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高血壓疾病的藥劑及制作方法,特別是一種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高血壓病是指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常伴有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對于迄今原因尚未完全闡明的高血壓稱為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之一,我國20歲以上確診高血壓的患病率為5.8%,臨界高血壓為3.3%,合計20歲以上成人血壓升高患病率為9.1%。估計我國高血壓患者高達6千萬以上,且有逐年增多趨勢。高血壓不僅使冠心病的發病率成倍增加,且是造成腦血管意外,及心、腎功能損害的重要原因。
根據高血壓病的臨床表現,中醫學主要是通過眩暈、頭痛來認識其病因病機的。常見病因有以下幾個方面:情志失調,飲食不節,久病過勞,先天稟賦異常。在上述病因的作用下,機體的陰陽平衡失調,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紊亂,就形成了以頭暈頭痛為主要表現的高血壓病。臨床常分為:肝陽上亢,肝腎陰虛,痰濕中阻,瘀血阻絡,陰陽兩虛等型辨證治療。西醫認為高血壓病的病因不明,長期精神緊張而缺少體力勞動,高血壓家族史,體重超重,飲食中鹽量過多,大量吸煙者,其患病率偏高。高血壓病病理:初期僅為全身 細小動脈痙攣,無明顯病理形態改變。長期的血壓升高,使全身細小動脈發生硬化,內膜下透明樣改變,管壁增厚,小動脈壁彈力纖維增生,中層肥厚變硬,管腔狹窄,以腎細小動脈病變最顯著。在中等及大動脈內可出現內膜脂質沉積,形成粥樣斑塊、血栓等。多發于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及下肢動脈。急進性高血壓病,又稱惡性高血壓病,在以腎臟等多個器官的細小動脈壁有纖維素樣壞死,平滑肌纖維斷裂,血漿及紅細胞滲出到動脈壁中,最終導致管腔狹窄甚至堵塞,以致進行性腎功能衰竭,病情迅速惡化。
高血壓病是當代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威脅著人下門的生命和健康,成為醫學界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西藥治療雖可有效地控制血壓升高,但不能理想地改善癥狀、逆轉靶器官損害。中醫藥雖然在即時降壓療效方面不夠理想,但在改善癥狀和對心、腦、腎等靶器官的保護作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及制作方法。本發明具有安全方便、副作用小和價格低廉的特點。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較優地,前述的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最優地,前述的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前述的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中,所述的藥劑的劑型為散劑、片劑、口服液或膠囊。
前述的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散劑按下述方法制備:將各原藥研磨成細粉后按比例混合并過250-400目篩,即為散劑。
前述的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片劑按下述步驟制備:將各原藥研磨成細粉后按比例混合并過300-500目 篩,過篩后壓制成片劑。
前述的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口服液按下述步驟制備:將總原料按藥:水之體積比為1:2-4加水浸泡至少1h,再加適量水煎煮1-3h后慮去藥渣即可。
前述的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膠囊按下述步驟制備:將總原料按藥:水之體積比為1:2-10加水浸泡至少2h,再加適量水煎煮1-1.5h,濾去藥渣,在負壓、低溫的條件下將澄清的中藥浸出液濃縮至波密度為75%以上,通過噴粉設備制成干粉,噴口的溫度≤100℃,再向干粉中添加填充劑后制成膠囊。
鉤藤,性味甘、涼。歸肝、心經。具有清熱平肝,熄風定驚的功效。可治療小兒驚癇,大人血壓偏高,頭暈、目眩,婦人子癇。
