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介入器械手柄。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介入手術對病人創傷小,術后恢復快、效果好。大大減輕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手術難度。近十幾年來得到迅速發展。作為介入工具器械的直接控制部分,手柄的性能及操作的難易程度對介入手術的成功率有極大的影響。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介入器械手柄多為套指式(三指),雖然可以單手操作,但無法旋轉調整間接控制部分(如取石籃、套索)的位置,對間接控制部分的可控性不高,操作難度大;而市面上現有的旋轉式手柄雖然能旋轉調整間接控制部分的位置,但需雙手操作,使用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介入器械手柄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專利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介入器械手柄,結合注射器的外形,結構簡單,貼合醫務人員使用習慣,單手即能雙向旋轉和前后推拉調整間接控制部分的位置,可控性更高,使用更加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介入器械手柄,其特征是:包括按板、旋轉桿、套管、鞘管、內芯,內芯與旋轉桿相連,穿過套管乳頭處進入鞘管,使間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籃或套索等)可前后伸縮或雙向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旋轉桿上有可拆卸的按板。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旋轉桿上有凹凸結構(可為十字形、米字型、人字形或凸點設計等增加摩擦力的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套管與注射器的套管相似,末端的卷邊可拆卸。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內芯接近旋轉桿部分為硬軸,長度與套管相近,遠端部分由軟軸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述器械的內芯貫穿活塞與旋轉桿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套管的頭端可設有注水口,注水口貫穿套管內部,從此處注入液體可進入鞘管內到達給液部位,以具備完成多種介入手術的條件。
從此處注入液體可進入鞘管內到達給液部位,以具備完成多種介入手術的條件。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套管末端借力卷邊的遠端可增加借力凸起,以適應不同的使用習慣。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內芯與旋轉桿部分相連處為硬質鋼管,長度與套管相近,后半部分由軟軸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內芯貫穿活塞與旋轉桿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外鞘可呈現多種形式,為全軟鞘管,全硬鞘管,近端硬遠端軟組合鞘管,以貼合不同部位手術的需求。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計新穎,操作方便,更貼合醫務人員使用習慣的優點,有利于降低介入手術的難度,提高手術效率。
附圖說明
間接操作部分以取石籃示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取石籃張開)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取石籃張開)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取石籃閉合)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取石籃張開、含借力凸起)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鞘管部分為軟管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鞘管部分為硬管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橫截面示意圖(十字形)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橫截面示意圖(米字形)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橫截面示意圖(人字形)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橫截面示意圖(帶凸點圓柱)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桿側視圖(帶凸點圓柱)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旋轉桿側視圖(活塞分離)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桿拆分示意圖(按板、旋轉桿分離)
圖14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桿拆分示意圖(內芯彎折后固定)
圖15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桿拆分示意圖(內芯彎折前固定)
圖16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桿橫截面示意圖(卷邊螺旋固定式)
圖17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桿橫截面示意圖(卷邊開合固定式,打開狀態)
圖18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桿橫截面示意圖(卷邊開合固定式,閉合狀態)
圖19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卷邊螺旋固定式)
圖20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卷邊開合固定式,閉合狀態)
圖21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桿橫截面拆分示意圖
圖中:1-按板 1a-按板螺紋 2-旋轉桿 2a-旋轉桿螺紋 2b-旋轉桿固定處 3-活塞 4-套管 5-借力卷邊 5a-借力卷邊限位開關 5b-借力卷邊限位螺紋 6-內芯 6a-內芯彎鉤 6b-內芯螺旋彎曲 7-注水口 8-鞘管 9-間接操作部分(示例:取石籃) 10-借力凸起 11-凹凸結構 11a-凹凸結構a 11b-凹凸結構b 12-隧道 13-凸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參照圖1、圖2、圖3和圖12,本實施例包括旋轉桿2、套管4、內芯6、注水口7、鞘管8,旋轉桿上有按板1和活塞3,旋轉桿2上有凹凸結構11,套管4上有借力卷邊5,內芯一端與旋轉桿相連,穿過套管乳頭處進入鞘管連接間接操作部分9。
參照圖1、圖2、圖3和圖12,本實施例包括旋轉桿2、套管4、內芯6、鞘管8,旋轉桿上有按板1和活塞3,旋轉桿2上有凹凸結構11,套管4上有借力卷邊5,內芯一端與旋轉桿相連,穿過套管乳頭處進入鞘管連接間接操作部分9。
參照圖1、圖2、圖4和圖12,本實施例包括旋轉桿2、套管4、內芯6、注水口7、鞘管8,旋轉桿上有按板1和活塞3,旋轉桿2上有凹凸結構11,套管4上有借力卷邊5和借力凸起10,內芯一端與旋轉桿相連,穿過套管乳頭處進入鞘管連接間接操作部分9。
參照圖12,所述器械的內芯前端為硬軸,硬軸長度與套管長度相近,從旋轉管頭端出發,貫穿活塞進入鞘管內,內芯后段為軟軸,更貼合目的部位的形態,以便前后推拉、旋轉控制間接操作部分。
參照圖2、圖5、圖6,所述器械的外鞘可呈現多種形式,為全軟鞘管,全硬鞘管,近端硬遠端軟組合鞘管,以貼合不同部位介入的需求。
參照圖12、圖13、圖14、圖21,所述器械的旋轉桿被縱向分為兩部分11a和11b,中間留有隧道12,以便內芯6通過旋轉桿在其尾端以彎鉤6a固定在旋轉桿末端2a處,旋轉桿末端2a再與按板1a以其螺紋結構吻合,活塞3包繞旋轉桿頭端,從而形成一整體,以加強內芯與旋轉桿的穩固性。
參照圖15,內芯螺旋彎曲成6b固定在旋轉桿頭端2b處,旋轉桿術端2a再與按板1a以其螺紋結構吻合,以加強內芯與旋轉桿的穩固性。
參照圖16、圖19,借力卷邊5通過限位螺紋5b與套管4結合,以較小內徑限制旋轉桿頭端防止其滑出套管4。
參照圖17、圖18、圖20,借力卷邊5通過限位開關5a穿過套管4側壁開孔與套管4結合,以較小內徑限制旋轉桿頭端防止其滑出套管4。
具體操作說明:
用食指和無名指在借力卷邊5上夾住套管4,拇指按在按板1后,虎口作收合動作,即可向前推進間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籃)。用食指和無名指在借力卷邊5上夾住套管4,拇指抵在按板1前,虎口作張開動作,即可向后回拉間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籃)。需要旋轉調整間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籃)位置時,用食指和無名指在借力卷邊5上夾住套管4,拇指和無名指旋轉凹凸結構11,即可完成旋轉動作。從而完成兩個自由度上的介入操作。
以上所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不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凡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修改和潤飾,仍屬本實用新型所覆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