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輸液針硅化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輸液針硅化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某些醫療器械的生產過程中,需要應用到輸液針,而且,輸液針必須要經過硅化處理后才能投入使用。在對輸液針進行硅化處理時,要求硅化劑要盡量覆蓋輸液針的使用內表面,同時,在輸液針的硅化處理完成后,在輸液針針管中不能存在大量殘留的硅化劑。
現有的輸液針硅化處理中,過多地依賴于手工作業,不僅勞動強度大、硅化作業效率低下,而且容易產生輸液針硅化不全、硅化劑殘留過多等弊端,無法保證輸液針的硅化質量;另外,硅化處理后的硅化劑不能集中回收再利用,從而造成硅化劑資源的浪費,提高了輸液針的硅化處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輸液針硅化裝置及方法,提高輸液針的硅化作業效率和硅化質量。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輸液針硅化裝置,包括硅化劑泵、轉動基座、排布板定位箱、第二驅動機構、固定基座和排布板及其夾持機構,在排布板上設置相互貫通的輸液針卡接口和硅化插口,在排布板定位箱上形成與硅化插口相匹配的硅化插座;所述排布板通過夾持機構安裝在排布板定位箱上,所述轉動基座與固定基座之間形成活動鉸接結構,且通過第二驅動機構驅動轉動基座相對于固定基座轉動,所述硅化劑泵通過管路與硅化插座相通。
優選地,還包括空氣泵,所述空氣泵通過管路與硅化插座相通。
優選地,還包括硅化劑回收槽,所述硅化劑回收槽固定安裝在固定基座一端。
優選地,還包括硅化劑回收器皿,在硅化劑回收槽上開設導流出口,所述硅化劑回收器皿位于所述導流出口下方。
優選地,所述的夾持機構包括左夾爪、右夾爪、第一驅動機構以及左聯動桿和右聯動桿,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動作輸出端固定連接旋轉盤,所述左聯動桿兩端分別與左夾爪、旋轉盤形成活動連接結構,所述右聯動桿兩端分別與右夾爪、旋轉盤形成活動連接結構,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驅動旋轉盤轉動,并通過左聯動桿、右聯動桿使左夾爪與右夾爪之間相對張開或者靠攏。
優選地,所述排布板上設置連通槽和若干輸液針卡接口,所述連通槽分別與硅化插口、若干輸液針卡接口相互貫通。
一種輸液針硅化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輸液針硅化裝置進行,包括如下步驟:
第1步,將需要硅化的輸液針插接到排布板上的輸液針卡接口中;
第2步,將排布板通過夾持機構安裝到排布板定位箱上;
第3步,啟動第二驅動機構,使轉動基座相對于固定基座轉動至一定夾角;
第4步,啟動硅化劑泵,使硅化劑沿著管路并通過硅化插座泵送至需要硅化的輸液針,再由輸液針針管排出,完成輸液針針管硅化。
優選地,所述第4步完成后,啟動空氣泵,對硅化后的輸液針針管中殘留的硅化劑進行吹氣清理。
優選地,所述第3步中,啟動第二驅動機構,使轉動基座相對于固定基座轉動,直至轉動基座與固定基座之間的夾角為9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硅化劑泵向固定安裝在排布板上的待硅化的輸液針以一定壓力泵送硅化劑,在硅化劑流出輸液針針管后,即完成輸液針的針管硅化作業,不僅節省了人力投入,降低了硅化作業勞動強度,而且提高了輸液針的硅化作業效率,由于硅化劑是以一定壓力、速度流出輸液針針管,因此,輸液針針管中的硅化劑的殘留量比較少,且針管硅化比較均勻,從而可以提高輸液針的硅化質量,使用方便,減少了硅化劑浪費,降低了輸液針的硅化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輸液針硅化裝置的構造示意圖(硅化預備狀態)。
圖2為本發明一種輸液針硅化裝置的構造示意圖(輸液針安裝到位狀態)。
圖3為本發明一種輸液針硅化裝置的構造示意圖(硅化作業狀態)。
圖4為圖2或者圖3中的排布板與輸液針之間的配合示意圖。
圖中標記:1-硅化劑泵,2-轉動基座,3-左夾爪,4-硅化插座,5-右夾爪,6-第一驅動機構,7-左聯動桿,8-右聯動桿,9-旋轉盤,10-導管,11-排布板定位箱,12-轉軸,13-硅化劑回收槽,14-硅化劑回收器皿,15-空氣泵,16-第二驅動機構,17-固定基座,18-輸液針,19-排布板,20-連通槽,21-硅化插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圖2、圖3所示的輸液針硅化裝置,具體包括硅化劑泵1、轉動基座2、排布板定位箱11、硅化劑回收槽13、硅化劑回收器皿14、空氣泵15、第二驅動機構16、固定基座17和排布板19及其夾持機構,所述的轉動基座2與固定基座17之間通過轉軸12形成活動鉸接結構,通過第二驅動機構16來驅動轉動基座2相對于固定基座17繞轉軸12轉動。所述的夾持機構安裝在排布板定位箱11上,具體包括左夾爪3、右夾爪5、第一驅動機構6以及左聯動桿7和右聯動桿8,所述第一驅動機構6動作輸出端固定連接旋轉盤9,所述左聯動桿7兩端分別與左夾爪3、旋轉盤9形成活動連接結構,所述右聯動桿8兩端分別與右夾爪5、旋轉盤9形成活動連接結構,其中的左聯動桿7、右聯動桿8的同一端與旋轉盤9之間優選為共軸活動連接,且與旋轉盤9的旋轉軸之間形成偏心結構。因此,當第一驅動機構6驅動旋轉盤9轉動時,通過左聯動桿7、右聯動桿8就可以使左夾爪3與右夾爪5之間相對張開或者靠攏,從而使排布板19可以通過夾持機構安裝在排布板定位箱11上,或者方便將排布板19從排布板定位箱11上取下來。