川芎,性味辛、香。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可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難產,產生瘀阻塊痛,癥瘕腹痛,胸脅刺痛,寒痹筋攣,跌撲腫痛,風熱頭痛,風濕痹痛,瘡瘍腫痛,胎衣不下,腦缺血,冠心病,心絞痛,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放療,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青少年近視眼,維生素E缺乏癥,感冒頭暈,外用塞鼻治瘧疾等。
知母,性味苦、甘、寒。歸肺、胃、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的功效。可治療外感熱病、高熱煩渴、結核病發熱、肺熱咳嗽、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小便不利、糖尿病等。
茵陳,性味苦、辛涼、微寒。歸脾、胃、肝膽、膀胱經。具有清濕熱、退黃疸、活血化瘀、通脈泄毒、驅蟲、促肝細胞再生、治表虛、有發汗作用、降血壓的功效。可治療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結石、膽道蛔蟲、溫病初起的寒熱往來、暑熱的惡心、嘔吐、黃疸尿少、濕瘡瘙癢、小便不利、風癢瘡疥等。
杜仲,性味甘、濕。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可治療高血壓而兼腎虛、腰背酸疼、足膝瘺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頭暈目眩、胎動不安等。
桑寄生,性味苦、甘、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 除風濕、通經絡、益血、安胎的功效。可治療腰膝酸痛、筋骨瘺弱、偏枯、腳氣、風寒濕痹、胎漏血崩、產后乳汁不下、冠心病、高血壓等。
火麻仁,性味甘、平。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潤燥,滑腸,通淋,活血的功效。可治療血虛津虧,腸燥便秘,熱淋,風痹,痢疾,月經不調,疥瘡,癬癩等。
龍膽草,性味苦、寒。歸肝、膽經。具有瀉肝膽火,清下焦濕,鎮驚明目,抗瘧原蟲,健胃,保肝的功效。可治療肝經熱盛、驚癇狂躁、乙型腦炎、頭痛、目赤、咽痛、黃疸、熱痢、痛腫瘡瘍、陰囊腫痛、陰部濕癢、高血壓頭暈耳鳴、胸肋痛、急性傳染性肝炎、膀胱炎、瘡瘍腫痛等。
羅布麻,性味甘、苦、涼。歸肝經。具有平肝安神,清熱降壓,強心利尿的功效。主治心悸失眠,用于肝陽眩暈,浮腫尿少,高血壓,心臟病,神經衰弱,肝炎腹脹,腎炎浮腫,過敏性哮喘感冒等。
地龍,性味咸、寒。入肝、脾、肺、膀膚經。具有清熱、平肝、止喘、通絡利尿的功效。主治高熱狂燥、驚風抽搐、風熱頭痛、目赤、中風半身不遂,喘息、喉痹、關節疼痛、齒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瘡瘍、高熱、支氣管哮喘、高血壓病、精神病、下肢潰瘍、濕疹、丹毒,燒燙傷、骨折等。
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歸肝、心經。具有疏風清熱、消腫解毒的功效。可治療風熱感冒、肺炎、白喉、胃腸炎、高血壓、疔、癰、口瘡、丹毒、濕疹天皰瘡等。
車前子,性味甘、微寒。歸肝、腎、肺、小腸、膀膚經。具有清熱利尿,滲濕止瀉,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的功效。可治療肺熱咳嗽,泌尿系感染,結石,胃炎水腫,小便不利,腸炎,細菌勝痢疾,急性黃疸性肝炎,支氣管炎,急性眼結膜炎,淋濁,帶下,尿血,水腫,熱痢,泄瀉,鼻衄,目赤腫痛,喉痹乳蛾,咳嗽,皮膚潰瘍等。
山碴,性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的功效。可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并治肉積、酒積、消化不良、 胃院脹滿、癥瘕、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瘀血經閉、產后枕痛、瘀阻、心腹刺痛、惡露不盡、月經逾期不至、小少乳食停滯和疳積瘡癢、漆蒼、凍瘡、皮膚瘡、慢性支氣管炎、高血脂癥、細菌性痢疾、腸炎、絳蟲病等。
三七,性味甘、微苦、溫。歸肝、胃、大腸經。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可治療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產后血暈、惡露不下,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瘀血、癰腫疼痛、急性咽喉炎、頭昏目眩、耳鳴、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壞死性節段小腸炎、蛇咬傷、蜂蟄傷、風濕性關節炎病、高血壓等。
