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加藥控制機構。
背景技術:
醫護人員在配制藥物時,需要在一種藥物中定量加一些其它的藥物,現有一般是將藥物的藥筒疊設在混合藥物的混合筒正上方,這樣設置將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藥物混合時可能會有熱氣,導致上面藥筒內的藥受潮,影響藥的藥性;(2)上面的藥物進入混合筒時,可能需要對混合筒進行攪拌,因此需要設置攪拌裝置,這樣上面的藥筒就會對攪拌裝置的設置造成干涉;(3)為了避免影響藥性和造成干涉,需要在加藥完成后將藥筒移開,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自動加藥控制機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加藥控制機構,包括加藥筒、設于所述加藥筒下方的配藥罐,所述加藥筒的底端開設有出藥口,所述加藥筒的底端設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由第一氣缸驅動沿左右方向移動,所述滑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滑板的前后側端上均固定有凸起,所述滑板的底端活動連接有過渡板,所述過渡板上開設有滑槽,所述過渡板的前后側端與兩個所述凸起之間分別連接有彈性件,所述配藥罐的頂端開設有進藥口,所述進藥口處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由第二氣缸驅動沿左右方向移動,所述配藥罐的側端固定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均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自動加藥控制機構進一步包括所述滑板的底端與過渡板鉸接。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自動加藥控制機構進一步包括所述出藥口、通孔與進藥口均呈圓形或橢圓形。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自動加藥控制機構進一步包括還設置有倒L形支架,所述加藥筒、第一氣缸均固定在所述倒L形支架上。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自動加藥控制機構進一步包括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過渡板和滑槽的設置,使得加藥筒內的藥沿著滑槽滑入配藥罐內,加藥完成后,不需要移動加藥筒,省時省力,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一種自動加藥控制機構,包括加藥筒2、設于加藥筒2下方的配藥罐4,加藥筒2的底端開設有出藥口6,加藥筒2的底端設置有滑板8,滑板8由第一氣缸10驅動沿左右方向移動,滑板8上開設有通孔12,滑板8的前后側端上均固定有凸起14,滑板8的底端活動連接有過渡板16,過渡板16上開設有滑槽18,滑槽18與通孔12對應設置,滑槽18的一側壁貫穿過渡板16,過渡板16的前后側端與兩個凸起14之間分別連接有彈性件20,配藥罐4的頂端開設有進藥口22,進藥口22處設置有蓋板24,蓋板24由第二氣缸26驅動沿左右方向移動,配藥罐4的側端固定有控制器28,第一氣缸10、第二氣缸26均與控制器28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優選滑板8的底端與過渡板16鉸接,便于使得過渡板16在藥物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傾斜,從而實現與配藥罐4之間的連通。
為了避免對藥的損傷,本實用新型優選出藥口6、通孔12與進藥口22均呈圓形,但并不局限于圓形,也可以為橢圓形。
還設置有倒L形支架30,加藥筒2、第一氣缸10均固定在倒L形支架30上,倒L形支架30的底部設置有基座32,基座32可通過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本實用新型優選彈性件20為彈簧,彈性性能優良。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控制器28發出信號給第一氣缸10,第一氣缸10啟動,推動滑板8向左移動,使得滑板8上的通孔12與加藥筒2的出藥口6對齊,這時加藥筒2內的藥沿著出藥口6、通孔12進入過渡板16的滑槽18內,過渡板16在藥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傾斜,同時控制器28控制第二氣缸26將蓋板24推離進藥口22,滑槽18對準進藥口22,過渡板16與配藥罐4相連通,藥通過滑槽18、進藥口22進入配藥罐4內,完成加藥,第一氣缸10推動滑板8向右移動,帶動滑板8的通孔12離開出藥口6,停止出藥,過渡板16在彈性件20的作用下上升回復原位,第二氣缸26帶動蓋板24蓋住進藥口22。
以上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