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鞋底及鞋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鞋底及鞋子。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結構的鞋底包括鞋底本體,鞋底本體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后跟部包括后跟本體,傳統的后跟本體,主要有三種結構:
[0003]第一種是采用ABS(中文全稱為: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英全稱為: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材質,通過注塑成型工藝成型而出的后跟本體,這種結構的后跟本體為一實體結構,對于同一型號的后跟本體來說,該實體結構使得后跟本體比較重,從而增加了安裝有該鞋底的鞋的重量,使得穿著者長時間行走時雙腳極易疲勞。
[0004]第二種是采用聚氨酯材料制造的后跟本體,用聚氨酯制成的后跟本體比用ABS制成的后跟本體輕,但是,由于聚氨酯制成的后跟本體表面硬度差,當與外界物件碰撞時,極易在后跟本體的表面留下凹凸不平的痕跡,嚴重地影響到安裝有該后跟本體的鞋的外觀。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克服現有鞋底普遍存在的重量過重及結實度欠佳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鞋底及鞋子。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鞋底,包括鞋底本體,鞋底本體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后跟部包括后跟本體,環繞后跟本體外側面開設有一容置槽,后跟部還包括皮料支撐體;容置槽形狀及尺寸與皮料支撐體的形狀及尺寸相匹配;皮料支撐體填充于容置槽內。
[0007]本實用新型的鞋底,其后跟本體依照傳統的硬質材料制作而成,不同的是,在后跟本體外側面開設有一容置槽,通過皮料支撐體填充于容置槽內,從而減輕后跟本體的重量,同時還能很好地保持后跟本體的較強支撐作用。
[0008]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還包括:一連接件;連接件沿鞋底本體上表面的周邊設置。
[0009]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皮料支撐體呈長方體狀,容置槽的平鋪形狀呈長方體狀;長方體狀容置槽的深度與皮料支撐體的厚度相同,長方體狀容置槽的長度及寬度分別于皮料支撐體的長度及寬度相同;皮料支撐體粘附于長方體狀容置槽內。
[0010]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前掌部的著地面分布有前掌防滑部,前掌防滑部的底面設置有網狀防滑紋路。
[0011 ] 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前掌防滑部包括分設于前掌部著地面兩側的第一前部防滑單元和第二前部防滑單元,第一前部防滑單元和第二前部防滑單元分別包括一橫剖面呈直角扇形的前端防滑塊和多個彼此間平行設置且橫剖面呈平行四邊形的側部防滑塊,前端防滑塊和側部防滑塊沿前掌部的前端向靠近足弓部的一端設置。
[0012]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前掌防滑部還包括位于第一前部防滑單元和第二前部防滑單元所圍空間中部的第三前部防滑單元,第三前部防滑單元包括多個橫剖面呈同心圓狀的中部防滑塊,中部防滑塊中心處的圓形底面上設有網狀防滑紋路。
[0013]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后跟本體的著地面分布有后跟防滑部,后跟防滑部的底面設置有網狀防滑紋路。
[0014]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后跟防滑部包括沿后跟本體著地面的周邊順次設置的第一后跟防滑單元、第二后跟防滑單元和第三后跟防滑單元;第一后跟防滑單元及第三后跟防滑單元關于第二后跟防滑單元的對稱軸對稱分布,第一后跟防滑單元及第三后跟防滑單元分別包括一橫剖面呈直角梯形的前防滑凸起及多個橫剖面呈長方形的側防滑凸起,前防滑凸起及多個側防滑凸起沿后跟本體的靠近足弓部的一端向后跟本體尾端依次平行設置;第二后跟防滑單元包括一橫剖面呈弓形的后防滑凸起;前防滑凸起、多個側防滑凸起及后防滑凸起的底面均設置有網狀防滑紋路。
[0015]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后跟防滑部還包括位于第一后跟防滑單元、第二后跟防滑單元和第三后跟防滑單元所圍空間中部的第四后跟防滑單元;第四后跟防滑單元包括多個橫剖面呈同心圓狀的中部防滑凸起,中部防滑凸起中心處的圓形底面上設有網狀防滑紋路。
[001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鞋子,包括鞋面,還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鞋底,鞋面連接于鞋底上。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還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0018]本實用新型的鞋底,在前掌部及后跟本體的著地面分別設置有前掌防滑部和后跟防滑部,能有效起到防滑作用,特別地,前掌防滑部及后跟防滑部均勻對稱的布滿前掌部及后跟本體的著地面,并分別采用橫剖面呈直角扇形、橫剖面呈平行四邊形、截面呈直角梯形、橫剖面呈長方形及橫剖面呈同心圓的大面積防滑結構,一方面有效的增大了鞋底本體的防滑面積,使得鞋底本體對于地面的附著力更強,對于濕滑的路面仍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防滑效果更好;另一方面,由于前掌防滑部和后跟防滑部兩側的防滑結構相似,使得鞋底本體側邊緣的附著力比較均勻一致,行走時不會因為附著力差異而使鞋底本體打滑,而前掌防滑部和后跟防滑部中間的防滑結構相似,設計為同心圓結構,每圈圓周形成一圈防滑紋路,加強防滑效果。
