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椅子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物理按摩椅。
背景技術:
按摩能夠緩解疲勞、放松身心。現有的電動按摩椅克服了按摩必須找他人協助,按摩場地局限性等系列難題。但是電動按摩椅也存在以下的缺陷,如:使用必須有電源、體積大、按摩穴位不精確等,導致電動按摩椅只能在居家或休息場所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物理按摩椅,以改善上述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包括椅座、靠背和復位機構,靠背轉動設置于椅座,復位機構與靠背連接,復位機構能夠使靠背復位;靠背設置有多個按摩球。
本申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主要用于背部按摩。靠背受力能夠相對于椅座發生轉動,撤去該力后,靠背能夠復位,因此,使用者通過驅動靠背轉動,使按摩球作用于使用者背部的不同位置,實現按摩。復位機構只能實現靠背的復位即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很好地彌補了電動按摩椅的缺陷,該物理按摩椅無需用電、使用便捷、結構簡單體積小、任何場所都能擺放。尤其是對于廣大腦力勞動者,當工作感到疲憊時,只要身體稍向后靠,就能驅動靠背向后仰,從而能夠準確地按摩不適的身體部位,有效減少頸椎疼痛等職業病的發生。
進一步地,復位機構包括支撐件和液壓桿,支撐件設置于椅座的底側,液壓桿包括竿體和活塞桿,竿體設置有密封腔,密封腔內裝有液壓油,活塞桿的一端滑動嵌設于密封腔內;液壓桿支撐設置于靠背的后側與支撐件之間。
液壓桿設置于靠背的后側,活塞桿與靠背的后側連接,竿體與支撐件連接,靠背受力向后仰的過程中驅動活塞桿壓縮密封腔內的液壓油,撤去該力后,活塞桿復位,進而驅動靠背復位。也可以采用氣壓桿,還可以采用其他彈性回復機構。
進一步地,支撐件為登腳連桿,椅座的底部設置有前部座椅腳和后部座椅腳,登腳連桿的一端與前部座椅腳連接,登腳連桿的另一端與靠背之間支撐設置有液壓桿,登腳連桿的中部與后部座椅腳連接。
登腳連桿的位于靠背后側的一端用于支撐液壓桿,登腳連桿的位于椅座前側的一端為使用者使用時的腳踏位置。使用者使用該物理按摩椅時,只要配合腳步用力,用力蹬住登腳連桿,后背向后仰,靠背也向后仰,使用者不斷前傾和后仰的過程中即實現按摩。其中,腳用力蹬住登腳連桿以推動身體靠向靠背的同時,不僅實現了背部按摩,而且也鍛煉了腳部。使全身得到更加充分地鍛煉。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減輕前部座椅腳和后部座椅腳與地方的摩擦,可以在前部座椅腳和后部座椅腳的底部設置橡皮墊。
進一步地,登腳連桿與前部座椅腳之間通過旋轉扣件連接,登腳連桿與后部座椅腳活動連接。
“扣件”一般指連接兩個構件的中間連接零件,扣件分為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等。本申請中采用旋轉扣件。由于使用者的個體差異,登腳連桿的位置需要適當調整。登腳連桿通過旋轉扣件與前部座椅腳連接,一方面,登腳連桿能夠相對于前部座椅腳發生角度轉動,另一方面,旋轉扣件連接為可拆卸連接,登腳連桿的與前部座椅腳連接的一端能夠沿著前部座椅腳上下調節高度,滿足不同腿長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進一步地,登腳連桿設置四根,四根登腳連桿首尾相連形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一端與前部座椅腳通過旋轉扣件連接,矩形框架的另一端與靠背之間支撐設置至少兩個液壓桿,矩形框架的中部與后部座椅腳活動連接。
矩形框架的其中一對相對的兩個登腳連桿分別與前部座椅腳和后部座椅腳連接,矩形框架中的另外一對相對的登腳連桿分別位于椅座的前側和后側,位于椅座前側的登腳連桿為使用者腳踏位置,位于椅座后側的登腳連桿與后背之間支撐設置有液壓桿。
綜上所述,支撐件結構簡單,如此設計,不僅能夠盡可能的縮小物理按摩椅的體積,而且能夠減輕物理按摩椅的重量,從而便于搬動和擺放,能夠適用于更多的場合。
進一步地,靠背并排設置有多根活動連桿,每根活動連桿的外側穿設有至少一個按摩球,每個按摩球能夠在活動連桿的外側移動。
“按摩球”采用PVC材料制作而成,柔韌、靈活、安全、舒適。由于按摩球能夠發生彈性形變,因此按摩球的中心縮小卡住活動連桿,不會發生移動,從而將按摩球固定在相應的位置處。需要改變按摩球的位置時,只需要施力于按摩球即可在活動連桿外側移動按摩球。因此,本申請中的按摩球的按摩穴位可以手動調節,更準確更到位。
進一步地,靠背為鋼管“U”形架,鋼管“U”形架的兩個側臂與椅座轉動連接;多根活動連桿并排設置于鋼管“U”形架的兩個側臂之間,每根活動連桿的兩端與鋼管“U”形架的兩個側臂之間通過卡接件可拆卸連接,每根活動連桿能夠在鋼管“U”形架的兩個側臂之間移動。
