔;所述插孔B位于上接位和下接位上面,等距離分布一圓周的圓孔;所述上接位用于連接上部靠墊;所述下接位與上接位相鄰;所述上部靠墊是長方形結構;所述前輪有兩個,呈左右對稱位置分布,位于上部靠墊的下面;所述轉軸B連接上部靠墊和下部靠墊;所述墊手位呈左右對稱分布,包括擋板、手部按摩頭和遮蓋;所述擋板有兩個,呈左右對稱分布;所述手部按摩頭是由小凸塊組成的;所述遮蓋位于手部按摩頭的上面;所述后輪有兩個,呈左右對稱分布,位于下部靠墊下面;所述墊腳位位于按摩頭的后方;所述拉擋連接下部靠墊和墊腳位;所述下部靠墊是長方形結構,通過轉軸B連接上部靠墊;所述腰部按摩頭由一排小的凸起塊組成;所述頸部按摩頭位于上部靠墊的上方;所述連桿連接前輪和后輪;所述撐板位于下部靠墊的下面;所述連軸連接對稱的后輪和對稱的前輪;所述頂桿位于前輪之間的連軸的上方;所述頂座由九個小正方形結構組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墊頭位通過轉軸A與上部靠墊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墊手位位于下部靠墊兩側的半圓上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擋是拉伸桿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腰部按摩頭位于下部靠墊的上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頸部按摩頭由一排小的凸起塊組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是為按摩床需要的設計,有前后兩排輪子便于移動到想去的地方;頭部和腳部都可以伸縮加長,適合任何身高的人使用;腰部和頸部都設有按摩的功能,能同時按摩腰部和頸部;還有就是手部和胳膊處也是設有按摩部分;同時床的上部靠墊的高度可以調節,躺、坐都很適宜。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便捷的按摩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種便捷的按摩床中轉軸A細節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種便捷的按摩床中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墊頭位,2-轉軸A,3-上部靠墊,4-前輪,5-轉軸B,6-墊手位,7-后輪,8-擋板,9-手部擋板,10-遮蓋,11-墊腳位,12-拉擋,13-下部靠墊,14-腰部按摩頭,15-頸部按摩頭,16-按鈕,17-插柱,18-插孔A,19-插孔B,20-上接位,21-下接位,22-連桿,23-撐板,24-連軸,25-頂桿,26-頂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便捷的按摩床,包括墊頭位1、轉軸A2、上部靠墊3、前輪4、轉軸B5、墊手位6、后輪7、擋板8、手部擋板9、遮蓋10、墊腳位11、拉擋12、下部靠墊13、腰部按摩頭14、頸部按摩頭15、按鈕16、插柱17、插孔A18、插孔B19、上接位20、下接位21、連桿22、撐板23、連軸24、頂桿25、頂座26;所述墊頭位1位于按摩床的前方,通過轉軸A2與上部靠墊3連接;所述轉軸A2用以調整上部靠墊3的位置,方便休息,包括按鈕16、插柱17、插孔A18、插孔B19、上接位20和下接位21;所述按鈕16是圓形結構,用來手動固定上部靠墊3的位置;所述插柱17位于按鈕16上面,等距離分布一圈;所述插孔A18是等距離分布一圓周的圓孔;所述插孔B19位于上接位20和下接位21上面,等距離分布一圓周的圓孔,與插孔A18相對;所述上接位20用于連接上部靠墊3;所述下接位21與上接位20相鄰;所述上部靠墊3是長方形結構,可以通過轉軸B5進行上下旋轉,達到調整高度的功能;所述前輪4有兩個,呈左右對稱位置分布,位于上部靠墊3的下面;所述轉軸B5連接上部靠墊3和下部靠墊13;所述墊手位6位于下部靠墊13兩側的半圓上面,呈左右對稱分布,同時也對人躺在按摩床上的一種保護,兩側的半圓形結構防止人們睡熟從床上掉落,包括擋板8、手部按摩頭9和遮蓋10;所述擋板8有兩個,呈左右對稱分布,用于固定上部位于正確的按摩位置;所述手部按摩頭9是由小凸塊組成的,將手部及胳膊放在上面達到輕度按摩的作用;所述遮蓋位于手部按摩頭9的上面,在手部按摩頭9不使用時起到遮蓋的作用;所述后輪7有兩個,呈左右對稱分布,位于下部靠墊13下面;所述墊腳位11位于按摩頭的后方;所述拉擋12連接下部靠墊13和墊腳位11,拉擋12是拉伸桿結構,起到延長墊腳位11的長度,適合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所述下部靠墊13是長方形結構,通過轉軸B5連接上部靠墊3;所述腰部按摩頭14位于下部靠墊13的上方,由一排小的凸起塊組成,達到腰部按摩的功能,同時在不使用的時候也可以拆下來;所述頸部按摩頭15位于上部靠墊3的上方,由一排小的凸起塊組成,達到頸部按摩的功能,同時在不使用時也可以拆下來;所述連桿22連接前輪4和后輪7,達到對前輪4的后輪7位置的固定;所述撐板23位于下部靠墊13的下面,用于固定后輪7的位置;所述連軸24連接對稱的后輪7和對稱的前輪4;所述頂桿25位于前輪4之間的連軸24的上方,與頂座共同作用,用于固定上部靠墊3的高度;所述頂座26由九個小正方形結構組成,用于限定頂桿25的位置達到對上部靠墊3高度的調整。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