[0019]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任一產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術效果Ο
【附圖說明】
[0020]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鞋底的側視結構示意圖之一;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鞋底的側視結構示意圖之二 ;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鞋底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1-3中標記:1、鞋底本體;2、連接件;11、前掌部;12、足弓部;13、后跟部;131、后跟本體;132、皮料支撐體;133、容置槽;111、前掌防滑部;121、網狀防滑紋路;lla、第一前部防滑單元;llb、第二前部防滑單元;llal、前端防滑塊;lla2、側部防滑塊;llc、第三前部防滑單元;llcl、中部防滑塊;1311、后跟防滑部;13a、第一后跟防滑單元;13b、第二后跟防滑單元;13c、第三后跟防滑單元;13al、前防滑凸起;13a2、側防滑凸起;13bl、后防滑凸起;13d、第四后跟防滑單元;13dl、中部防滑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將配合附圖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實用新型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0026]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首先提供一種鞋底,包括鞋底本體1,鞋底本體1依照人的腳型包括前掌部11、足弓部12和后跟部13,后跟部13包括后跟本體131,環繞后跟本體131外側面開設有一容置槽133,后跟部13還包括皮料支撐體132 ;容置槽133形狀及尺寸與皮料支撐體132的形狀及尺寸相匹配;皮料支撐體132填充于容置槽133內。本實施例中,皮料支撐體132所采用的皮料可以為真皮皮料,也可以為結實度及硬度都較好的進口革皮皮料等成皮皮料,成皮皮料具有類似于木材上的條紋,美觀實用,優選地,采用牛皮皮料。具體地,皮料支撐體132粘附于容置槽133內。足弓部12朝向地面的外表面印有品牌LOGO及鞋碼。
[0027]本實施例中的鞋底,其后跟本體131依照傳統的硬質材料制作而成,如,可以是ABS材質或者是木質,不同的是,在后跟本體131外側面開設有一容置槽133,通過皮料支撐體132填充于容置槽133內,從而減輕后跟本體131的重量,同時還能很好地保持后跟本體131的較強支撐作用。后跟本體131包括外側面及內側面,這里所說的內側面是指后跟本體131朝向足弓部12的側面,其他側面稱為外側面,容置槽133環繞后跟本體131外側面開設,當然,對于高度較高的后跟本體,如高度大于3cm以上的后跟本體,容置槽133也可以開設在后跟本體131內側面。當然,本實施例中的后跟本體即可以采用硬質材料制成中空結構的外殼,在外殼內設置方格狀的支撐體,并在每個方格中填充輕質的填充層,容置槽133沿著中空結構的外殼的外側面設置,皮料支撐體132粘附于容置槽133內;后跟本體還可以為硬質材料制成的實體結構,容置槽133沿著實體結構的外殼的外側面設置,容置槽133的深度、長度和寬度根據后跟本體的尺寸而定,皮料支撐體132粘附于容置槽133內。
[0028]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還包括:一連接件2 ;連接件2沿鞋底本體1上表面的周邊設置。連接件2可以為圈狀,用于連接鞋底及鞋面。
[0029]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容置槽133的平鋪形狀呈長方體狀,皮料支撐體132呈長方體狀;長方體狀容置槽133的深度與皮料支撐體132的厚度相同,長方體狀容置槽133的長度及寬度分別于皮料支撐體132的長度及寬度相同;皮料支撐體132粘附于長方體狀容置槽133內。作為優選方案,長方體狀容置槽133的深度為1.5?2厘米,寬度為1.5?2厘米,長度大約為后跟本體131橫向剖面的圓周長的四分之三。這樣,能將后跟部13重量調整的更加合適,同時,還能保持后跟部13的牢固度。另外,這里所說的橫向剖面是指將后跟本體131沿著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切斷所呈現出的表面,如,對于圓柱形后跟本體131,其橫向剖面為圓形,對于長方體狀的后跟本體131,其橫向剖面為長方形。
[0030]本方案中,容置槽133在后跟本體131上設置的具體位置及形狀可以不作限制,位置可以環繞后跟本體131外側面設置在后跟本體中間位置,也可以設置在后跟本體131的中部靠上位置,本實施例中,如圖1及2所示,容置槽133的槽底從后跟本體131的中部靠下位置一直延伸到后跟本體131的上表面(后跟本體131的與后跟本體131著地面平行的平面),并且,容置槽133的槽底所在平面優選地可以垂直于后跟本體131的著地面,對應地,皮料支撐體132的上側面(上側面是指皮料支撐體132在圖1及2中為閱讀者右手方向的側面)可以直接粘結在連接件2上。
[0031]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前掌部11的著地面分布有前掌防滑部111,前掌防滑部111的底面設置有網狀防滑紋路121。網狀防滑紋路121用于提高前掌防滑部111與地面的摩擦力,有利于防滑。
[0032]在其中一優選方案中,前掌防滑部111包括分設于前掌部11著地面兩側的第一前部防滑單元11a和第二前部防滑單元11b,第一前部防滑單元11a和第二前部防滑單元lib分別包括一橫剖面呈直角扇形的前端防滑塊llal和多個