活動連桿可以豎向或者橫向并排設置于靠背的兩個側臂之間,本申請中優選活動連桿橫向設置于靠背。活動連桿與靠背可拆卸連接,通過移動活動連桿兩端與鋼管“U”形架的兩個側臂之間連接位置,可以實現活動連桿在靠背上的位置調節。活動連桿移動的方向與活動連桿的軸心線相互垂直。如此,按摩球能夠在橫向方向和縱向方向兩個方向移動,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體狀況調整按摩穴位,按摩效果更佳。
進一步地,卡接件為抱箍或者卡箍,卡接件設置有螺紋連接頭,活動連桿的端部設置有與螺紋連接頭匹配的螺孔。
卡接件與活動連桿可拆卸連接。抱箍和卡箍為可拆卸連接固定件,能夠實現活動連桿的安裝位置的變化。
進一步地,椅座的頂部設置有座椅板,座椅板包括邊框和以十字交叉方式編織設置于邊框的彈力牛筋條。
采用該種座椅板,不僅舒適,而且能夠減輕物理按摩椅的整體重量,便于搬動和擺放,使用方便快捷。
進一步地,椅座的兩側設置有鋼管扶手,鋼管扶手之間通過橫拉桿連接,座椅板支撐設置于橫拉桿。
采用鋼管扶手,能夠減輕物理按摩椅的整體重量,便于搬動和擺放,使用方便快捷。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為了實現體積小和質量輕,便于搬運擺放的效果,扶手、椅子腳、座椅靠背、座椅板的邊框和登腳連桿均采用不銹鋼鋼管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方案克服了現有的電動按摩椅體積龐大,耗電,使用場地局限性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無需用電,結構更加簡單,體積更小,擺放使用范圍更加廣泛的物理按摩椅。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的使用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中的活動連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中的旋轉扣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的座椅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椅座101;靠背102;復位機構103;按摩球104;液壓桿105;竿體106;活塞桿107;登腳連桿108;前部座椅腳109;后部座椅腳200;旋轉扣件201;活動連桿203;卡接件205;座椅板206;邊框207;彈力牛筋條208;鋼管扶手209;螺紋連接頭30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橫向”、“縱向”、“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具體實施例,參照圖1至圖6。
本實施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包括如圖1和圖2所示,椅座101、靠背102和復位機構103,靠背102轉動設置于椅座101,復位機構103與靠背102連接,復位機構103能夠使靠背102復位;靠背102設置有多個按摩球104。本申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主要用于背部按摩。靠背102受力能夠相對于椅座101發生轉動,撤去該力后,靠背102能夠復位,因此,使用者通過驅動靠背102轉動,使按摩球104作用于使用者背部的不同位置,實現按摩。復位機構103只能實現靠背102的復位即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很好地彌補了電動按摩椅的缺陷,該物理按摩椅無需用電、使用便捷、結構簡單體積小、任何場所都能擺放。尤其是對于廣大腦力勞動者,當工作感到疲憊時,只要身體稍向后靠,就能驅動靠背102向后仰,從而能夠準確地按摩不適的身體部位,有效減少頸椎疼痛等職業病的發生。
復位機構103優選但不限于下述的四種實施方式。
第一種實施方式,復位機構103包括支撐件和液壓桿105,支撐件設置于椅座101的底側,液壓桿105包括竿體106和活塞桿107,竿體106設置有密封腔,密封腔內裝有液壓油,活塞桿107的一端滑動嵌設于密封腔內;液壓桿105支撐設置于靠背102的后側與支撐件之間。液壓桿105設置于靠背102的后側,活塞桿107與靠背102的后側連接,竿體106與支撐件連接,靠背102受力向后仰的過程中驅動活塞桿107壓縮密封腔內的液壓油,撤去該力后,活塞桿107復位,進而驅動靠背102復位。也可以采用氣壓桿,還可以采用其他彈性回復機構。
第二種實施方式在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實施,本實施方式未提及之處可以參考第一種實施方式中的實現方式,支撐件為登腳連桿108,椅座101的底部設置有前部座椅腳109和后部座椅腳200,登腳連桿108的一端與前部座椅腳109連接,登腳連桿108的另一端與靠背102之間支撐設置有液壓桿105,登腳連桿108的中部與后部座椅腳200連接。
登腳連桿108的位于靠背102后側的一端用于支撐液壓桿105,登腳連桿108的位于椅座101前側的一端為使用者使用時的腳踏位置。使用者使用該物理按摩椅時,只要配合腳步用力,用力蹬住登腳連桿108,后背向后仰,靠背102也向后仰,使用者不斷前傾和后仰的過程中實現按摩。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減輕前部座椅腳109和后部座椅腳200與地方的摩擦,可以在前部座椅腳109和后部座椅腳200的底部設置橡皮墊。
