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桂木橘紅。
背景技術:
橘紅,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曬干或陰干。化橘紅與橘紅是中醫臨床常用的中藥飲片。二者雖然其來源和性狀特征不同,但由于其性味與歸經相同,功能與主治相似,故在中藥飲片的使用過程中常將二者混淆。
國家藥典明確將“橘紅”與“化橘紅”分別列出。從《中藥調劑規程》上也可以看出,正名有“橘紅”和“化橘紅”兩種,其中處方寫“化橘紅”、“七爪紅”時,應付給“化橘紅”;寫“橘紅”、“廣橘紅”時,應付給“橘紅”。橘紅、化橘紅均為蕓香科植物,但同科不同種。“橘紅”最早記載于《本草綱目》,來源于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在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后采摘,然后用刀削下外果皮,曬干或陰干,切碎,生用。“化橘紅”最早記載于《綱目拾遺》,來源于蕓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果實的干燥外層果皮。前者習稱“毛橘紅”,后者習稱“光七爪”、“光五爪”。在夏季果實未成熟時采收,置沸水中略燙后,將果皮割成5~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后制成,干燥,切絲或塊,生用。
兩者味皆苦、辛,性溫。歸肺、脾二經。但橘紅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用于咳嗽痰多及食積不化等癥而無熱象者;化橘紅化痰理氣,健脾消食,用于胸中痰滯,咳嗽氣喘,飲食積滯,嘔吐呃逆等癥。在使用上應注意:橘紅在人體陰虛燥咳及久咳氣虛時不宜服用;化橘紅在人體氣虛及陰虛有燥痰者不宜服用。在中成藥的應用時,桔紅丸、止咳橘紅口服液、止咳定喘丸等中成藥中常配伍化橘紅,而在桔紅化痰丸、橘貝半夏、橘紅痰咳沖劑(口服液)等中成藥中常配伍橘紅。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的技術現狀,提供一種桂木橘紅,其有別與橘紅及化橘紅,在具備基本的止咳、化痰等中藥理性外,還具有治療厭食癥的作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為一種桂木橘紅,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黑柑橘24-28份、桂木葉16-18份、蜜10-12份、枇杷6-8份、川貝6-8份。
優選的,本發明的一種桂木橘紅,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黑柑橘26份、桂木葉17份、蜜11份、枇杷7份、川貝7份。
本發明的一種桂木橘紅,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黑柑橘與桂木葉一同放入開水中浸泡24小時;
(2)將黑柑橘及桂木葉撈起,剝開取果皮,與桂木葉一同烘干;
(3)枇杷去核,川貝磨粉待用;
(4)將烘干后的黑柑橘果皮與川貝粉用步驟(2)的桂木葉包裹后,塞入枇杷中;
(5)將塞好料的枇杷投入裝有蜜的容器中浸泡10-12小時后撈起;
(6)打開枇杷,將桂木葉中包裹的黑柑橘果皮,陰干后即可包裝成品。
上述方案中,蜜優選為春蜜。
本發明的桂木橘紅采用有別于橘紅、化橘紅的傳統做法,有效的揉合了各種材料的藥性,君臣佐使,所得桂木橘紅除了具備橘紅、化橘紅所應有的藥性之外,還對厭食癥、失眠多夢等患者均有療效,其藥性溫和,無宜忌,常吃對人體有大量好處;其口感酸甜、果香濃郁,可生嚼、泡水、沖茶或作為菜肴佐料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一:
本發明為一種桂木橘紅,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黑柑橘24份、桂木葉18份、蜜12份、枇杷6份、川貝8份。
實施例二:
本發明為一種桂木橘紅,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黑柑橘26份、桂木葉17份、蜜11份、枇杷7份、川貝7份。
實施例三:
本發明為一種桂木橘紅,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黑柑橘28份、桂木葉16份、蜜10份、枇杷8份、川貝6份。
上述實施例中,本發明的一種桂木橘紅,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黑柑橘與桂木葉一同放入開水中浸泡24小時;
(2)將黑柑橘及桂木葉撈起,剝開取果皮,與桂木葉一同烘干;
(3)枇杷去核,川貝磨粉待用;
(4)將烘干后的黑柑橘果皮與川貝粉用步驟(2)的桂木葉包裹后,塞入枇杷中;
(5)將塞好料的枇杷投入裝有春蜜的容器中浸泡10-12小時后撈起;
(6)打開枇杷,將桂木葉中包裹的黑柑橘果皮,陰干后即可包裝成品。
將本發明的桂木橘紅對厭食癥患者進行實驗性治療,臨床試驗結果如下表1:
由表1可看出,本發明的桂木橘紅具有治療厭食癥患者的功效,主要用于調節人體腸胃、身體機能、刺激味覺,打開味蕾,讓患者體驗進食的樂趣,其對不同程度的患者均有效果。
將本發明的桂木橘紅對失眠多夢患者進行實驗性治療,臨床試驗結果如下表2:
由表2可看出,本發明的桂木橘紅具有治療失眠多夢患者的功效,其主要調節人體五臟平衡,使患者腦部供血正常,可正常進入睡眠狀態。
當然,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而非限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換,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