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理床,尤其是一種具有整體翻身功能的護理床。
背景技術:
護理床,是行動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護理時使用的病床,便于護工人員進行護理和病人康復。
以前的護理床包括床架、組合床板、電機驅動絲杠支背裝置、電機驅動絲杠曲腿裝置、電機驅動側翻裝置以及自動控制裝置,這種護理床雖然能夠較好地實現起坐和翻身操作,但其下部翻身結構復雜、部件多,占用床下空間大;而且電機驅動側翻裝置的側翻動作無法有效掌控,常常出現翻轉過度或不到位的情況,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和病人對護理床越來越高的要求。
因此,現有技術有待于改進和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滿足病人翻身操作,安全使用的具有整體翻身功能的護理床。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來實現上述目的的:
一種具有整體翻身功能的護理床,包括床架,安裝于床架上方的組合床板以及組合床兩側背面對應設置的側翻裝置,所述床架包括床邊框、前橫梁、中橫梁、后橫梁、前左縱梁和前右縱梁,該前、中、后橫梁分別設置于床邊框前、中間、后位置,該前左、右縱梁連接于前橫梁和中橫梁之間;所述組合床板包括前床板、鉸接軸、后床板、前左側翻板和前后側翻板,該前床板鉸接后床板的前端,前床板兩側分別經鉸接軸鉸接前左、右側翻板;所述側翻裝置包括側翻電機、側翻套筒、側翻拉桿、側翻連桿、側翻頂桿和側翻托板,側翻電機連接側翻套筒,側翻套筒一端鉸接于前左縱梁或前右縱梁上,翻轉套筒的另一端經側翻拉桿分別與側翻連桿一端和側翻頂桿的下端鉸接于同一連接點,該連接點上設有感應塊,側翻連桿的另一端鉸接于前左縱梁或前右縱梁上,側翻頂桿上端連接于前左、右側翻板背面設置的側翻托板;所述側翻托板的兩端分別通過氣撐桿連接前左縱梁或前右縱梁的兩端;所述前左縱梁上設有 一立桿,該立桿的頂端設有接近開關,接近開關連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連接電機控制器,電機控制器控制側翻電機的啟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的結構設計,即通過設置于側翻托板與前左、右縱梁之間的氣撐桿以及設置于前左、右縱梁上的接近開關是否能夠感應到連接點的感應塊來控制電機的啟停,實現病人的翻身操作,具有結構緊湊,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使用方便,安全使用等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床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分別是:(1)床邊框,(2)前橫梁,(3)中橫梁,(4)后橫梁,(5)前左縱梁,(6)前右縱梁,(7)前床板,(8)鉸接軸,(9)后床板,(10)前左側翻板,(11)前右側翻板,(12)側翻電機,(13)側翻套筒,(14)側翻拉桿,(15)側翻連桿,(16)側翻頂桿,(17)側翻托盤,(18)感應塊,(19)(20)氣撐桿,(21)立桿,(22)接近開關,(23)主控制器,(24)電機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給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請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整體翻身功能的護理床,包括床架,安裝于床架上方的組合床板以及組合床兩側背面對應設置的側翻裝置,所述床架包括床邊框1、前橫梁2、中橫梁3、后橫梁4、前左縱梁5和前右縱梁6,該前、中、后橫梁分別設置于床邊框前、中間、后位置,該前左縱梁5、前右縱梁6連接于前橫梁2和中橫梁3之間;所述組合床板包括前床板7、鉸接軸8、后床板9、前左側翻板10和前后側翻板11,該前床板7鉸接后床板9的前端,前床板7兩側分別經鉸接軸8鉸接前左側翻板10、前右側翻板11;所述側翻裝置包括側翻電機12、側翻套筒13、側翻拉桿14、側翻連桿15、側翻頂桿16和側翻托板17,側翻電機12連接側翻套筒13,側翻套筒13一端鉸接于前左縱梁5或前右縱梁6上,翻轉套筒13的另一端經側翻拉桿14分別與側翻連桿15一端和側翻頂桿16的下端鉸接于同一連接點,該連接點上設有感應塊18,側翻連桿15的另一端鉸接于前左縱梁5或前右縱梁6上,側翻頂桿16上端連接于前左、右側翻板背面設置的側翻托板17;所述側翻托板17的兩端分別通過氣撐桿19和20連接前左縱梁或前右縱梁的兩端;所述前左縱梁上設有一立桿21,該 立桿的頂端設有接近開關22,接近開關連接主控制器23,主控制器連接電機控制器24,電機控制器控制側翻電機的啟停。
于本實施例中,側翻電機12經側翻套筒13控制側翻拉桿14拉伸,側翻拉桿14拉伸由側翻連桿15限制使側翻頂桿16上升,側翻頂桿16上升帶動側翻托板17頂緊前左、右側翻板的背面翻轉,實現翻身操作;當側翻托板17翻轉時,氣撐桿19和20拉伸;當連接點的感應塊18上升一定高度時,被位于立桿21上的接近開關22感應,接近開關22發出信號給主控制器23,主控制器23通過電機控制器24控制側翻電機12停止工作,前左、右側翻板實定量翻轉,避免出現翻轉過度或不足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的結構設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具有結構緊湊,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使用方便,安全使用等特點,具有廣泛的市場價值和巨大的市場潛力。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