夏枯草,性味苦、辛、寒。歸肝、膽經。具有清肝火,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可治療瘰疬、癭瘤、乳癰、目赤腫痛、羞明流淚、頭痛眩暈、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乳腺增生癥、高血壓、肺結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血崩、帶下、筋骨疼痛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遵循中醫“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用羅布麻、野菊花、夏枯草、鉤藤和龍膽草為君藥,地龍、杜仲、桑寄生、車前子和茵陳為臣藥,知母、山碴、三七、火麻仁和川芍為佐使藥。諸藥相和共具清熱瀉火,平肝熄風,滋陰益腎,利尿降壓的功效,治療高血壓,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價格低廉。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在制備成藥劑時可加入藥物可接受的載體,所述藥物可接受的載體可以是: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纖維素類及其衍生物、藻酸鹽、明膠、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土溫80、瓊脂、碳酸鈣、碳酸氫鈣、表面活性劑、聚乙二醇、環糊精、β-環糊精、高嶺土、滑石粉、硬脂酸鈣、硬脂酸鎂等。
本發明藥物臨床使用結果表明:
1、本發明利用各味中藥的綜合作用治療高血壓,無化學甜味劑,對人體無毒無害。經動物急性毒性實驗表明被實驗的動物未見任何毒性反應,其主要臟器也無明顯的改變,小鼠對本發明藥物的最大耐受量為45g生藥/kg,是臨床人用量的160倍,藥物安全可靠。
2、本發明無須煎煮,無苦澀感,藥中富含蛋白質,葡萄糖,葡 萄糖醛酸,揮發油,果膠,果糖,有機酸,卵磷脂,維生素,氨基酸,還含皂貳和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利于人體吸收,增強體質,且服用方便。
3、本發明可有效的治療和控制高血壓,對于I期和II期高血壓患者有較高的治愈康復效果,對于Ⅲ期高血壓患者大大提高了其生存質量和時間。
申請人進行了下列臨床實驗,可證明本發明具有有效的效果;
高血壓療效判定標準:1、顯效,舒張壓下降lOmmHg以上,并達到正常范圍;舒張壓雖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以上。2、有效,舒張壓下降不及lOmmHg,但已達到正常范圍;舒張壓較治療前下降10-19mmHg,但未達到正常范圍;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30mmHg以上。須具備其中1項。3、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
臨床療效觀察結果如下:
經臨床觀察治療高血壓患者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均為II期高血壓患者。服用實施例1膠囊劑,每次5-8粒,每日三次,溫開水送下,飯前半小時服用。一個月為一個療程,連續服用三個療程觀察療效。顯效17例,占53%,有效13例,占41%,無效2例,占6%,總有效率94%。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它是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上述的防治高血壓的中藥組合物劑型為散劑、片劑、口服液或膠囊。
上述的散劑的制作方法為:將各原藥研磨成細粉后按比例混合并過250-400目篩,即為散劑。
上述的散劑的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15g,一日三次,一月為一療程。
上述的片劑的制作方法為:將各原藥研磨成細粉后按比例混合并過300-500目篩,過篩后壓制成片劑。
上述的片劑的用法與用量同散劑。
上述的口服液的制作方法為:將總原料按藥:水之體積比為1:2-4加水浸泡至少1h,再加適量水煎煮1-3h后慮去藥渣即可。
上述的口服液的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0-70mL,一日三次,一月一療程。
上述的膠囊的制作方法為:將總原料按藥:水之體積比為1:2-10加水浸泡至少2h,再加適量水煎煮1-1.5h,濾去藥渣,在負壓、低溫的條件下將澄清的中藥浸出液濃縮至波密度為75%以上,通過噴粉設備制成干粉,噴口的溫度≤100℃,再向干粉中添加填充劑后制成膠囊。
上述的膠囊的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5-8粒,每粒0.5g,一天三次,一個月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