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可穿戴智能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測量體溫的穿戴智能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的銀式體溫計結構簡單,測量準確,但測試時間長,使用不方便,易破碎,功能單一,存有水銀污染的可能性;而電子體溫計,其使用方便,測試時間短,且只能查詢極少數已測量的記憶值,上述的兩種測溫設備都需要對多次測試的溫度進行人工統計,這樣極大的增加了醫生或護士的工作量,同時受人工測量次數的限制,不能隨時了解病人體溫的變化,而且人工統計的過程中還可能出現差錯,導致出現誤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測量體溫的穿戴智能設備,旨在解決現有的體溫測量裝置不方便隨時監測體溫,并且測量的體溫數據統計不方便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解決的:一種可測量體溫的穿戴智能設備,包括設備主體和電連接在所述設備主體上的測溫模塊,所述測溫模塊包括用于感知體溫的紅外溫度傳感器,所述設備主體包括顯示組件和控制件,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件電連接,且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將檢測的溫度數據經所述控制件傳送并顯示和存儲于所述顯示組件上。
進一步地,所述測溫模塊還包括套設在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上并可供減少熱沖擊的連接件和套設在所述連接件外的銅管件。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為套設在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上的硅膠套。
進一步地,所述設備主體上設有與所述銅管件限位連接的連接孔。
進一步地,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還包括其末端連接的感溫芯片,所述銅管件背離所述設備主體的一端設有便于所述感溫芯片檢測體溫的擴口。
進一步地,所述擴口呈喇叭狀,且所述擴口的底端至擴口的頂端的垂直距離大于或等于1mm。
進一步地,所述擴口的頂端的橫截面積大于所述擴口的底端的橫截面積。所述感溫芯片靠近所述擴口的底端。
優選地,所述設備主體包括面殼和與所述面殼配合的底殼,所述顯示組件設置在所述面殼上,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面殼與所述底殼之間,且所述擴口的頂端位于所述底殼上。
優選地,所述設備主體包括面殼、與所述面殼配合的底殼和連接所述面殼和所述底殼的中框,所述顯示組件設置在所述面殼上,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中框上,且所述擴口的頂端位于所述中框的外表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設備主體為可穿戴智能手環,所述設備主體內還連接有與所述控制件及所述限制組件電連接的電池組件。
本發明提供的可測量體溫的穿戴智能設備相對于現有的技術具有的技術效果為:通過在穿戴智能設備的設備主體上電連接測溫模塊,通過測溫模塊中的紅外溫度傳感器和設備主體上的顯示組件及控制件的配合,可以對使用者的體溫進行實時監控,同時還可以將紅外溫度傳感器檢測的到的數據顯示并存儲到顯示組件上,進而醫生或護士只需要通過翻看顯示組件內的檢測數據即可對病人的體溫變化進行精確的了解,這個過程節省了大量的統計時間,同時還避免了統計出現問題導致的誤診事件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測量體溫的穿戴智能設備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測量體溫的穿戴智能設備的局部爆炸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可測量體溫的穿戴智能設備的詳細視圖。
圖4是圖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間接在該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間接連接至該另一個元件上。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請參照附圖1至圖4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可測量體溫的穿戴智能設備,包括設備主體10和電連接在該設備主體10上的測溫模塊30,該測溫模塊30包括用于感知設備使用者體溫的紅外溫度傳感器303,該設備主體10包括顯示組件101和控制件(圖未示),該紅外溫度傳感器303與該控制件電連接,且該紅外溫度傳感器303將檢測的溫度數據經該控制件傳送并顯示和存儲于該顯示組件101上,同時該顯示組件101上可以顯示預先安裝的數據分析軟件,醫生可以通過該操作該數據分析軟件對存儲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進而可以更快地了解到病人的體溫變化。
以上設計的可測量體溫的穿戴智能設備,通過在穿戴智能設備的設備主體10上電連接測溫模塊30,通過測溫模塊30中的紅外溫度傳感器303和設備主體10上的顯示組件101及控制件的配合,可以對使用者的體溫進行實時監控,同時還可以將紅外溫度傳感器303檢測的到的數據顯示并存儲到顯示組件101上,進而醫生或護士只需要通過翻看顯示組件101內的檢測數據即可對病人的體溫變化進行精確的了解,這個過程節省了大量的統計時間,同時還避免了統計出現問題導致的誤診事件發生。
具體地,如圖2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測溫模塊30還包括套設在該紅外溫度傳感器303上并可供減少熱沖擊的連接件和套設在該連接件302外的銅管件301,這樣設計可以避免紅外溫度傳感器303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減少熱沖擊,造成數據錯誤。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連接件302優選為套設在該紅外溫度傳感器303上的硅膠套,該硅膠套除了阻熱之外可以便于銅管件301與紅外溫度傳感器303之間的限位連接,該限位連接通過銅管件301與硅膠套之間的過渡配合來實現。
具體地,如圖2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設備主體10上設有與該銅管件301限位連接的連接孔201,該銅管件301與該連接孔201之間過渡配合,進而完成紅外溫度傳感器303固定連接在設備主體10內。
具體地,如圖2和圖4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紅外溫度傳感器303還包括其末端連接的感溫芯片3031,同時該銅管件301背離該設備主體10的一端設有便于該感溫芯片3031檢測體溫的擴口3011。該擴口3011呈喇叭狀,且該擴口3011的底端至擴口3011的頂端的垂直距離大于或等于1mm,例如1mm、1.5mm或2mm。
在本實施例中,測溫的過程中,通過擴口3011頂端抵接在人體額頭上,然后紅外溫度傳感器303上的感溫芯片3031完成測量后經PCB板傳送至顯示組件101上,這個過程中,擴口3011的頂端與底端之間的垂直距離可以避免感溫芯片3031接觸到人體皮膚造成數據異常,而擴口3011呈喇叭狀,并且該感溫芯片3031靠近該擴口3011橫截面積較小的一端,也即底端,這樣可以使得感溫芯片3031的取樣面積增大。
優選地,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該設備主體10包括面殼和與該面殼配合的底殼20,該面殼和底殼20拼接后形成一個盒狀結構,該顯示組件101設置在該面殼上,該紅外溫度傳感器303設置于該面殼與該底殼20之間,并且該擴口3011的頂端位于該底殼20上;這樣設計使得該紅外溫度傳感器303的設置不會對該設備主體10的外觀造成影響,在使用時,將設備取下來后通過將底殼20貼合在使用者的額頭即可完成一次體溫的測量和數據的顯示與數據的存儲。
優選地,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該設備主體10包括面殼、與該面殼配合的底殼20和連接該面殼和該底殼20的中框,該顯示組件101設置在該面殼上,該紅外溫度傳感器303設置于該中框50上,且該擴口3011的頂端位于該中框50的外表面上;這樣設計相對于擴口3011設置在底殼20上,其使用更加的方便,使用者可以不用將設備取下來就可以完成一次體溫的測量和數據的顯示與數據的存儲。
具體地,如圖1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設備主體10為可穿戴智能手環,該可穿戴智能手環還包括連接在設備主體10兩側的表帶40,同時該設備主體10內還連接有與該控制件及該限制組件電連接的電池組件,以及設置在設備主體10上并可供充電或數據傳輸的USB接口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