所述的排布板19上設置相互貫通的輸液針卡接口和硅化插口21,在排布板定位箱11上形成與硅化插口21相匹配的硅化插座4,所述的硅化劑泵1、空氣泵15均通過導管10與硅化插座4相通,所述的導管10優選采用軟管。所述的硅化劑回收槽13固定安裝在固定基座17一端,進一步地,在硅化劑回收槽13底部開設有一個導流出口,在所述導流出口的下方放置有硅化劑回收器皿14。
采用上述的輸液針硅化裝置進行輸液針的硅化作業時,其具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首先,如圖4所示,將需要硅化的輸液針18插接到排布板19上的輸液針卡接口中。
然后,啟動第一驅動機構6,使左夾爪3與右夾爪5之間相對張開,如圖1所示;再將安裝有輸液針18的排布板19放置到左夾爪3與右夾爪5之間,并使硅化插座4與硅化插口21相互插接到位,此時,硅化插座4與硅化插口21之間未鎖死,為松配合。再次啟動第一驅動機構6,使左夾爪3與右夾爪5之間相對靠攏,直至左夾爪3、右夾爪5夾緊排布板19,此時,硅化插座4與硅化插口21之間形成緊配合,同時也對輸液針18進行定位和鎖死,從而使排布板19、輸液針18通過夾持機構定位安裝在排布板定位箱11上,如圖2所示。為了保證左夾爪3、右夾爪5夾緊排布板19,所述的左夾爪3、右夾爪5優選U形結構的夾爪,所述排布板19優選矩形板。
接下來,啟動第二驅動機構16,使轉動基座2相對于固定基座17轉動至一定夾角,通常,是通過第二驅動機構16使轉動基座2以轉軸12為中心并相對于固定基座17轉動90°,即轉動基座2與固定基座17之間的夾角為90°,如圖3所示。
最后,啟動硅化劑泵1,使硅化劑以一定壓力、一定速度流經導管10,并通過硅化插座4泵送至需要硅化的輸液針18的針管中,再由輸液針18的針管排出,即可完成輸液針18的針管硅化作業。
由于轉動基座2與固定基座17之間的夾角為90°,如圖3所示,因此,從輸液針18針管排出的硅化劑可以全部順利地落入到硅化劑回收槽13中,并通過硅化劑回收槽13底部的導流出口進入到硅化劑回收器皿14中,以便于硅化劑的回收再利用,節約了硅化劑資源,同時避免了硅化劑對工作環境造成污染。
在輸液針18的針管硅化作業完成后,可以啟動空氣泵15,使空氣泵15泵出的壓縮氣體能夠以一定速度依次流經導管10、硅化插座4、輸液針18針管,最后排出輸液針18的針管,從而可以對硅化后的輸液針18針管中殘留的硅化劑進行吹氣清理,以防止殘留的硅化劑堵塞輸液針18的針管,保證了輸液針18的硅化質量。通過第二驅動機構16使轉動基座2復位,通過第一驅動機構6使左夾爪3與右夾爪5之間再次相對張開,利用左聯動桿7、右聯動桿8可以頂出排布板19,取出排布板19及硅化后的輸液針18之后,即可重新進入下一輪的硅化作業。其中,所述的第一驅動機構6優選驅動電機,所述的第二驅動機構16優選電缸,以保證驅動平穩,有利于提高輸液針18的硅化質量。
為了進一步地提高輸液針硅化作業效率,可以在排布板19上設置連通槽20和若干輸液針卡接口,所述的連通槽20分別與硅化插口21、若干輸液針卡接口相互貫通,如圖4所示。因此,在同一塊排布板19上可以安裝若干輸液針18,再在轉動基座2上安裝若干夾持機構及排布板定位箱11,就可以實現在同一批次的硅化作業中完成數量更多的輸液針18的硅化處理,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輸液針硅化作業效率。優選地,所述排布板19上的硅化插口21最好是設計成錐形結構插口,且其中的相對較小端與連通槽20連通,與此相對應的是,所述硅化插座4也設計成錐形結構,當硅化插座4與硅化插口21之間形成緊配合時,可以更好地避免硅化劑從硅化插座4與硅化插口21之間泄漏流出,以節約硅化劑資源,有利于降低輸液針18的硅化成本。
本發明的輸液針硅化裝置結構可靠,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硅化劑殘留少,因此,輸液針的硅化作業效率比較高,輸液針的硅化質量也比較可靠,可以避免傳統硅化作業中的輸液針針管硅化不全的弊端,并減少硅化劑的浪費,從而使輸液針的硅化成本得以有效降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的是,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