第三種實施方式在第一種實施方式和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實施,本登腳連桿108與前部座椅腳109之間通過旋轉扣件201連接,登腳連桿108與后部座椅腳200活動連接。如圖5所示,“扣件”一般指連接兩個構件的中間連接零件,扣件分為直角扣件、旋轉扣件201、對接扣件等。本申請中采用旋轉扣件201。由于使用者的個體差異,登腳連桿108的位置需要適當調整。登腳連桿108通過旋轉扣件201與前部座椅腳109連接,一方面,登腳連桿108能夠相對于前部座椅腳109發生角度轉動,另一方面,旋轉扣件201連接為可拆卸連接,登腳連桿108的與前部座椅腳109連接的一端能夠沿著前部座椅腳109上下調節高度,滿足不同腿長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第四種實施方式在第一種實施方式、第二種實施方式和第三種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實施,如圖3所示,登腳連桿108設置四根,四根登腳連桿108首尾相連形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一端與前部座椅腳109通過旋轉扣件201連接,矩形框架的另一端與靠背102之間支撐設置至少兩個液壓桿105,矩形框架的中部與后部座椅腳200活動連接。
矩形框架的其中一對相對的兩個登腳連桿108分別與前部座椅腳109和后部座椅腳200連接,矩形框架中的另外一對相對的登腳連桿108分別位于椅座101的前側和后側,位于椅座101前側的登腳連桿108為使用者腳踏位置,位于椅座101后側的登腳連桿108與后背之間支撐設置有液壓桿105。
綜上所述,支撐件結構簡單,如此設計,不僅能夠盡可能的縮小物理按摩椅的體積,而且能夠減輕物理按摩椅的重量,從而便于搬動和擺放,能夠適用于更多的場合。
為了進一步簡化本申請提供的物理按摩椅,本申請中的椅座101的頂部設置有座椅板206,如圖6所示,座椅板206包括邊框207和以十字交叉方式編織設置于邊框207的彈力牛筋條208。采用該種座椅板206,不僅舒適,而且能夠減輕物理按摩椅的整體重量,便于搬動和擺放,使用方便快捷。
優選地,椅座101的兩側設置有鋼管扶手209,鋼管扶手209之間通過橫拉桿連接,座椅板206支撐設置于橫拉桿。采用鋼管扶手209,能夠減輕物理按摩椅的整體重量,便于搬動和擺放,使用方便快捷。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為了實現體積小和質量輕,便于搬運擺放的效果,扶手、椅子腳、座椅靠背102、座椅板206的邊框207和登腳連桿108均采用不銹鋼鋼管制成。
為了進一步提高按摩球104的按摩穴位的準確度,本實施例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
第一種實施方式,如圖3和圖4所示,靠背102并排設置有多根活動連桿203,每根活動連桿203的外側穿設有至少一個按摩球104,每個按摩球104能夠在活動連桿203的外側移動。“按摩球104”采用PVC材料制作而成,柔韌、靈活、安全、舒適。由于按摩球104能夠發生彈性形變,因此按摩球104的中心縮小卡住活動連桿203,不會發生移動,從而將按摩球104固定在相應的位置處。需要改變按摩球104的位置時,只需要施力于按摩球104即可在活動連桿203外側移動按摩球104。因此,本申請中的按摩球104的按摩穴位可以手動調節,更準確更到位。
第二種實施方式,作為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優選實施方案,如圖3所示,靠背102為鋼管“U”形架,鋼管“U”形架的兩個側臂與椅座101轉動連接;多根活動連桿203并排設置于鋼管“U”形架的兩個側臂之間,每根活動連桿203的兩端與鋼管“U”形架的兩個側臂之間通過卡接件205可拆卸連接,每根活動連桿203能夠在鋼管“U”形架的兩個側臂之間移動。
活動連桿203可以豎向或者橫向并排設置于靠背102的兩個側臂之間,本申請中優選活動連桿203橫向設置于靠背102。活動連桿203與靠背102可拆卸連接,通過移動活動連桿203兩端與鋼管“U”形架的兩個側臂之間連接位置,可以實現活動連桿203在靠背102上的位置調節。活動連桿203移動的方向與活動連桿203的軸心線相互垂直。如此,按摩球104能夠在橫向方向和縱向方向兩個方向移動,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體狀況調整按摩穴位,按摩效果更佳。
第三種實施方式,作為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優選實施方案,如圖4所示,卡接件205為抱箍或者卡箍,卡接件205設置有螺紋連接頭300,活動連桿203的端部設置有與螺紋連接頭300匹配的螺孔。卡接件205與活動連桿203可拆卸連接。抱箍和卡箍為可拆卸連接固定件,能夠實現活動連桿203的安裝位置的變化。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